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pài qiǎn zhǔ zǎi gǎng wèi wéi chí hùn luàn
( ) ( ) ( ) ( ) ( )
gǎng tíng qián kūn yàn tái luò yáng fú róng
( ) ( ) ( ) ( ) ( )
二、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 唐代郭子仪有勇有谋,单(chán dān)骑退单(chán dān)于。
2.几(jǐ jī)分钟过后,船上救援工作有序展开,几(jǐ jī)乎没有发生争斗。
3. 敌人重(zhòng chóng)新一次进攻,战士纷纷受伤,摧毁火力点的重( zhòngchóng)任落在黄继光的身上。
三、结合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骑”:①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②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③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④一人一马的合称。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
2.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坐骑,杀掉多可惜呀! ( )
3.皇帝出游,从行者千乘万骑。 ( )
4.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 ( )
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9分)
镇定自( ) 惊慌失( ) 相( )并论 心( )如焚
惊( )动地 锲而不( ) 临( )不惧 失魂( )魄
1.形容紧张害怕的词语是: 、 。
2.形容非常着急的词语是: 。
3.形容坚持不懈的词语是: 。
4.形容声音特别大的词语是: 。
五、选词填空。 (6分)
凶猛 猛烈 激烈
1.船倾斜了,海水( )地涌进了船舱。
2.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 )地射击起来。
3.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为( )的一次阵地战。
坚强 刚强 顽强
4.黄继光受伤了,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 )地向前爬。
5.在困难面前,要学会( )。
6.松是那么( ),它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挺拔的雄姿。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 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会全部丢失。(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3.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
4.他仿佛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用加点词语造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 (10分)
1.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是指辛渐连夜来到 ( )
A.镇江 B.扬州 C.南京 D.杭州
2.《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 ( )
A.送别诗 B.边塞诗 C.山水诗 D.咏物诗
3.哈尔威一生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他的“做人之道”是 ( )
A.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B.经验丰富、镇定自若
C.视死如归、毫不畏惧
4.钱学森回到祖国,是因为 ( )
A.他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 B.在外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没有。
C.爱国,要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月黑雁飞高”这句环境描写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B.挑山工走的路线是直尺形的。
C.“诺曼底号”上有28名船员。
D.黄继光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一)黄继光(节选)(9分)
黄继光( )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 )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选择下面恰当的词语填到选文中的括号内。(2分)
坚决 坚定 愤恨 愤怒
2.选文中画直线部分是语言描写,在朗读时应该(2分) ( )
A.紧张激动 B.坚定有力 C.高昂兴奋
3.文中画“﹏”的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2分) ( )
A.黄继光爬得很艰难,每前进一点点都要付出很大力气。
B.黄继光爬得很快。
C.黄继光爬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
4.请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二)字字皆辛苦(9分)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当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是(2分)
A.李绅15岁就学会了写诗。
B.李绅在寺庙里,在漂泊流浪的生活中坚持读诗和写诗。
C.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和经过。
D.人们称赞李绅的诗“字字皆辛苦”。
2.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是(2分)
A.同情农民的辛苦。
B.因为有这样的经历。
C.表达对有钱人的愤怒。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字字皆辛苦” 请用横线画出来。(2分)
4.李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写一写。(3分)
九、习作。 (30分)
你身边一定也有勤奋好学的人,请你选择一位这样的同学写一写,结合具体事例来写。
第七单元测试卷(A)
派遣 主宰 岗位 维持 混乱 岗亭 乾坤 砚台洛阳 芙蓉
二、1. dān chán 2. jǐ jī 3. chóng zhòng
三、1. ③ 2. ② 3. ④ 4. ①
四、若措 提 急 天 舍 危 落 1.惊慌失措 失魂落魄 2.心急如焚 3.锲而不舍 4.惊天动地
五、1. 猛烈 2. 凶猛 3. 激烈 4.顽强 5. 坚强6.刚强
六、1.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把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消灭了。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阵地上的全部敌人都被消灭了。 2.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那么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3.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没有什么可怕的。 4.略
七、1. A 2. A 3. A 4. C 5. B
八、(一)1.愤怒 坚定 2. B 3. A 4.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二)1. B2. A 3.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当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 4.为了写诗,不辞辛苦,反复修改,终于写成脍炙人口的佳作。
九、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