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第12课时 他 —— 了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第12课时 他 —— 了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他 了2
让教学更有效
www.21cnjy.com
(统编版)五年级


素养目标
目录
学习活动

回顾整理

修改范文

(统编版)五年级

让教学更有效

评价誊写
让教学更有效
01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表达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不同情感所带来的美感。
(统编版)五年级

让教学更有效
让教学更有效
02 学习活动
1
2
例文欣赏,
优点借鉴。

学以致用,
完成习作。

让教学更有效
03 回顾整理
重现“旧时光”
1.仔细想一想:你根据题目选择写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小组交流各自选择的事例,组内成员互评。
2.用一句话概括你要写的具体事例。
活动一:例文欣赏,优点借鉴。
读下面这个片段,请结合课本上的几个问题,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的。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神态
语言
动作
①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和平时一样吗?
②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③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想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我们就要抓住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
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你们马上想到了什么人、什么事呢?
选择典型事例
一个人会有多种状态,而且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不会只有一件。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事情来表现他的内心活动比较合适呢?有一个同学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惑,他想请你们帮忙。
(1)他收到了生日礼物。
(2)他的铅笔不见了。
(3)他不会骑自行车,连续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他让爸爸帮忙扶着车子,试着骑了一段路。他以为自己已经会骑了,叫爸爸放手。可是,爸爸一放手,车把手就不听使唤地扭来扭去,他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来。后来,他经过不断地尝试,克服了对摔倒的恐惧,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巧,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他高兴地笑了。
情节最
丰富
回想前因后果
当你们确定好某人的某个表现后,请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请和同桌说一说。
初写“精彩”一刻
写作小提示:
(1) 抓住令人印象最深的那一刻写。
(2) 写出人物那一刻的表现。
赏析片段
看着我摘下的那一朵蔷薇花,小男孩的脸涨得有些红,他瞪大了眼睛,嘴唇紧紧地抿在一起,接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在竭力克制着什么。然后,他非常严肃地对我说:“你必须向学校的园林爷爷道歉,并且保证下次再也不摘花了。”
神态
语言
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把小男孩看到“我”摘花时所产生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了。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②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回顾课文
思考一下,下面的片段是从哪个角度来写人的呢?
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人物的表现与平时的不同。
紧张
痛苦
回顾课文,寻找亮点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语言
对话
独白
片段中的对话描写刻画了“我”清贫的革命者形象。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片段中,刘伯承手术时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其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让人对他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毛主席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让我们体会到了毛主席的丧子之痛。神态描写的独立性很弱,在习作中,它常常同语言、动作描写相结合。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②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爷爷奇怪地问:“你拿着一个洒水壶干嘛 ”“我帮你浇头,让你的头发长多点儿,更好看。”妞妞自信地回答。
爷爷哭笑不得,说:“你这傻孩子,人的头发是由人体的营养来决定的,像种子,它们是吸收水分,营养不良的人就会掉头发。如果非常营养的人,吸收好头发自然长得多更好看。”妞妞的脸刷地红了。到现在想起来,使她哭笑不得。
问题分析
爷爷的话太过书面化,不符合口语习惯,也不太符合身份。最后的话也没有点题。
评改范例
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
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爷爷奇怪地问:“你拿着一个洒水壶干嘛 ”“我帮你浇头,让你的头发长多点,更好看。”妞妞自信地回答。
爷爷哭笑不得,说:“你这傻孩子,人的头发就像是庄稼苗,爷爷的头皮没有营养了,庄稼苗就长不了了,这就没了头发了。这时候浇再多的水也没用了,不过爷爷还是得谢谢俺家妞妞。”说完爷爷幸福地笑了,妞妞也跟着笑了起来。
经过改动,爷爷的话口语化,更符合农民身份特点,最后点名话题“笑”,突出了主题。
评改范例
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
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活动二:学以致用,完成习作
根据通过回顾例文和课文片段学到的方法,补充关键词,如动词、体现神态变化的词语等,再次丰富细节。
他______了
面部表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的话、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引路
他入迷了
一天晚上,我们全家人刚吃完饭,爸爸就跑到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篮球比赛。①
刚开始爸爸还坐在沙发上,一边吃瓜子,一边看球赛,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①一开始就交代爸爸跑到电视机前看篮球比赛一事,引出下文的具体叙述。
可是到了比分快追平的时候,爸爸立刻把腿放了下来,瓜子也不吃了,伸长了脖子,恨不得钻到电视里面去,他眼睛瞪得溜圆,就像两个铜铃一般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电视机。爸爸两只手紧紧握住遥控器,手和脚不停地比画着,沙发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他也全然不顾。“哇!进球了!”爸爸兴奋地站了起来,做着胜利的手势,
②“眼睛、眉毛挤到一起,像一朵半开的菊花”,这样的比喻很独特,突出了爸爸的开心。
咧开大嘴,呵呵地笑着,眼睛、眉毛挤到一起,像一朵半开的菊花,还不忘喊上一句:“漂亮,这才对嘛!”②
但是一到输球的时候,他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你看,比分到
③小作者写了爸爸看到自己支持的队伍输球后的一系列动作,如“拍”“锤”“扔”,表现出了爸爸对看篮球赛的痴迷。
了关键时刻,爸爸支持的队伍一不小心输了一个球,爸爸气得直拍大腿:“这球怎么就接不住呢!那么好的一个机会,唉!”说完一拳锤在沙发上,紧接着把遥控器往沙发上一扔,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仿佛输球的是他!③
看到爸爸这个样子,我连忙走到他身边,说:“爸爸你没事儿吧?”可是爸爸好像没听见,并不理会我,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我想逗一逗他,就故意挡在电视机前面,他这才回过神来,对我喊道:“让开!让开!”我故意不让,爸爸急得拿起戒尺,眼神里充满了“杀气”,我连忙撒腿就跑!
唉,一看球赛老爸就入迷成这样,真让人无奈!
佳作评点
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小作者对爸爸看球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细致、到位的描写,如“伸长了脖子”“气得直拍大腿”等。小作者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爸爸看到自己支持的队伍赢球和输球时截然不同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一个心随比分起伏的球迷形象跃然纸上。
她笑了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人生百态,喜怒哀乐都是平常之事。但是,唯有她那微微的一笑,使我念念不忘。
那天,我到街上去买东西。在过马路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倒在路边,好像是不小心摔倒的吧。这个老奶奶年过花甲,站了好久都站不起来。许多行人都在观望,但没有一个人去把她扶起来,
例文赏析
通过细腻的内心活动描写表现心理的矛盾。
我也想:现在社会上的骗子太多了,有些人就是假装跌倒,把她扶起来后,就说是你把她撞倒的,向你要钱,现在已经发生了好多起这种事件了。所以,我也没去扶老奶奶。但看老奶奶那可怜的样子,我的心有点儿动摇了。
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呢 正当我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走来了一个小姑娘,看上去跟我一样大。她毫不犹豫地把老奶奶
从地上扶了起来,还一边拍拍老奶奶身上的土,一边关心地问:“老奶奶,您没事吧 ”老奶奶说:“我没事,你真是个好心的小姑娘!”
小姑娘抿着嘴笑了,她的笑容是那么美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从她的笑中,我看到了她一颗金子般纯洁的心。我觉得这个微笑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微笑。“老奶奶,您家住哪儿 我送您回去吧!”小姑娘关切地问。“没关系,我自己回去就可以了。”老奶奶说。小姑娘
用动作描写表现小姑娘的善良、细心。
具体描写小姑娘的笑,从侧面烘托她善良的形象。
又说:“老奶奶,不碍事的,反正今天放假,而且你一个人回家也不安全啊!”“那……好吧。”老奶奶微笑着答应了。
小姑娘扶着老奶奶走出人群,她的脸上依然带着淡淡的微笑,老奶奶的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顿时流淌着一股暖流,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一首熟悉的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自然结尾。感悟深刻,深化了主题。
回顾要求,完成习作
(1)结合“学习单”,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2)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变化。
技巧总结
明确情绪,并围绕情绪选材。
交代清楚事情的前有后果。
和情绪相关的内容要详写。
注意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读一读,自改习作
评价清单 个人自评 同桌互评
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通过人物的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
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评价清单自评,尝试修改习作中不足的地方。
对照标准,修改习作
习作评价清单 个人自评 小组互评
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
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符合当时情景
人物当时的表现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变化
同桌之间互换习作,对照习作评价清单对同桌的习作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桌的建议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
展示习作,誊抄习作
向全班展示自己修改满意的佳作,并将佳作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我们不仅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且要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让人物的内心更丰富。
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出来吧!
课程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