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素养监测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填上所选的选项。)
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最先位置、最重位置、最高位置。回望历史、环顾世界,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思想上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始终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此可见
A.党的工作就是要履行好国家职能,满足人民的一切需要
B.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D.实现人民利益是党的奋斗目标
2.2025年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这说明了
A.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党的最高理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中国共产党依据刑法治国理政
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开通“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人大代表决定一切国家事务
4.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就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一知识点展示了下列内容,以下能正确反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过程的是
①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这直接体现了
A.人民安居乐业是党的根本宗旨 B.我国人权的主体广泛
C.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基本的人权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6.下列对右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②能够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③有利于维护良好法治环境
④有利于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公民权利”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情景剧表演。情景中的主人公分别被侵犯的权利有
A.人身自由、财产权 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劳动权
C.人身自由、劳动权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财产权
8.对下图认识最准确的是
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错误。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9.在我国,宪法制定遵循特定程序。修改时,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其他法律制定、修改依一般程序,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过半数,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这
①有利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满足公民的任何诉求
③能使宪法的内容更具广泛的民意基础
④有利于保障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具体、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从“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关键一环就是充分发挥监督执纪的威力。在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是
A.法律监督制度
B.刑法监督制度
C.人大监督制度
D.宪法监督制度
11. 许多城市的宪法主题公园将宪法精神、思想引领、普法教育、文化熏陶等内容,通过环境艺术和雕塑艺术的手段融入公园的景观之内,化有形的载体为无形的熏陶,让大家在休闲娱乐中领略法治文化。这有利于
①引导公民尊崇宪法,坚定法治信仰
②完善宪法内容,扩大公民基本权利
③促使公民认同宪法,保障宪法实施
④拓宽宪法宣传渠道,增强宪法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设立这一节日,不只是增加纪念日,更是要让这天成为全民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营造尊重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某校在宪法日来临之际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手抄报评选活动,下列手抄报创意与主题一致的是
序号 创意 主题
① 列举带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条文的法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 绘制“宪法和其他法律修改程序对比”线索图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③ 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④ 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 宪法监督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民生实事项目关乎公民基本权利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下表中某省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与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对应一致的是
选项 民生实事项目 公民基本权利
A “扶残助学”,省财政厅下达扶残助学圆梦工程专项补助资金416.1万元 物质帮助权
B “弱有众扶”,为822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受教育权
C “稳岗乐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实现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 劳动权
D “银龄关爱”,脱贫地区269个岗位面向全国招“银龄”讲学教师 财产权
14.婷婷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茶余饭后大家总会坐在一起聊天。以下是大家聊到的几件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表哥即将中考,他在校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②爸爸、妈妈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很辛苦
③婷婷的新手机黑屏,要去找商家协商退货退款
④爸爸主动对获得的2万元稿费进行税务登记申报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随着自媒体的急速发展,造谣、传谣等典型的违规违法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某些自媒体认为言论自由是自己的权利,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对此,我们应劝诫这些自媒体
①依法行使权利,不越界
②公民的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③畅所欲言,法律保护言论自由
④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社会的利益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暑假小华和爷爷奶奶、大伯一家围坐在一起边看电视边聊天。电视上播放到关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新闻时,激发了大家的分享欲。以下分享中能够体现公民政治权利的有
①堂哥:在学生会主席竞选中,我投票支持室友小王。
②伯母:昨天我拨打了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校门口交通混乱情况。
③大伯:我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爱国文章,你们可以关注我的账号啊!
④爷爷:我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取到国家发放的养老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魏某某应征入伍,入伍后拒服兵役,被部队除名处理,并将其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施联合惩戒,罚款37392元。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A.基本义务必须积极履行 B.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
C.要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 D.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18.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异军突起”。以此为切入点,小明搜集到如下资料。对此,以下点评正确的是
A.小峰说:网络搭建新平台,只要观众喜欢,内容无所谓
B.路路说:公民享有文化权利,微短剧创作自己说了算
C.小勇说:微短剧无品位,短剧付费有“陷阱”,应全面禁止
D.小刚说:权利行使有界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19.张某在2025年除夕晚上,不顾旁人劝阻,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火情。后被公安机关依法
行政拘留。从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看,张某
A.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B.在行使权利时没有自觉履行义务
C.违反了刑事法律,应受法律制裁
D.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20.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结合右图相关信息,你认为与“?”处所填内容相一致
的是
A.小兰经常在写完作业后与家人一起做家务
B.小薇荣获“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
C.小晨参加了“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
D.小康及时举报偷拍军事禁区照片的行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二:2025年3月5日,犯罪嫌疑人李某在社交平台上使用其个人账号“爱玩梗的小李”先后发布多条动态,诋毁、侮辱在边境冲突中英勇牺牲的戍边英雄。这些动态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众多网友不满,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2025年3月10日,当地公安机关依据相关法律对李某依法进行传唤调查,随后检察机关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其提起公诉。
(1)运用法律知识,从“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角度,请你谈谈“把权力关在制度笼子里”的原因?(4分)
(2)有人认为: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因此李某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其行为不违法。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2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访谈】第一小组同学来到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副县长对同学们说道:“我县坚持‘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理念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现我国宪法的哪些基本原则?(2分)
【参观】第二小组同学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都具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共性。
(2)请你运用宪法相关知识,谈谈这体现了教材里哪些观点。(6分)
【体验】第三小组同学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因琐事引起的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法庭开庭的整个流程,接受了一场“零距离”的法治警示教育。
(3)同学们旁听这起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从宪法的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某校八年级(1)研学小组决定开启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展公民基本权利行使与保护的深度调研。
【线上调研】
为了加深对侵权行为的全面理解,研学小组搜集到下列图片。
【线下调研】
调研 同校的小强等几名八年级学生正在参加某单位组织的冬令营活动。在活动期间,小强等人发现,该冬令营给学生提供住宿的场所在硬件设施上没有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比如宿舍没有逃生通道、宿舍里没有烟雾报警器、宿舍电线乱拉等。小强等几名学生征求研学小组的意见,想知道是否可以举报此事……
为了自身安全,小强等几名学生决定不再参加冬令营活动,但对方说“人可以不参与,但所交的费用不退”。小强等几名学生多次与对方交涉也无果……
(1)你认为上述图片一、二分别涉嫌侵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4分)
(2)对于“冬令营住宿的场所在硬件设施上没有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的情况,研学小组的成员都认为应该举报此事。请你说明研学小组支持的理由。(6分)
(3)请你献上“锦囊妙计”,帮助小强等几名八年级学生讨回所交费用。(6分)期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监测卷八年级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填上所选的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B D D B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B A C A D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意书写
21.(1)答: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
(评分要求: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答:
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分)
②李某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言论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内容,公民有权在互联网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愿。(1分)
③但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李某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卫国戍边英烈的名誉权,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1分)
④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1分)
(评分要求:1、只有判断且判断正确给1分,没有判断或判断错误,有分析且正确,只扣判断分;2、符合原理表达的意思,但非出自课本观点,即口水话,没答到关键词,要酌情给分,总得分不超过3分。)
22.(1)答:
体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有错别字要扣1分,满分2分。)
(2)答: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
则和精神相违背。
③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写出3点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答:
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②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③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④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⑤我们要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写出3点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3.(1)答:
图片一:名誉权(或人格尊严)。(2分)
图片二: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分)
(有错别字要扣1分,满分4分。)
(2)答:
①举报此事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②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③有助于遏制社会上违规、不合法的活动行为;
④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写出3点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答:
①可以将此事告知家长,让家长出面解决;
②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拨打12315热线说明情况;
③可以寻求调解组织的帮助,申请调解纠纷,通过调解途径来维护权利;
④可以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可以拨打举报电话,也可以通过教育部门的公众号进行举报;
⑤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维权;等等。
(写出3点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