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下册科学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
专题12 化学方程式概念理解专题(教师版 )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的条件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B
【解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可以创造出新元素
B.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可以通过化学变化探究物质的组成
D.化学方程式可以定量表示化学变化中物质转化的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
【答案】A
【解答】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变化不能创造出新元素 。
B、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以通过化学变化探究物质的组成,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也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4.如图所示,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
A. B.
C. D.
【答案】C
5.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现象。下列选项符合“1+1=2”的是( )
A.常温下,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点燃条件下,1 g氧气与1 g镁充分反应生成2 g氧化镁
C.常温下,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 g二氧化硫
D.点燃条件下,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得到2个水分子
【答案】C
6.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烯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二氧化碳和水
B.1个乙烯和3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和2个二氧化碳
C.1个乙烯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和2个二氧化碳分子
D.乙烯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A、该反应可表示乙烯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化学方程式中,“+”读作“和”,“=”读作生成,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可表示1个乙烯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和2个二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可表示1个乙烯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和2个二氧化碳分子,符合题意;
D、该反应可表示,28份质量的乙烯和96份质量
7.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Hg2+O2↑
C.从微观构成看:分子和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D.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答案】B
【解析】
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方程式中汞的化学式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B错误;
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发生变化,故D正确。
8.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反应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是( )
A.2H2+O22H2O B.2H2O2H2↑+O2↑
C.2CO+O22CO2 D.H2+Cl22HCl
【答案】D
9.“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甲酸(常温下为液体)可以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10.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 B.氧化汞加热分解: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D
11.A、B、C三种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别为“”、“”、“”,如图为三种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状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三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 )
A.3:1:2 B.4:1:3 C.4:1:2 D.3:1:3
【答案】A
【解答】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共有4个A分子和1个B分子,反应后含有1个A分子和2个C分子,可判断有1个A分子未参加图示中的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分别为3、1、2,原图可表示为: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乙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铝粉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B
13.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测定水的组成:分解反应
B.镁在空气中燃烧:氧化反应
C.工业制氧气:分解反应
D.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化合反应
【答案】D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C
1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3AB+B2═2C B.AB+B2═2C C.2AB+B2═2C D.AB+2B2═2C
【答案】C
【解析】
A.3AB+B2═2AB2,该方程式中,反应前有3个A原子,反应后只有2个A原子,不符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故错误;
B.AB+B2═2AB2,该方程式中,反应前有1个A原子,反应后只有2个A原子,不符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故错误;
C.2AB+B2═2AB2,该方程式中,反应前后都有2个A原子和4个B原子,符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故正确;
D.AB+2B2═2AB2,该方程式中,反应前有1个A原子,反应后只有2个A原子,不符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故错误;
16.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3a=n C.3m=2n D.2b=2m+n
【答案】D
【解析】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C原子有a个,反应后C原子有m个,所以a=m;
反应前H原子有4a个,反应后H原子有2n个,所以,4a=2n;
反应前O原子有2b个,反应后O原子有2m+n,所以,2b=2m+n;
配平后化学方程式为;a=1,b=2,m=1,n=2;
17.实验室用来加热的酒精灯,以酒精为燃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cCO2+dH2O,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a=2b B.b=d C.3a=d D.a+2b=2c+d
【答案】A
【解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cCO2+dH2O,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5OH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3.即a=1,b=3,c=2,d=3。
18.我国天宫空间站常用水气整合系统消除空间的CO2,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图是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4+H2O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答案】A
【解析】
A、该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选项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4,选项错误;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4H2CH4+2H2O,选项错误;
D、根据催化剂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选项错误。
19.有5个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P2+O2═P2O2 ②C+O2═CO2↑ ③Fe+O2↑═Fe3O4
④2HgO═Hg↓+O2 ⑤NaOH+CuSO4═Na2SO4+Cu(OH)2
(1)化学式写错的有 (填序号,下同)。
(2)未配平的有 。
(3)“↑”“↓”使用不当或有遗漏的有 。
(4)反应条件应当注明而没注明的有 。
【答案】(1)①;(2)③④⑤;(3)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20.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错的请改正在横线上。
(1) (2)
(3) (4)
【答案】(1)C+O2CO2 (2)3Fe+2O2Fe3O4
(3)2KMnO4K2MnO4+MnO2+O2↑ (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 。
(2)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3)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
(4)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生成Ti和氯化镁 。
【答案】(1)(2)(3)
(4)
22.配平下列方程式:
(1) Al+ H2SO4= Al2(SO4)3+ H2↑
(2) Mg+O2 MgO
(3)Fe+ HCl=FeCl2+H2↑
(4)CH4+ O2 CO2+ H2O
【答案】(1)2;3;3 (2)2;2 (3)2 (4)2;1;2
【解析】质量守恒应用于方程式的配平,遵循下列规则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23.配平或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
(2) 。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氧化铁固体高温时会分解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3 2 4 3 (2) 1 6 2 3
(3) (4)
【解析】
(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Fe2O3、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碳、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4;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2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HCl、AlCl3、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6、2、3;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单质气体是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铁固体高温时会分解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1)“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的视力迅速下降,甚至死亡。
甲醇的工业制法为 X+2H2CH3OH, 则 X 的化学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Al+ MnO2= Mn+ Al2O3
【答案】(1)CO;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4;3;3;2
【解析】
(1)甲醇的工业制法为,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1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O;判断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来配平,MnO2和Al2O3中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MnO2前配个3,Al2O3前配个2,再根据铝原子和锰原子的个数来配平,所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MnO2═3Mn+2Al2O3,化学计量数分别为:4、3、3、2。
25.氨气长期以来作为化肥工业的重要原料,实际上氨气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下列是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试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物涉及到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
【答案】 N2
【解析】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生成物中氮气是单质,化学式N2。
2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u+ HNO3(浓)= Cu(NO3)2+ NO2↑+ H2O
(2) Cu+ HNO3(稀)= Cu(NO3)2+ NO↑+ H2O
【答案】(1) 1 4 1 2 2 (2) 3 8 3 2 4
【解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配平,分别设铜的化学计量数为x、硝酸的化学计量数为2y,NO2前面系数为z,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首先使反应前后,铜原子、氢原子个数相等,则可得:,根据反应前后氮原子个数相等,列出方程:2y=2x+z,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列方程:6y=6x+2z+y,解此方程组,可得y=2x,z=2x,代入方程式,约去x,可得:;
(2)利用待定系数法配平,分别设铜的化学计量数为a、硝酸的化学计量数为2b,NO前面系数为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首先使反应前后,铜原子、氢原子个数相等,则可得:,根据反应前后氮原子个数相等,列出方程:2b=2a+c,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列方程:6b=6a+c+b,解此方程组,,,代入方程式,约去a,两边均乘以3,可得:。
27.甲醇(化学式CH4O)被称为“液态阳光”,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下图环节1、环节2所示是合成甲醇的生产流程。试回答问题:
(1)环节1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与电解水法相比,该方法制取氢气最显著的优点是 。
(2)环节2反应中,参加反应的H2与CO2的分子个数比是 。
(3)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低碳甲醇”作为燃料。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甲醇可进一步转化为甲醛(CH2O),其中一种转化方法如图甲所示。
①反应Ⅰ中,甲醇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Ⅱ需补充H2O2,理论上需补充的H2O2与反应Ⅰ中生成的H2O2的分子个数比是:n(需补充H2O2):n(反应Ⅰ生成H2O2) 。
【答案】(1) 分解反应 节约电能 (2)3:1
(3) (4) 1:1
【解析】
(1)环节1发生化学反应是水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一种物质参与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该反应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与电解水法相比,该方法制取氢气最显著的优点是节约电能。
(2)H2与CO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H2与CO2的分子个数比=3:1。
(3)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①反应Ⅰ中甲醇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甲醛,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Ⅰ由甲醇(CH4O)、O2反应生成甲醛(CH2O)、H2O2,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Ⅱ由H2O2反应生成O2、H2O,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这两个化学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为:,则产生1个CH2O分子需要消耗1个H2O2分子,而反应Ⅰ产生1个CH2O分子的同时产生1个H2O2分子,所以理论上需补充的H2O2与反应Ⅰ中生成的H2O2的分子个数比是:n(需补充H2O2):n(反应Ⅰ生成H2O2)=1∶1。
(
14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下册科学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
专题12 化学方程式概念理解专题(学生版 )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的条件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可以创造出新元素
B.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可以通过化学变化探究物质的组成
D.化学方程式可以定量表示化学变化中物质转化的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
4.如图所示,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
A. B.
C. D.
5.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现象。下列选项符合“1+1=2”的是( )
A.常温下,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点燃条件下,1 g氧气与1 g镁充分反应生成2 g氧化镁
C.常温下,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 g二氧化硫
D.点燃条件下,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得到2个水分子
6.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烯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二氧化碳和水
B.1个乙烯和3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和2个二氧化碳
C.1个乙烯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和2个二氧化碳分子
D.乙烯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Hg2+O2↑
C.从微观构成看:分子和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D.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8.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反应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是( )
A.2H2+O22H2O B.2H2O2H2↑+O2↑
C.2CO+O22CO2 D.H2+Cl22HCl
9.“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甲酸(常温下为液体)可以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 B.氧化汞加热分解: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1.A、B、C三种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别为“”、“”、“”,如图为三种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状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三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 )
A.3:1:2 B.4:1:3 C.4:1:2 D.3:1:3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乙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铝粉在空气中燃烧:
13.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测定水的组成:分解反应
B.镁在空气中燃烧:氧化反应
C.工业制氧气:分解反应
D.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化合反应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是
A. B.
C. D.
1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3AB+B2═2C B.AB+B2═2C C.2AB+B2═2C D.AB+2B2═2C
16.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3a=n C.3m=2n D.2b=2m+n
17.实验室用来加热的酒精灯,以酒精为燃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cCO2+dH2O,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a=2b B.b=d C.3a=d D.a+2b=2c+d
18.我国天宫空间站常用水气整合系统消除空间的CO2,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图是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4+H2O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19.有5个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P2+O2═P2O2 ②C+O2═CO2↑ ③Fe+O2↑═Fe3O4
④2HgO═Hg↓+O2 ⑤NaOH+CuSO4═Na2SO4+Cu(OH)2
(1)化学式写错的有 (填序号,下同)。
(2)未配平的有 。
(3)“↑”“↓”使用不当或有遗漏的有 。
(4)反应条件应当注明而没注明的有 。
20.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错的请改正在横线上。
(1) (2)
(3) (4)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 。
(2)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3)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
(4)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生成Ti和氯化镁 。
22.配平下列方程式:
(1) Al+ H2SO4= Al2(SO4)3+ H2↑
(2) Mg+O2 MgO
(3)Fe+ HCl=FeCl2+H2↑
(4)CH4+ O2 CO2+ H2O
23.配平或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
(2) 。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氧化铁固体高温时会分解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1)“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的视力迅速下降,甚至死亡。
甲醇的工业制法为 X+2H2CH3OH, 则 X 的化学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Al+ MnO2= Mn+ Al2O3
25.氨气长期以来作为化肥工业的重要原料,实际上氨气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下列是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试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物涉及到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
2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u+ HNO3(浓)= Cu(NO3)2+ NO2↑+ H2O
(2) Cu+ HNO3(稀)= Cu(NO3)2+ NO↑+ H2O
27.甲醇(化学式CH4O)被称为“液态阳光”,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下图环节1、环节2所示是合成甲醇的生产流程。试回答问题:
(1)环节1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与电解水法相比,该方法制取氢气最显著的优点是 。
(2)环节2反应中,参加反应的H2与CO2的分子个数比是 。
(3)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低碳甲醇”作为燃料。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甲醇可进一步转化为甲醛(CH2O),其中一种转化方法如图甲所示。
①反应Ⅰ中,甲醇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Ⅱ需补充H2O2,理论上需补充的H2O2与反应Ⅰ中生成的H2O2的分子个数比是:n(需补充H2O2):n(反应Ⅰ生成H2O2) 。
(
14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