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兴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初二道德与法治答案一、判断题1-5 √√√√×, 6-10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1-15 C D B D B16-20 D A C B B第二部分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6 分)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或者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②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2.(6 分)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3.(12 分)(1)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 分) ②人民代表大会(2 分)(2)(8 分)①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权力行使守程序,权力行使不任性。24.(8 分)(1)①受教育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劳动④纳税 (每空 1 分,4 分)(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离不开宪法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认同和践行宪法。(我们要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4 分)25.(8 分)围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维护权利守程序和依法维权等内容阐述。邻居一:我不赞成邻居一的观点。这一观点没有看到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是有范围的,并且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每个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邻居二:邻居二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的方式解决纠纷,但报警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恰当的维权方式。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邻居三:邻居三注重维护邻里关系,能够包容他人,但是一味容忍不但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甚至可能会助长他人的违法行为。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