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15青春之光——祝红蕾——1、了解黄文秀的扶贫事迹,梳理主要事件。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赏析黄文秀的美好品质。3、思考黄文秀精神品质的来源,在生活中继承和弘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目标走进作者祝红蕾,潍坊临朐人,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潍坊市文联首届签约作家。自15岁起开始发表作品,在《大家》《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已出版散文集《清欢过红尘》《在一只碗里过一生》,中短篇小说集《金波的星期九》。获山东散文30年创作新锐奖、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奖项,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青年散文家、齐鲁文化之星等。背景链接2019年6月17日,黄文秀在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祝红蕾在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学习时,被黄文秀事迹深深刺痛。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黄文秀,祝红蕾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她怀着对黄文秀的敬意与感动,以细腻笔触创作了《青春之光》,希望用文字再现黄文秀的“青春之光”,带大家重走她的“长征路”。文体知识——报告文学概 念 特 点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结合了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旨在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活动。真实性报告文学的核心在于其真实性。它必须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不允许虚构或夸大其词。文学性新闻性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包括生动的情节描述、典型的细节刻画以及抒情和议论性的表达方式。报告文学中对事件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要求作者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并呈现事件的核心要素。扫清障碍初读文章,请大家将生僻字标注读音,解释词义。瓢泼( ) 山坳( ) 静谧( ) 憋屈( )熟络( ) 心扉( ) 执拗( ) 噩耗( )毛坯( ) 抖擞( ) 心急如焚( )直言不讳( ) 初来乍到( ) 围追堵截( )fénàopīfēipōniùèmìbiēhuìzhàjiéluòsǒu心急如焚:直言不讳:初来乍到:围追堵截:说话坦率,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刚刚来到,常被当做表示自己经验不足的谦词来使用。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围剿消灭。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追寻文秀足迹,传承优秀品质,为了让学生了解榜样事迹,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本期校园榜样人物将聚焦于“最美奋斗者”黄文秀,请大家认真学习《青春之光》,化身“追光者”,一起设计校园榜样宣传栏!情境创设情境任务任务一:追光而遇,梳理扶贫事迹任务二:感光而悟,聚焦人物品质任务三:沐光而行,传承奋进精神黄文秀榜样宣传栏,分为三个板块:追光而遇,梳理扶贫事迹任务一梳理事迹追光而遇,请跟随黄文秀的扶贫脚步,勾画关键信息,梳理主要事件,完成人物事迹卡。黄文秀人物事迹卡 职务 任职时间工作 内容 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 我心中的长征 仿佛她还在一样 取得 成效 黄文秀人物事迹卡 职务 任职时间工作 内容 我心中的长征 仿佛她还在一样 百坭村第一书记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2018年3月26日—2019年6月17日取得功绩◎初来乍到遇难题,多次到贫困户家上门摸底。◎帮忙干农活、扫院子、学方言,打开村民心扉。◎两个月时间走访了所有贫困户,汇成贫困户分布图。◎确定砂糖桔产业,扶持带头人,积极解决产业难题。◎带领大家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了人心。◎通屯路、硬化路,通路灯,建蓄水池,助村民脱贫。◎帮助班氏先天脑病的儿子申请低保,给压岁钱。◎帮助韦乃情申请养老补贴、油茶树的贴息贷款。◎砂糖桔产业取得良好发展,带动村民增收。◎改善基础设施,帮助全村88户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翻倍。理清顺序划分文章层次,思考:文章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子(1-4):黄文秀遭遇险情“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5-14)“我心中的长征”(15-27)“仿佛她还在一样”(28-38)倒叙顺叙①倒叙开篇,设置悬念,渲染了紧张氛围,于洪水肆虐和父亲病重的矛盾冲突中凸显了她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质。②顺序记叙,条理清晰地记叙了黄文秀在百坭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具体事迹。好处结语(39-40):用青春热血点亮万家灯火主体(5-38)小结作用本文结构特殊,分为“引子、主体和结语”三部分,与主题式的小标题有机结合。这三个小标题可以调换顺序吗?请阐述理由,并思考小标题的作用。①简洁明了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层次,使文章脉络清晰,有利于把握文章主旨。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整洁有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作用感光而悟,聚焦人物品质任务二感光而悟跳读文章,聚焦黄文秀的精神品质,从三个方面感悟她的人性光辉。聚焦细节,赏析光辉品质聚焦环境,品析具体作用聚焦摘引,感悟心路历程聚焦细节,赏析光辉品质跳读文章,结合关键事迹,勾画关于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或黄文秀扶贫日记和入党申请书中的话语,赏析黄文秀的光辉品质。【思路提示】从文中的“______(事迹)”,运用______(手法),______(具体阐述),体现了黄文秀______的光辉品质。聚焦环境,品析具体作用文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请找出几处,品析具体作用,完成表格。出处 原句 品析作用出处 原句 品析作用第2段第8段第9段第38段雨起初还小,渐渐变为瓢泼大雨。赶到凌云县路段时,暴雨倾泻,几乎看不清道路,巨大的水流仿佛要将车掀翻,冲走。宿舍窗外青山含黛,静谧的夜里传来声声虫鸣,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却无法入眠。整个村庄都沉睡了,十平米的宿舍就像茫茫夜色中的一叶小舟,仿佛要被孤独和无助的海洋吞没。路灯亮起来了,村民们驻足凝望怀想,有人在轻声自语:“仿佛她还在一样。”在百坭村人心里,这个大山的女儿从未离开。路灯的光洞穿了山村暗夜,正如黄文秀的青春之光点燃了这片土地上的希望。通过描写暴雨倾泻的情景,营造出紧张而危急的氛围,凸显了黄文秀面对艰险的自然环境时的无畏与坚决,表现出她心系群众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黄文秀初到百坭村因工作不能顺利开展而辗转难眠时看到的寂静的乡村夜景,烘托出黄文秀走访贫困户时受到排斥、找不到突破口的焦虑和无助。以“路灯亮起来了”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既表现了黄文秀给百坭村带来的温暖和希望,也烘托出村民们对黄文秀深切的怀念之情。聚焦摘引,感悟心路历程本文作者在写作时摘引了黄文秀扶贫日记和入党申请书中的话语,请勾画相关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感悟黄文秀的心路历程,完成表格。出处 摘引内容 表达效果出处 摘引内容 表达效果第9段第23段第27段“我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这句话展现了黄文秀在初期遭遇村民排斥时的无助与困惑,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黄文秀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展现了她在面对困难时的不畏艰难、信念坚定和意志顽强。卓越的扶贫成就,使她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使她对扶贫事业斗志昂扬,充满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第10段第39段这是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的体会,表现了她的坚毅乐观,也体现出她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揭示了黄文秀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深化了文章主题。这些话语,将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国家、民族的建设事业中。心系百姓牢记使命体现了黄文秀 勇于担当 等光辉品质甘于奉献坚毅乐观光辉品质小结沐光而行,传承奋进精神任务三沐光而行,探索精神来源“路灯的光洞穿了山村暗夜,正如黄文秀的青春之光点燃了这片土地上的希望。”这一抹“青春之光”在百坭村的大地上燃烧着,支撑她奋勇前进的力量有哪些?“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靠党组织的力量。在她的带动下,百坭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起了百坭村新时代讲习所。村干部坐班值班常态化,也都学会了用电脑,积极帮助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办理新农合新农保……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强,村民的心气干劲也越来越高。 来源于党组织的教育。党的教育培养、理论学习,让她积极响应党"脱贫攻坚"的号召,为了光荣的使命甘于奉献、奋不顾身。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文秀是靠各方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的,她的家,毛坯屋、水泥地,“沙发”是废旧轮胎和木板搭成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这位不管多难都坚定支持女儿读书、教育女儿要感恩的老人,哽咽着谢绝了慰问金:“家里的困难,我们自己克服……这些钱拿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来源于家教家风的影响。虽然家境贫寒,但是黄文秀的父亲坚定支持女儿读书,教育女儿要有感恩的心,支持女儿的选择,女儿牺牲后谢绝了慰问金,希望帮助更多困难的人。“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 来源于她回馈家乡、报效祖国的理想追求。她家境贫寒,父母身体也不好,却自立自强,立志到外地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并心系家乡,学成归来助力脱贫。具有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沐光而行,探索光之内涵标题“青春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具体内涵?请结合结尾段,谈谈你的理解。“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有300多万名干部奔赴农村和山区,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800多人牺牲在一线。和黄文秀一样,他们把自己火热的心、赤诚的爱,交付给了自己驻守的土地。和黄文秀一样,他们在最穷苦的地方坚守初心,扎根奋斗,用青春的热血点亮了万家灯火,让这点点火光连接成了新时代光的海洋。”“青春之光”中的“光”,不仅是黄文秀个人精神的象征,更代表了广大脱贫干部群体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表现了黄文秀所代表的精神在广大扶贫干部中的普遍性。汇聚力量,用青春的热血点亮了万家灯火,让这点点火光连接成了新时代光的海洋,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国家、民族的建设事业当中,道阻且长,行且将至。沐光而行,传承奋进精神以黄文秀为榜样,作为青少年,如何让青春绽放最绚烂的光芒?请畅所欲言,谈谈你的感悟。【示例】黄文秀用青春的热血点燃扶贫的希望,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我们应该以其为榜样,努力学习,坚定信念,不懈奋斗,在新征程中,书写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课堂小结本文笔触细腻,感情真挚。写法上,倒叙与顺叙结合,概况叙述与具体描写并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记述了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与生活,赞扬了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黄文秀这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的赞美、敬佩之情。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黄文秀,但是看见光,追随光,成为光,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独特发光体,照亮周围的世界。素材积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1、毛相林:他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带领乡亲们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后又带领村民培育水果、发展乡村旅游,改变村民贫困落后的面貌。他40多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素材积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2、白晶莹: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素材积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3、李玉: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2012年以来,他率领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素材积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4、张小娟: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9年10月7日,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素材积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5、夏森: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用于改善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其中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