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语文园地(第二课时)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修改作文下面的材料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的。修改作文知识链接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除课文已经举到的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课本的包书纸”外,还有:作文中写“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他讲着”,叶老先生将“不停”改为“悄悄”,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修改作文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修改作文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冲啊,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先生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3.把长句断成短句。修改作文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上课了,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家... ..”,这句话中“了”字用得太多,显得啰唆,叶老先生删去两个。4.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修改作文作文中写“上课了,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家”,叶老先生把“上课了”改为“上课铃一响”,在“他”后面增添“走进教室”这样,就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5.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修改作文修改作文作文中有好几处将“像”写成“象”,叶老先生一一加以改正。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较多,有的逗号改成句号,有的句号改成逗号,还有感叹号改成句号,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3.把长句断成短句。4.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5.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总结修改我们以后修改习作要学习叶圣陶先生用字的准确性,把长句改成短句,删除多余的词使句子干净规范等方法,认真地把我们的习作修改好。总结提高你对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有什么感受?和家人说说。走 进日积月累不满周岁襁褓2到3岁孩提女7岁髫年男孩8岁始龀10岁以下黄口女12岁金钗之年女十三四岁女15岁男15岁女20岁豆蔻年华及笄之年束发桃李之年男20岁弱冠20岁之前古人年龄称谓整体了解女24岁花信年华女30岁半老徐娘男30而立之年男40岁不惑之年男50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80岁80到90岁90岁古稀之年杖朝之年耄耋之年鲐背之年100岁期颐24岁—100岁古人年龄称谓整体了解读准字音豆蔻年华出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女孩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弱冠出处:《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 。以示成年,体犹未壮。称谓讲解而立出处:《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惑出处:《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花甲出处: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 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古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期颐出处:《礼记·曲礼上》。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图解年龄称谓图解年龄称谓形容一位男性年龄只有二十多岁。年方弱冠形容人已经快四十岁了。已近不惑之年老人已经六十多岁了。年逾花甲......学以致用记一记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更多有关古人年龄称谓的词语。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