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处处留心皆学问。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古诗三首9目录暮江吟一题西林壁二雪梅三暮江吟一行:《从军行》《古朗月行》歌:《登幽州台歌》曲:《塞下曲》吟:《游子吟》《暮江吟》《石灰吟》太阳正在缓缓下沉,说明太阳落山了,自然就是傍晚了。暮江傍晚的江边。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暮 江 吟[唐] 白居易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看出那时正是黄昏,夕阳西下,还在江边,还没有完全沉下去。夜已经深了,因为天已经黑了,有些冷,叶子上有了露珠,一弯弦月高挂在空中。这说明诗人从日落黄昏一直观察到月亮高升,观察了很长时间。诗人长时间的连续观察。捕捉到了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小组合作探究诗人的观察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诗人的观察由远及近,远近结合,诗人先写远处的残阳,也写眼前的露珠。诗人的观察也注意上下结合,写夜空的月亮,也写地上的露珠。诗人特别注意观察景物的颜色。夕阳光芒照到的江面,是红色,夕阳光芒照不到的部分,呈现出深深的碧色。(“瑟瑟”是一种绿色的宝石。)010203诗人观察时能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尤其一些光线的变化。04A 轻松、愉悦B 沉重、心事重重C 悲伤、愤怒在江边站了这么久观察了这么久、观察这么细致的诗人,他的心情你觉得是怎样的?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你们能从哪些用词中感受到诗人的轻松、愉悦?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道落日的余晖,徐徐在江面上铺开,把江水染成了一半珊瑚红,一半碧玉绿。我爱这九月初三夜晚江面上的风景。月光照耀下,草丛中挂满了珍珠般的露水,天上的月儿像一把精致迷人的弯弓。白居易为什么如此轻松自在呢 诗人白居易,个性耿介正直,因向皇帝提意见和建议而触犯权贵,而且意见和建议也不被采纳。有才而不能用、无处用,令白居易十分苦恼,于是他主动请求外放,被派到杭州做刺史。对于杭州,白居易并不陌生:十一二岁时,他曾随父漂泊到过那里,对它留有很深的印象,心里充满着向往。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题西林壁二题西林壁 [宋]苏 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诗题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题西林壁 [宋]苏 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是围绕一个“看”字来写的,诗人从哪些角度看了?岭峰“岭”是“山脉”的意思,是连绵起伏的。“峰”是指高而尖的山头。“峰”是高耸入云的,陡峭不平的。从远处看,庐山像( ),从近处看,庐山像( )。从高处看,庐山像( ),从低处看,庐山像( )。那么,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又是怎样的情形 请你展开想象, 试着说说看。因为身处庐山之中看不到全部,只能见到局部,就像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题西林壁 [宋]苏 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小组讨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认识山很难,认识其它事物也难,还有哪些事物认识全面很难呢,你能举一个例子吗?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很难。要认识大自然很难。大家觉得这首诗写得好,不是因为这个道理,而是因为什么呢?苏轼没有直接说道理,而是通过一件事来说道理。如果直接说道理,就太直白了,太理性,没趣味。不直接说道理,每个读者可以有自己的感悟。雪梅三雪 梅 [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xiánɡsāoxùnshū////////在借助拼音读准诗句的基础上,用单竖线标出《雪梅》这首诗的节奏,并试着读一读,感受七绝的节奏。lú yuè又名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卢钺雪 梅 [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降:服输费:用尽心思骚人:诗人搁笔:放下笔评章:评议须:应当你觉得梅花美吗?美在哪里?你觉得雪花美吗?美在哪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我们想象一下,它们会怎么争论。谁愿意来扮演梅,谁又来扮演雪呢?梅花雪花春天里,我是最美的,你看我_______________。春天里,我是最美的,你看我_______________。你觉得卢梅坡写这首诗,到底是爱梅多一些,还是爱雪多一些?说说你的理由。独喜梅花派雪梅共喜派诗人的号是“梅坡”,说明诗人非常喜欢梅花,他住的地方应该有很多梅花。再分析他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自雪却输梅一段香”,也让人觉得他爱梅多一些,因为“逊”只是差一些而“输”却点明了胜负。诗人没有特别的偏好,“骚人阁笔费评章”其实就是诗人的态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也没有显露出诗人的偏好,这两句诗表明二者不相上下,各有输赢,雪胜在纯洁,而梅则胜在香远益清。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如果有梅花而没有雪,梅花就会显得没有精神;如果有雪而无诗的咏叹,就会显得很俗气。诗、雪与梅合在一起,才能称作“十分春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