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Z)七 年 级 历 史注意事项:1.此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 分钟。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答/题,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绘制时间轴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下图中“②”处对应的史实是A.隋朝建立 B.隋朝统一全国 C.唐朝建立 D.隋朝灭亡2.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等几个部分。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A.千秋功业——明长城文化展 B.天府之国——都江堰文化展C.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D.文化大国——唐文学艺术展3.“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4.1960年,郭沫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历史剧《武则天》的剧本, 高度肯定了武则天的历史功绩。郭沫若高度肯定武则天是因为她A.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D.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5.右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A.手工制作水平 B.科举选才标准C.思想开放程度 D.社会政治状况6.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A.李白 B.杜甫C.白居易 D.吴道子7.鉴真东渡,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绘画等。这说明了鉴真东渡A.推动了朝鲜民族汉化 B.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C.促进了中华民族交融 D.缓和了中日民族矛盾8.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唐朝外交的第一手史料是A.《道德经》 B.《诗经》 C.《史记》 D.《大唐西域记》9.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与这一局面的出现关系密切的因素是A.重农抑商 B.实行“推恩令” C.藩镇割据 D.重武轻文10.“黄袍加身统天下,五代纷争从此休。”该诗句评述的帝王是A.杨坚 B.李世民 C.李渊 D.赵匡胤11.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在州级机构中另设一官职,与州长官同签文书,以分散长官权力。当时另设的官职是A.转运使 B.刺史 C.按察使 D.通判12.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使节,根据现实情况,你可以答应的条件是A.北宋向西夏称臣 B.北宋给西夏岁币C.北宋撤回军队 D.西夏给北宋岁币13.下图所示反映的内容是A.契丹族的崛起 B.女真族的崛起 C.党项族的勃兴 D.南宋的建立14.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A.骊山烽火,褒姒一笑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C.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D.平王东迁,牡丹争艳15.粮食产量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宋朝时,产量跃居粮食首位的农作物是A.高粱 B.水稻 C.小麦 D.玉米16.“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中书省 B.蕃市 C.市舶司 D.北庭都护府17.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材料描述的纸币是A.交子 B.半两钱 C.会子 D.关子18.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 B.瓦子 C.勾栏 D.集市19.元代御史制度空前发达,御史台直接在地方设立行御史台,与行枢密院、行中书省并立。元代御史台负责A.监察事务 B.行政事务 C.军事事务 D.少数民族事务20.《元史》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这表明A.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B.元朝设置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C.宣政院掌管全国的行政和宗教事务 D.元朝设立统一的边疆地区管理机构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 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结合材料一分别指出唐朝出现的这两种新工具的名称。(2分)(2)材料二中的“公主”是谁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分)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材料二:据《太平广记》记载,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移,洛阳一带房屋被焚毁,人烟稀少,千里萧条。材料三: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势使然者,以此也。(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写出两个即可,2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3)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统治后期遭遇安史之乱,对我们有何深刻启示 (2分)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高宗接受了金国提出的全部屈辱条件,宋金达成和议。这就是绍兴和议。材料二: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维持了二十年的和平,其间双方虽偶有冲突,但冲突规模不大。(1)材料一中宋高宗接受了金国提出的哪些屈辱条件 (2分)绍兴和议的结果是什么 (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金和议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他是入主中原的第一位蒙古族帝王,大元帝国的创立者。他结束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1)材料一中的人物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这位人物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主要功绩。(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赞颂的历史人物是谁 (1分)(3)材料二中赞颂的历史人物建立元朝并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3分)25.(6分)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对现实以启示或借鉴是历史学的重要功能。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60~1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材料: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