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下)中期学习能力摸底2000千米黑龙江高一地理试题1000千米吉林。500千米8辽分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6页北女北京山西○第I卷(选择题共60分)O四川○河南○徽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3.北京外来人口最大来源地的省区是“胡焕庸线”(黑河一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图为A.安微B.河南C.山东D.河北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4.与其他省份相比,该省成为北京外来人口最大来源地的主要原因是A.优惠政策多B.劳动力最多C.距离北京近D.环境承载力小5,近年来,北京市外来人口的增幅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其A.政府机构外迁B.城市职能优化C.公共服务升级D.人口容量减小人户分离指公民常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现象。人户分离有两种情况:一种人口密度指户口在本地,人未在此地居住,即“户在人不在”:另一种是人在本地居住,户口不(人00腾冲在本地,即“人在户不在”。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户分离增长88.52%。据此完成67题。10人以2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6.近年来,导致我国人户分离增长快的主导因素是B.交通D.环境A.热带地区人口最密集B.高海拔地区人口密集A.经济C.政策C.西北内陆人口最稀琉D.东部沿海人口密度大7.“人在户不在”的地区A.第一产业快速发展B.环境承载力不断提高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A.政策和交通B.土壤和矿产C.地形和气候D.家庭和婚姻C.人地矛盾得以缓解D.人口老龄化得到减缓下图为某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圆围越大,表示外下表示意我国某山区小流域人口规模测算数据,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4万。据此回答89题,来人口占比越大。完成3一5题,第1页共6页二战之后,日本致力于重建城市,导致乡村衰落问题十分严重。直到1979年,有耕地水源林地探明矿产学者提出了“一村一品”的乡村改造运动,旨在振兴乡村经济。经过40余年的发展,如今日本乡村的生活品质大幅提高,相关产业也繁荣发展。下图为日本“造村运动”人口合理容量/万人7.57.67.418.5成果图。据此完成1213题。最大人口规模/万人10.921.211.732.98.该流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A.7.4万人B.10.9万人C.11.4万人D.32.9万人9.为使该地的人口规模趋于合理,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压缩部分耕地为林地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速度C.适当开垦少量荒地种粮D.大量增施化肥提高产量12.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乡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鄂西丘陵地带传统村落众多。尧治河村发展快速,该村经历了原始文明时期、农A.耕地面积大量减少B.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耕文明时期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时期。在不同的时期,该村聚落空间格局差C.乡村房屋地震倒塌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异显著,形成独特的聚落演变模式(如下图)。据此完成10~11题。13.“一村一品”的乡村改造运动的实质是商品经济时期原始文明时期农耕文明时期A.创办乡村企业B.完善乡村路网迁村并点C.发展乡村电商D.挖掘地域特色田、→出用集中整合微信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下无固定居住地周边式聚合中心式聚合沿线式聚合引导式聚合图为西安市某区域、b两功能区一天内热力密度变化图(左下图)及该城市功能区分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布与地租水平关系图(右下图)。读图,完成14~15题。■固定居住点熊非固定居住点三对外交通线密10.尧治河村空间格局演变为“沿线式聚合”有利于度地租A.方便村民开展商贸活动B.加强各宗族内部联系C.缩短农田与聚落的距离D.节约村内土地资源11.同之前的聚合模式相比,“引导式聚合”阶段的显著特点是036912151821247时①②③④⑤⑥距市中①集约利用土地②减少村民搬迁心距离14.左图中a功能区位于右图中的③减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④保护传统村落多元格局A.①②区间B.②~④区间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