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春学期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春学期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2025春学期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按一定书写格式,把《匆匆》第1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写在条形格里,注意要写正确、美观、匀称。(3分)
2、在语境中根据拼音把句子填写完整。(7分)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六年来,我们有过pái huái( ),有过yōu shāng( ),也有过许多值得kuān wèi( )的美好huí yì( )。不久以后,我们将要告别阳光míng mèi( )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带着自己的zé rèn( ),跨入新的学校,迎接更yán jùn( )的挑战。
3、下面四组词语,每组都有一个不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①A.焖饭(mèn) B.坚劲(jìn) C.掺和(chān) D.含情脉脉(mò) ( )
②A.栅栏(zhà) B.吞噬(shì) C.泪潸潸(sān) D.头晕目眩(xuàn) ( )
③A.萦系(jì) B.机杼(zhù) C.急遽(jù) D.衣衫褴褛(lǚ) ( )
④A.铁锨(xiān) B.追悼(diào) C.藤蔓(wàn) D. 流水潺潺(chán) ( )
4、下列四组词语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正确一组的序号是( )。(2分)
A.沸滕 防御 挪移 觉察 B.耽搁 倾覆 截然 缥渺
C.解释 拔弄 惊惶 辟静 D.剥削 苦刑 沉郁 幼稚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查询自己想了解的知识。
B.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花瓷终于能够重见天日。
C.在寒冷的冬天,他处心积虑地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却忘记了戴上手套。
D. 吃点亏,不要太在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毕业在即,校园里回响着我们童真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能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C. 夏天的金沙湖公园翠树掩映,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D. 跨湖桥博物馆展出了一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投龙玉璧,吸引了众多游客。
7、地处浙北的余村,在一任又一任领导带领下,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护美绿水青山”的康庄大道,赢得了“中国第一竹乡”美誉,真可谓“ , 。”( )(2分)
A.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寒食》一文中,寒食节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说明了皇帝特许重臣“五候”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 )
(2)写作品梗概要先理清内容,把握要点;再保留“主干”,去除“枝叶”;最后锤炼语言,使语意清楚连贯。 ( )
(3)《匆匆》一文,作者用连串问句直接表达情感,《那个星期天》更多是间接表达情感,但两篇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 )
(4)《北京的春节》详写了最能表现北京风俗的那几天,《腊八粥》详写了喝粥部分。作者这样安排详略,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 ( )
9、在横线上填写课文内容或合适的名言和古诗文。(4分)
(1)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盈盈一水间, ”的深情;是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浩然正气!
(2)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大人们说:“这段时间工作忙,等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父母。”为此,我们可以用“ , ”这句俗语来劝说他们及时去看望父母。
(3)《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做作的演讲。谈到死的意义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4)时间,她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心:“ ,日久见人心。”时间,她如一位智者,告诫我们要节俭:“ ,莫把无时当有时。”
10、课外阅读。(2分)
(1)一位同学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写了一则评论,你觉得他评论的图书是( )
这是一部经典童话,它以梦幻的形式,带你跟随一个小女孩进入一个离奇的故事中,这本书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实际上却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独特的内涵。
A.《鲁宾逊漂流记》 B.《骑鹅旅行记》
C.《卖火柴的小女孩》 D.《爱丽丝漫游奇境》
(2)班级开展读书会,需要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挑选出四个重要情节介绍这本书,下列情节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山洞迷路寻找洞口 ②返回山洞发现宝藏
③墓地试胆目睹杀人 ④离家出走当上“海盗”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十三岁男孩的忧伤(17分)
①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桑岩的左腿小腿骨折了,现在正在骨科医院接受治疗。
②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伤住院,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我家家境还算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③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煲好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前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④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
⑤“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⑥桑岩并不回答我,继续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
⑦我有些愣怔,看着他——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⑧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⑨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⑩桑岩旁边的床位住着一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⑾“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过了……”
⑿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为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因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这一刻,我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男孩。
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1、通读全文,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脉络,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当桑岩不让“我”及家人悉心照顾时,“我”有些 ;当得知桑岩要求吃医院饭菜的原因时,“我”的心不由得柔软起来;当桑岩不同意“我”多做饭菜与“哥哥”一起吃时,“我”深感 。
2、品读句子,理解意思。(5分:2+1+2)
(1)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十三岁男孩”忧伤的原因是 。
(2)我很惭愧,这一刻,我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男孩。
“狭隘”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宽度小;②范围小;③(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句中应选第_ 种解释。
“我”的自私和狭隘表现在 。
3、读了文章,你对“善良”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请根据你的理解把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全。(3分)
4、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了桑岩是个“十三岁男孩”,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5、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哥哥,面对“桑岩”的做法,你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呢?(4分)
(二)七根火柴(14分)
①“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 ”卢进勇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是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可是他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里。突然,手指触到了一点黏黏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裤袋翻过来。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没有发现它们。”
②他正要把它送到嘴边,突然听见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③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权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 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 声音:“同志!—— 同志!—— ”
④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这一定是饿坏了! ”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 快吃点吧! ”
⑤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翁动了好几下:“不,没……没用了。”
⑥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 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⑦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儿,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 ,急急地说:“这……这里!”
⑧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员证,揭开党员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⑨“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 二, 三,四……”
⑩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只见那同志合起党员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指着,像一支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16、阅读短文,梳理故事情节,完成图表,并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5分:1+1+1+2)
无名战士
卢进勇
主要内容:
17、读第①自然段,卢进勇的“妄想”是 ,说这是“妄想”是因为 。(3:1+2分)
18、第⑧自然段中,“焦干的火柴”与无名战士“湿漉漉的衣服”形成强烈的对比,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火柴能如此“焦干”是因为
。(2分)
19、第 自然段中,划“——”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从无名战士“脸色舒展开来”“眼睛里爆发出喜悦的光”的神情中,我读懂了他的内心想法:
。(3分)
20、小说主人公无名战士最可贵的品质是 、 。(2分)
(三)师旷①论学(7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②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③与昧④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安:怎么,哪。③熟与:相当于“……跟……哪个怎么样?”。④昧:昏暗。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恐已暮矣(暮:晚了。) B.何不炳烛乎(炳:手持)
C.日出之阳(阳:阳光) D.安敢戏其君乎(戏:戏弄)
22、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23、用自己的话说说“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2分)
24、请你谈谈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勇敢”是什么?是大诗人于谦笔下的“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李大钊忠于革命的坚守俞担当;还是唐山女孩面对暴徒的一次次抗争……同学们,你所理解的“勇敢”又是什么呢?是一个人独自走夜路;是第一次面对挫折;还是勇敢地帮助陌生人……请以“勇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2.写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变化;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字数不少于450字。
200
400
500
统编版2025春学期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一、1.燕子去了,有再来在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徘徊 忧伤 宽慰 回忆 明媚 责任 严峻
B C A B
D
C
C
B
√ √ √ ×
(1)脉脉不得语 粉骨碎身浑不怕 留取丹心照汗青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或重于泰山
路遥知马力 常将有日思无日
(1)D (2) C
二、1.诧异 惭愧
(1)他感觉到旁边在小哥哥看到他这样幸福会难过

只想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他人的感受。
关注细节,并体察别人在感受。将心比心给人一份尊重。
强调桑岩年龄小,更能体现他品质的可贵,如此的照顾别人的感受,和文中已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形成鲜明在对比。
如果我是那位哥哥,我会想:桑岩真是个善良的小男孩啊,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会这样做:我会和桑岩成为好朋友,多照顾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16. 等待战友--保存火柴--传递红茶
希望烤火---
主要内容: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时将珍贵的火柴托付给卢进勇,卢进勇最终将火柴带给部队,体现了他们对革命信念的坚守。
妄想用火柴点燃火堆。 妄想的原因是:在下着雨那样极其严酷的环境中,火柴是非常珍贵且难以保存的,愿望难以实现。
无名战士用自己的身体(用衣服、党证)包裹火柴,隔绝湿气,甚至可能牺牲生命来确保火柴干燥
神态描写 内心想法:火柴被成功托付,革命信念得以延续。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事业
(三)21.B
2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3.点燃蜡烛照明跟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
24.启示:活到老,学到老。告诫人们学无止境,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无论何时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学校: 考号: 姓名: 班级:
※※※※※※※※※※※密※※※※※※※※※※※※※※※※※封※※※※※※※※※※※※※※※※※※※※※※ 线※※※※※※※※※※※※※
等待战友
追上部队
遇到战士
学校: 考号: 姓名: 班级:
※※※※※※※※※※※密※※※※※※※※※※※※※※※※※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