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老舍济南的冬天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背 景 介 绍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老舍于1930年前后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虽系节选,但仍能独立成篇。基础知识济南伦敦响晴着落宽敞贮藏澄清水藻镶 髻jǐdūnxiǎngzhuóchǎngzhùchéngzǎoxiāngjì( )着落( )支着( )着急( )想着( )露水( )露出露着lùlòuzhe( )济南( )救济( )澄清( )澄沙济澄jǐjìchénɡdènɡzhuózhāozháo词语释义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响亮:文中指十分的明亮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安适:安静与舒适澄清:文中指清澈明亮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1、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注意文章情感和节奏,揣摩和品味语言。整体感知2、按作者所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进行分段,归纳每段大意。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的?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行文的。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和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整体感知2.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主要特点是:温晴。作者是通过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色来表现的。3.文中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③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④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4.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因为山和水是济南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是济南的魅力所在。①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城中有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泉池,有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和大明湖。古人曾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赞美济南的自然风光。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写出济南群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这些属于泰山余脉的小山或点缀城中,或环绕城外,不仅涵养了济南的泉水,也是济南城的天然屏障。1.第1自然段用什么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有何好处?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赞赏它是个“宝地”。内容探究2.第4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秀美。3.第5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城外远山的?①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②用两个“卧”字,形象传神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③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出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4.第6自然段中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①“不结冰”“冒着点儿热气”,有“绿萍”——写出了水的暖。②有“水藻”,水藻绿得像拿出了“终年贮蓄的绿色”——写出了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③水边有“垂柳”,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儿”——写出了水的清、亮。5.怎样理解最后一段里“这块水晶”的比喻?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视线由下而上进行仰视,同时展开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1.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的?(l)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成是“看护者”,将小山表现得十分可爱而又充满温情。品味赏析(2)用人们的感受。“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以及人们对于春天“明天就会到来”的幻想,不仅描绘了神态,更突出了心理活动。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绿与雪的洁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赋予雪后的山和雪以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了雪娇俏的情态。3.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1)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人们的感觉,印证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覆盖下的矮松的秀美情态。(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日山景充满了动态的美感。(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被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显得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然没有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4.冬天是一个缺乏色彩的季节,可是语言大师老舍抓住了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来确切地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一幅富有色彩感和意境美的图画。 请找出来并作具体分析。(1)五彩缤纷。雪后的济南,色彩纷呈——“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银、青、蓝、黄、粉,各色俱有,五彩缤纷。这许多色彩,作者是靠“温晴”这一基调把它们统一起来、组织起来的。不管哪种色彩,作者都用它来描绘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描绘得那样鲜艳美丽、生机勃勃。这些着色的事物很容易引起读者对于色彩的美感和想象。(2)交相辉映。作者在给事物铺彩设色时,还十分注意不同色彩的搭配。他筛选具有鲜明对比色的景物,淡淡地加以点染和勾勒,让它们相互映衬, 彼此对照,从而使作品产生一种对比的、和谐的色彩美。例如,以青黑的矮松映衬树尖上的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草色的“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微微露出的粉色。这些映衬,色彩鲜艳夺目,都是生花妙笔。文中也有些景物,如“黄草山”“小灰色树影”本来并不怎么美,但一经映衬, 也就显示出它们的美来了,变成了这幅美丽图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思考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鉴赏评价(1)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面还写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也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2)创设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传达出作者喜爱、赞美的真情。(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深情。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和动静之态,也自然流露出热爱之情。2.课文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此处“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1)首尾呼应为多种文体经常采用的结构方法之一,作者为避免结尾使用标题的照录,就作了标题主词与偏词位置的互换。这一换,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赏析者的兴趣,有浅中匿深,平中藏奇之妙。(2)标题以“冬天”为中心词,令人见之顿生寒意之感。可读过全文,却知“响晴”取代了暗晦,煦暖替换了阴冷。文末又写“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而不由心生欢喜,确实胜人一筹。(3)标题里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济南的冬天到底什么样 ),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清亮得发蓝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写,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水到渠成。阅读下面写江南雪景的文段,和《济南的冬天》里的雪景描写比较,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你认为哪种写法好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拓展延伸《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描写,而选段中多为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两种写法都好,老舍写得直观易懂;而郁达夫引用诗句的写法,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这篇散文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向读者展现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几节课,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春》,到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希望同学们都能唤醒自己热爱生活的真心,睁大善于观察的慧眼,拿起精于描绘的妙笔,记下四季的美好风光,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藏在心中的欣赏、赞叹之情。总 结结构图示山围老城似摇篮雪染小山如少女 描绘精彩济南的冬天 雪卧城外似名画 语言优美水暖藻绿显精神 情景交融清亮湛蓝如水晶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