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1张PPT)区域发展战略我们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之中,时刻影响和改造着区域。区域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交通运输是区域开发的基础,区域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交通运输的建设。我国在推动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加紧建设海洋强国。对自然吾辈应存敬畏之心,对未来我们更有青云之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瞻远瞩,纵横捭阖,科学谋划区域格局,绘就未来壮美宏图。第四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湘教版必修二 4·1——Transport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新课导入清朝晚期,郑州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1906年,从北京卢沟桥经由河南至湖北汉口的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其后,从开封到洛阳的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前身)与京汉铁路在郑州交会,使郑州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这两条铁路不仅繁荣了郑州的经济,也改变了郑州城市的框架1954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随着京九、焦柳、宁西、新兖(河南新乡至山东兖州)、太焦等铁路的建成,加之郑西、郑徐等高铁的通车,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2016 年,郑州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思考:交通运输对郑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课标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类型以及布局的原则。2.理解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影响。3.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4.认识日新月异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生活的影响;加深对乡土情感。要点导学Essentials Tutorial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难点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交通运输变化和布局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动态过程CONTENTS/目录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概念: 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类型: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3.特点:高速度、网络化4.地位: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5.作用:影响人们衣、食、住、行和各种产业活动,乃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交通运输概述高速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研制地下真空隧道超音速列车。这种神奇的“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速达2.25万千米,是音速的二十几倍。设计在地下挖出隧洞,铺设2~4根直径为12米的管道,用超导方式驱动列车以超音速在隧道中运行网络化特点古代交通运输方式:1.北方:马匹、马车 ,陆路为主2.南方:水运发达一、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管道水运航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GKTDZY高铁快车特快动车直达旅游河运海运民用航空国家航空# 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Railway transport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mode of transportation in modern times)货物: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等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OB-# 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Highway transportation (the fastest growing, most widely used and increasingly important)货物:短程,量小的货物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Waterway transportation (a transportation mode with a long history)货物: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品等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Pipeline transportatio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combined with lines)货物:液态或气态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占地少缺点: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航空运输(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Air transport (the fastest modern mode of transport)货物:急需,量小,贵重的货物,如急救药品等优点:运输速度快、且运输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对比水运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运量运速 运价 灵活性连续性前期 投资大→小低→高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差居中最好好最差最差最好好居中差投资少投资多占地广投资较多投资多投资多灵活性:在运输过程中遇到某些突发状况,能不能及时调整做出改变。连续性: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之间的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受其他条件影响而中断。最快最慢较快居中思考|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案例 要求 铁路 公路 海运 河运 航空从哈尔滨到广州参加贸易洽谈会 次日必须报到 从重庆到武汉 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从太湖运2t活鱼到安吉 保鲜 从太原运200吨煤到武汉 走近路降低运费 从天津运1万吨盐到上海 选择最经济的办法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交通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人际交往日趋密切高速铁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16 年 6 月,沪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它连接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中心城市,全长 2 266 千米。该铁路运营后,从上海到昆明的时间由原先普通客车的 37 小时缩短至 8 小时。也就是说,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边陲,不需半日即可直达。高速铁路是指设计时速 250 千米及以上的客运专线。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营运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高铁营运里程的 65% 以上。高速铁路不仅影响我们的出行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人们日常出行不仅衡量距离远近,更以时间表明行程长短。比如,北京与郑州相距约700 千米,人们更倾向于以 2.5 小时来表明两地间的高铁时间距离。高速铁路使区域间的同城效应逐渐显著,异地置业成为可能,“一线城市工作,二线城市居住”的购房模式应运而生。上海的高房价迫使上海的一些职工在苏州昆山购房,人们乘坐高速列车往返两地仅需 20 分钟,使得两地犹如一城。阅读截至2020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519.81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6.1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14.6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3.8万千米。读图,试从交通运输线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原因。活动我国东部交通线路里程长,密度大,通达度高,交通线路类型多样,形成网状交通运输格局。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东部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建难度低。西部交通线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较低。西部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活动活动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分为多种类型,G代表高铁列车,Z代表直达特快列车,D代表动车组列车,K代表快速列车,L代表临时加开列车,Y代表旅游列车。结合下表,谈一谈你对高速铁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看法。活动通过对比G79高铁与普通列车的运行数据:①G79仅停靠6个站点用时8小时,Z35停5站用时21小时,K599停23站用时近30小时,说明高铁通过减少停靠站点和提升速度显著缩短通勤时间;②运行时间压缩使北京-广州实现当日往返,改变传统长途出行的时空概念;③更短的交通时间促进商务往来、跨城就业、周末旅游等新型生活方式;④高铁网络形成加速了城市群一体化,推动经济要素快速流动高速铁路的出现,使交通运输效率大幅提高,使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二、交通运输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 区域发展相互促进交通运输会提高沿线地区的可达性,加速区域的综合发展区域整体水平的提升,城市的发展壮大,又会促进交通运输的建设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促进沿线城市的发展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与水运有关。西方的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的兴起,也与河流有着密切关联。伦敦维也纳巴黎布达佩斯除水运外,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例如: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在西方,罗马帝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对欧洲城市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例:石家庄、郑州和株洲。地区交通运输变化,会给地区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由于 京杭运河开凿,我国南方与北方经贸联系得以加强,扬州、济宁、聊城等凭借运河得到充分发展。当运河严重淤塞后,这些城市的发展明显受阻。随着京沪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运输逐步取代水运,铁路沿线的城市便迅速发展壮大。京杭运河开凿扬州兴起、繁荣运河淤塞扬州发展缓慢运河的疏浚扬州又迅速发展起来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可达性,促进了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强化了区域优势,进而形成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径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类型:沿海型、沿河型、沿路型、复合型。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区位优势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运输需求增加交通投资增多交通可达性提高运输费用降低城市体系优化相关产业发展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带沿海型经济带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如日本东海道经济带。经济带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带濑户内海沿岸经济带沿海型经济带沿河型经济带是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长江经济带。沿河型沿路型经济带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陇海一兰新经济带。经济带沿路型经济带复合型经济带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陇海—兰新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贯穿我国东、中、西部 10 个省区,共与 10 多条南北向铁路交会,另有 310 国道与陇海铁路并行, 312 国道与兰新铁路并行。陇海—兰新线将东陇海经济带与中部的中原城市群、西部的关中城市群,以及兰新经济带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以铁路干线为纽带的发展轴。发展轴内煤炭、水力、有色金属、农业资源丰富,能源、电力、有色冶金、轻纺、石化、装备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较为发达,已形成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若干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枢,以及徐州、开封、宝鸡、天水等一批工业和旅游城市。陇海—兰新沿线虽然开发历史悠久,但沿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沿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还不够密切,整体发展程度不及沿海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1.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内容。1.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内容。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内河航运大连、上海、天津、广州连云港、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能源、电力、制造业、航空航天电力、钢铁、汽车、石化、服务业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日本是个多山岛国,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下游地区。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在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主要工业区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活动(1)指出不同交通方式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的变化。①从东京出发0~400㎞内,短距离高速公路所占比重较高,随距离的增加高速公路比重下降,新干线比重上升;②400~800㎞内,新干线占绝对优势;③800㎞后,新干线比重下降,航空比重最高。活动(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1975年、1985年、2014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①1975年,高速公路长度小,密度小,连通主要城市;②1985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增加,密度增大,由沿海向内陆发展,连通城市数量多;③2014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大,密度大,形成交通运输网。活动(3)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①促进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技术传播;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③缩小城乡差距;④缩短出行时间;⑤加强区域联系。活动(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①日本能源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②日本经济对交通依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③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课堂小结交通运输发展1.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判断、选择)2.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运量、速度、货物性质、运费(多、快、好、省)区域发展促 进相互影响推动变化小结课堂小练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加速区域城市化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完善区域铁路网2.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AD解析1.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区域铁路多由内陆地区延伸至沿海地区,且铁路沿线多矿产,可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农矿产品输出,A正确;农矿产品输出属于初级产品出口,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不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能加速区域城市化,B错误;图示区域内铁路大多连接内陆与沿海,主要运输农矿产品,对人员对外交流影响较小,C错误;图示区域铁路布局分散,相互连接较少,区域铁路网还没有形成,D错误。故选A。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1.5%”可知,蒙内铁路的建设直接带动了肯尼亚社会经济的发展,D正确;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对促进人口向外流动的影响较小,A错误;在蒙内铁路建设期间,该铁路还未竣工,无法缩小肯尼亚南北地区差距,B错误;铁路建设必然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不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C错误。故选D。3.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读图,比较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数量和速度特点,下图中数字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A.①水运 ②铁路 ③空运 ④公路B.①公路 ②铁路 ③空运 ④水运C.①铁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公路D.①公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铁路C3.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交通方式的判断,从运量和运速二方面比较。运速最快,运量小的是空运;运速慢,运量最大的是水运;运速较快,运量较大的是铁路,运量小,运速慢的公路。故选C。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将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行程缩短至不到12小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 )A.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提高B.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C.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降低D.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5.兰新高速铁路经过西宁,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客运量 C.气候 D.水温6.兰新高速铁路建设后( )①实现了甘藏新三省区的铁路贯通②减轻了兰新线铁路的货运压力③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同城效应”④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DBD解析4.答案:D解析: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D对。高速铁路比普通铁路的投资大、运费高、安全性高,A、B、C错。5.答案:B解析:高速铁路主要是客运,要照顾沿线的大城市发展,兰新高速铁路经过西宁,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客运量,B对。建筑技术的提高,自然因素不再是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需求是主要因素,地形、气候、水温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6.答案:D解析:兰新高速铁路建设后,不经过西藏,不能实现甘藏新三省区的铁路贯通,①错。增加的是客运专线,也可以减轻兰新线铁路的货运压力(客流减少、增加货运),②对。缩短乘车时间,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同城效应”,③对。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④对。D对,A、B、C错。感谢观看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