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25年中考二模理科综合试(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嘉定区2025年中考二模理科综合试(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
0-16Ca-40
Na-23
C1-35.5Li-7
五、选择题(共20分)
第21~34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N
C.Al
D.O
2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变质
B.铁块生锈
C.木炭燃烧
D.空气液化
23.能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2N
B.N2
C.2N2
D.N4
2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周体的是
A,铁
B.镁带
C.红磷
D.木炭
25.在水的净化过程中,作消毒剂的是
A.氯气
B.明矾
C.活性炭
D.氯化钠
26.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
A.碳酸钾
B.硝酸钠
C.硫酸铜
D.氧化钙
27.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NaCl
B.CaCO3
C.Fe
D.Cu(OH)2
28.属于酸性氧化物的物质是
A.H2O
B.CO2
C.CuO
D.Fe2O3
2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木炭与活性炭
B.氧气与臭氧
C.冰和干冰
D,生石灰与熟石灰
30.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石灰水:除铁锈
B,食盐:作调味剂
C.烧碱溶液:检验CO2
D.胆矾:检验HO
31.不能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是
A.酚酞试液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锌
32.观察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热
通电


88
A.①的变化中,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②的变化中,分子、原子都没有改变
C.水通电时,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2:1
D.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1
33.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产生了白色浑浊,反应过程中相
关量Y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则Y可以表示
A,烧杯内水的质量
B.烧杯内溶液的质量
C.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D.烧杯内物质中氢元素的总质量
反应时间
34.20℃时,某同学为了测定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两只烧杯A1和A2中各取80克
待测氯化钠溶液,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
恒沮蒸发
2g氯化钠
10g水
固体
20°C.
80g待测
氮化钠溶
加入4g

xg氯化钠
氯化钠,
固体
A
B
A.图中x的数值是2克
B,A1、A2中的溶液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
D.A,和B1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第3537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35.关于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说法错误的是
A.复分解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
B.置换反应可能有气体生成
C.化合反应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D.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36.在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锌粉,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

A.②中是氯化亚铁溶液
B,③中可能有盐酸
盐酸
锌粉
C.③中有氯化锌溶液
铁粉
D.③中固体有铁和锌
(①
2
(3
37,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儿种组成,进行如下
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
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有碳酸钙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钠
D.一定有氢氧化钙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
综合测试样卷
考生注意:
1.试卷第1-20题为物理部分,第21~41题为化学部分,第42题开始为跨学科案例分析
部分。
2.试卷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A.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质子
2.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吸盘
B.船闸
图1
C.液体密度计
D.热气球
3.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后,不变的是
A.内能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大脚学”能减小对月壤的压力
B.“奋斗者号”深潜器下潜过程中,相对于海底是静止的
C.“C919”大飞机升空过程中,机舱外的大气压逐渐变小
D.“复兴号”动车组行驶过程中的速度越快,其惯性越大
5.甲、乙两车分别从同一直线上的P、Q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运动,它们的s-1图像如图2
所示。3秒时,甲、乙两车相距5米。
As/米
1s/米
15
10
A.P、Q两点间的距离一定为20米
12
B.再过3秒,甲车可能距Q点8米
C.甲车的动能一定大于乙车的动能
D.甲车所受合力可能大于乙车所受合力
0123456t/秒0123456秒
(a)
(b)
图2
6.电梯超载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图3所示为某电梯超载报警电路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
定不变,R为保护电阻,R为压敏电阻(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电梯超过其载
重上限时,电流表示数超过设定值就会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工作。
A.当人进入空载电梯后,压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
B.当人进入空载电梯后,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C,若要适当降低电梯载重上限,可换用电压更小的电源
D.若要适当降低电梯载重上限,可换用阻值更小的R
图3
二、填空题(共23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家庭电路中,照明灯和电饭煲是
(选填“串联”“并联”)的,若多一盏照明
灯工作,家庭电路的总电流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饭煲工
作时,主要将
能转化为内能。
8.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阳光暴晒下,汽车车厢内
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车胎上花纹磨损到一定程度必须更换,因为
行驶时其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或“减小”)。
9.赛龙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如图4所示,选手们用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这说明
力的作用是
的:选手以浆上端为支点,另一只手握住浆的中部用力划水,浆属

(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
鼓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
疑A魔
(a
(b)
图4
图5
图6
10.如图5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重为5.0牛的物体A静止于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2.0牛,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牛。减小A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测力计的示数
A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为安;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其电阻为
欧。图6(a)为一个悬
浮地球仪,其内部装有磁铁,使其悬浮的底座内部装有按图6(b)所示方式放置的通
电螺线管,该螺线管上端的磁极为
(选填“N”“S”)极。
2跨学科案例分析部分
七.案例分析题(共15分)
本部分共一个案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42一46题。
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这里人口众多,建筑密集,交通发达,经济繁
荣,主要发展非农业生产。然而,这种集中也可能产生显著的负面后采,例如形成城市热岛、
集中污染以及给资源供给带来压力。
莱校跨学科学习小纽进行了“上海城市热岛效应”以及“不同植物的降温作用”的探
究。通过查阅资料及实际观测,得到了下列图表:“图12000年至2020年上海市城市热岛
效应范团空间分布”、“表1上海市不同区域的气温与植被覆盖率对比”和“表2上海某
地,点不同下垫面的温度”。
2005
2010
2015
2020


国坡市热岛效应
上海行政区划
图12000年至2020年上海市城市热岛效应范围空间分布
区域类型
平均气温(℃)
植被機盖率(%)
植被种类数
市中心区
31.5
15
20
郊区
28.7
45
60
公园
26.3
70
100
表1上海市不同区域的气温与植被覆盖率对比
第11页(共12页)
42.(2分)分析材料可知,城市热岛效应是拍在一殷情况下,同一时期城区气温(1)
郊区气温的现象。请任举一例说明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朵,
(2)
43.(3分)2000年至2020年间,上海城市热岛效应范团空问分布变化的特征是:
(1)
上海各区中,受城市
热岛效应彤响最小的是
(2)区.
44.(3分)(多进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坡市建筑物和道路吸热能力强
B.城市空气湿度大,可能增加降雨
C,城市绿地面积少,植被覆旅低
D.城市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产生大量废热
45,(3分)越被可以降低局地气温,级解热岛效应。请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原因:
(1)
根据下方表2资
料又可发现,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降温效果,其中降温效果吸显著的是
(2),原因
可能还有:
(3)
时间
水泥地
草地
滩木丛
乔木区
8:00
29.5
26.8
25.3
24.1
10:00
36.2
31.5
29.8
27.6
12:00
41.8
34.2
32.1
29.3
14:00
43.5
35.7
33.4
30.1
16:00
39.6
33.1
31.2
28.7
18:00
34.2
29.4
27.9
25.6
表2上海来地,点不同下垫面的温度
46.(4分)为了有效缓解上海的热岛效应,请从“绿地选址布局”、“植物类型选择"两个角
度,各提出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或意义。
建议1:
建议2:
第12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