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初二生物样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总分: 等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答题栏相应的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下列有关人眼的叙述,正确的是A.玻璃体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B.通常所说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C.使眼内形成“暗室”的结构是虹膜D.人从光线明亮处到暗处,瞳孔由大变小2.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的结构包括A.鼓膜、听小骨、鼓室 B.耳郭、外耳道、鼓膜C.半规管、前庭、耳蜗 D.耳蜗、听小骨、半规管3.在人耳中,使人体感知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变化的结构是A.耳蜗、听觉神经 B.鼓膜、听小骨C.半规管、前庭 D.耳蜗、半规管4.下列有关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耳郭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B.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耳蜗内C.极强噪声会使鼓膜破裂出血,导致听觉障碍D.鼻咽部的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内耳,引发感染5.在神经系统中,负责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然后发出指令的是A.脑和脑神经 B.脊髓和脊神经C.脑和脊髓 D.脑神经和脊神经6.某病人因脑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凝血块可能压迫的部位是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脑神经7.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合拢 B.豌豆的茎叶向光生长C.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 D.锦鲤游向人们投喂的食物8.右图是与缩手反射有关的神经结构,若用麻醉剂阻断图示中的某一个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阻断位点①,病人手能动,也有感觉B.若阻断位点②,病人手能动,但无感觉C.若阻断位点③,病人手不能动,也无感觉D.若阻断位点④,病人手不能动,但有感觉9.开考铃声响起,你马上奋笔疾书。与此不属于同一反射类型的是A.画饼充饥 B.饮水思源 C.食梅生津 D.闻鸡起舞10.在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中,不包括A.感受器 B.大脑皮层 C.传出神经 D.传入神经11.小明养了一只狸花猫,取名“豆豆”。当小明喊“豆豆,过来!”,它就奔跑过来。“豆豆”的这一反应A.属于非条件反射 B.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D.只要出现刺激,就会作出相应反应12.某小组探究“测定反应速度”时,某同学测得4次接尺子的刻度值分别为:12cm、15cm、11cm、13cm,则与其反应速度最快对应的刻度值是A.11cm B.12cm C.13cm D.15cm13.人的下列反射活动中,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是A.婴儿听到母亲声音停止哭泣B.患者看到要扎针紧张又害怕C.某人闻到榴莲的气味立即捂鼻D.人们看到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欢呼雀跃14.下列腺体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胸腺 B.汗腺 C.胃腺 D.皮脂腺1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激素含量较多,对生命活动有重要调节作用B.侏儒症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的C.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D.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加入生长激素,蝌蚪提前发育成蛙16.修复湿地时,下列做法中能有效提升生态功能的是A.填埋湿地开发房地产B.修复原有水流通道,让水自然流动C.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D.大量投放化学净水剂组别 温度 pH 值甲组 常温(25℃) pH=5.6|乙组 常温(25℃) pH=4.0丙组 高温(35℃) pH=5.6|丁组 高温(35℃) pH=4.017.某兴趣小组探究酸雨(pH=4.0)与高温(35℃)对玉米幼苗的联合效应,实验分组处理如右表。实验结果为丁组叶片萎蔫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这说明A.高温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B.酸雨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不受温度变化影响C.高温环境下玉米幼苗对酸雨的抵抗力增强D.酸雨和高温共同作用加剧了对玉米幼苗的伤害18.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白喉 B.流行性腮腺炎C.龋齿 D.脊髓灰质炎19.《汉书》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意是对染上疫病的民众,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为他们医治,并提供药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20.下列有关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B.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C.接种疫苗是利用第三道防线预防某些传染病D.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屏障21.下列结构或物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 B.黏膜 C.乳酸 D.抗体22.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属于A.抗体 B.抗原 C.传染源 D.传播途径23.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下列各项中与此免疫类型相同的是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B.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C.接种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D.溶菌酶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2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是免疫的功能之一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防止其发展为癌症④骨髓移植后的病人,需要长期用药,以增强免疫功能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5.艾滋病是由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一种)。如图为感染后,人体内 HIV 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曲线 ab段变化的原因是 HIV 大量繁殖B.曲线 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C.曲线 fg段变化是 HIV 刺激吞噬细胞的结果D. h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26.(12分)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我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约80%来自视觉。下图是与视觉形成相关的示意图(数字表示有关结构,字母表示眼球成像情况)。请分析回答:(1) (填数字序号)都是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 ]通过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光量;折射的光线在[ ]上形成物像,其上的感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后,通过[ ]将信息传给的特定区域,其立刻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2)小明最近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其眼球成像情况是上图中的 (填字母序号)。经眼科医生检查,发现他的眼球前后径长度正常,其病因是由于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长,[ ] 中的平滑肌持续痉挛(肌肉紧张,不自主收缩),使[ ] 暂时性变凸,导致看不清远处物体。除了给予必要治疗外,医生建议小明连续近距离用眼20分钟,暂停用眼,休息时将视线转向6米外的远处目标,保持远眺至少20秒,这样做可放松上述结构中的平滑肌。如果某人眼球前后径 (填“过长”或“过短”),导致看不清远处物体,可佩戴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3)地震救援中,将长时间受困人员救出时,需将他们的眼睛蒙住,目的是为了避免突然接触强光灼伤眼球的[ ] 。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智能眼镜,能根据佩戴者的视线自动变焦。当佩戴者观看远近不同物体时,镜框上的电动机械装置能够拉扯镜片薄膜,使其凸度不断变化。这种能改变凸度的薄膜模仿了眼球结构中的[ ] 。27.(10分)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下图一、图二是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神经元是神经调节的细胞基础。由图一分析:神经元由 两部分构成,前者含有[a] ,[b] 和[c] 属于后者。(2) 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通过其完成反射。图二表示某反射的结构基础,由图分析:在该结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1和2分别是 ,它们都具有图一所示的c;3和4分别是 ,它们由图一所示的b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5是 ,由图判断5位于 (填器官名称)。28.(11分)发生火灾时,人体会作出什么反应 请分析回答:(1)发生火灾时,人体通过一系列 反射快速响应危险,例如,人体受到高温或火焰的刺激,缩回肢体;受到烟雾的刺激,咳嗽、屏住呼吸。同时依赖 反射优化逃生策略,例如,人受到火灾警报声、烟雾气味等与危险关联的刺激,迅速寻找安全出口、用湿布捂住口鼻、匍匐前进逃生(避免吸入浓烟)。优化逃生策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人体受到高温或火焰的刺激,先缩回肢体,后感到灼痛,缩回肢体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该结构中的神经元能够将神经冲动传到 ,使人感到灼痛。受到刺激缩回肢体用时50~100 毫秒,感到灼痛通常比上述时间延迟1~2秒,其功能意义分别是:前者 ,后者强化对危险的长期躲避。(2)在火灾逃生过程中,人体的应激反应会激活多种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通过调节生理功能,帮助身体应对紧急情况。例如,人们迅速逃跑时, (填激索名称)通过 迅速扩散至特定的器官,在其主要作用下,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血液运输能力增强,呼吸频率加快,气体交换速率提高,肌肉通过 (填生理活动名称)获得大量能量,收缩力和耐力增强。这些激素对生理功能的调节是在 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快速逃跑时, 调节身体平衡,避免因动作失衡摔倒。29.(9分)人体内多种多样的激素,都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请分析回答:(1)健康人用餐后,体内血糖浓度会先上升再下降,然后趋于平稳。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这种激素是由 分泌的。(2)常吃海带、紫菜等含 丰富的食物可防治大脖子病,原因是该物质是合成 的必要成分,若缺乏该物质会使这种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大脖子病。这种激素是由 分泌的。(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青少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分泌更多的 ,这种激素对骨骼生长、肌肉生长和器官发育等至关重要。(4)进入青春期的女孩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这与 分泌的 有关。30.(8分)幽门螺旋菌(简称“Hp”)是一种寄生于人类胃黏膜的细菌,它会降低胃内的酸度,使原来不能在胃内存活的细菌得以繁殖,破坏胃黏膜,使胃酸腐蚀正常组织,溃疡经久不愈,容易导致胃穿孔,癌变。请分析回答:(1)胃黏膜中的壁细胞分泌的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这属于 免疫。Hp感染属于消化道传染病,Hp是这种传染病的 ,感染Hp的人是 。幽门螺旋菌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现象,分餐制、餐具消毒可有效控制聚集性传播,这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 。(2)为探究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一种细菌)对幽门螺旋菌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计如下实验(见下表)。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胃中;表中×表示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表示进行相应的处理)①由1组和2组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2组和3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实验结果说明 。②实验中,三组小鼠应在健康状况、品种、大小等方面保持一致,目的是 。第二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初二生物样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A C D C B D D C B B A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B D C B A D B C D C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26.(12分)(1)1、4、5 [2]虹膜 [8]视网膜 [9]视神经 大脑(大脑皮层)(2)C [3]睫状体 [4]晶状体 过长 凹透镜(3)[8]视网膜 [4]晶状体27.(10分)(1)细胞体、突起 细胞核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2)反射弧 1→3→5→4→2 感受器、效应器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 脊髓28.(11分)(1)非条件 条件大脑皮层 脊髓 大脑 即时保护身体(意思对即可得分)(2)肾上腺素 血液 呼吸作用 神经系统 小脑29.(9分)(1)胰岛素 胰岛(2)碘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3)垂体 生长激素(4)卵巢 雌性激素30.(8分)(1)非特异性 病原体 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2)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有关 乳酸菌 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具有抑制作用(意思对即可得分) 保持变量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