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15课 明朝的统治01 打江山——明朝的建立堂堂大元,奸佞专权……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堂堂大元》明太祖(1328—1398)建立时间:建 立 者:都 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今南京)政治腐败农民起义01 打江山——明朝的统一※易错点提示:明朝建立在前,元朝结束统治在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传位太孙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继位,采取“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庙号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你认为胡惟庸的前景如何?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参与决策。洪武六年,升任右丞相,统领六部。洪武十年,升任左丞相,总领百官。【胡惟庸的晋升之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之罪诛其九族,前后牵连达三万余人!是为明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胡惟庸的结局】胡惟庸被诛杀的背后,明太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强化皇权!巩固统治!02 保江山——强化皇权※阅读教材P87-88,说说为了强化皇权巩固统治,明朝在中央和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中央 行政上军事上监察上地方 ① 明太祖②明成祖③ 明太祖④ 明太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设立西厂。合称“厂卫”。设立三司,后分封诸子为王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内阁。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权力统归兵部。02 保江山——强化皇权【中央】①明太祖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首章》说说明太祖为什么强烈反对设立丞相。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内阁首辅 ≠ 丞相②明成祖设立内阁。02 保江山——强化皇权【中央】③明太祖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权力统归兵部。只有统兵权只有调兵权02 保江山——强化皇权【中央】④明太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设立西厂。合称“厂卫”。锦衣卫印(木质)由皇帝直接指挥,掌管侍卫、侦察、缉捕、刑狱诸事。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明·王圻《稗史汇编》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吃什么菜?宋濂老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锦衣卫画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吓出一身冷汗。皇帝“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皇帝的耳目和爪牙02 保江山——强化皇权【地方】设立三司,后分封诸子为王明初藩王分封图02 保江山——强化皇权(P88)想一想:明太祖对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五军都督府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厂卫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中央机构地方机构三司内阁(统兵)(监察)都察院权力的分散与制衡,皇权高度集中各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直接向皇帝负责。根据下图,想一想:丞相议政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03 管江山——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阅读教材P88,说说科举考试在明朝发生了哪些变化?1.命题范围:2.答题标准:3.答题格式:“四书”、“五经”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八股文“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4.特点:形式呆板,脱离实际03 管江山——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明朝科举谁能金榜题名 书生甲(创新派)我博览群书,写文章不拘泥于四书注疏,常引用诸子百家、本朝事例,构思巧妙。书生乙(守正派)我专精四书五经,记忆力超强,对朱熹《四书集注》倒背如流,写文章严格遵循八股格式。明朝科举实行八股取士,目的是什么?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清]廖燕《明太祖论》目的:禁锢人们的思想,旨在培养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同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主要科技发明数量中的占比统计影响: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强化了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04 固江山——民族关系明朝形势图与女真:与蒙古:※阅读教材P89,说说明朝如何处理女真与蒙古关系?设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等部直接管理。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隆庆和议)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地方取消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央实行八股取士知识分子设厂卫特务机构官民皇帝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民族维度 措施 目的政治军事思想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强化皇权在地方设立互不统属的三司控制地方设立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监督官员设立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人才1. 列表整理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知识拓展:科举制的发展1.朱元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B.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C.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D.集中皇帝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2.明太祖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DC3.中国历史上的某位皇帝曾训谕其子孙以后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位皇帝是A.汉高祖 B.唐太宗C.宋太祖 D.明太祖4.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此观点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A.原因 B.形式C.目的 D.危害DD明太祖高皇帝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太祖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朱元璋像民间藏本明太祖真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朱元璋的长相历来争议很大。清朝末年,北京紫禁城南薰殿一共收藏了明太祖朱元璋13幅画像。这13幅画像虽然都标明画的是朱元璋,但俊丑截然不同。俊的一共2幅,丑的一共11幅,清一色的倭瓜脸,上面还长满了黑麻子,下巴凸起,相貌丑陋。他的长相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呢?结合自己的判断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