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统编版)
目录
课内复习与检测
《孙权劝学》《卖油翁》
《陋室铭》《爱莲说》《活板》
知识迁移
《师旷论学》《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课内外对比阅读
课内复习
节奏划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重点词语
《孙权劝学》
〔当涂〕 〔辞〕
〔治经〕 〔博士〕
〔邪〕 〔但〕
〔涉猎〕
〔见往事〕 〔过〕
当权,掌权。
推托。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同“耶”。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及〕
〔非复〕
〔更〕
〔刮目相待〕
〔见事〕
到,等到。
经过。
不再是。
另外,再。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明白事理,事势。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重点翻译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与读书人分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课内复习




一语破的,
指出“学”的必要性。
现身说法,
指出“学”的可能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严格要求 语气严厉
卿言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学习时间可保障
学习效果很明显
孙权:
循循善诱
目光远大
好学
关心下属
吕蒙:
勇于接受意见
勤奋好学 坦诚豪爽








吕蒙学习成果
如何表现?
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鲁肃与吕蒙的论议:
侧面描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
敬才爱才 谦逊 有风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自豪自得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强烈反问 态度坚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降低学习要求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课内检测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标红的词。
①见往事耳 ②即更刮目相待 ③及鲁肃过寻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鲁肃为什么主动与吕蒙“结友”?
(4)文中侧面写吕蒙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吕蒙的什么变化?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历史。
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以看出吕蒙的变化很大,说明吕蒙学有所成,这样看来,鲁肃与他结为朋友,是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是因为他有爱才之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鲁肃的赞叹,可以看出吕蒙学习之后的才干和谋略有很大进步。
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在任何时候都能起作用,学习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另,另外。
经过。
尔安敢轻吾射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课内复习
节奏划分
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重点词语
《卖油翁》
〔自矜〕 〔忿然〕
〔释担〕 〔安〕
〔睨〕 〔轻〕
〔但微颔之〕 〔以我酌油知之〕
〔但手熟尔〕
自夸。
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放下担子。释,放下。
怎么。
斜着眼看。
以,凭、靠。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但,只。颔,点头。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覆〕
〔徐〕
〔杓〕
〔谴〕
盖。
慢慢地。
同“勺”。
打发。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重点翻译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轻视。
课内复习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箭术高超,骄矜自满
骄傲自满,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狂妄蛮横
知错就改,通达爽快
陈尧咨
不以为然
自信从容
坦然沉着,胸有成竹
技术高超,从容不迫
沉稳内敛,朴实谦虚
卖油翁

微颔
既表示对陈尧咨熟练的射箭技术的肯定,又写出他尚有不满意的静观神情。





井然有序而又简洁,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的沉着镇静,从容不迫。
课内检测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标红的词。
①睨之 ②忿然 ③以我酌油知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康肃笑而遣之。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怒斥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的神态动作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的语言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胸有成竹的态度。
(4)本文要说明的道理可用成语 来概括,
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 (写出三个即可)
斜着眼看。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气愤的样子。
凭、靠。
睨之;但微颔之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熟能生巧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课内复习
节奏划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重点词语
〔名〕
〔灵〕
〔斯〕
出名,有名。
神异。
这。
〔馨〕
调弄。
〔调〕
使……扰乱。
使……劳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重点翻译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乱〕
〔劳〕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灵验。
课内复习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类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居室环境
交往人物
日常生活
陋室不陋
类比
照应开头
表明志向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课内检测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有仙则名 ②斯是陋室 ③惟吾德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中提到“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出名,有名。
这。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C
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名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课内复习
节奏划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说》
重点词语
〔蕃〕
〔独〕
〔濯〕
多。
只。
洗。
〔亵玩〕
〔焉〕
〔噫〕
语气词。
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重点翻译
靠近赏玩。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
〔宜〕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
叹词,表示感慨。
应当。
课内复习
描写莲的语句 莲的特点 君子的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会被污浊的环境污染
不同流合污,
不随俗浮沉
不因环境的美好而放纵
庄重、质朴,
不哗众取宠
不炫耀自己
花柄通达笔直
刚正不阿,
豁达大度
不旁逸斜出
独立,
行为正直
给周围以有益的影响
美德广布,
有感召力
洁净且笔直有力
洁净挺拔,
卓尔不群
凛然不可侵犯
独立高贵,
令人敬仰
写作手法
象征不同人群
菊、莲、牡丹
象征手法
晋陶渊明独爱菊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
菊之爱……
牡丹之爱……
莲之爱……
衬托手法
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作者以莲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感。
托物言志
课内检测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标红的词。
①濯 ②噫 ③宜乎众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作者写莲花之前,先写菊花与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4)文段通过对三种花的评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情怀?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多,这里指很多人。
叹词,表示感慨。
洗。
从正反两方面衬托莲花的可爱。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情怀。
课内复习
节奏划分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持就火炀之
每一字皆有数印
《活板》
重点词语
〔活板〕
〔已后〕
〔蜡和纸灰〕
〔冒〕
同“版”。
同“以”。
混合。
〔持就火炀之〕
〔砥〕
〔自〕
〔具〕
就,靠近;炀,烘烤。
另自,另外。
交替,轮流。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持就火炀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
用讫再火令药熔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重点翻译
覆盖。
〔更互〕
〔瞬息可就〕
〔帖之〕
〔燔〕
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
磨刀石。
完成。
沾水则高下不平
用讫再火令药熔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准备(好了)。
用作动词,标记。
烧。
完毕。
〔讫〕
〔殊〕
〔宝藏〕
根本。
珍藏。
拿它靠近火烘烤。
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
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
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熔化。
不用木料刻字印的原因是。
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子侄们得到。
课内复习
第1段
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前身——雕版印刷的简要情况。
第2段
简要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详细介绍活字印刷全过程。
第3段
交代“活板”的下落。
设置背景
照应前段
字印“活”
每字为一印,
取用方便
排版“活”
随时排用
印刷“活”
统筹用板,
提高效率
字印数目“活”
以便一板中
多次出现使用
选用“活”
灵活取用
做法“活”
随时可以增补
拆版“活”
可以灵活拆版,
重复使用
刻字
制版
印刷
简要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详细介绍活字印刷全过程。
说明对象——活字印刷术
说明顺序
按程序
进行说明
说明对象
特点
说明语言
简洁
准确
平实
课内检测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给下列标红的字词注音。
①和纸灰之 ②炀之 ③更互 ④燔土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冒 ②就火炀之 ③殊 
huò
yáng
gēng
fán
就,靠近。
覆盖。
根本。
课内检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②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4)“活板”的“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文章既然主要是写活板,为什么还要设置第1段和第3段内容?
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
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
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子侄们得到,直到今天依然被珍藏。
字印“活”,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其次排版“活”,“密布字印”,随时排用;印刷“活”,“更互用之”,统筹用板,提高效率;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以便一板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选用“活”,“木格贮之”,放在不同的木格中,便于灵活取用;做法“活”,遇到不常见的字“旋刻之”,随时增补;拆版“活”,“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第1段介绍印刷的简要历史,是为第2段推出活字印刷设置一个大的背景,也可以说是为了体现印刷术的发展和进步;第3段交代下落,照应第2段开头,使对活字印刷的介绍有始有终。
知识迁移
师旷论学
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了。”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①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昧:暗。
(1)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____ ____  臣闻之:__________
肓臣安敢戏其君乎:_________      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
(2)“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
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他的,代词。
自己,代词。
代词,代下文所言的事。
助词,的。
字面意义:(讲得)好极了。 深层意义:赞扬、佩服师旷关于学无止境的劝戒。
少年好学,(就)好像初升太阳的光华;壮年好学,(就)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芒;老年好学,(就)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
比喻、排比
学无止境,只要想学,不懈追求,任何时候都会有所收获
知识迁移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技之长,岂汝先父之志邪?”遂杖之。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
(选自《碎金鱼》有删改。)
(1) 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B.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C.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D.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2)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词的用法和意义。 及守荆南回 遂杖之。
(3)翻译句子。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世以为神
(4)结合本文及课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C
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
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
等到。
于是。
陈尧咨是一个射箭技术高超,但傲慢无礼、贪图享乐的人。
知识迁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②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1)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
斯是陋室:__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人不堪其忧: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原文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这。
使……扰乱。
能忍受。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颜回则“不改其乐”,体现了他们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