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复习学案(含答案)-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复习学案(含答案)-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主干知识
重点填空:
年海地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在
和 等人的领导下于1826年基本实现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 的统治获得独立。2.拉丁美洲各国独立之后普遍实行 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美国在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 ”和“ ”。
3. 世纪末 世纪初,亚洲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其中三次民族民主革命代表是 、
和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 党;伊朗在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宪法;中国结束了 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4. 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其中 、 、
是突出的事件。
埃及成立 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最终 占领埃及。苏丹领导人自称“ ”,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起义失败后 控制苏丹。埃塞俄比亚迫使 签署合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背诵默写:
6.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二)随堂练习
选择题:
1.19世纪,拉美国家在获得独立后的发展中,“没有经历工业化,也没有经历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拉美各国( )
A.重新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各国间矛盾重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D.保留了大量殖民体制的残余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3.玻利瓦尔说道:“我们试过了太阳底下的一切办法,没有一个管用。墨西哥完了,危地马拉毁了,智利出了新麻烦。玻利维亚两年换了三个总统,其中两个死于谋杀。”拉美地区的这些状况表明(  )
A.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引发了拉美国家的内乱
B.拉美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缺乏互相支援
C.美国的门罗主义使拉美国家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D.拉美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还有待继续完成
4.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以及它们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亚洲的“这些风暴”(  )
A.促使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B.折射出其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动
C.受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D.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主旨
5.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印度、伊朗、中国相继爆发革命(如下表)。这可用来说明亚洲( )
国家 时间 事件 目标
印度 1905—1908年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独立或民主政治
伊朗 1905—1911年 立宪革命
中国 1911年 辛亥革命
A.实现了国家之间的联合斗争 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任务
C.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各国都要求推翻本国封建政府统治
6.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这两场革命( )
A.均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为目标 B.让两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C.将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 D.使两国走上民主化道路
7.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并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反帝任务更加突出;中国和伊朗是半殖民地,本国都有封建专制统治,反封建的任务也要完成;埃及在祖国党的领导下,以爱国军队为主对英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丹则是广大人民在“马赫迪”的领导下,对外国侵略者进行了近20年的斗争。材料表明( )
A.争取民族独立是此时的重要任务 B.亚洲和非洲的革命任务完全相同
C.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最终都失败
8.1881年,苏丹掀起了“马赫迪”大起义,起义军主要构成如下:对马赫迪无比虔诚的信徒,他们要求变革伊斯兰教;对英国和埃及殖民统治不满者,多为底层劳动者和中小商人;南方游牧民,他们不愿被埃及人掳掠去当兵;从未屈服于埃及统治的少数民族族群。这说明( )
A.马赫迪起义旨在反封建、争民主 B.苏丹国内民族矛盾引发了马赫迪起义
C.资产阶级是马赫迪起义的领导者 D.马赫迪起义者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9.1896年2月,双方都把主力部队调到北部重镇阿杜瓦地区,进行决战。结果,“欧洲文明国家”放弃已侵占的领土,并赔款1000万里拉。西方舆论对此发出惊呼:“不敢想象,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这一战争( )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维护了国家主权并实现民主政治 D.结束了非洲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10.18世纪末,秘鲁一位耶稣教会教士在《致西班牙美洲人的信》中宣称: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还有一批拉美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赞美当地的历史、疆界和自然环境。这表明拉美地区(  )
A.独立运动走向成熟 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民族独立意识觉醒 D.民族革命任务艰巨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旧式斗争,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则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说明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
A.中心在非洲 B.斗争有阶段性
C.发展不平衡 D.斗争对象不一致
12.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这表明他(  )
A.强调拉美人民的民族认同 B.主张在拉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呼吁拉丁美洲与非洲联合 D.期冀委内瑞拉成为拉美领导者
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们虐待我们,不仅剥夺了我们应有的权力,而且使我们对公共事务一无所知。如果我们能够在我们所在的地区掌管自己的内部事务,那么,我们一定会了解公共事务及其一套机构,我们一定也会享有个人的威望。美洲人在社会中只能当奴隶,最多也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消费者。连劳动也受到种种限制:不准生产西班牙国王所垄断的产品,不准建立西班牙本身所没有的工厂,连生活必需品的贸易都被西班牙人专门控制。在美洲各省之间设置了种种障碍,使省与省之间互不接触、不了解、不往来。我们的地只准种植蓝靛、谷物、咖啡、甘蔗、可可和棉花。
——摘编自西蒙 玻利瓦尔《牙买加来信》
材料二 尽管革命后拉美各国宪法均明确规定了选举程序和制度,但并未得到真正遵守。通过兵变等非宪法方式上台的做法十分普遍。如墨西哥在1824年~1848年期间,曾发生250次兵变,更换了31个总统。尽管各国均声称主权在民,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各国宪法均将财产、教育程度、性别、种族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政治体制的寡头特征十分突出。
——摘编自刘波《拉丁美洲政治发展进程研究》
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在拉丁美洲采取的殖民统治措施。
(2)据材料二,归纳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特征的原因。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随堂练习答案及解析
(一)主干知识
重点填空:
1.1804;玻利瓦尔;圣马丁;葡萄牙
2.军事独裁;金元外交;大棒政策
3.19;20;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国大;资产阶级;君主专制
4.武装斗争;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5.祖国;英国;马赫迪;英国;意大利
背诵默写:
6.意义:①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②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③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随堂练习
选择题:
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统治拉美的葡萄牙与西班牙,是并未经受重商主义文化洗礼的欧洲后发展国家;独立后的拉美国家仍然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经济的重要成分,其种植园、大庄园、小农庄、印第安人公共土地等经济制度没有发生变化,D项正确;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排除A项;B项是拉美经济体制的特点,材料没有涉及拉美各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拉美各国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
3.【答案】D【解析】据材料“墨西哥完了……玻利维亚两年换了三个总统”并结合所学可知,拉美国家获得独立后,除了巴西都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反映了拉美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还有待继续完成,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在玻利瓦尔等人的带领下,拉丁美洲各国多数已经获得独立,但国内依然存在问题,排除A项;玻利瓦尔提到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家,但其多数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排除B项;1823年门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但美国多采取经济侵略和武装干涉的方式,并未使美洲成为美国的殖民地,排除C项。
4.【答案】B【解析】据材料“1913年……”“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等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亚洲觉醒,领导阶级主要是资产阶级,折射出亚洲这些国家内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故选B项;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排除A项;1917年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亚洲的传播,排除C项;亚洲觉醒并不是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主旨,伊朗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觉醒”。选择C:20世纪初,印度、伊朗和中国相继爆发争取民族独立或民主政治的斗争,说明当时亚洲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排除A:题干表格并未显示出三国间的联合斗争,而是三国各自的典型事件和相似的斗争目标。排除B:题干中的三国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者都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说明无产阶级开始领导革命。排除D:题干中印度的斗争属于民族解放运动,并未提出推翻本国封建统治的要求。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伊朗立宪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选择C:据材料可知,两国革命都打击了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将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结合在一起。排除A:辛亥革命是以民主共和制为目标。排除B、D:这两场革命并没有使两国实现民族独立和走上民主化道路。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选择A: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虽然反抗的方式、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共同的任务。排除B:亚洲和非洲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所以革命的任务不完全相同,非洲主要是民族革命,而亚洲则是民族民主革命。排除C:材料只显示了亚非拉三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的结论。排除D: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有很多国家取得了胜利,比如墨西哥、埃塞俄比亚。
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大起义中包括信徒,劳动者和中小商人,游牧民以及少数民族群,可以看出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反抗殖民统治,D项正确;旨在反对外来的侵略,排除A项;外国的殖民统治引发了起义,排除B项;领导者是宗教领袖,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解析】考查埃塞俄比亚抗议斗争。根据材料“1896年2月”“阿杜瓦地区”“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争是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最终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大利,迫使意大利签署合约,实现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沉重打击了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势力,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揭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序幕的事件是海地独立运动,故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实现民主政治,故排除C项;埃塞俄比亚抗议斗争并没有结束非洲被列强瓜分的命运,故排除D项。
10.【答案】C【解析】据材料“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拉美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赞美……”等可知,拉美人民通过作品赞美自己的家园,歌颂拉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这体现了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C项;此时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处于兴起阶段,并未走向成熟,排除A项;材料突出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没有涉及民主思想在拉丁美洲的“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强调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没有体现拉美的民族革命及其艰巨性,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结合所学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丁美洲虽基本获得独立,但依然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亚洲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在这一时期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综上可以看出,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壮大,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非洲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依然进行旧式斗争,体现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故选C项;当时亚非拉都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排除A项;民族独立运动在一个地区内部或者国家内,斗争具有阶段性,在全世界范围内看不出其阶段性特征,只是特点各有不同,排除B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对象在当时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9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正在进行,玻利瓦尔强调拉美人民有自己的民族特征,强调拉美人民的民族认同,意在激发民族意识,取得民族独立,故选A项;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拉美人民“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没有号召与非洲人民联合起来,一起进行斗争,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让委内瑞拉成为拉美领导者,排除D项。
非选择题:
13.【答案】(1)措施: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剥夺拉美人民的政治权力;经济上发展种植园经济,推行农奴制,实行贸易垄断;社会治理上强化管控,制造隔绝。
(2)特征:民主制度有名无实,政权更迭频繁,寡头特征突出。
原因: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和专制传统的影响,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解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西班牙在拉丁美洲采取的殖民统治措施。措施:政治上,材料“如果我们能够在我们所在的地区掌管自己的内部事务”反映出西班牙在美洲实行专制统治,“美洲人在社会中只能当奴隶”反映出西班牙剥夺拉美人民的政治权力;经济上,“我们的地只准种植蓝靛、谷物、咖啡、甘蔗、可可和棉花”反映了西班牙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奴隶”反映出西班牙在美洲推行农奴制,“不准生产西班牙国王所垄断的产品”反映出实行贸易垄断;社会治理上,“在美洲各省之间设置了种种障碍,使省与省之间互不接触、不了解、不往来”反映出西班牙在美洲强化管控,制造隔绝。
(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发展特征及其原因。特征:材料“尽管……但并未得到真正遵守”反映出民主制度有名无实,“更换了31个总统”反映出政权更迭频繁,“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反映出寡头特征突出。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内因是由于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和专制传统的影响,外因是受到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