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教学课件(50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教学课件(50张)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Marin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China;smarine developmentstrategy
GEO Powerpoint
1998年和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青少年海洋意识进行了调查。这16年间,认为国民海洋意识“强”的比例从3.9%提高到20.9%,认为“弱”的比例从49.6%下降到29.9%。在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环保等意识上,青少年表现较好;但是,在海洋安全、海洋国土、海洋政策等意识上,青少年表现则相对较弱。
《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6)》显示,我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偏低,海洋意识整体偏弱,普通居民海洋知识欠缺,某些重要概念模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1.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国家海洋权益?
2.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我们为什么先要提高海洋意识?
新课导入
1.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国家海洋权益?
导入探究
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
2.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我们为什么先要提高海洋意识?
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首先从树立海洋意识开始。
地理实践力:了解我国海洋国情,通过查阅国家海洋权益内容等实践活动,具体说明我国海洋权益包括的内容。
区域认知:通过读图和填图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域的划分,能够分辨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以及各海域的法律地位和相关国家在其中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的海洋权益及其意义。
03
04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举措及其意义 。
综合思维能力:了解我国海洋国情,通过查阅国家海洋权益内容等实践活动,具体说明我国海洋权益包括的内容。
01
02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目标
1.海洋权益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01
学习重点
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理解维护我国海洋主权的方式及其重
要意义。
02
学习难点
目录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01
02
03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
第一章节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海洋权益定义
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海洋权益范围
沿海国可以主张权利的各类海域分布示意
01
国际法
0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03
国内法
05
历史证据
04
国家实践
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
内容:
①对传统的基本海洋法律制度,如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公海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②制定了许多新的海洋法律制度,如专属经济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岛屿、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制度。
意义:
拓展了沿海国在海洋上的管辖范围,沿海国可以将管辖海域范围从传统国际海洋法所规定的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宽大陆架国家还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阅读
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与东海,以大陆架为主,水深约70 米。海域上的主要岛屿包括福建沿海岛屿、澎湖列岛及台湾屏东的琉球屿。
台湾海峡属东海海区,呈东北—西南走向,长 370 千米,总面积约 8 万平方千米。海峡北窄南宽,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平潭县海坛岛之间,约 130 千米。
澎湖列岛位于海峡南部,由 64 个岛屿和许多礁石组成,岛屿总面积约 127 平方千米,为火山喷出熔岩凝结而成的玄武岩台地,最高海拔 79 米。澎湖列岛与台湾岛之间为澎湖水道,长 65 千米,宽 46 千米,为地壳断裂形成的峡谷。
台湾海峡有寒暖洋流交汇,渔业生产条件优越,著名海产有鲯鱼、鲔鱼、鲨鱼等。台湾海峡航运价值突出,是我国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
台湾海峡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为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规范化道路提供了基本框架。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要条款内容,完成相关任务。
(1)读图_x0008_,说出图中相关区域的含义及其空间范围,讨论在这些区域沿海国和其他国家的权利及义务
(2)举例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分析其利弊。
课堂活动
内水
【划分】一国领陆范围以内的河流、湖泊和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内海、海湾、海港和海峡内的水域
【相关权益】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活动(1)
领海
【划分】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相关权益】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国家主权,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毗连区
【划分】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相关权益】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的行为而在毗连区内行使必要的管制权
专属
经济区
【划分】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二百海里。
【相关权益】沿海国享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主权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其上空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公海
【范围】: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内的全部海域
【相关权益】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活动(1)
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超过350海里。
权益: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大陆架
国际海底区域
国际海底区域: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权益: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
活动(1)
原因:①提高自己在第三世界的形象。
②中国的海岸线很长,大陆架宽广,海洋资源丰富,因而从经济效益着眼,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国有利。
③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以分享开发深海海底资源而获得的利益。
④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损于渤海和琼州海峡作为内海的法律地位,因为渤海和琼州海峡无论在国防上或经济上对中国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有利于我国解决周边海域的国际争端,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弊:公约部分规定模糊,对我国海洋领土的划分产生不利影响。
活动(2)
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总面积约 5.69 km。钓鱼岛主岛位于该海域的最西端,是该海域面积最大的岛屿。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1958 年,我国政府发表领海声明,宣布台湾及其周围各岛属于中国。针对日本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对钓鱼岛所采取的种种侵权行为,我国于 1992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其明确规定“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属于中国领土。2009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了海岛保护开发和管理制度,对海岛名称的确定和发布作了规定。据此,我国于 2012 年 3月 公 布 了 钓 鱼 岛 及 其 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2012 年 9 月 10 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9 月 13 日,我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的坐标表和海图。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东北侧,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分布在东经 123°20′~124°40′,北纬25°40′~26°00′之间的海域,由钓鱼岛、
(1)查阅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标准名称及《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议一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意义?
(1)钓鱼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地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冲绳海槽相隔。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属的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77万平方千米的海区中应归我国管辖的为54万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维系着国家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的资源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维护我国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打击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等等。
21世纪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依赖海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重要意义。
活动
有人认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要有坚定的国家决心,公开宣示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开展国家间的外交活动,争取更多的国家承认自身的海洋主权。

要有足够的海上军事力量,在必要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要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以支持政府部门甚至是军事力量保卫国家海洋权益

要对所拥有的海域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体现所承担的国际责任。

针对以上观点,谈一谈你的看法
2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第二章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
含义
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背景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海洋强国
海洋,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被纳入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中。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明朝初期,郑和率领浩大船队七下西洋,将中华文化和发明创造送给友邦。到了近代,封建王朝固步自封,实施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发展海洋事业,泱泱大国逐渐沦落为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惨痛的历史教训,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奋发图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蓝色国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
课堂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 海洋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对此谈一谈你的看法。
2. 为什么要坚持陆海统筹建设?
3. 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你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1. 海洋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对此谈一谈你的看法。
1.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崛起,都是因海而兴、依海而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对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维护和拓展,因此中国走向海洋是历史的必然。
2. 为什么要坚持陆海统筹建设?
2. 海陆统筹是指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海、陆的资源环境特点,系统考察海陆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海陆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和潜力基础上,以海陆两方面协调为基础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工作,以便充分发挥海陆互动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3. 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你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3.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素质,为以后建设海洋强国做准备;
②积极宣传海洋强国建设;
③为海洋强国建设出谋划策;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承担维护祖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使命。
3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第三章节
加强陆海统筹建设,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济,构建海运大通道。
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既要注重开发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开发格局的优化。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海岸带地区是海洋开发活动的核心区域,是坚持陆海统筹、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开发。
1.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例如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但在技术装备、作业方式、探测能力等方面,需要进行全面提升。大力发展高品质的滨海旅游业、深海探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高科技产业。
2.提升海
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
重点方向是从我国沿海港口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我国沿海港口到太平洋、北冰洋。串联东盟、南亚、西亚、北非、大洋洲、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发展面向海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
3.建设 21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
阅读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区,是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山东沿海六市两县,海域面积_x0008_15.95_x0008_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_x0008_6.4_x0008_万平方千米。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成绩斐然,其海洋产业成为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该经济区更加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海岸带污染源进行全面整治,控制海水养殖强度,严禁掠夺式酷渔滥捕,强调陆海统筹协调发展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海洋科技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技术保障,也是增强海洋开发能力的重要支撑。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我国在海洋高新领域有领先世界之处,例如载人深潜技术和装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仍有差距,需奋起直追。只有掌握现代海洋科学技术,面对巨大的海洋宝库,我们才不会“望洋兴叹”!
3.创新海洋科技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重要的是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就要拥有强大的海上综合力量;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手段,不断提升国家对所属海域的控制能力,使国家海洋权益得到广泛认同和充分保障。
5.维护海洋权益
类型 说明
海洋政治权益 包括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
海洋经济权益 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等
海洋安全利益 将海洋作为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海上军事冲突
海洋科学利益 将海洋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
海洋文化利益 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
海洋权益知识拓展
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倡导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的分布区。我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的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为了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我国于 1947 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 1948 年 2 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
2002 年,为了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各方承诺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2012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 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
2. 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3. 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活动
1. 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
①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②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③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④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活动
2. 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中国表示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
在涉海争端问题上明确重申,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重大方针,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活动
3. 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 海洋运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居全球第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货轮航经此地;南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渔业资源种类多、渔获量大,油气资源丰富。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赖海洋运输,为了保障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急需建设海洋强国。
活动
海洋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对此谈一谈你的看法。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崛起,都是因海而兴、依海而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对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维护和拓展,因此中国走向海洋是历史的必然。
内容拓展
课堂小结
小结
课堂小练
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发展蓝色经济的主要目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包括:①海岸开发保护带(从海岸线向陆域10km起至领海基线之间的带状区域),②近海开发保护带(从海岸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至领海区外部界线的带状区域),③远海开发保护带(从近海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至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的带状区域)“三带”。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近海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距离领海基线( )
A.10海里 B.12海里
C.24海里 D.200海里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三带”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大海陆资源开发力度
B.推动现代化城镇组团发展
C.促进海陆运输产业发展
D.减少陆域对海洋生态破坏
B
D
1.答案:B
解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近海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大致与领海区外部界线重合,因此其距离领海基线12海里。故选B。
2.答案:D
解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三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推动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D正确;加大海陆资源开发力度、推动现代化城镇组团发展、促进海陆运输产业发展都不是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
解析
下图示意南海诸岛区域。据此回答下题。
3.我国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海洋权益主要包括( )
①领土主权
②内水和领海权益
③公海权益
④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
②巩固国家安全
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D
解析
3.答案:B
解析: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①②④符合题意;海洋权益不包括公海权益,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南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维护南海权益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①正确;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任何国家对这些岛屿或海域的占领,均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故维护南海权益能够巩固国家安全,②正确;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主要通过限制污染物排放或达标排放、规范人类活动等措施来实现,③错误;南海是我国主权范围的海域,维护南海权益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正确。
2012年9月10日,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位置见下图)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下图为钓鱼岛及其领海基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M所在海域是我国的( )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6.我国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科考,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一项措施。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经济意义表现为( )
①巩固国防
②维护对外贸易航运通道
③营造海上安全生产秩序
④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钓鱼岛历史上一直都是中国领土,日本强行霸占钓鱼岛,并经常驱逐中国渔船,其真正目的是( )
A.准备侵略中国 B.争夺东亚霸权
C.敲诈渔民钱财 D.抢占海洋权益
A
B
D
解析
5.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M所在海域位于领海基线内侧,是我国的内水,A正确。海洋法将领海定义为: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不合题意,B错误。毗连区指邻接沿海国领海,但在领海范围之外一定宽度的海域,是保护沿海国权利和利益的重要海域。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不合题意,C错误。“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不合题意,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维护海洋权益的经济意义”可知,巩固国防不符合题意,①错误,ACD错误。维护海洋权益,可以维护对外贸易航运通道,营造海上安全生产秩序,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②③④正确,即B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日本强行霸占钓鱼岛,并经常驱逐中国渔船,其真正目的是占有钓鱼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D正确。与准备侵略中国、争夺东亚霸权、敲诈渔民钱财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