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九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1.(1分)“心中有法,行中有纪,以德立身,以责为重。”生活中,我们应遵循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宪法 B.纪律 C.道德 D.责任2.(1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A.中国最鲜明特色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C.民族振兴的基石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3.(1分)“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以来,广大纳税人因此受益,赡养抚养负担减轻,人权保护的底色擦得更亮。在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A.人身自由权 B.经济权利C.政治权利 D.人民幸福生活4.(1分)下列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与其判断相匹配的是( )社会生活的事件 判断A 赖某怀疑王某偷了他的手机,擅自闯入王家搜查 赖某侵犯了王某的住宅权B 小李将自己做生意获得的收益向灾区捐款8万元 小李依法行使财产的使用权C 某公司未经允许用小丽的照片做广告,被判侵权 该公司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D 小张忙于工作,把自己选举村长的选票送给小刘 小张依法行使选举权的表现A.A B.B C.C D.D5.(1分)学校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期间,几位同学准备以“依法履行义务”为主题,拍摄一组微视频。以下素材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有( )A.小丽的爷爷奶奶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B.小豫给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捐赠书籍C.经营超市的大刚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D.小明的爸爸参加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6.(1分)小融在商场买了一台学习机,使用一天后出现质量问题。小融维权的一般路径是( )①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②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③请工商行政部门调解④与商场店主协商解决A.①→③→④ B.③→④→② C.④→③→① D.④→③→②7.(1分)巴黎奥运会后,有人恶意引导舆论网爆运动员,国家依法处理相关违规内容及违规人员,呼吁人们共同抵制“饭圈文化”。这告诉我们( )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B.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C.公民不可以在网络发言D.公民可以任意行使权利8.(1分)在学习中,经常会用图示法表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①时代精神②中国精神B.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协商C.①中华文化②传统美德D.①公有制经济②个体经济9.(1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A.决定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10.(1分)同学们对小明一家每年额外收入情况进行讨论,以下选项与其他三人的收入性质不同的是( )A.姐姐:炒股获得的收入B.爸爸:私营企业专利技术分红C.妈妈:国有企业的奖金D.小明:小说被刊载获得的稿酬11.(1分)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一名言可以论证的观点是( )A.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幸福感B.自由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C.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D.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12.(1分)近年来,盲道、无障碍直梯、有声红路灯播报等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日益提速,不仅方便了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也彰显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发展的温度。这体现了( )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普通人群受到歧视C.特殊人群享有特权 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13.(1分)如图漫画《严查》启示行政机关需要( )A.加大执政力度 B.强化规则意识C.提高媒介素养 D.加强严格执法14.(1分)近年来,司法系统加大了冤假错案的纠正力度,一些重大冤假错案得到纠正。这说明国家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司法改革的核心是( )A.司法公正 B.严格执法 C.科学立法 D.全民守法15.(1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下列对法治与德治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②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③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④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1分)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推进高质量还有许多卡点瓶颈。面对这一现实挑战,摆在企业面前的选择是( )A.推进教育改革 B.坚持科技是第一动力C.激发创新活力 D.主导世界前瞻性研究17.(1分)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参与网络问政,这是民主生活中的( )A.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18.(1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明辨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富强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1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在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几代航天人犹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载人航天精神是( )①文化深层的内核②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③中华文化的精髓④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分)人口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支撑。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是( )A.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B.快速提高我国人口数量C.消除人口老龄化问题D.促进男女比例改善21.(1分)“节能有我,绿色共享。”节能减排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①节约粮食,减少浪费②购买过度包装产品③随手关灯,垃圾分类④多使用一次性物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2.(1分)“籽籽相拥,扬新筑梦。”扬州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全力推进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州对口援疆工作( )①消除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差异②体现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③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保证了扬州和新疆人民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1分)廿五载意气风发,廿五载春华秋实。回归祖国后,澳门迈入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最强的时期。澳门的发展得益于( )A.贯彻完全自治的方针 B.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C.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D.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24.(1分)东部战区在台岛周围相继开展“联合利剑﹣2024A”“联合利剑﹣2024B”演习。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行径的强力威慑。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A.一个中国原则 B.坚决维护祖国统一C.坚持九二共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5.(1分)小月在周末和同学聚餐时一起畅谈“2035年的美好生活”,下列与之相符的美好愿景是( )A.小王:我要和家人去旅游,感受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变化B.小李:我要去贫困地区当村官,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温饱问题C.小月:我要当脱贫攻坚志愿者,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D.小钱:我要和你们一起共同见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题7分,27题8分,28题10分)26.(7分)材料一: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领域为依托、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无人机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经济形态。(1)上面两幅漫画传递了哪些信息?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在其发展历程中,国家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出大批对口专业人才;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探索新业务、新技术;从业者们不断突破传统思维,齐心协力用智慧和技能推动低空经济稳步向前。(2)运用“创新永无止境”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密码。27.(8分)材料一:以下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修订历程: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相关单位扎实推进国防教育法修改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1)根据《国防教育法》的修订历程,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材料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民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某班在班会课上学习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时引发热议,初中生小甲认为:修订《国防教育法》意义重大,但接不接受国防教育是我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第一章总则 …… 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甲的观点加以评析。28.(10分)九年级某班以“弘扬宪法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坚持宪法至上】某同学在整理宪法知识时,对其思维导图略作调整:(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思维导图调整的理论依据。【铭记红色记忆】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的3名女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夺取泸定桥的战士们、一次次战胜困难,翻越雪山的战士们、行军途中相互搀扶和相互鼓励的红军战士们……回望长征路,这些红色记忆,成为了长征精神中最闪耀的篇章。(2)结合材料,分析这些红色记忆对于塑造青少年品格的价值。【感悟青春研学】学校依托丰富的本土资源,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探索。学校第一站来到仪征市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研学,一起感受现代化小镇的生机活力。通过打卡盐运博物馆、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等,了解盐运历史,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国家发展……(3)基于本次研学活动,以“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为题,设计一篇演讲提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A B D A C D B A B C D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 D D A D C D D D A B C题号 23 24 25答案 B D A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题7分,27题8分,28题10分)26.(7分)材料一: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领域为依托、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无人机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经济形态。(1)上面两幅漫画传递了哪些信息?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在其发展历程中,国家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出大批对口专业人才;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探索新业务、新技术;从业者们不断突破传统思维,齐心协力用智慧和技能推动低空经济稳步向前。(2)运用“创新永无止境”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密码。答案为:(1)低空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发展低空经济有利于提高创新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辐射领域广泛,场景应用丰富,发展低空经济有利于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同时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低空经济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低空经济需要科学立法,依法治理,打击低空经济活动中的不诚信行为、打击破坏低空经济的行为等。(2)①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②企业提升创新能力。③科技人员弘扬创新精神。27.(8分)材料一:以下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修订历程: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相关单位扎实推进国防教育法修改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1)根据《国防教育法》的修订历程,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材料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民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某班在班会课上学习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时引发热议,初中生小甲认为:修订《国防教育法》意义重大,但接不接受国防教育是我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第一章总则 …… 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甲的观点加以评析。答案为:(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②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能够有效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2)观点错误。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着。②接受国防教育是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③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28.(10分)九年级某班以“弘扬宪法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坚持宪法至上】某同学在整理宪法知识时,对其思维导图略作调整:(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思维导图调整的理论依据。【铭记红色记忆】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的3名女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夺取泸定桥的战士们、一次次战胜困难,翻越雪山的战士们、行军途中相互搀扶和相互鼓励的红军战士们……回望长征路,这些红色记忆,成为了长征精神中最闪耀的篇章。(2)结合材料,分析这些红色记忆对于塑造青少年品格的价值。【感悟青春研学】学校依托丰富的本土资源,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探索。学校第一站来到仪征市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研学,一起感受现代化小镇的生机活力。通过打卡盐运博物馆、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等,了解盐运历史,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国家发展……(3)基于本次研学活动,以“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为题,设计一篇演讲提纲。答案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2)①传承红色基因可以使青少年更加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②传承红色基因可以让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激发他们对正义、责任、担当等美德的认识和追求。③传承红色基因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勇于拼搏和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贡献力量。(3)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③我们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