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原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原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的近似值为,它与的误差小于0.0000003.
将0.0000003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画有一段笔直的铁路及道口、和村庄、.小强从道口到公路,
他选择的路线为公路,其理由为(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吴老师家、公园、学校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家到公园、公园到学校的距离分别为400m,600m.他从家出发匀速步行8min到公园后,停留4min,然后匀速步行6min到学校,设吴老师离公园的距离为y(单位:m),所用时间为x(单位:min),则下列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则( )
A. B. C. D.
7.下面是嘉嘉作业本上的一道习题及解答过程:
如图,于点E,于点F.求证:.证明:连接,如图,在和中,,(_____),_______,,.
若以上解答过程正确,,应分别为( )
A. B.
C. D.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泳池,面积分别是和,两个泳池的面积之和,
点B是线段上一点,设,在阴影部分铺上防滑瓷砖,则所需防滑瓷砖的面积为( )
A.5 B.4 C.8 D.10
如图,在中,,,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和,
再分别以、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是的平分线;②;③;④
A.1 B.2 C.3 D.4
10 . 一个动点H以每秒x厘米的速度沿图1的边框(边框拐角处都互相垂直)
按从的路径匀速运动,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
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动点H的速度是;
②的长度为;
③;
④在运动过程中,当的面积是时,点H的运动时间是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一个黑球,两个白球,三个红球,四个绿球,这十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那么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为 .
12.若,则的值是 .
13.下表给出了距离地面高度与所在位置的温度之间的大致关系,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
所在位置的温度(℃)
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y表示表示温度,则y与h的之间的关系式是: .
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小敏同学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如图所示. 按照这种方式继续拼下去,若图形中用了41根火柴棍,
则图形中含有 个三角形.
15 .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与的交点为G,若,则 .
16.如图,中,是边上的中线且,F是上的动点,
E是边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8.如图,点A、E、F、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E=BF,AC∥BD,∠C=∠D.求证:DE∥CF.
19.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格点(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中作出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要求与,与,与相对应);
(2)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得的周长最小;
(3)求的面积.
20.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21.在烧开水时,水温达到就会沸腾,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时间 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30 44 58 72 86 100 100 100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水的温度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3)时间推移2分钟,水的温度如何变化?
(4)时间为8分钟,水的温度为多少?你能得出时间为9分钟时,水的温度吗?
(5)根据表格,你认为时间为16分钟和18分钟时水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6)为了节约能源,你认为应在什么时间停止烧水?
22.根据以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荡秋千问题
素材1 如图1,小丽与爸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开始时小丽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且起始位置与地面垂直.
素材2 如图2,小丽从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距地面高的B处接住她后用力一推,爸爸在C处接住她.若妈妈与爸爸到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和,.
问题解决
任务1 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任务2 当爸爸在C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有多高?
23.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20个除颜色外都相同的球,其中有5个红球,15个黄球.
(1)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出______球的可能性小;
(2)若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出黄球的概率是______;
(3)若要使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为,袋子中需再加入______个红球;
(4)若另外拿20个同款的球放入口袋中(球的颜色是红色和黄色),
你认为怎样放才能使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请分别求出放入口袋中红球、黄球的个数.
如图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
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______?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图2,请你写出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______根据(3)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下列问题:若,,求的值.
如图①,,点P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B向点D运动,
同时,点Q在线段上由点A向点B运动,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的,它们运动的时间为.
(1)__________________cm(用含x,t的代数式表示)
(2)在图①中,若,当时,与是否全等,
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的度数.
如图②,将图①中的“”改为“”,其他条件不变,
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解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的近似值为,它与的误差小于0.0000003.
将0.0000003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绝对值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一般形式为:a×10-n,在本题中a应为3,10的指数为-7.
【详解】解:0.0000003
故选A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及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即可一一判定.
【详解】解:A.,故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故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故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画有一段笔直的铁路及道口、和村庄、.小强从道口到公路,
他选择的路线为公路,其理由为(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垂线段最短,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解答.
【详解】解:他选择的路线为公路,其理由为垂线段最短.
故选C.
5.吴老师家、公园、学校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家到公园、公园到学校的距离分别为400m,600m.他从家出发匀速步行8min到公园后,停留4min,然后匀速步行6min到学校,设吴老师离公园的距离为y(单位:m),所用时间为x(单位:min),则下列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吴老师离公园的距离以及所用时间可判断.
【详解】解:吴老师家出发匀速步行8min到公园,表示从(0,400)运动到(8,0);
在公园,停留4min,然后匀速步行6min到学校,表示从(12,0)运动到(18,600);
故选:C.
6.如图,,,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以及四边形内角和等知识点.
过点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根据角的计算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依据四边形内角和为结合角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如图,过点作,


,,

又,

和的平分线相交于,

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故选:B.
7.下面是嘉嘉作业本上的一道习题及解答过程:
如图,于点E,于点F.求证:.证明:连接,如图,在和中,,(_____),_______,,.
若以上解答过程正确,,应分别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可求解.
【详解】解:证明:连接,如图所示,

在和中,,




故选:B.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泳池,面积分别是和,两个泳池的面积之和,
点B是线段上一点,设,在阴影部分铺上防滑瓷砖,则所需防滑瓷砖的面积为( )
A.5 B.4 C.8 D.10
【答案】B
【分析】设,根据题意可得,,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设,
∵,
∴,
∵,
∴,
∵,
∴,
解得,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选:B.
如图,在中,,,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和,
再分别以、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是的平分线;②;③;④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①连接NP,MP,根据SSS定理可得△ANP≌△AMP,故可得出结论;
②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的度数,再由AD是∠BAC的平分线得出∠1=∠2=30°,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DC=60°;
③根据∠1=∠B可知AD=BD,故可得出结论;
④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30°,CD= AD,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①证明:连接NP,MP,
在△ANP与△AMP中,
∵ ,
∴△ANP≌△AMP,
则∠CAD=∠BAD,
故AD是∠BAC的平分线,故此选项正确;
②证明:∵在△ABC中,∠C=90°,∠B=30°,
∴∠CAB=60°.
∵AD是∠BAC的平分线,
∴∠1=∠2= ∠CAB=30°,
∴∠3=90° ∠2=60°,∠ADC=60°,故此选项正确;
③证明:∵∠1=∠B=30°,
∴AD=BD,故此选项正确;
④证明:∵在Rt△ACD中,∠2=30°,
∴CD=AD,
∴BC=BD+CD=AD+AD=AD,=AC CD= AC AD,
∴=AC BC=AC AD= AC AD,
∴ =1:3,故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0 . 一个动点H以每秒x厘米的速度沿图1的边框(边框拐角处都互相垂直)
按从的路径匀速运动,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
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动点H的速度是;
②的长度为;
③;
④在运动过程中,当的面积是时,点H的运动时间是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函数的图象,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先根据点H的运动,得出当点H在不同边上时的面积变化,并对应图2得出相关边的边长,最后经过计算逐个判断即可,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函数图象的性质,理解函数图象上的点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解: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

∴,
∴,
∴三角形面积随着时间增大而逐渐增大,
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是的高,且,

∴,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
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是的高,C,D,P三点共线,

∴,点H从点C到点D运动过程中,逐渐减小,故三角形面积不断减小,
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是的高,且,

∴,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
当点H在时,如图所示,

∴,点H从点E向点F运动,逐渐减小,故三角形面积不断减小直至零,
对照图2可得时,点H在上,

∴,,
∴动点H的速度是,
故①正确,符合题意;
当时,点H在上,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
∴动点H由点B运动到点C共用时,
∴,
故②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点H在上,,
∴动点H由点D运动到点E共用时,
∴,
故③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的面积是时,点H在上或上,
点H在上时,,
解得,
点H在上时,

解得,
∴,
∴从点C运动到点H共用时,
由点A到点C共用时,
∴此时共用时,
故④正确,符合题意;
综合上所述:正确的有2个,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一个黑球,两个白球,三个红球,四个绿球,这十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那么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为 .
【答案】
【分析】根据简单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得.
【详解】解:因为在不透明的盒子中,总共有10个球,其中有四个绿球,并且这十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所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概率,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
12.若,则的值是 .
【答案】4
【分析】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将所给等式的左边展开,然后与等式右边比较,可得含有m和n的等式,求出m、n的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
∴,
∴,,
∴,,
∴.
故答案为:4.
13.下表给出了距离地面高度与所在位置的温度之间的大致关系,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
所在位置的温度(℃)
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y表示表示温度,则y与h的之间的关系式是: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求函数解析式,根据表格可知,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进而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
【详解】解:根据表格可知,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
∴;
故答案为:.
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小敏同学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如图所示. 按照这种方式继续拼下去,若图形中用了41根火柴棍,
则图形中含有 个三角形.
【答案】20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根据图形的变化,通过归纳总结得到规律.
【详解】解:1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棍3根,
2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棍5根,
3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棍7根,

发现规律:n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棍根,
∴,
解得:.
故答案为:20.
15 .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与的交点为G,若,则 .
【答案】
【分析】根据,可得,根据翻折的性质:,即,再根据,可得.
【详解】解:如图,
∵长方形纸片的边,
∴,
根据翻折的性质:,
即,
又∵,
∴.
故答案为:.
16.如图,中,是边上的中线且,F是上的动点,
E是边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作E关于的对称点M,连接交于F,连接,过C作于N,根据三线合一定理求出的长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根据对称性求出,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作E关于的对称点M,连接交于F,连接,过C作于N,
∵是边上的中线,
∴平分,
∴M在上,
在中,,
∴,
∴,
∵E关于的对称点M,
∴,
∴,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
即,
即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1)
(2),0
【分析】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以及实数的运算.
(1)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以及绝对值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解:(1)

(2)

当时,原式.
18.如图,点A、E、F、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E=BF,AC∥BD,∠C=∠D.求证:DE∥CF.
【答案】见解析
【分析】由“AAS”可证△ACF≌△BDE,可得∠AFC=∠BED,可得结论.
【详解】证明:∵AE=BF,
∴AE+EF=BF+EF,
∴AF=BE,
∵AC∥DB,
∴∠A=∠B,
在△ACF和△BDE中,

∴△ACF≌△BDE(AAS),
∴∠AFC=∠BED,
∴DE∥CF.
19.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格点(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中作出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要求与,与,与相对应);
(2)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得的周长最小;
(3)求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
【分析】本题考查轴对称作图,利用轴对称解决线段和最小问题,利用网格求面积:
(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图即可;
(2)连接,与直线的交点即为点;
(3)分割法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如图,点即为所求;
(3)的面积

20.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见详解;(2)
【分析】(1)由题意易得,则有,然后问题可求证;
(2)由题意易得,则有,然后由(1)可求解.
【详解】(1)证明:∵BD平分,
∴,
∵,
∴,
∴,
∴;
(2)解:∵,
∴,
由(1)可得.
21.在烧开水时,水温达到就会沸腾,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时间 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30 44 58 72 86 100 100 100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水的温度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3)时间推移2分钟,水的温度如何变化?
(4)时间为8分钟,水的温度为多少?你能得出时间为9分钟时,水的温度吗?
(5)根据表格,你认为时间为16分钟和18分钟时水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6)为了节约能源,你认为应在什么时间停止烧水?
【答案】(1)上表反映了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水的温度是因变量;
(2)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时恒定
(3)时间推移2分钟,水的温度增加14度,到10分钟时恒定
(4)时间为8分钟,水的温度是,时间为9分钟,水的温度是
(5)水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6)10分钟后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常量与变量,根据表格中数据分别分析得出是解题关键.
(1)在函数中,给一个变量x一个值,另一个变量y就有对应的值,则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据此即可判断;
(2)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水的温度变化即可;
(3)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水的温度变化即可;
(4)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水的温度,进而可得出时间为9分钟时,水的温度;
(5)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水的温度变化规律即可;
(6)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1)解:上表反映了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水的温度是因变量;
(2)解: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时恒定;
(3)解:时间推移2分钟,水的温度增加14度,到10分钟时恒定;
(4)解:时间为8分钟,水的温度是,时间为9分钟,水的温度是;
(5)解:根据表格,时间为16分钟和18分钟时水的温度均为;
(6)解:为了节约能源,应在10分钟后停止烧水.
22.根据以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荡秋千问题
素材1 如图1,小丽与爸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开始时小丽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且起始位置与地面垂直.
素材2 如图2,小丽从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距地面高的B处接住她后用力一推,爸爸在C处接住她.若妈妈与爸爸到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和,.
问题解决
任务1 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任务2 当爸爸在C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有多高?
【答案】任务1:与全等,理由见解析;任务2:
【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问题,理解题意及熟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
任务1:利用,证得与全等;
任务2: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求出和的值,进而求出的值,最后根据,即可求出问题答案.
【详解】解:任务1:由题意,得,,,,,
∴,
又,
∴,
在与中

∴;
任务2:∵,
∴,
∴,
即小丽距离地面有高.
23.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20个除颜色外都相同的球,其中有5个红球,15个黄球.
(1)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出______球的可能性小;
(2)若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出黄球的概率是______;
(3)若要使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为,袋子中需再加入______个红球;
(4)若另外拿20个同款的球放入口袋中(球的颜色是红色和黄色),
你认为怎样放才能使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请分别求出放入口袋中红球、黄球的个数.
【答案】(1)红
(2)
(3)25
(4)黄球个,红球个
【分析】(1)由球的个数即可作答;
(2)由概率计算公式即可计算;
(3)设袋子中还需加入个红球,由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4)设口袋中放入红球个,根据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即可建立方程求解.
【详解】(1)解:∵红球的个数比黄球的个数少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小
故答案为:红
(2)解:摸出黄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3)解:设袋子中还需加入个红球

解得:
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25
(4)解:要使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即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设口袋中放入红球个,由题意得,
解得,
∴口袋中放入黄球的个数为(个),
如图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
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______?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图2,请你写出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______根据(3)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下列问题:若,,求的值.
【答案】(1)
(2)①;②
(3),29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熟知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图①可知,剪开后的小长方形长为m,宽为n,可以看出图②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
(2)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方法1:利用阴影小正方形的边长直接计算面积;方法2:利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3)根据图②里图形的面积关系,可以得出这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3)中的等量关系式并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得,剪开后的小长方形长为m,宽为n,
∴图②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
故答案为:.
(2)解:方法①:阴影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即;
方法②:阴影的面积为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则.
故答案为:;.
(3)解:根据图②里图形的面积关系,可得;
由(3)中的等量关系可知,.
如图①,,点P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B向点D运动,
同时,点Q在线段上由点A向点B运动,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的,它们运动的时间为.
(1)__________________cm(用含x,t的代数式表示)
(2)在图①中,若,当时,与是否全等,
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的度数.
如图②,将图①中的“”改为“”,其他条件不变,
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全等,理由见解析,
(3)存在,或
【分析】(1)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可得;
(2)利用证明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利用外角的性质可得结果;
(3)分,,得到对应边相等,可得关于x和t的方程,解之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可得:,;
(2)全等,理由是:
当,时,
,,
∴,
在和中,

∴;
∴,
∵,
∴;
(3)∵,
∴或,
若,
则,,
∴,,
解得:,;
若,
则,,
∴,,
解得:,;
综上:存在实数或,使得与全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