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十五中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卷B22s.04一、单选题(1-20每题2分,21-40每题1分,共60分)1.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做了如下实验: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1全为黑鲤雌雄相互交配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F2性状的分离情况杂交组F2总数黑鲤红鲤黑鲤:红鲤1699159210714.88:12154614509615.10:1A.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B.鲤鱼的体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C.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F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为1:12.下图表示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知A、a和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甲丙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1:1:1C.甲、乙植株杂交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在自然条件下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是乙和丙3.下列关于果蝇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单体的形成均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一个四分体是指两对配对的同源柒色体C.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试卷第1页,共14页4.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AB时QAh②配子间M种③子代:N种基因B结合方式谢,P种表现型ab(12:3:0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B.②过程发生雎、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16、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1:1:1:15.美国科学家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保持完整性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都成单存在C.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中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6.某种雄性动物的体细胞有对同源染色体。在不进行染色体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以及辖子的种类是()A.2`22"B.2、2n、20C.1、2n、2D.2P、4、47.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型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实验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p♀纯合灰身长翅×♂纯合黑身短翅5:灰身长翅×纯合黑身短翅「2灰角长翅黑身短翅灰身短翅黑身长翅比例41.5%41.5968.5%8.56A.黑身对灰身为显性B.F1灰身长翅果蝇产生了17%的重组型配子C.F1灰身长翅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D.体色和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8.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1:1C.F,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1:1::1D.F1中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试卷第2页,共1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