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模拟考试卷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分数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 5个大题,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用蓝、黑色 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九年级组织 “ 与你相约,续梦前行 ” 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 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戏剧表演和诗歌朗诵两个专题活动, 邀请你参与到活动筹备与总结的工作中,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筹备】
“ 成长有 ‘ 戏 ’ ” 戏剧表演
1. 同学们为自己表演的剧目《范进中举》设计了右图海报, 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4分)
(1)请将海报上作家信息补充完整。 (1分)
(2)同学们要在海报上加入原著中范进的一句话,与画面相配。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说 明理由。 (3分)
A. 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B. 噫!好!我中了!
2. 下面是同学们根据《孙权劝学》改编的课本剧剧本,请帮助作出选择。 (3分)
孙权劝学 时间 建安十五年的某天傍晚 地点 孙权府邸 人物 孙权、吕蒙 (孙权不停地踱步,时而摸摸胡子,时而背手低头沉思,神色严肃) 吕蒙 (轻步上前,向孙权行礼,神态恭谨)主· ·公,有何吩咐 孙权 (面对吕蒙,言辞恳切)尊君如今已是吴国掌事之人,不可以不学习呀! 吕蒙 (_ ① _)可是,臣实在是军务繁忙,学习 ……这,再等等吧。 孙权 (_ ② _)孤难道是想让你精研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 只是希望你粗通文略,了解历
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比孤还多 孤常常读书,自感获益良多啊!吕蒙 (躬身行礼致 谢)诺!
(1)剧本中有两处舞台说明尚待完成,选出设计最贴合角色特点的一项【 】(2分)
A. ①面露难色 ②轻哼一声,语含失望 B. ①面露难色 ②轻叹一声,语重心长
C. ①面带疑惑 ②轻哼一声,语含失望 D. ①面带疑惑 ②轻叹一声,语重心长
(2)孙权与吕蒙的对话中使用了多种称谓,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 主公 B. 尊君 C. 臣 D. 孤
“ 青春如诗” 诗歌朗诵会
3.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请你帮他补写出古诗词名句。 (8分)
青春如诗,诗亦如青春。经典古诗词经过岁月的洗礼,依旧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呈现出 千姿百态。古诗词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 风光图 ” 。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中写下了“ ① , ② ” 的边塞雪景。 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 ③ ,秋容如拭。 ” 古诗 词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 有声曲 ” 。范仲淹在《渔家傲 · 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 句是 “ ④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张养浩《山坡羊 · 潼关怀 古》中“ ⑤ , ⑥ ” 两句,借助视觉、听觉,在 描写潼关的壮阔之景中巧妙注入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古诗词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 “ 正气歌 ” 。辛弃疾心系国事 ,在《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 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的雄心壮志。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 ⑦ ⑧ ” 的铮铮誓言。
4. 下面是某同学为诗歌朗诵会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5分)
梦想是一片云彩,在天空中飞翔,这飞翔化作了曼妙的情思。 , , 。梦想是一泓清泉,在山野流淌不息,这流淌带你奔向广阔的天地。在这如诗 的青春年华里,我们生逢其时,朝气满怀。同学们,①阳光正当时,让我们尽情逐梦,在 逐梦中拥有属于自己的②阳光!
(1)诗歌还需要补写一个诗节,来表达对梦想的理解。请仿照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完 整。 (3分)
(2)诗歌①②处加点“ 阳光 ” 都使用了比喻义,选择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 ①美好的未来 ②太阳的光辉 B. ①美好的未来 ②大好的时代
C. ①大好的时代 ②美好的未来 D. ①太阳的光辉 ②美好的未来
【活动总结】
5. 在语文专题活动结束之际,宣传小组撰写了一则广播稿,请协助完成相关文字工作。 (3 分)
近日,我校初三年级举办了 “ 与你相约,续梦前行 ” 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其中,语文 老师策划的戏剧展演和诗歌朗诵活动脍炙人口。
戏如人生,展现世间百态;青春如诗,激扬少年梦想。戏剧展演活动中,同学们将大家 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化身剧中人物,通过生动的表演,再现经典·· 场景,演绎别样人生。同学们还将青春的热情、梦想的豪情挥洒在文字里,写下一串串青 春的诗行。朗诵会上,他们意气风发 ,那清脆响亮的声音应和着优美动人的弦音,吟诵出
一首首激情飞扬的青春赞歌!
本次语文活动展示了同学们初中三年学习的部分成果,也给我们的初中岁月留下了弥足 珍贵的青春记忆。与你相约, “ 语 ” 你相约,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徜徉在语 文的天地里,采撷缤纷的花朵,汲取成长的养分,为美好的青春梦想锦上添花。
(1)请判断文段中加点字词的字形、读音,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
A. 因表达的是 “ 典型而影响较大” 之意,所以 “ 经典” 中有一个错字。 B. 因表达的是 “ 吸取、吸收” 的意思,所以 “ 汲取” 中有一个错字。
C. “ 应和” 中 “ 和” 是多音字,此处指 “ 和谐地跟着唱” ,应读 “ hé” 。
D. “ 弦音” 一词中的 “ 弦 ” 字,与琴弦、弓弦有关,“ 弦 ” 应读 “ xi án” 。
(2) 选出上面文段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1分)
A. 脍炙人口 B. 耳熟能详 C. 意气风发 D. 锦上添花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 完成 6~9题。 (共 16分)
鹤骨笛
① 运河边知了一片聒噪,七月的阳光临近傍晚依然灼热。 一鹤背着书包站在阳光里, 看着母亲背起一只大大的箱子,箱子和她背负的生活一样沉重。硕大的箱子和母亲瘦小的 身体形成强烈的反差,汗水顺着母亲的发梢滴落下来,还未降落到地面就被灼热的空气烤 干了。
② 一鹤冲过去,托住母亲背上的箱子。母亲感觉到身上的重量减轻了,一回头就看到 了一鹤清澈的眼睛。
③ “ 考上了吗 ” 母亲急切地问,脸上分明有着期待又不安的神情。
④一鹤帮着母亲卸下背上的货物。轻声回答道: “ 没有。 ”
⑤ “ 怎么能没考上呢 你平时学习不是挺好的嘛,你爸去世前就一个心愿 ……”
⑥ “ 好了,好了,妈你先别说了。 ” 一鹤打断母亲。母亲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 你 考不上大学,就得和我一样干苦力。 ”
⑦ “ 干苦力就干苦力,我不怕。 ” 一鹤气呼呼地对母亲说, “ 你回家吧,我来干。 ”
⑧ 货站老板走过来对着一鹤说: “ 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你妈都是为了你,腰疼都舍不 得休息一天。 ”
⑨ “ 小鹤,考不上没关系,回家复习去吧,活太累你干不了。 ” 母亲推着一鹤往外走。
⑩ 一鹤挣脱母亲的手: “ 有什么累的,比这累的活多了,我又不是没干过,这活我玩 着就干了,你回去吧,我来干。 ”
⑩货站老板对一鹤母亲说: “ 大姐,你回去吧,就让你闺女干,你也该治一治你的腰 了。 ” 母亲收拾东西离开了,一鹤留下来接替了母亲。
@沉重的货箱压着一鹤的肩膀、后背、双腿。 一鹤觉得她用尽一身的力气才站了起来, 双腿在微微颤抖,每挪动一步身体就矮下去一截,泪水藏在汗水里流下来。
⑥一天的劳累, 一鹤浑身酸疼,力气像无数的细丝从四肢百骸中抽离。她不知道一身 病痛的母亲是如何挨过这份疲累的。躺在货物狭小的缝隙里,一鹤摸出父亲留下的鹤骨笛。 笛子圆润光滑,在灯光下透着淡淡的光泽。 一鹤吹出简单的旋律,这是父亲教她的。清脆的 笛声顺着大运河水缓缓流淌,带走了疲劳,力量又从四面八方汇聚回身体里。
⑩记得那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将父亲的研究手稿都上交给了博物馆,只留了一只鹤
骨笛。 一鹤常在梦中看到鹤骨笛化成一只仙鹤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然后又化成父亲的样子 站在一鹤面前。父亲的一生是单调的,不识字的母亲和父亲没有共同话题。父亲的一生是丰 富的,父亲醉心考古研究,夜夜与文献和手稿相伴,累了就拿出鹤骨笛吹奏一曲。
⑥此刻, 一鹤抱着鹤骨笛沉沉睡去,梦里一鹤和仙鹤一起翩翩飞翔。 一鹤有些奇怪, 为什么今天的梦有些不同。
⑩清晨起来,劳累的一天又开始了,货站老板看着一鹤吃力的身影,摇了摇头。 中间 母亲又来过一次,休息了一段时间的母亲腰板比以前直多了。母亲叨叨着让一鹤回学校复读, 一鹤连拉带拽地弄走了母亲。货站老板幽幽的叹气声穿过一片嘈杂声音钻入了一鹤的耳朵。
一鹤回头看了一眼,又继续干活。
⑦半个月的时间,一鹤白嫩的皮肤晒得黝黑,双手长了无数的毛刺,晚上冲澡的时候, 双手和肌肤摩擦能替代澡巾。 一鹤觉得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最初像秤砣一样沉甸甸的,现 在变得越来越轻盈。 一鹤觉得自己似乎变成了一只鹤,真的能飞到天上去。
⑩午后,天气异常闷热,一场大雨不带任何悬念地来了。 邮递员冒雨冲进货站的时候,
差点撞到正在查看屋顶的老板身上。
邮递员将手伸进防水挎包,抽出来一封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货站老板扫了一眼, 上面赫然写着一鹤的名字。货站老板一把抢过去,带起一股小小的气流。
⑩“ 一鹤,一鹤。 ” 货站老板的声音里面带着微微的颤抖,大声呼唤着。
正在无聊地看雨的一鹤将目光从雨水里收回来,扭头看向货站老板, “ 你的,你的,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我误会你了,孩子,你是为了让妈妈多休息才赶走她的吧。 ”
一鹤站起身,摸了摸怀里的鹤骨笛,她觉得此刻的自己是一只轻盈的鹤,抖动着全身的 羽毛飞过大运河,穿过层层雨幕,冲向蓝天。
(作者:肖靖。有删改)
6. 下面是同学们以流程图的形式梳理的小说情节,请你补充完整。 (4分)
7.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大量的环境描写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环境 描写的两点作用。 (4分)
8. 选文第 段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分)
9. “ 一鹤 ” 的名字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请你结合小说和助读材料,与大家分享你对 “ 一鹤” 这个名字的两点理解。 (4分)
【助读材料】
鹤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地位,是吉祥高雅的象征,古人常将鹤与人的精神品格 相联系,比喻翩翩君子之风,如 “ 鹤鸣之士 ” 。历代多有咏鹤诗文,《诗经 · 小 雅》中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歌咏君子虽深居简出,嘉言善行,却传扬千 里;唐代刘禹锡《秋词》中借 “ 晴空一鹤排云上” ,抒写了昂扬向上的精神态势。 古人还喜欢用鹤骨做笛,吹奏出的音律清越动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 禽部 · 鹤》中说:“ 鹤骨为笛,甚清越。 ”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10~12题。 (共 12分) 【文本一】
冰天雪地不冻河
①凛冬时节,千里冰封。冬天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气温低至零下 40 多摄氏度,滴水成冰。 可就是在这样极寒天气里,你依然能看到流水潺潺,充满生机的景象。河面水汽蒸腾、飘向 河岸,沿河形成森林雾凇和雪凇,恍如奇幻仙境;河中央裸露的岩石,像加了一层厚厚的棉 絮,一朵朵、 一团团,似冰蘑菇又似雪馒头,让人宛如置身童话世界。这就是极寒下的冰封 也无法按捺住的呼玛河流域的十里不冻河。
②呼玛河流域在很久以前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形成一些深大断裂,这些深大断裂 断穿整个地壳,甚至断穿岩石圈,地幔和地壳深处的热量以气体为载体,沿着断裂向上持续 运移,直至到达地表,形成了地下水。 同时,地质作用过程形成的沉积地层、火山岩以及 众多的裂隙等,都是地下水良好的储集场所,热量遇到地下水,就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温泉水。 温泉是不冻河段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在河道中,较大温泉或温泉群是间断性出现的,所以一 般冰封河和不冻河也会间断出现。
③ 除受温泉等地热因素影响外,不冻河的形成,还受水流速度、水质等因素影响。若 水中含有沙、盐等杂质,结冰点就会降低,所以河水不容易结冰。呼玛河流域的河流属于 山区河流,由于地表坡度大,所以河水流速较快,且矿化度较高。所以不冻河的出现也就 不足为奇了。
④ 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伴随不冻河出现的,常常还有其他的自然
景观,比如雾凇、冰盘等。雾凇俗称 “ 树挂” ,非冰非雪,在不冻河周围,寒冷的大气和 温暖的河水,更有利于雾凇形成。冰盘又称 “ 冰圈” ,常见于极寒地区的冰冷河边上,在 不冻河水面上,偶然可见随水流旋转的正圆形 “ 冰盘” 。这是因为,河面上漂浮的大量碎 冰,随流水卷入涡流,凝结成圆形冰块,或是大块覆冰在旋转碰撞中磨掉棱角,逐渐形成 正圆形冰盘。
⑤ 冰天雪地或极度严寒之下,依旧还会出现不冻河等自然奇观,这是神奇大自然的精 彩所在。 (作者:柳成志。有删改)
【文本二】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 135. 46亿吨氯化钠(食盐) ;有 63. 7亿吨氯化钙;有 20亿吨氯化钾;另 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约占死海全部海水的 24%。这样,就使海水的密 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节选自《死海不死》 )
10. 请根据文本一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关于不冻河形成原因的思维导图。 (4分)
11. 文本一第① 段和第④ 段都提到了 “ 雾凇 ” 等景象,作用有何不同 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分析。 (4分)
12. 文本一和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 请各举一例简要 分析。 (4分)
(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3~16题。 (共 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乙】予少时读书, 一见辄能诵。暗疏① 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 者游。旬朔② 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 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③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 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 《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 “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 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 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 ⑤ 云。噫! 少而不 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出自秦观《精骑集序》 )
【注释】 ① 暗疏:默写。 ② 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日称朔。 此处指一个月。 ③ 曩:从前。 ④勒:编辑。 ⑤ 《精骑集》:秦观类编古书中相关材料而成的集子,已亡佚。
13. 请参照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录毕,走送之 依据字源揣测词义为 (1)走:
未尝稍降辞色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辞:①推辞,不接受。 ②言辞。 ③告别。 ④文体的一种。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辞:(填序号)
然负此自放 关联教材: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与朱元 思书》) (3)负:
足敌君羸卒数万 根据成语推断词义:寡不敌众 (4)敌:
14.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5.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从两个角度分析甲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是如何表现 作者尊敬老师的 (2分)
16. 请根据甲乙两文,把小文和小语的对话补充完整。 (3分)
小文:我觉得宋濂和秦观用亲身实例给我提供了相同的人生启示:(1)
。
小语:你说得对,我还从两篇文章中得到了不同读书方法的启示:(2) 。 (各答出一点)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7. 后人评价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一句表达离别之情颇有新意。请结合以下诗句,分析此句 新在何处。 (4分)
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 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
得分 评卷人
18. 同学们读《水浒传》后,统计了 108个好汉上梁山的原因,对于他们上梁山造反的正义
四、整本书阅读(共 4分) ·
性有了不同的看法,并展开了辩论。你认为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请 根据下图,结合原著,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4分)
五、作文(共 50分)
19.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 “ 传递 ” 一词的解释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风,把春传递给 了大地,于是有了万物复苏;爱,把情传递给了人们,于是有了依依不舍;义,把道传 给了生命,于是有了含生取义 ……传递,跨越了时间空间,在物与物之间,在人与人之 间,心心相印,代代相传 ……传递知识,让智慧开拓视野;传递爱心,让感动播撒人间; 传递精神,让信念升华灵魂。
(1)请以 “ 的传递 ”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 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 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 600 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 ①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 600字左右; ③ 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 地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吴敬梓(1分)
(2)示例:选B(1 分)。B 项连用三个带感叹号的短句,凸显了范进中举后极度兴奋 的状态,与海报上他的疯癫之态相配(2分)。(B 项从内容分析亦可。选A,根据分 析和画面的贴合度,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3分) ( 共 4 分 )
2.(1)B(2 分 ) ( 2 )B(1分 ) ( 共 3 分 )
3.①忽如一夜春风来②千树万树梨花开③为篱下黄花开遍④羌管悠悠霜满地
⑤峰峦如聚⑥波涛如怒⑦人生自古谁无死⑧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 (1)示例:梦想是一盏明灯,在黑夜中闪耀,这闪耀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符合题 意即可。3分)(2)C(2 分)(共5分)
5.(1)D(2 分 ) ( 2 )A(1分 ) ( 共 3 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6.①劝母回家,接替母亲干活②艰辛工作,劳动一天后吹起了父亲留下的鹤骨
笛③批评一鹤太不懂事④看到录取通知书,得知真相(符合大意即可。每 空1分,共4分)
7.①通过“聒噪”“灼热”等词,突出夏季天气炎热,声音聒噪的特点。烘托出母
亲劳作的艰辛与不易,刻画出母亲坚强、不辞辛劳的人物形象。②为下文一鹤 心疼母亲替母亲背货箱的情节铺垫。③也有助于在下文替母亲工作的情节 中,突出一鹤吃苦耐劳、体贴孝敬母亲的性格特点。(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 可。每点2分。共4分)
8.①交代了父亲对考古研究的痴迷以及鹤骨笛的来历,教育一鹤要做坚韧不拔
的人。②解释了一鹤能在货站不惧辛劳、坚韧顽强的原因。③丰富了故事情 节,交代了母亲辛苦劳作的原因。④为下文一鹤梦想实现、心灵成熟做铺垫, 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坚韧不拔、努力付出就会实现梦想。(答出任意两点,意思 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9.①“一鹤”这个名字象征了主人公昂扬向上,坚强自立的品格。如一鹤在炎炎
夏日帮助母亲辛苦背货箱,不曾退缩喊累。②“鹤”是君子的象征,代表着清 雅、高洁的品质。一鹤的父亲醉心于考古研究,将手稿交给博物馆,有君子之 风。他给孩子取名“一鹤”,希望孩子保持清雅高洁的品质。③“一鹤”寄托了 父亲对一鹤的期许。希望一鹤像鹤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一飞冲天的壮 志。④作者给主人公取名为“一鹤”,表达了对一鹤坚强、充满韧性与机智的品 性的赞扬与敬佩。(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二)(共12分)
10.①地质作用②深大断裂③温泉水④水流速度、水质(4分)
11.第①段描绘呼玛河流域的十里不冻河周围的奇幻仙境,引出本文的说明内 容:不冻河的形成原因。第④段举雾淞、冰盘的例子,说明伴随着不冻河出现 的还有其他奇特自然景观。(每处分析2分,共4分)
12.示例1:文本一“温泉是不冻河段形成的主要原因”一句,“主要”一词,既指出 不冻河段形成的原因多样,还点明了“温泉”这一原因的重要性,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文本二中“据统计”一词,揭示了下面数据经过科学的计算,突出了这些数据 的权威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示例2:文本一“所以一般冰封河和不冻河也会间断出现”一句,“一般”一词, 点明这是通常情况,并不排除特殊情形,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文本二“约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4%”句中“约”一词,表明后面的数据是约数 不是确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意思对即可。每例2分,共4 分 )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一 )(共11分)
13. (1)跑。 ( 2 ) ② ( 3 ) 凭 借 。 (4)抵挡、抵抗。(4分)
14.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分)
15.①通过“立侍”“俯身”“倾耳”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作者对老师的 尊敬。②通过“色愈恭,礼愈至”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作者对老师的 尊敬。③通过“不敢出一言以复”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作者对老师的 尊敬。④将老师的“叱咄”与宋濂的“色愈恭,礼愈至”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作 者对老师的尊敬。(每个角度1分,共2分)
16. (1)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1分)(2)甲文:①读书 可以广泛阅读各种书籍,甚至可以手抄笔录,加强记忆。②读书要多向他人 学习请教,质疑问难,提升自己。 乙文:①读书要读经典。②读书可以采用 摘抄的方式,以免遗忘。(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共3分)
(二)(4分)
17.“别日何易会日难”“别时容易见时难”两句,都是写离别的容易和重聚的艰 难(1分)。而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新在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 了“别亦难”。第一个“难”指相见困难,是客观之难(1分);第二个“难”指离 别时及离别后二人心境的痛苦难耐,是主观之难(1分)。两个“难”字连用, 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更显深沉与缠绵(1分)。(意思对即可。4分)
四、整本书阅读(4分)
18.正义示例:我方认为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分析武松、鲁智深、林冲上梁山 的经过,我们会发现,武松和鲁智深等人因行侠仗义而难容于官府;而林冲本想保 住现有生活,对高俅一伙的陷害是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才彻底反抗上了梁山。 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朽,逼得他们不得不反。好汉们杀贪官,和官 军对抗,也是对腐朽的国家机器的打击,是对统治阶级的削弱。所以好汉们上梁 山造反是正义的。
非正义示例:我方认为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非正义的。首先,从统计图可知,大部 分人是自身原因或被俘上山甚至是被自己人陷害的,被官府所逼或革命觉悟高的 只占三成多。再看这几位主要的将领,可以说真正被官府所逼走投无路上梁山的 只有林冲一人。倒是有秦明、朱全、卢俊义等,是宋江、吴用等人用计逼上梁山的。 更有李逵等,为救宋江杀得江州城血流成河,其中很多是无辜的百姓。待到他们 渐次上山后,所行的也多为不义之事,三打祝家庄,是为“有三五年粮食”,而打东 平、东昌二府,主要原因也是“目今山寨钱粮缺少”,而最后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所 以,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非正义的。(能结合小说内容,阐述出两点理由支持观点 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