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主干知识重点填空:1.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重大斗争有:中国:中共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 ,共同进行了 战争。印尼:1926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 的武装起义;1927年 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印度:甘地提出以 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领导了 运动。1940--1942年是运动的第三阶段,甘地发起要求英国人立即撤离的“ ”运动。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运动陷入低谷。2.非洲人民独立意识觉醒的重大事件有:埃及人民在以 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 国家。摩洛哥:里夫地区人民在酋长 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建立里夫共和国,后遭遇失败。埃塞俄比亚:1935年 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年恢复了国家独立。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的重大事件:尼加拉瓜:游击战争的领导人是 ,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 ”。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1917年宪法最突出的斗争是总统 进行的 。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主要特点有:(1)在地区上具有 性,特别是在亚洲。(2)运动的领导具有更高的 性,既有共产党领导,如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也有其他民族主义政党的领导,如在亚洲和非洲。(3)参加者具有 性,社会各阶层都有参加,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与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4)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标 ,也更为明确,“民族自决”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诉求。(5)运动具有 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从未间断过,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都有高潮,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工人运动进入低潮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从总体上来说仍在继续高涨。(6)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一时期的运动仍然呈现出 性。(7)影响更加深远。虽然这些运动也大多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背诵默写:5.简要列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的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阶级原因、组织条件、外部原因)。(二)随堂练习选择题1.甘地认为:“非暴力反抗总是优于武装抵抗”、“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决不能用于保护一个邪恶的事业”。以下不符合“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是( )A.1920年9月组织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B.1922年2月联合省乔里乔拉村村民冲击警察局C.1930年3月破坏食盐专营法,组织“食盐进军”D.1940年国大党政府辞职抗议印度总督宣布参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其中三个事件(表1)反映出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 )表11924—1927年 中国掀起了国民大革命1926—1927年 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反对荷兰的武装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阿根廷工人开展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斗争A.联合反对帝国主义 B.武装斗争的新形式C.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D.无产阶级政党领导3.下图是名为《丹迪海边的调味品交易》的漫画,发表于“食盐进军”的游行队伍抵达丹迪海边的第三天。漫画中,甘地先生(左)坐在地上,右手捧着盐钵,向坐在身边的印度总督欧文勋爵说道:“给你来点儿盐,好吗?”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对应的历史主题是( )A.亚洲的觉醒 B.世界殖民体系的动摇C.不结盟运动 D.印巴分治方案的实施4.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任墨西哥总统期间支持工农运动,取消言论限制,允许各党派自由活动,并且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还将墨西哥革命党改造成以消除政治分裂、实现国家统一为目标的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这些措施( )A.扩大了执政的群众基础 B.推动了制宪运动的发展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D.推翻了美国的殖民统治5.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矿物、固态矿物燃料、石油和所有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碳氢化合物所有权归属国家。”其直接所有者必须是“墨西哥出生或者加入墨西哥国籍的人及公司”。此规定( )A.维护了国家的经济主权 B.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私营企业国有化 D.提高了本国资源利用率6.表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 埃及 在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拉美 尼加拉瓜 桑地诺带领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A.领导阶级相同 B.斗争形式不同 C.斗争内容相同 D.斗争对象相同7.阅读“20世纪30年代声援埃塞俄比亚行动摘录”,这些行动说明( )许多亚非国家 建立“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 拒绝卖粮食和工业原料给意大利中国共产党 发表《告埃寒俄比亚人民书》,赞颂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B.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C.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8.甘地写道:“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为此,甘地领导印度人民( )A.成立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自治 B.建立印度和巴基斯坦脱离英国C.与英印当局斗争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 D.以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争取民主政治9.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是( )A.卡德纳斯 B.桑地诺 C.玻利瓦尔 D.苏加诺10.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一战后高涨,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有的用和平手段示威,印度圣雄甘地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人物,下列事件中采用同样策略的是( )A.印尼的苏加诺反荷 B.埃及华夫脱党反英C.埃塞俄比亚塞拉西一世抗击意大利 D.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如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摩洛哥酋长领导的独立运动、埃塞俄比亚皇帝领导的抗意斗争、卡德纳斯资产阶级改革等。这体现此时民族民主运动( )A.斗争目标一致 B.领导阶层广泛 C.革命均获成功 D.都有政党领导12.卡德纳斯在将庄园和公地分给农民耕种的同时还大力维修水塘、堤坝,疏通河渠,建立农机厂和农产品加工厂,开商店,办学校,建医院,并以银行为中心,以村社为基层单位,建立起农业管理体制。这表明卡德纳斯( )A.将土地改革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B.以农村为中心进行经济建设C.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 D.注重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非选择题13.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材料二 (甘地)试图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且通过诱导资本家进行道德转变来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儿……德国绿党创始人佩特拉·凯莉曾公开宣称:“在我们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我们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启发……把有责任地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会降低以我们的名义继续暴力政策的危险。”——【印度】P.A.纳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甘地思想对当代工业社会而言,“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思想对解决当今工业社会弊端应有的启示。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随堂练习答案及解析(一)主干知识重点填空:1.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荷兰;苏加诺;爱、真理和非暴力;非暴力不合作;退出印度2.扎格鲁尔;君主立宪;克里姆;意大利;1941年;3.桑地诺;美洲自由的标志;卡德纳斯;民主改革4.普遍性;层次性;广泛性;更高;持续性;不平衡性;民族自决背诵默写:5.政治原因:西方国家的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并登上历史舞台组织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建立政党,领导本国民族民主运动外部原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十月革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二)随堂练习选择题:1.B【解析】根据材料“非暴力反抗总是优于武装抵抗”可知“非暴力不合作”强调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乔里乔拉村村民冲击警察局”属于暴力手段进行斗争,故选B项;“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属于采取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排除A项;“破坏食盐专营法”“食盐进军”属于不合作方式进行斗争,排除C项;“1940年国大党政府辞职抗议印度总督宣布参战”属于不合作方式进行斗争,排除D项。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1924年到1927年是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时期,印度尼西亚的起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阿根廷的工人运动也是无产阶级的运动,因此材料中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故选D项;阿根廷工人运动是针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属于反对帝国主义,排除A项;武装斗争不算“新”形式,武装斗争是争取权利或发动革命的常规手段,排除B项;印尼和阿根廷的武装起义和罢工斗争都不符合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排除C项。3.B【解析】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甘地在20世纪三十年代组织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一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故B项正确;亚洲的觉醒发生于一战之前,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发生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之后,排除C项;印巴分治方案的实施不符合材料事件发生的时间,排除D项。4.A【解析】据材料可知,卡德纳斯支持工农运动,允许各党派自由活动,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改造革命党,这获得了工农、各党派的肯定与支持,扩大了执政的群众基础,故选A项;1917年,墨西哥就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材料中措施推动了护宪运动的发展,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而卡德纳斯改革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排除C项;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推翻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5.A【解析】据材料“所有者必须是‘墨西哥出生或者加入墨西哥国籍的人及公司’”可知,墨西哥宪法对其国内一些特定资源的归属作了具体规定,且其所有者只能是本国人,体现了墨西哥对国家经济主权的维护,避免一些关键资源落入外国之手,故选A项;宪法仅对一些国家关键资源的所有者作出了规定,并未妨碍其进入市场流通和市场交易,并不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排除B项;墨西哥宪法规定所有者是本国人及公司,并未将企业收归国有,且其依然保持了私有制,排除C项;墨西哥宪法仅规定了一些特殊资源的归属问题,并未说明其如何使用,排除D项。6.B【解析】材料表格可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不同民族的民主运动形式有的是武装斗争,也有非暴力形式,故选B项;中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其他国家是民族资产阶级,排除A项;中国的斗争有反帝反封建双重任务,其他国家主要是反帝,排除C项;不同国家的殖民国不同,反帝斗争对象不同,排除D项。7.B【解析】据材料“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拒绝卖粮食和工业原料给意大利”,“发表《告埃寒俄比亚人民书》”,可以看出许多亚非国家对埃塞俄比亚发起募捐运动,印度商人以及中国共产党也对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支援,说明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故选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体现的是印度的民族解放,排除C项;虽然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告埃塞俄比亚人民书》,但该行动并未表明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排除D项。8.C【解析】据材料可知,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故选C项;国大党于1885年12月在孟买成立,创始人是英籍印度退休文官A.O.休谟,排除A项;二战后,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但此时甘地已去世,排除B项;甘地领导印度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争取民族独立,而不是民主政治,排除D项。9.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经过近两百次的战斗,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故选B项;卡德纳斯曾任墨西哥总统,以实行社会公平和反对外国资本闻名于世,排除A项;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由于其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解放所起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南美洲的乔治·华盛顿”,排除C项;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排除D项。10.A【解析】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以争取民族独立,故选A项;埃及华夫脱党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堡垒战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主权国家,排除B项;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塞拉西一世领导全国军民坚决抵抗,排除C项;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政权展开武装斗争,最终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排除D项。11.B【解析】由材料“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摩洛哥酋长领导的独立运动、埃塞俄比亚皇帝领导的抗意斗争、卡德纳斯资产阶级改革”可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包括政党、酋长、皇帝,说明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领导阶层广泛,故选B项;根据不同国家的地区的社会矛盾,斗争目标有反侵略、求民主、或者二者兼顾,目标并不一致,排除A项;中国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排除C项;材料中有的国家是酋长和皇帝领导,排除D项。12.A【解析】据材料“卡德纳斯在将庄园和公地分给农民耕种的同时还大力维修水塘、堤坝,疏通河渠,建立农机厂和农产品加工厂”可知,卡德纳斯将土地分给农民的同时还进行农村建设,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了农村的改革,而非经济建设,排除B项;据材料“建立起农业管理体制”可知,材料侧重的是农业管理体制的建立,没有涉及科学技术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农村问题,没有提到城市发展,排除D项。非选择题13.【答案】(1)思想: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原因:社会背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村经济衰败。个人经历:接受印度传统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2)启示:在经济发展中注重道德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解析】(1)第一小问(经济思想),据材料一“独立后的印度约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得出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要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印度的国家民族命运及农村经济状况分析甘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从甘地的教育经历及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方面进行分析。(2)据材料二“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把有责任的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结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思想从道德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