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学
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试时间:2025年4月15日上午10:15-11:3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湖北武当山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栓皮栎、麻栎、油松等多种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交错区物种丰富度较大
B. 生物只要能各自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就可以组成群落
C.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的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D. 针阔混交林中的栓皮栎、麻栎、油松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2. 东湖中生活着无数小动物,通常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可以通过取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东湖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只在浅水区进行随机采样
B. 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可以不通过有关部门的同意
C. 食性相同的两种浮游生物是可以在同一区域内长期共存
D. 可以用目测估计法来统计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小动物
3.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理化性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
B. 砍伐树木对森林群落的演替总是负面的
C. 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D. 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的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4. 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系统的稳定性。以下支持这一假说的最直接现象是( )
A. 北极冰盖融化因冰川反照率降低而加速
B. 火山喷发释放大量二氧化硫,短期内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C. 海洋吸收过量CO2后酸化,影响珊瑚、贝类等生物形成
D.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
5. 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我国人民探索出将麦草插入沙丘防止沙流动的“草方格”固沙技术。流沙固定后,“草方格”内原有沙生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群落逐渐形成,沙漠化得到治理。在“草方格”内种植梭梭、柽柳等植物,可加速治沙进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锁边工程增强了生态承载力
B. 利用植被截留风沙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在沙漠治理中,消除所有人类活动就可以恢复生态平衡
D. 种植耐旱植物(如梭梭、柽柳)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6. 下列古诗词中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反映生物对行为信息的敏感性
B.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体现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C.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反映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植物开花体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7. 氮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气化学成分中氮的含量非常丰富,然而植物不能够直接利用。因此,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将游离氮与氧结合成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与氢结合成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氮能以硝酸盐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传递
B. 人类大量施用氮肥可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和能量
C. 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氮循环就是氮元素循环
D. 大气中的氮通过固氮作用合成的蛋白质能参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8. 某稳定的生态系统某时刻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分别为6g/m2和30g/m2,据此形成上宽下窄的生物量金字塔(如下图所示)。该生态系统无有机物的输入与输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浮游动物体内能量不能流向浮游植物
B. 浮游植物同化的总能量少于浮游动物同化的总能量
C. 通过测定不同生物体内汞的浓度可辅助判断其营养级位置
D. 分解者获得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9. 内蒙古大青山曾因过度放牧和采矿导致植被退化、动物栖息地减少。以下对矿区治理建议最合理的是( )
A. 建造混凝土加固斜坡
B. 引入多种家禽和牲畜放牧
C. 种植热带地区快速生长的植物
D. 用附近地表土壤进行表层覆盖
10. 自然界中直接依靠太阳能的输入来维持其功能的生态系被称为自养生态系统,自然界中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主要依靠其他生态系统所生产的有机物输入来维持自身的生存,称为异养生态系统。根泉是一个小的浅水泉,在1.28×107J·m-2·a-1的能量总输入中,靠光合作用固定的只有2.96×106J·m-2·a-1,剩下的能量都是从陆地输入的植物残屑(即各种陆生植物残体),下图表示根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m-2·a-1),已知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泉是异养生态系统
B. 植食性动物从植物残屑获得的能量约为1.48×106J·m-2·a-1
C. 自养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可以不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D. 根泉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11.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其中黑脸琵鹭在不同栖息地的种群存在显著的性状差异。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 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2.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发酵工程收获的微生物菌体
B. 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菌种的分离纯化和扩大培养
C. 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井冈霉素可作为微生物农药用于化学防治
D. 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pH变化仅影响菌体生长,不影响代谢产物合成
13. 关于白酒、啤酒、果酒和果醋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
B. 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
C. 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
D. 在白酒、啤酒、果酒和果醋的发酵中只需要初期提供一定的氧气
14. 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和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的条件组合是( )
A. a点时取样、尿素氮源培养基
B. b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C. c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D. d点时取样、蛋白胨氮源培养基
15. 灭菌、消毒、无菌操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培养基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污染
B. 接种室内的培养基和接种工具可用紫外线照射进行彻底灭菌
C.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需采用过滤灭菌,避免高温破坏氮源结构
D. 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实验中所使用的离心管、培养瓶等进行灭菌
16. 根据抗菌特性可将抗菌剂分为抑菌剂和杀菌剂,其中抑菌剂可抑制细菌生长,杀菌剂能杀死细菌。为分析抗菌剂的抗菌特性,将不同抗菌剂分别添加到细菌悬液中,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细菌的相对数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抗菌剂残留对计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1表示仅添加无菌水的实验结果
B.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细菌数量偏小
C. 添加某抗菌剂后细菌数量下降,可能是细菌出现裂解而死亡
D. 曲线2代表添加杀菌剂后的细菌数量,曲线3代表添加抑菌剂后的细菌数量
17. 尿素需要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将其分解成氨后才能被作物利用。下图表示从土壤中筛选尿素分解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一定是尿素分解菌
B. 筛选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是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配制而成的
C. 尿素分解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菌落变红可鉴定其为尿素分解菌
D. 若图示纯化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为N,则10g土样中的细菌数约为N×106个
18. 研究发现:蜜蜂种群中都存在白细胞激肽受体基因(Lkr),该基因与蜜蜂对糖的敏感度有关。对糖敏感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开花呈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常年开花,产生的花粉充足。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X基因转入蜜蜂体内,该基因能抑制Lkr的表达。检测不同处理下蜜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的差异,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照组1不作处理,各种图形的数目代表蜜蜂的相对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可推测Lkr基因缺陷型蜜蜂对糖的敏感性会上升
B. 温带地区蜜蜂种群中Lkr基因表达水平呈现周期性波动
C. 可推测热带蜜蜂种群的Lkr基因表达程度比温带地区更高
D. 对照组2和实验组的处理分别是转入无关基因、转入X基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近年来,某博主的探险视频引发旅游热潮,游客量激增。科学家对哀牢山开展了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结构、乔木多样性等研究。
(1)哀牢山森林群落中云南越橘的数量很多,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云南越橘在该群落中占据优势。云南越橘在不同的地段种群密度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试分析每种生物在群落中占据相对稳定生态位的意义是_______。
(2)下图是哀牢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树种胸径和高度变化:
据图分析,随着演替进行,森林树种的________,从种间竞争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简述旅游热潮对哀牢山生态系统的影响:________。
20.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最常用的增塑剂,通常以物理掺杂的方式添加到材料中,容易从工业产品中释放并进入环境。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APs因其毒性较低,常被用作PAEs的替代品。为研究PAEs和APs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检测了龙塘镇某废弃电子垃圾拆解区水生生物(包括鲫鱼、胡鲶、鲮鱼、乌鳢和日本沼虾)和石角镇北江段两种淡水鱼(鲮鱼和罗非鱼)体内PAEs和APs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ng/g)。回答下列问题:
浓度 化合物 龙塘镇废弃电子垃圾拆解区 石角镇北江段
鲫鱼 胡鲶 鲮鱼(成体) 鲮鱼(幼体) 乌鳢 日本沼虾 鲮鱼 罗非鱼
PAEs 7±78 160±160 430±47 608±229 285±273 258±77 327±24 327±56
APs 424±92 164±164 446±41 648±223 307±297 369±41 357±24 374±68
注:鲮鱼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食物种类不同。鲮鱼和罗非鱼均在中下层水体活动。
(1)PAEs已被证明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质,可沿着________传递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可能危害人体健康。APs在生物体内难以降解,也存在_______现象,通过水、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这种现象是______的。
(2)据表分析,与幼体鲮鱼相比,成体鲮鱼体内PAEs和APs的浓度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虽然石角镇北江段鲮鱼和罗非鱼体内PAEs和APs的浓度无明显差异,但不足以确定两者的生态位相同,理由是:________。
(4)龙塘镇比石角镇污染更严重,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请提出治理措施: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1.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湖中的生物进行定期的采样测定,他量化了每个物种的年生产力(生产力是每种生物在单位时间内的同化量),最后通过对比相邻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年生产力数据关系初步得出“十分之一定律”。
(1)林德曼利用湿重法检测了赛达伯格湖的总生产力,可以用_______的年生产力进行表示,即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同时也检测了Browsers的能量,Browsers主要包括食腐类生物,如池塘蜗牛、大齿蝇属的幼虫和豹纹蛙的蝌蚪等,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
(2)赛达伯格湖某段时间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低,湖底光照不足,原有沉水植物因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_______的有机物,最终衰退和灭亡。现要恢复赛达伯格湖的生态,人们选择引种多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净化湖水,下表是不同类型水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体氮、磷的表观去除率:
植物类型 表观去除率(%)
生长初期阶级 生长快速阶段 生长缓慢阶段
氮 磷 氮 磷 氮 磷
对照 90.74±3.71% 85.59±8.29% 89.43±4.01% 64.53±13.46% 40.58±8.05% 86.01±5.88%
菱角 96.13±2.47% 75.04±9.07% 91.30±2.13% 69.42±9.31% 49.57±8.24% 57.74±12.51%
水浮莲 96.17±1.01% 77.33±9.39% 95.64±0.77% 78.65±16.24% 58.65±5.6% 98.79±0.35%
凤眼莲 99.67±0.27% 92.67±3.77% 96.26±0.88% 92.82±2.11% 63.86±3.77% 98.04±0.45%
黑藻 87.41±4.04% 89.99±3.70% 89.42±2.06% 73.05±20.96% 43.34±3.33% 87.36±6.82%
据表分析,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在生长初期和生长快速阶段,______对水体氮的表观去除率均最高。
(3)目前在湖边浅水区种植的沉水植物因强光抑制造成生长不良,此外,大量沉水植物叶片凋落,需及时打捞,增加维护成本。请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两项解决措施: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2. 土壤中无机磷是总磷的主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是无机磷中的可溶性磷,其他形态的磷很难被植物吸收利用。解磷菌是一类能通过分泌有机酸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的功能微生物。某研究团队从某酒厂高粱种植地土壤中筛选出两株高效解磷菌(P 和P2),并探究其解磷能力及潜在应用。
(1)解磷菌的接种:取酒厂高粱种植地土样加入到装有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匀,从中吸取上清液至无机磷_______培养基(填“液体”或“固体”)中,28℃振荡培养3天。将稀释液吸取0.1mL涂布到无机磷_______培养基(填“液体”或“固体”)上,28℃培养箱中将平板_______培养7天。
(2)解磷菌的筛选:先选择周围形成透明圈的菌落,原因是________,再将菌落直径与透明圈圈直径________(填“比值大”或“比值小”)且透明圈清晰度高的菌株P1、P2接种到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上。
(3)解磷能力的测定:将筛选到的P1、P2菌株分别接种至100mL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30℃进行培养,每隔24h取样测定活菌数、pH值和难溶性磷的降解率,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前8天P1和P2相比,_________难溶性磷降解效果更好,原因主要是________。为降低该酒厂高粱种植地难溶性磷的含量,请你根据上述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_____。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学
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试时间:2025年4月15日上午10:15-11:3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能 ②. 水平 ③.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2) ①. 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逐渐增大 ②. 树高和胸径增大争夺的阳光、水和无机盐增多
(3)使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减少,营养结构变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食物链(网) ②. 生物富集 ③. 全球性
(2) ①. 较低 ②. 幼体鲮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成体鲮鱼以浮游植物为食
(3)虽然鲮鱼和罗非鱼的栖息空间相同,食物可能相同,但无法确定两者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是否相同。
(4) ①. 龙塘镇废弃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可以释放大量的PAEs和APs ②. 规范电子垃圾拆解流程,禁止非法排放;采取降解技术净化水体污染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所有植物/生产者 ②. 分解者
(2) ①. 呼吸作用消耗 ②. 未引种水生植物 ③. 凤眼莲
(3) ①. 种植浮水/挺水植物,通过遮光降低光照强度 ②. 适量引入草食性鱼类,通过摄食枯叶减少枯叶积累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液体 ②. 固体 ③. 倒置
(2) ①. 产生透明圈的菌体是能将培养基中的难溶性磷转化为水溶性磷的解磷菌 ②. 比值小
(3) ①. P1 ②. P1可能分泌更多的酸,促进更多的难溶性磷转化为水溶性磷 ③. 施加含有P1菌株的肥料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