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地理(选修) 2025.4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作答第1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第I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京津冀位于华北地区北部,包括河北平原、太行山地和燕山山地等地形单元。传统村落的分布和兴衰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图1为2012年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1~3题。1.该区域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A.太行山区 B.渤海沿岸C.河北平原 D.燕山地区2.现今,河北平原传统村落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河网密度大B.地质灾害多C.农业用地广D.城市化发展3.为促进传统人居和谐发展,适合在该区域传统村落发展的产业活动是①特色农业 ②民宿旅游③石料加工 ④能源产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2006年江苏省成立了第一个省内南北合作共建的新型城际合作园区—锡(苏南无锡)沂(苏北新沂)高新区。从2006年至今,该高新区经历了从“转移工业化—新城化——产业高新集群化”三次转型时期。图2为锡沂高新区空间重构历程图。据此回答4~6题。注:产:生产空间(同生产);居:居住空间(同居住);服:生活性服务空间;体:体育中心;商:商业服务设施;研:科技研发空间;圆圈大小为该型空间占地面积大小。4.城际合作园区的创设主要目的是A.解决先发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 B.解决先发城市低端产业转移问题C.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D.解决后发城市青年人就业难问题5.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迅速扩张,符合该时期的土地政策可能是A.低价入驻与重大项目零地价政策 B.建设用地配额制度与土地转让政策C.科技产业与配套商业优惠供地政策 D.旧城改造与土地征收补偿服务政策6.高新区时期的空间结构特征是A.大核心,大组团 B.职住分离,大组团C.大生产,大聚居 D.职住融洽,小组团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距广州市区约15千米。村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2000年以来,大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逐渐多元化。2020年村内户籍人口2653人,常住人口4000余人,各项产业总收入约9000万元。下表示意大岭村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据此回答7~9题。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 第二阶段(2000-2018年) 第三阶段(2019年以来)主要产业 农业 旅游业、农业 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动力 村民个体主导 政府重点支持 外部投资、商企进驻7.大岭村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①外来人口比重增加 ②乡村景观趋于破碎 ③农业生产功能增强 ④就业形式逐渐多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大岭村产业逐渐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是A.交通便利 B.政策扶持 C.市场需求 D.环境优美9.大岭村的发展经验最适合推广应用到A.规模较小,将要搬迁撤并的乡村 B.距城较近,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C.规模较大,人口不断减少的乡村 D.距城较远,城乡联系不强的乡村马莲河位于我国中度冻融区,是黄河二级支流泾河的最大支流,河水含沙、输沙量大,水质苦咸,含盐量高(盐分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且季节变化大。马莲河干流几乎无坝库及引水工程,目前计划建设马莲河水库,该水库兼有咸水淡化作用。图3示意马莲河水系及下游庆阳至雨落坪段某月等潜水位分布。据此回答10~12题。10.马莲河河水含盐量A.春季因冻土融化而突增B.夏季因盐类物质汇聚达到峰值C.秋季因蒸发减弱而降低D.冬季受寒潮侵袭影响波动较大11.图示月份,马莲河流域A.上游河水补给地下水,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B.上游冰川融水补给河水,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C.多是地下水补给河水D.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12.马莲河水库建成后的主要作用有①保障下游生产生活用水 ②提高马莲河的航运价值 ③降低黄河干流泥沙含量 ④提高水库下游的径流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生产的原油以出口为主,是我国第三大原油进口来源国,2018年中安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图4示意1981-2020年安哥拉原油已探明储量、产量及储采比变化。据此回答13~15题。13.1992-2002年安哥拉石油工业变化最明显的是A.产业结构 B.勘探技术 C.开采数量 D.原油出口量14.1992-2002年安哥拉原油储采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原油开采技术大幅提升 B.原油已探明储量增加C.原油出口规模扩大 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15.进口安哥拉原油,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主要在于A.增加能源进口渠道 B.降低能源消费价格C.增加石油产业利润 D.增加能源消费类型近年,我国西部地区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但由于风力和光伏发电的特点,新能源发电消纳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西部某省级行政区采用不同类型电源配合出力供电,总体优先新能源出力的模式。图5示意该省级行政区枯水季节一天内火电、水电、风电和光伏电源配合出力情况(标★的为优先出力发电类型)。据此回答16~17题。16.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A.①是火电B.②是光伏C.③是水电D.④是风电17.该区域不同类型电源配合出力的首要目的是A.增加电力供应量B.稳定电能供给C.优化利用新能源D.节约常规能源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图6为“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 据此回答18~20题。18.上海周边“集聚阴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周边资源匮乏 B.与上海间交通不便 C.劳动力不足 D.上海的虹吸作用19.“集聚阴影区”的出现A.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B.改变了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C.扩大了区域内部发展差距 D.加大了中心城市对人口的推力20.消减“集聚阴影区”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区域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 ②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③扩展城市用地规模 ④借用规模区域联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涉及10个省份,保护面积23万平方千米。图7为第一批国家公园示意图。据此回答21~23题。21.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A.陕、甘、宁 B.川、陕、甘 C.青、川、甘 D.川、陕、渝22.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A.旅游教育 B.资源开发 C.科学研究 D.生态保护23.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C.三江源国家公园 D.武夷山国家公园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后,黄河流域生态持续好转。1949年以来,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开挖梯田—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三个阶段。治沟造地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8所示。材料二 图9为黄河河口—龙门段输沙量、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变化图。(1)指出1995~2015年区间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6分)(2)说明“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作用。(6分)(3)水资源是该地区振兴乡村经济的限制性因素,请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合理措施。(6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中俄“输气管道”东线工程,由黑龙江黑河入境,途经9省市自治区,中方境内管道全长5111千米,是中国东北方向首条陆上天然气跨境战略通道。这项总价超4 000亿美元的管道工程穿越地球上最荒凉的地带,一步步将“大资源”引向“大市场”。材料二 图10为中俄“输气管道”东线工程线路图。材料三 中俄天然气管道沿线分布有多处环境敏感点,施工非常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林区施工过程中,缩窄机械作业带、管沟回填及时恢复植被。在运营管理时则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的体系架构,实现管道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实现无人值守。绿色环保,打造智能管道样板工程。(1)分析中俄“输气管道”东线工程线路弯曲度大,没有选择直线的原因。(6分)(2)简述修建该管道工程,在黑河至大庆段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3)据材料分析,该工程采用现代化的施工和运营方式的意义。(4分)(4)简述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的有利影响。(6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碳排放。研究表明农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图11是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不含西藏自治区)上中下游地区1997—2016年农业碳排放总量统计图,下表是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农业碳排放结构统计表。地区 碳排放源比例/%灌溉 翻耕 柴油 化肥 农药 农膜上游地区 1.51 1.00 8.85 64.97 8.14 15.54中游地区 1.68 0.74 7.44 65.43 15.24 9.46下游地区 1.54 0.47 22.61 53.74 10.87 10.77(1)结合图,指出1997年—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特征。(4分)(2)读表,与长江经济带下游相比,指出上游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8分)(3)结合上题,就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地理选修 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共4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A D A C D D B C B A C D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B B A C C D C B B D C二、非选择题(共54分)24.共18分(1)变化特点:均为(波动)下降。原因:水土流失减轻;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提高;通过打坝淤地、覆土造地等措施使局部高差变小、坡度降低,下渗增强;水库(坝)增多,径流流速降低;灌溉用水增多,植物蒸腾增强。(任答3点得6分)(2)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交通条件等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沟道覆土造地,耕地面积增加,利于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耕地质量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增收明显。(任答3点得6分)(3)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作物;采用喷灌、滴灌、地膜覆盖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兴建水利工程,上中下游合理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任答3点得6分)25.共20分(1)当前线路可与多个气源地相连,保证天然气的长期稳定供应;连接大庆等更多城市,扩大了天然气市场;部分地区原有油气基础设施好,可降低建设成本;绕过第三国,降低国家间的协调难度。(6分)(2)工程沿线多沼泽;多冻土;冬季严寒持续时间长;林地密布,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任答2点得4分)(3)提高施工质量和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成本;提升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减少破坏。(任答2点得4分)(4)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增加能源供应),推动沿线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6分)26.共16分(1)农业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7—2014年增长明显,2014年后增长缓慢(或略有下降);不同地区变化幅度不同,下游地区增长缓慢,上游地区增长较快。(4分)(2)机械化水平较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机械操作。农膜使用多,原因:海拔较高,冬春季节气温偏低,使用农膜增加地温。化肥使用量大,原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营养流失多。(任答两个方向及原因得8分)大力开发低碳农业机械技术,推进农业电气化;推广精准施肥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推广质量好、经久耐用农膜;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任答2点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