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9.2法律保障生活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9.2法律保障生活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道法9.2《法律保障生活》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B B D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B D
1.【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②:案例中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公司负责人,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规范作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遵守法律,故②符合题意;
③:通过打击网络谣言,法律维护了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了公众利益,故③符合题意;
①:题目强调法律对违法行为的惩处(规范作用),而非“建立社会制度”,故①不符合题意;
④: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而非“所有权益”,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D:题文中,张某因借助网络实施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这表明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故D符合题意;
A:题干未涉及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故A不符合题意;
B:“只”说法太绝对,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故B说法错误;
C;“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说法错误,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3.【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D:网络游戏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这体现了法律既有规范作用,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有保护作用,故D说法正确
A:题干没有体现法律具有制裁犯罪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C:法律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障作用,故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②③④:题文中,因发布虚假言论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说明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体现了违法行使权利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在网络生活中,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B:“没有法律的约束,人可能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说明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故B符合题意;
A:法律靠人们自律和他律来遵守,故A说法错误;
CD:题于主旨未涉及法律体系的完善永无止境、法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故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①②④:小云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明法律保障生活,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出现纠纷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网购需谨慎,也可以购买特惠商品,③错误;
故本题选B。
7.【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①②③④:结合教材知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题干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说明法律规范行为,判断是非曲直;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正;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故①②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A。
8.【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但并非核心,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故A说法错误;
B: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而非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故B说法错误;
C;法律保障可以为生活提供便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生活中的障碍,故C说法错误;
D:《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和颁布是为了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生活需求,体现了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律的本质、法律的作用。
B:法律通过“判决赵某履行合同并赔偿张某损失”解决了赵某和张某的纠纷,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体现了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与纠纷的标尺,故B说法正确;
AD:材料主要体现“法律是处理矛盾与纠纷的标尺”,并未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故AD不符合题意;
C:“唯一手段”说法过于绝对,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②③④:吴某某非法捕捞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损害总价值为1452元,被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同时交纳生态修复资金1452元,说明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保护生态文明,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法律禁止非法捕捞行为,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的作用。
依据教材知识,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正式施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逐步发展完善,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选项观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2.【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D:“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及未成年人侵害问题”、“针对群众担忧的问题”出台相应法律,说明法律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温暖人心,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故D符合题意;
AB:材料体现法律关注民生,并未体现“道德发挥作用”、“法律宽严相济”,故AB不符合题意;
C: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矛盾和纠纷,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走向共同富裕。
①④:材料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的协同行动,有效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我国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行政机关严格执法”说法不全面,材料还涉及检察机关和法院的工作,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题干主旨未涉及我国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B:我国不断完善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有利于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激发创新动力,故B说法正确;
A: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故A说法错误;
C:科研人员需要遵守科研道德规范,故C说法错误;
D:我国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5.【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③④:对于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若当事人主动整改、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就能减轻或免于处罚,说明法律也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明确行为底线,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柔性执法会让人民更信服法律,没有减弱法律的权威,故①说法错误;
②:“仅靠”说法太绝对,法律的作用不仅仅靠强制力实现,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6.【答案】(1)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2)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分析】考点考查:法律的作用。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法律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制定本法一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 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7.【答案】(1)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2)小马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但这并不代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青少年无关。③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还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分析】考点考查:法律的作用、践行法治的要求。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法律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安徽的春天、东辉、厨先生等食品企业,利用生猪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一些地方的消防器材市场,不合格的灭火器产品被商家肆意售卖,这些灭火器不能起到灭火作用一可链接法律是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维护社会秩序、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和法律的事情,跟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并不代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青少年无关。
论据②:青少年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道法9.2《法律保障生活》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科技网络公司为谋取利益,使用人工智能软件自动生成虚假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编造、发布谣言,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对该公司的负责人进行处罚。这说明( )
①法律通过建立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和谐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法律为我们创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④法律保障公民的所有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张某因借助网络实施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这表明法律( )
A.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B.只规范违法犯罪人员的行为
C.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D.制裁违法犯罪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网络游戏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这一“网络保护”新规施行以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由此可见,法律( )
A.具有制裁犯罪作用
B.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障作用
C.只具有保障作用
D.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障作用
4.一男子醉酒后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房屋废墟视频,并在视频中称“某地发生了9.8级大地震,房屋都倒塌了”等虚假言论。截至被查获时,该视频浏览量达2.3万,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该男子已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在网络生活中,公民无言论自由
②法律设置个人权利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③违法行使权利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④法律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整座城市的交通将陷入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法律的约束,人可能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这说明( )
A.法律依靠人们自觉遵守
B.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C.法律体系的完善永无止境
D.法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6.小云网购了一双鞋,拿到后发现不合适想要退货退款,但商家却以该鞋子是特惠商品为由拒绝,小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与商家协商,最后顺利退货退款。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①出现纠纷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法律保障生活
③网购需谨慎,不能购买特惠商品
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对腐败犯罪依法严惩,2023年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4万件2.7万人,同比增长19.9%。从中我们感悟到( )
①法律规范行为,判断是非曲直
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正
④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将为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具有无障碍需求的其他人获得社会服务或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等提供法律支撑。这说明( )
A.此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B.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
C.有了法律保障,生活就没有障碍了
D.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9.赵某不履行合同,导致张某损失了多个重要订单。张某多次沟通无果后诉诸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赵某履行合同并赔偿张某损失。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是( )
A.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B.处理矛盾与纠纷的标尺
C.保障公民权利的唯一手段 D.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
10.吴某某在禁渔期、禁渔区长江干流合江县神臂城镇洞溪处河段,使用禁用工具即可视性锚鱼渔具非法捕捞鱼类1.6公斤,经合江县农业农村局评估,其行为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损害总价值为1452元。合江县人民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吴某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同时交纳生态修复资金1452元。这个案件说明( )
①法律禁止捕捞行为②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③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④法律保护生态文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 2024年5月,一批新规正式施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加强煤矿灾害治理,要求煤矿企业进行煤矿灾害鉴定并按照灾害程度和类型进行治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明确信息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关要求……这体现了( )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赋予公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是精神文明的核心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逐步发展完善
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法治事件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及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等问题。◎针对群众担忧的“家庭教育缺失、教育不当”等问题,国家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家庭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
A.道德发挥作用,惩恶扬善B.法律宽严相济,讲究公平
C.法律激化矛盾,实施不力D.法律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13.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6万件,23万余名;全国法院一审判决3.29万件,22.55万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这些成绩共同说明了( )
①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②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③我国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④我国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14.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专利法等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限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B.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激发创新动力
C.使科研人员无需遵守科研道德规范
D.减少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
15.占道摆摊、乱扔垃圾等现象,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近来,不少地方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的柔性执法模式,对于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若当事人主动整改、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就能减轻或免于处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法律权威因柔性执法而减弱 ②法律的作用仅靠强制力实现
③法律也指引、教育人向善 ④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明确行为底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画线句子主要体现了法律是怎样保障生活的?
(2)除此之外,法律保障生活的表现还有哪些?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共享安全”主题,关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倡导用诚信之力,筑牢消费之基,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以下是晚会曝光的两个案例:
★安徽的春天、东辉、厨先生等食品企业,利用生猪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槽头肉含有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是猪肉中公认品质最差的部位。国家规定,这类猪肉必须经过严格整修,去除甲状腺等有害部分才能销售,但上述企业并未对槽头肉原料进行严格整修,大量残留甲状腺等有害部分的槽头肉被加工成预制菜,端上了百姓的餐桌。
★灭火器是消防安全最基础的“防火墙”,但一些地方的消防器材市场,不合格的灭火器产品被商家肆意售卖,这些灭火器不能起到灭火作用。湖南株洲闽湘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华南地区的创亿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等公司,是这些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厂家,他们将灭火器中的核心灭火成分磷酸二氢铵偷工减料,进行灌装,流入市场。
(1)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难以想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15”晚会曝光后,多地连夜排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此,小马认为,维护社会秩序、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和法律的事情,跟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请你评析小马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