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课件(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课件(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岳阳楼记
篇 目 真题考查年份 备考题考查年份 对应教材
岳阳楼记 2018年 九上11课
醉翁亭记 2023年 2018年 九上12课
湖心亭看雪 九上13课
鱼我所欲也 2020年 九下9课
送东阳马生序 2016年 九下11课
曹刿论战 2024年、2015年 九下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下21课
出师表 2021年、2019年 九下23课
三 峡 八上10课
篇 目 真题考查年份 备考题考查年份 对应教材
答谢中书书 八上11课
记承天寺夜游 2021年、2015年 八上11课
富贵不能淫 2020年 八上23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八上23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上23课
桃花源记 八下9课
小石潭记 2022年、2017年 八下10课
《庄子》一则 (北冥有鱼) 八下21课
《礼记》一则 (虽有嘉肴) 八下22课
篇 目 真题考查年份 备考题考查年份 对应教材
马 说 2016年 八下23课
《论语》十二章 七上11课
陋室铭 2019年 七下17课
爱莲说 2017年 七下17课
《吕氏春秋》一则 (伯牙鼓琴) 课标篇目
篇 目 真题考查年份 备考题考查年份 对应教材
考情总结: 1.在考查范围上,课内语段以2022年版课标推荐的七九年级应背诵的文言文为考查范围。从2021年河南中考试卷来看,除当年试题不会重复考试外,其他均为重点,不可随意预测押题;课外语段在作者、内容、主旨或写法上与课内语段相关联。 2.在考点上,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或辨析、文言重点句子翻译、课内外文意理解与对比探究。 3.在题量和分值设置上,一般设4道小题,每小题2~4分,共10~11分。 4.在题型设置上,2023年打破了对文言词语释义或辨析的考查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呈现形式,而是以表格形式提供方法提示,使用工具或联系已知进行比较分析;2024年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既考查课内实词意思的对比辨析,又有根据词语义项推断课外实词意思的考查。文言重点句子翻译题均考查课内语句,一般设1题。课内语段的分析理解单设1题,课内外语段的理解分析与对比探究单设1题,以问答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 课标文言文篇目分册梳理
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九上第11课)
〔北宋〕范仲淹
河南考情略知:2018年与王士性《广游志(节选)》对比考查,都与岳阳楼相关。
文学文化常识:1.选自《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始为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训练水师时构筑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在阅兵台旧址建楼。唐宋以后此楼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1867)建。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原文呈现 精准翻译
   庆历四年春,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②[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段解】简要记叙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庆历四年的春天,①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②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原文呈现 精准翻译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③[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⑤[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段解】在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的不同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③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如此,北面直通巫峡,⑤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⑥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原文呈现 精准翻译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⑦[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⑧[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段解】写湖上风雨图景,抒发览物而悲之情。   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⑦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⑨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原文呈现 精准翻译
   至若春和景明,⑩[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1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13[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段解】写湖上春光明媚的图景,抒发览物而喜之情。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⑩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里)畅游,11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12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心境开阔,精神愉快,13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快乐啊。
原文呈现 精准翻译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1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17[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段解】点明文章的主旨,抒发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理想抱负。交代写这篇文章的时间。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14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他们)15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居江湖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16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17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
课下注释梳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明年 越: _____________
3.政通人和 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废具兴 具:____________________
5.增其旧制 制:___________
6.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___________________
7.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同“俱”,全、皆
规模
同“嘱”,嘱托
胜景,美景。胜,美好
8.浩浩汤汤 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横无际涯 际涯:___________
10.朝晖夕阴 晖:__________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2018】也 大观:____________________
12.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势浩大的样子
边际
日光
壮丽景象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
“唐贤今人诗赋”
如此……那么
14.南极潇湘 极:_______________
15.迁客骚人 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得无异乎 得无:_______________
至、到达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贬谪、降职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
“骚人”。后泛指文人
表推测
17.若夫淫雨霏霏
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淫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连月不开 开:__________________
19.浊浪排空【2018】 排空:__________________
20.日星隐曜 曜:____________
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连绵不断的雨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指天气放晴
冲向天空
光芒
21.山岳潜形 山岳潜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樯倾楫摧 倾:__________ 摧:__________
23.薄暮冥冥 冥冥:____________
2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倒下
折断
昏暗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
惧怕被批评指责。国,指国都  
25.至若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__
26.波澜不惊 波澜不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一碧万顷 万顷:_______________
28.沙鸥翔集 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锦鳞【2018】游泳 锦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岸芷汀兰 芷:________ 汀:__________
31.郁郁青青 郁郁:__________________
日光
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极言广阔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
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白芷
小洲
形容草木茂盛
32.而或长烟一空 一:_______
33.静影沉璧 璧:_______________
34.此乐何极 何极:________________
35.宠辱偕忘 偕:___________
36.把酒临风 把:___________
3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
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形的玉
哪有尽头
一起
持、执
探求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38.或异二者之为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庙堂之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庙堂,指朝廷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4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
人乐之后才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如果没有
就是“与谁归”
一词多义串教材
1.明:①越明年,政通人和    _________________  
②明日徐公来 ________________
③以伤先帝之明【2019】 ____________
④明【2019】灭可见 ____________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年)
次(日)
英明
明亮
明确,坚定  
2.和:①政通人和 ___________
②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________
③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
④言和而色夷 ____________
3.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2018】也 ____________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
③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
和乐
和煦

谦和
景象
观赏

4.空: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018】 ___________
②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__
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
④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
5.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
②欲有求于我也 ___________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
④求而不得者也 __________
天空
消散
空旷
在空中
探求
请求
要求
请教
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点:①越:到。②明年:第二年。③具:同“俱”,全、皆。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点:①尝:曾经。②求:探求。③或:或许、也许。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点:以:因为。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点:①先:在……之前。②后:在……之后。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教材教参设问
教材链接
1.【教材课后思考探究】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这两段是拟写游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风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
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植物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教材变式问】(2021·广西贵港)《岳阳楼记》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其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引出下文并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主旨。
教参链接
2.【教参问题探究】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答:立意:本文超越了单纯记山水楼观的文章框架,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畅谈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范仲淹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构思:在内容上,作者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
重点补充设问
内容理解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阐释了“古仁人”怎样的胸怀?
答:阐释了“古仁人”的旷达胸襟: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始终为人民疾苦而忧,为国家患难而忧。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是时时处处忧国忧民的思想品格,与那些“迁客骚人”的情怀形成鲜明对比。
4.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答: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变式问】“迁客骚人”的“感极而悲”是一种“忧”,“古仁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也是一种“忧”,说说这两种“忧”有何不同。
答:前者“忧”的是个人的得失、环境的变迁;后者“忧”的是国家大事,是为君主和天下百姓而忧。
情感态度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
答: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对比理解
6.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则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答:示例:我更欣赏范仲淹的人生态度。因为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他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就需要这样的人。(或:我更欣赏柳宗元的人生态度。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或:我更欣赏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赞美和学习。)
一、(2018·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岳阳楼记》第24段。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又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释】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排空:一扫而空。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暮:傍晚时分。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B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意思对即可。2分)
3.语段(一)中,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2分)
看到阴惨可怖的景象,联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人生坎坷,于是心生悲情。(意思对即可。2分)
4.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4分)
第一问:用滕王阁、黄鹤楼层层铺垫,衬托岳阳楼。(意思对即可。2分)第二问:语段(二)目的就在岳阳楼本身,意在突出岳阳楼景最美、楼最雄。语段(一)目的不在岳阳楼本身,而是由岳阳楼引起下文,表达作者的情感。(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 (共11分)
【甲】《岳阳楼记》第35段。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摘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而或长烟一空”中的“或”是“有时”的意思,与“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中的“或”意思相同。
B.“是进亦忧”中的“是”是“这”的意思,与“斯是陋室”(《陋室铭》)中的“是”意思不同。
C.“投”有“放逐”“赠予”“投向”“置放”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投箸而起”中的“投”是“置放”的意思。
D.“已”有“停止”“完成”“已经”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泫然不能自已也”中的“已”是“完成”的意思。
D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意思对即可。2分)
3.甲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用意是什么?(3分)
对比“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不同的悲喜观,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1分)赞美古仁人的高尚品德,(1分)进而突出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1分)
4.“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分析“古仁人”和袁中道有什么不同。(4分)
袁中道和甲文中的“迁客骚人”都是典型的“以物喜,以己悲”,他们的悲喜是随着外界环境和个人的得失而变化的。(2分)而“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