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教学课件(48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教学课件(48张)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课时
必修二4.2
新课导入
长江经济带(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YEB)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两翼”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思考:长江经济带对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有什么意义?
课程标准
结合案例,探究掌握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以及各时期的战略;学会分析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地理背景
学习目标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环境整体性出发进行思考,明确区域各地理现象、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环境的差异性出发进行思考,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
利用图表和实地调查,培养学生读图和调查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地理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1.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分析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2.能够通过查阅或搜集相关资料,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况,进而认识我国的宏观发展格局。
01
重点
1.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及案例了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能够从人地关系、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02
难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01
02
03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目录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02
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将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支撑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01-长江经济带概况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走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
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威胁,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长时期的围湖造田、填湖造陆,使得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面积由 1950 年的 17198 平方千米减少到现在不足 6600 平方千米。尽管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1.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2.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长江黄金水道
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
完善的高速公路网
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与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
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城市分布密集,大城市较多
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活动:
 
位置和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资源优势: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 矿产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
产业优势: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
人力资源优势: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市场优势: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1. 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尽管长江流城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长时期的围湖造田、填湖造陆,使得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面积由1950年的17198平方千米减少到现在不足6600平方千米
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威胁,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活动:
 
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环境污染严重;
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
产业同质化;
上、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
能源资源不足。
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新时期优化我国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也是由长江经济带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优势以及其存在的紧迫问题决定的。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Inland Economic Belt
01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zone
02
立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03
阅读
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依靠沪蓉和沪瑞两大通道,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Pilot demonstration area
04
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
阅读
长江奏响绿色天籁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坚强支撑。谋划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清理,或改造提升,或关停并转。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行河长制,彻底整治生产性和生活型污染源,确保蓝天白云下的一江清水。
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协调处理好上中下游的发展关系,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重点解决下游“卡脖子”、中游“梗阻”、上游“瓶颈”等问题,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活动
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
内部空间结构、对外空间联系等地理背景。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2.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①水、矿产资源丰富
②水运、陆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④水运、陆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⑤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1.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限制因素:
1.丘陵、高原、山地地形复杂
2.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台风灾害多发
3.湖泊萎缩,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水污染严重。
4.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相应对策:
1.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优势产业的综合利用,避免产业同质化。
2.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河长制,治理水污染。
3.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清理,改造提升,关停并转。
4.协调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航道通航能力。
2.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
03
03
京津冀地理背景
1
1)范围: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2)优势条件:
3)存在的问题:
平原面积广阔;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京津冀地理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3
目的: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载体:生态型都市圈建设
重点: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
主线: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
抓手:构建长效体制机制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措施: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注重“瘦身健体”,传统市场向河北转移,科技企业抢滩天津和河北。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
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着力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重点建设好雄安新区。
3
成果: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目前,京津冀形成 1.5 小时交通圈,推行公交一卡通和高铁互联互通;司法、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这里正在建设国际一流航空枢纽、世界级现代港口群和环首都公园。2022 年北京将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看看大家怎么说: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017 年 4 月,国家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雄安新区规划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功能,优先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医疗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1)说明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2)议一议,设立雄安新区,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雄安新区重点营造优美的亲水生态环境,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数字城市和智慧新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1.区位优势
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地理位置优越;
立体化的交通便捷通畅;
坐落于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周围,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
2.重要意义
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于区域的分工和合作;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
雄安新区
3.借力发展
雄安新区的建设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生态、绿色、环保、高端高新产业;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实现错位发展;
依托白洋淀湿地,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因地制宜,进行城市规划。
①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
②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
③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
④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
小结
课堂小练
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
2.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确的是( )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
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D
解析
1.答案: A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A正确。单一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并不能体现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BCD错误。故选A。
2.答案: D
解析: 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应该是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东西部互动合作,而非只是提供生态产品,①错误,④正确,AB错误。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应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的同时,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从而推行新型城镇化,②错误,C错误。长江经济带应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③正确,即D③④正确。故选D。
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技术水平 D.人口密度
4.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在于(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
B
A
解析
3.答案:答案:B
解析:渝万高铁所经地区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沪宁高铁所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两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正确;两高铁所线地区气候差别不大,A错;我国高铁技术水平差别不大,C错;人口密度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D错。故选B。
4.答案:A
解析: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因此腹地广阔是其独特的优势,A正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交通都较为便利,B错;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不是其独特的优势,C、D错。故选A。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图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石家庄相比,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优势( )
A.交通便利
B.经济基础好
C.地形平坦
D.环境人口容量大、发展空间大
6.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
A.王府井图书中心 B.国家行政职能部门
C.高科技研究中心 D.各国在中国大使馆
7.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土地利用合理的是( )
A.保护白洋淀原生环境,禁止开发建设
B.压缩城市公共建设用地,节约土地资源
C.围填白洋淀周边湿地,作为建设用地
D.适当扩大公共建设用地,提升城市品质
D
D
C
解析
5.答案:D
解析:与石家庄相比,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位于京津冀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地质条件稳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D正确。与石家庄这一省会城市相比,雄安新区在交通、经济基础方面都比较差,AB错误。都处于华北平原,地形条件不是雄安新区的优势,C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由题中材料可知,雄安新区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和各国在中国大使馆是属于首都的行政和外交功能,属于首都功能,所以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的部门,BD错误,C正确。王府井书店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文化企业,作为中国精神文明的窗口,始终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不能进行搬迁,A错误。故选C。
7.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雄安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但不能禁止开发建设,AC错误。应适当扩大公共建设用地,提升城市品质,B错误,D正确。故选D。
感谢观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