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5年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关于〈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等一批新规正式施行,事关你我生活。这些新规出台( )①促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违法必究 ②使社会治理各项问题得到解决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有利于健全国家治理急需问题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②要崇尚法律,捍卫法律③要加强立法,依法办事 ④要拥护法律,信仰法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下列行为中体现遵守法律的是( )①小赵提醒爸妈开车行驶到斑马线要停车礼让行人②小钱为了报复同学,在网上散布同学的私人信息③小孙买到过期零食后到售卖的店铺打砸东西出气④小李拨打市长热线,举报非法向河流排污的企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4.2025年4月,海口市某学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漫画《校园欺凌,行为严重者入刑》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触犯法律必须入刑②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义③必须制定法律,有了法律的保障,校园欺凌就可以避免④未成年人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家庭,幸福美满,母慈子孝;校园,蔚然成风,生机勃勃;社会,和谐安定,公平有序……这一幅幅画面都离不开法律,这体现了( )①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唯一标尺 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必然受刑罚③法律在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25年4月,因发生交通事故,刘某在就伤者的医药费等问题与伤者亲属进行协商时发生口角,并将其打伤。法院判决刘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四个月。该案体现出法律的作用是( )A.解决所有的是非曲直、矛盾纠纷等问题 B.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体现国家意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平衡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7.下图是16周岁的王某因违法而受到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推断,王某的违法行为是( ) (王某的违法行为) 民法典 (违反的法律规范) 返还财产 (承担的法律责任)谎报灾情,扰乱治安 B.捡到钱包,拒绝归还C.拦路抢劫,致人重伤 D.酒驾醉驾,导致车祸8.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只规定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C.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民法典规定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9.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①被同学起侮辱性绰号而要求对方道歉—名誉权不受侵犯②爸爸偷看女儿写的日记—侵犯女儿的隐私权③故意杀人并造成对方死亡—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④怀疑李某偷取物品并对其进行搜身——侵犯了李某的政治权利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某公司主管以找“内奸”为由,强行查看了员工的手机和个人信息,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机密信息,员工林女士拒绝配合,主管推倒林女士导致其腿部骨折。公司主管侵犯的林女士的权利有( )A.隐私权、财产权、劳动权 B.肖像权、名誉权、教育权C.人身自由、劳动权、隐私权 D.隐私权、健康权、人身自由11.2025年4月,某市教育局召开中小学安全工作视频调度会,明确各地各校要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这保护未成年人的( )A.肖像权、物质帮助权 B.人格尊严、生命和健康权C.平等权、财产所有权 D.人格尊严、知识和科技权12.某知名学者有多篇原创文章被擅自收录至中国知网,而他从未收到收录通知和稿费,他上诉维权,案件全部胜诉并获得赔偿。他说:“我个人维权是次要的,希望能保护知识产权和知识分子创新的积极性。”这说明( )①我们不能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②只有权益被侵害后才要增强维权意识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④要坚决使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13.张某退休后与儿子共同出资购买一套房子,之后一直跟儿子生活,女儿除偶尔看望母亲外,未曾给其更多的关怀。2023年,张某在公证处立下遗嘱,她去世后房子的所有权归儿子,此举引发女儿不满。2024年末张某去世,儿子去母亲单位领取了一笔抚恤金。对上述案例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儿子领取母亲的抚恤金是行使财产收益权②女儿未对母亲尽赡养义务,不属于法定继承人③张某将遗嘱公证之后,儿子就拥有了房子的所有权④张某去世后,儿子通过遗嘱继承的方式获得房子的所有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5年4月,一名女司机在撞车后不道歉,反而恐吓被撞车主,此事引发网友热议。目前,涉事女司机已被行政拘留。此事件告诉我们( )①任何违法行为必定承担行政责任 ②要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③要文明有礼,提高道德修养 ④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①② B.①④ C.②④ D. ③④15.2025年4月,小米班里开展“模拟法庭 ”活动,针对邻里纠纷、张某将邻居打成重伤的案件展开法庭审判。假如你是会场布置人员,下列场景适合本次活动的是( )16.“ 国际禁毒日 ”前夕,为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和震慑毒品犯罪,某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毒品犯罪案件,三名被告人分别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十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对此理解正确有( )①该判决的依据一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服刑期间,三名被告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该判决书是由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出具的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17.面对违法犯罪时,青少年要见义智为。下列属于见义智为的行为有( )①小张放学途中遇到持刀抢劫的歹徒,他不顾一切冲过去与其搏斗②小李在地铁上发现有小偷,她偷偷录了视频并拨打110报警③小杨在家发现小偷闯入,她大声地喊:“爸爸,你该去公安局上班了! ”④小马受到高年级学生的欺负,他选择默默忍受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③④18.近日,某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做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下列对这一案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属于附加刑③有期徒刑10个月属于主刑 ④所有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9.以下是小林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轨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珍惜学习机会, 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我们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④要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①④20.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小周:我们集体闯红灯,“法不责众”,法律也没办法B.小吴:我小错不断,但大错不犯,违法犯罪与我无关C.小郑:我无心之失,用玩具手枪把好友家花盆打成蜂巢D.小王:勿以恶小而为之,拒绝一切不良行为,遵纪守法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各地青少年“飙车炸街”问题增多,其噪声严重扰民,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众安全,群众反映强烈。为严厉打击青少年“飙车炸街”违法犯罪活动,2025年4月,广东省某市部署公安机关打击整治青少年“飙车炸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公安机关提醒,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若驾驶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如电摩),还需年满18周岁并取得驾驶证。(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开展整治青少年“飙车炸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材料二 据最高检介绍,未成年人文身的潜在和现实危害极大,家长、学校多有反映。近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从源头上解决此类问题。温馨提示 ①文身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轻则出现过敏反应,重则皮肤感染甚至患上传染病,严重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或心跳加快等。 ②文身者不得参军入伍,不得报考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公务员职位,事关未成年人将来的前途命运。(2)有的同学认为,文身个性时髦,没必要对未成年人文身进行治理。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22.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创造了历史,见证了历史!这部法律的通过说明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二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的性质是什么?除了材料中的人身权利外,我国公民的人身权还包括哪些内容?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准备举行“模拟人大议案征集活动”,要求围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这一内容,给未成年人提出建议。七年级学生小华准备参加这一活动,请你帮助小华按照要求完善该过程。◆前期搜集小华在网上搜集了一则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小丁原本是个懂事的孩子。进入初中后,小丁觉得课程压力大,经常旷课溜到校外去上网,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每次打完游戏后,还会与朋友一起“吞云吐雾”,到歌舞娱乐场所玩到天亮。为了给网络游戏充值,他和朋友开始向附近的小学生下手,抢他们的零花钱。如果他们反抗,小丁和朋友会对他们拳脚相向。随着年龄的增长,16岁的他在朋友的怂恿下,屡屡盗窃附近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并以低价卖出。最终,小丁因盗窃罪被判刑。(1)在犯罪之前,小丁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深入调查经过深入调查,小华发现: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另一方面,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仍处于高位。(2)请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的原因。◆提出建议通过搜集和调查,小华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同学们,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要:① 。② 。③ 。(3)请你帮助小华将上述建议补充完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B 4.C 5.D 6.B 7.B 8.D 9.C 10.D11.B 12.B 13.A 14.D 15.A 16.A 17.C 18.C 19.D 20.D二、非选择题21.(1)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青少年“飙车炸街”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急需整治。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亨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青少年“飙车炸街"行为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利,应当制止整治。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只有依法整治青少年“飚车炸街”行为,才能惩恶扬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2)该观点错误。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对文身危害认识不足,辨别不清,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未成年人文身损害身心健康,事关未成年人前途命运,必须进行治理。③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共同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国务院、最高检出台治理未成年人文身相关办法是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举措。2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3)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23.(1)①不良行为:经常旷课、逃学,吸烟,无故夜不归宿,沉迷网络,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②严重不良行为: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殴打他人身体。(2)①家庭监护缺失,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②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③未成年人自身法治意识淡薄、缺乏明辨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③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