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主干知识重点填空:1.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_______ 。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____________ 。2.________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____________ ”。到20世纪60年代末,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3. 1959年,以_________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______扶植的傀儡政权.并于1961年宣布古巴是_____________国家。4.发展中国家,又称“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原来的___________ ___ 国家取得独立后拥有完整主权的________________国家。5.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有不平等的_______________ ,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等矛盾也在发展。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背诵默写:6.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二)随堂练习选择题:1.当今世界局势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造成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是( )A.宗教冲突问题 B.领土归属问题C.大国干涉问题 D.恐怖主义问题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 )A.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 B.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C.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 D.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3.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是( )A.埃及 B.阿尔及利亚 C.南非 D.加纳4.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1990年尘埃落定。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是( )。A.纳米比亚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埃及独立 D.阿尔及利亚独立5.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海地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下列相关重大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有( )①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②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③阿尔及利亚独立 ④英军撤离苏伊士运河区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7.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桑地诺——宣布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B.真纳——领导了印度独立并担任印度第一任总理C.纳赛尔——-领导人民与荷兰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D.卡斯特罗——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8.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周期示意图(1700—1975年)其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民族自决原则已经确立C.启蒙思想指导各殖民地争取独立 D.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9.在追赶世界潮流的过程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产生了“亚洲四小龙”。下列不属于“四小龙”行列的是( )A.韩国 B.新加坡 C.中国香港 D.缅甸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拉丁美洲面临的问题是( )A.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B.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C.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D.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1.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有( )①国际经济旧秩序 ②地区冲突 ③部分国家政局动荡 ④福利支出压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2.从1970到1980年,马来西亚的外国投资总额增加了2.6倍,经济以年均7.8%的高速增长;然而八十年代以后,外资从62%急剧下降到30%,经济严重受阻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马来西亚的经验教训表明( )A.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减少外资 B.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C.第三世界要根据本国国情发展 D.过分依赖国际市场需承受风险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表——摘编自网络数据材料二 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二战后10年内完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二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的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此外,二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④阶段殖民地变化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对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影响。试卷第1页,共3页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随堂练习答案及解析主干知识重点填空:1.自治领;共和国2.1960;非洲年;英、法、比、葡3.卡斯特罗;美国;社会主义4.第三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新兴民族5.国际经济旧秩序;边界、民族;过快增长背诵默写:6.原因:①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迫使宗主国对殖民政策进行调整。②二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一步觉醒,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增长。③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鼓舞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④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二)随堂练习选择题:1.【答案】B【详解】依据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知识可知,英国在承认印度独立时将印度一分为三,导致后来印度、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进行多次冲突,造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的持续紧张。B正确;宗教冲突、大国干涉和恐怖主义影响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但不符根源的说法,ACD错误。故选B。2.【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二战后的英国及其殖民地。根据材料可知,该观点认为“非殖民化”是英国政府的殖民政策调整的结果,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这些地区摆脱西方的殖民控制而独立,因此“非殖民化”不仅仅是西方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还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材料中的观点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A项正确;材料观点是在分析“非殖民化”的原因,没有体现出“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排除B项;二战后出现的“非殖民化”的根本原因是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是在肯定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而非贬低,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加纳1957年宣布独立,成为二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故D项正确,排除ABC。4.【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有很多国家获得了独立,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A项正确;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而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排除C项;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获得独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5.【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拉丁美洲国家是古巴,A项正确;巴拿马并未选择社会主义道路,B项错误;巴西独立以前处于葡萄牙殖民统治下,独立后没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C项错误;海地并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项错误。6.【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1956年,英军撤离苏伊士运河区。①②④C项正确;阿尔及利亚独立是在1962年,排除ABD项。故选C项。7.【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卡斯特罗就是在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领导人,D项符合题意;桑地诺是尼加拉瓜人民反美斗争的领导人,宣布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是赫雷拉,A项错误;真纳是巴基斯坦领导人,领导了印度独立并担任印度第一任总理的是尼赫鲁,B项错误;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时,与英法而非荷兰殖民者进行了武装斗争,C项错误。8.【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殖民收缩时期是在19世纪前期,主要是因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拿破仑对外战争,大大削弱了美洲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力量,引发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第二次殖民收缩期是在20世纪前期,主要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宗主国力量、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持续高涨。因此共同原因是战争削弱了宗主国的力量,D项正确;工业革命发展没有导致殖民地的收缩,而是导致殖民地扩张,排除A项;民族自决原则在二战后才得到普遍的认可,与第一个殖民地收缩时期不相符,排除B项;第二个殖民地收缩时期,并不是因为启蒙思想对各殖民地的指导,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它们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缅甸不属于“亚洲四小龙”行列,D符合题意;韩国、新加坡、香港属于“亚洲四小龙”行列,不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10.【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国家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故选B项;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是亚洲一些国家面临的问题,故A错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非洲面临的问题,故C错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属于问题,故D错误。11.【答案】D【详解】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地区冲突和部分国家政局动荡,①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福利支出”的压力日益增加是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无关,④不符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12.【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马来西亚)。据本题材料“从1970到1980年,马来西亚的外国投资总额增加了2.6倍”,“八十年代以后,外资从62%急剧下降到30%,经济严重受阻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经济因为外国投资增加而繁荣,80年代后因为外资减少而衰退,表明经济过分依赖外资将带来风险隐患,D项正确;合理利用外资有利于国家发展,“应尽量减少外资”说法错误,排除A项;20世纪70-80年代马来西亚已经实现政治独立,材料所述反映经济独立方面,排除B项;材料并未明确论述马来西亚不顾国情,套用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非选择题13【答案】(1)状况:19世纪下半期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面积不断扩大。原因: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状况:20世纪早期:殖民地面积有所减少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一些国家取得民族独立。(2)影响:二战削弱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握取殖民地;二战使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联合国的推动作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