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42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42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Individu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对于未来职业
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职业:云南航空公司的技术工程师
收入:凭借技术专利每月收入可达10000元
职业:专业家居主播
收入:月工资10000元
职业:中石油云南分公司职工
收入:月工资6000元,年终奖金10000元。
职业:安宁青龙镇农民
收入:依靠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月收入达3000元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议题
个人收入如何分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目录/CONTENTS
01
个人收入分配探析
02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国家
企业
个人
国家收入(税收)
企业收入(企业利润)
个人收入(个人工资)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直接因素:分配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生产关系
(基础)所有制形式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决 定
决 定
人在生产中的地位
分配方式
生产
分配
决 定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按劳分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内涵
标准
尺度
主体
前提
公有制经济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劳动数量和质量
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内涵
标准
前提
公有制经济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大白的二伯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他的工厂实行高效的薪酬制度,将工资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相结合,多劳多得,分配不论资历。这样的薪酬管理制度使二伯产生了一种“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
在这样的压力下,二伯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努力提高素质、提升技术而最终得到领导的赏识。“争当先进”也在企业内蔚然成风,使该企业成为了云南省的年度十佳企业。
从这段材料中大家能总结出按劳分配的什么积极意义?
议学探究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按劳分配
1
2
3
劳动者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按劳分配的意义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职业:专业家居主播
收入:月工资10000元
职业:云南祥鹏航空公司的技术工程师
收入:凭借技术专利每月收入达10000元左右
职业:阿里云的数据工程师
收入:每月收入达12000元左右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劳动要素 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资本要素 突出强调“ 投资收益 ”,如股票红利、股息、银行存款利息
技术要素 突出强调“ 技术贡献”,技术入股、专利费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土地要素 如土地流转、房屋出租转让的的租金收入
管理要素 强调的是企业中的经理等管理者的年薪及奖励
知识要素和数据要素 提供知识、数据等获得的收入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劳动收入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个人: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国家: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
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
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
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
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请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概括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议学探究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从收入来源看居民收入类型
居民收入 内容
劳动性收入(主要收入)
财产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
通过自己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如银行存款利益(按资本要素分配)、房屋出租的租金,土地流转的租金(按土地要素分配)、转让技术(按技术要素分配)
主要是指政府性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个人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收入途径(来源):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摘自二十大报告原文
那么,如何才能真的让共同富裕照进现实呢?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国家
企业
个人
国家收入(税收)
企业收入(企业利润)
个人收入(个人工资)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直接因素:分配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措施(一):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国家收入(税收)
企业收入(企业利润)
个人收入(个人工资)
措施(二):初次分配
企业对企业收入进行的分配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2020年,2032家上市公司中高管平均薪酬为47.1万元,职工平均为薪酬为8.2万元,相差5.74倍;其中相差最大的竟然达到112.77倍,企业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企业职工工资却增长缓慢。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提高。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初次分配:企业对企业收入进行的分配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人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国家收入(税收)
企业收入(企业利润)
个人收入(个人工资)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主体),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
个人所得税
措施(三)再分配:国家财政进行分配
提高起征点
专项扣除(“ 五险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add nam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add nam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add nam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add nam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Please add text here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措施(四):
第三次分配: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三次分配过程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人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的比较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主体
手段
企业
国家、政府
发的工资
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
个人公益人士
个人自愿捐赠,慈善公益事业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2.初次分配:“ 两个同步” 和“ 两个比重”: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人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3.再分配:政府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
4.第三次分配: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 www. 原创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