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毛泽东新课导入“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新课导入这是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看看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素养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和毫无利己之心的精神。2.学生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 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早期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 《为人民服务》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卜算子 · 咏梅》《长征》等。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人物简介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8年初,率领一支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转赴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工作。1938年11月,率医疗队到山西进行战地救治。人物简介1939年2月,白求恩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了300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人物简介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他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背景链接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939年12月21日——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文章,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文体知识议论文(1)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论据:证明论点的根据。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文体知识(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①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②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③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读准字音派遣( ) 狭隘( ) 热忱( ) 拈轻怕重( )殉职( ) 鄙薄( ) 纯粹( ) 漠不关心( )冀( ) 动机( ) 极端( ) 冷清( )佩服( ) 高明( ) 出路( )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 见异思迁( )qiǎnàichénniānxùnbǐcuìmòjìjīduānlěngfúmínglùrényìqiān词语解释殉职:狭隘:极端:热忱:冷清:佩服:高明:出路: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指事物发展的端点状态,两个最高峰,两个互为对立的方面。热情。忱,情意。冷静而凄凉的意思。感到可敬而心服。(指见解、学术、技艺等)精明高妙。本文比喻生存或向前发展的途径。词语解释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漠不关心:鄙薄:不足道: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轻视。不值得一提。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3)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第二部分(4)表达对白求恩的悼念之情,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再次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学习。层次结构试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用“__________”画出,并用“这一段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文本探究“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文本探究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工作、对人民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文本探究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文本探究第三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文本探究第四段四个段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核心1.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4.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并列分总白求恩的精神品质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文本探究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极端”表示程度深,强调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高度赞扬之情。体会情感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白求恩精神让每个人都感动,比一般陈述句更加斩钉截铁体会情感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具体精微地分析阐述为五个方面,用5个短语组成一组排比,议论热情洋溢,语气非常流畅,收束非常有力。体会情感本文通过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展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也加入了自己的议论,这种写作手法就叫作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本文一大特点,请找出各段记叙和议论部分,梳理全文思路,并说说采用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写法探究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写法探究概述了白求恩的政治面貌、年龄、受谁派遣、来华目的、路程、工作经历;让人们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有所了解。第一段:从“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到这段结束,全属议论。议论的部分揭示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实质,精辟地论述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内容,并指出我们也要实践列宁主义路线。写法探究第1自然段先叙后议,叙白求恩的事迹,议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作者开头概述白求恩的基本情况,饱含着赞扬之情,使文章情理并茂,也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了事实基础,引出关于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第二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议论 叙 议 叙 议第一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第二层: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第三层: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写法探究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叙述白求恩是个医生,以医疗为职业;后站在职业的角度,写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赞扬他高明的医术。再将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态度和白求恩的态度进行对比,既突出白求恩精神的可贵,又强调向他学习的必要性。写法探究第四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写法探究白求恩的事迹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叙议颂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精神品格本文整体写作思路为“叙—论—颂”,明晰而有条理。先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再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处处结合正反两面展开论述;最后表达痛惜之情,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叙述为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让议论的语句建立在叙事之上,真实感人。议论句高度总结白求恩的精神实质和这种精神的意义,画龙点睛。写法探究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极端负责任极端的热忱精益求精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写法探究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写法探究找一找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正面介绍侧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题思想《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对白求恩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派遣 殉职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B.狭隘 极端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C.热忱 纯粹 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D.鄙薄 植民地 冷冷清清 见异思迁解析:“植民地”应为“殖民地”。D当堂检测2.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满腔热忱地工作着。B.作为一名新能源行业的技术人员,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钻研技术,优化设备,在电池测试中发挥自己的特长。C.在打扫卫生时,我们应该听从劳动委员的安排,积极配合,不拈轻怕重。D.我们应该有大局意识,不要在不值得一提的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解析:不足道:不值得一提。用在这里,与句中“不值得一提”意思重复。D当堂检测3.小文被白求恩的故事深深打动,并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请你找出感想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白求恩旨在以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为目的。B凡是了解过白求恩同志事迹的人,没有一个无不为之感动。C毛泽东曾说,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学习白求恩的这种精神,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D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为祖国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A.A B.B C.C D.D解析:A项,句式杂糅,删去“旨在”;B项,否定不当,删去“无”字;C项,语序不当,将“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与“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互换位置。故选D。D当堂检测4.下列对这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3段主要从对待工作的态度的角度来分析白求恩精神,赞扬了白求恩高明的医术。B.第4段夹叙夹议,先叙述往事并表达悲痛之情,再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C.第4段最后的排比句铿锵有力,句式整齐中有变化,有节奏感,极富号召力。D.在第3段、第4段中,作者主要热情讴歌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习。解析:D项,“作者主要热情讴歌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说法有误。在课文第3段中,作者主要赞颂了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第4段中,作者则主要赞颂了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故选D。D当堂检测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