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2025)中考仿真模拟试卷物理·答题卡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11.(2分) , 。12.(2分) , 。13.(2分)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4.(2分) , 。15.(2分) , 。16.(1) ;(2) ;(3) ;(4)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7.(2分)18.(2分)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9.(1)(2) 。(3) 。(4) 。(5) 。(6)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1) ;(2) ; ;(3) 。21.(1) ;(2) , ;(3) , ;(4) 。22.(1) ;(2). ;(3) ;【解释】 ;【交流】(1) ;(2) ,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23.(9分)24.(9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3)(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2B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为C.绿色菠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D.一个成熟苹果的质量约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虚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有关B.乙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丙图中,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丁图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其光路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3.(3分)安全用电是每一位中学生应有的常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B.断开电源开关后再更换灯泡C.通电电线起火时立即泼水救火D.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4.(3分)将、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 “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都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两磁环相对面(即的下端和的上端)为同名磁极B.木架对的支持力等于C.对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D.木架对的支持力和对木架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3分)如图所示是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中的精彩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手从大跳台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选手落地后还要继续滑行是因为选手没有受到摩擦力C.选手在空中完成旋转动作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D.滑雪板设计得宽大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6.科技小组在社团活动中,在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与灯串联B.电流表测通过灯的电流C.若先闭合,再闭合,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若灯被短路,闭合、后,灯不亮,灯亮,电流表损坏7.(3分)甲、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燃料的热值小于乙燃料的热值B.完全燃烧甲、乙两种燃料,甲放出的热量一定多C.使用乙燃料的热机做的有用功可能比使用甲燃料的多D.使用甲燃料的热机效率一定高,但其热机效率肯定小于(多选)8.(3分)我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图甲所示,是2021年3月3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携带卫星发射升空的场景;如图乙所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舱内为地球上的同学们演示旋转的陀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为了使火箭本身更轻便,火箭外壳要采用密度小的材料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所携带的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这个陀螺从地球到太空质量不变D.航天员在太空舱内依靠超声波与地面交流(多选)9.(3分)墨墨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入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C.从图示情景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D.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还是完整的像(多选)10.(3分)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通过细线与容器甲底部相连,容器甲中水面与上表面齐平:容器乙中长方体与细线相连,水面与下表面齐平。现同时打开容器甲底部抽液机和容器乙顶部放液机,且抽液、放液速度相同,两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随时间的部分变化图如图丙所示。木块密度,正方体边长为,长方体的高为,容器甲、乙的底面积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甲中初始液面深度为B.液机每秒钟排出水的质量是C.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变化量为D.物体的底面积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11.(2分)为深入贯彻“双减”政策,贯彻落实“五项管理”等文件精神,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从严规范教学行为,真正提质减负。很多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同学们锻炼的时间增加了,小明百米跑的成绩提高到了10秒,则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小明在跑步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12.(2分)在“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集热器,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白天温度高时它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由固态变为液态存储能量,夜间温度低时又由液态变为固态 热量,从而维持车内温度稳定。13.(2分)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完全重合。有一个夹角,这是由我国宋代学者 首先发现的。我国青年科学家曹原经过研究发现,特殊条件下可使石墨烯电阻大大减小。根据 定律可知,如果用该材料制成的导线输送电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可以降低由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14.(2分)小明把一本厚厚的书放在桌面上,用一根橡皮筋拉动它匀速前进;然后在书和桌面间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拉动它匀速前进,可以发现橡皮筋伸长量比前一次 ,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可得出 可以减小物体间摩擦。15.(2分)如图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滑轮,使用该滑轮的好处主要是为了 。16.阅读《超导磁悬浮列车》回答问题。超导磁悬浮列车在中国科技馆“挑战与未来” 厅有一个展品——超导磁悬浮列车,如图甲所示。当工作人员给装置通电时,超导磁悬浮列车处于悬浮状态。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由一组永久磁铁材料构成,车体内放置了一组超导体和一个液氮储藏箱。在行驶过程中,车内超导体通过液态氮降温从正常态转为超导状态,电阻降为零,可以通过很大的电流产生极强的磁场而导体中不会产生热量损失。当车体内的导体与轨道磁铁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车重力时,列车就会悬浮起来,这时只要沿轨道方向给车体一个很小的推力,列车就将沿轨道方向运动。图乙为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图。目前的磁悬浮列车有利用同名磁极相排斥的电力悬浮系统和利用异名磁极相吸引的电磁悬浮系统两种,超导磁悬浮属于电力悬浮系统。另一种电磁悬浮系统的原理如图丙所示,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和钢板之间的磁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我国上海磁悬浮列车属于电磁悬浮系统如图丁所示,专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专线全长29.863公里。是中德合作开发的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运线。于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单线运行全程只需8分钟。设计运行时速为,转弯处半径达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架磁悬浮专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超导磁悬浮列车中的超导体在低温液氮中转为超导状态时电阻变为 ;(2)超导磁悬浮列车中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3)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行时悬浮电磁铁与轨道电磁铁间的相互作用为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4)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超导体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用来制作电热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你认为把它用来制作下面所要求的材料中,合适的是 。.家用保险丝.白炽灯泡的灯丝.电炉的电阻丝.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7.(2分)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重力为的实心正方体,请你画出此时的受力示意图。(图中黑点表示重心)18.(2分)如图所示反射光线,作出它的入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9.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2)实验时,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的操作是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 。(4)小明同学还想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5)排除故障后,小明调节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大小为 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则小灯泡此时的电阻为 。(6)小明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不是一个定值,原因是 。20.如图所示,小明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如图甲实验通过观察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2)如图乙所示,将探头放在如图乙中液体内部等深的、位置,观察到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选填“”“ ”或“” ;如图乙所示液体内部、、、四个位置中,压强最大的是 位置;(3)该同学自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内箱与外箱构成,固定在的内侧,下部有一圆形孔,上蒙有一层绷紧的橡皮膜。向箱内加水后橡皮膜向下凸出,再向箱中加入密度未知的液体,直到橡皮膜水平。分别测出水深,橡皮膜到底部距离,未知液体深度,则未知液体密度 (用测得量的符号和水的密度为表示)。2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状态;(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 端将下沉;(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点的钩码,将弹簧测力计绕点由竖直向下的位置逆时针旋转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22.【探究名称】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问题】小明想通过比较几种材料(毛线、报纸、棉花、泡沫)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为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机械闹钟、鞋盒。【证据】(1)小明应在 (选填“较安静”或“较吵闹” 的环境中做实验;(2)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盖上盒盖,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时为止,比较此时距鞋盒距离。(3)下列表格是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对应的是表 ;表一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响度 较响 响 很弱 弱表二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距离 3.5 4.1 2.5 3.0【解释】实验中待测材料的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 ;【交流】(1)小明设计的方案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越 的原理;(2)你认为方案 更优,理由是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23.(9分)引体向上是体育中考的自选项目,动作要求如图所示: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巴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即为完成1次。小林质量为,正握单杠且两臂自然下垂伸直时,下巴与单杠的高度差是,他在某次测试中,内完成了12次引体向上。求:取(1)小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则他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多少功?(3)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至少是多少?24.(9分)我国制造的新型材料、可制成热敏电阻,现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热器等多种电子产品。如图甲所示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电压表量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的位置可接入或热敏电阻。(1)由图甲可知,在之间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 ;(2)热敏电阻温度为时阻值为,将其接入图乙中的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求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和通电它所消耗的电能;(3)现有和热敏电阻各一个,请任选其一接入图乙中的位置,在热敏电阻温度为时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然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所选热敏电阻允许降到的最低温度。(计算过程中若有近似,请用分数代入计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为C.绿色菠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D.一个成熟苹果的质量约【答案】【解析】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故不符合实际;一只新铅笔的长度可能为,故不符合实际;绿色菠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故不符合实际;一个成熟苹果的质量可能为,故符合实际。故选:。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虚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有关B.乙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丙图中,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丁图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其光路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答案】【解析】.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故错误;.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错误;.我们在岸上看到水中鱼,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成的是虚像,故错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光路发生了弯曲,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故选:。3.(3分)安全用电是每一位中学生应有的常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B.断开电源开关后再更换灯泡C.通电电线起火时立即泼水救火D.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答案】【解析】、因为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发生触电,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在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灯泡处不带电,这样才安全,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用水去灭火,生活用水是导体,会造成间接触电事故,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4.(3分)将、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 “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都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两磁环相对面(即的下端和的上端)为同名磁极B.木架对的支持力等于C.对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D.木架对的支持力和对木架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解析】、因为悬浮在空中静止,则受重力和对的斥力作用,且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则、相对面是同名磁极,故正确;、环受重力、对向下的斥力和木架对的支持力,依据平衡条件可知:,又,所以,故正确;、由的分析可知,正确;、因为木架对的力和对木架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木架对的支持力和对木架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故选:。5.(3分)如图所示是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中的精彩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手从大跳台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选手落地后还要继续滑行是因为选手没有受到摩擦力C.选手在空中完成旋转动作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D.滑雪板设计得宽大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答案】【解析】、运动员从静止受重力开始下滑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正确;、选手落地后还要继续滑行是由于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错误;、选手在空中完成旋转动作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也发生了改变,故错误;、在压力一定时,滑雪板设计得宽大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故错误。故选:。6.科技小组在社团活动中,在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与灯串联B.电流表测通过灯的电流C.若先闭合,再闭合,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若灯被短路,闭合、后,灯不亮,灯亮,电流表损坏【答案】【解析】、由图可知,两个开关都闭合后,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故错误;、若先闭合,该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再闭合,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正确;、若灯被短路,闭合、后,则电源短路,灯、都不亮,电流表损坏,故错误。故选:。7.(3分)甲、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燃料的热值小于乙燃料的热值B.完全燃烧甲、乙两种燃料,甲放出的热量一定多C.使用乙燃料的热机做的有用功可能比使用甲燃料的多D.使用甲燃料的热机效率一定高,但其热机效率肯定小于【答案】【解析】、由图可知,取相同质量时,,根据可知,,即甲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燃料的热值,故错误;、甲燃料的热值大,由可知,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甲燃料和其它燃料相比,甲放出的热量多,但使用甲燃料的热机做的有用功不一定多;使用甲燃料的热机做的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不一定大,使用甲燃料的热机效率不一定高(热机效率肯定小于是正确的),故正确、错误。故选:。(多选)8.(3分)我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图甲所示,是2021年3月3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携带卫星发射升空的场景;如图乙所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舱内为地球上的同学们演示旋转的陀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为了使火箭本身更轻便,火箭外壳要采用密度小的材料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所携带的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这个陀螺从地球到太空质量不变D.航天员在太空舱内依靠超声波与地面交流【答案】【解析】、火箭体的质量是由材料的密度和火箭体的体积确定,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密度越小则质量越小,故正确;、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燃料燃烧提供的能量使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并不是动能向势能的转化,故错误;、陀螺在太空和地球上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则质量不变,故正确;、太空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但能传播电磁波,所以航天员在太空舱内依靠电磁波与地面交流,故错误;故选:。(多选)9.(3分)墨墨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入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C.从图示情景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D.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还是完整的像【答案】【解析】、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将水凸透镜向左移时,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正确;、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入少许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像距变小,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故错误;、根据图可知,此时的,,解得,所以焦距不可能为,故错误;、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正确。故选:。(多选)10.(3分)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通过细线与容器甲底部相连,容器甲中水面与上表面齐平:容器乙中长方体与细线相连,水面与下表面齐平。现同时打开容器甲底部抽液机和容器乙顶部放液机,且抽液、放液速度相同,两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随时间的部分变化图如图丙所示。木块密度,正方体边长为,长方体的高为,容器甲、乙的底面积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甲中初始液面深度为B.液机每秒钟排出水的质量是C.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变化量为D.物体的底面积为【答案】【解析】、打开容器甲底部抽液机,甲容器中的液面高度逐渐降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减小,由图丙可知容器甲初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则容器甲中初始液面深度:,故错误;、由图丙可知甲中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水面下降的高度:△,内排出水的质量:△,则液机排出水的速度是,故正确;、水面下降,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量为:△△,内木块所受浮力的变化量为:△△,故错误;、由图乙可知乙初始水面高度为,初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由图丙可知时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甲中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了,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内乙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乙中水面升高的高度为:△,乙中增加的水和浸入水中的体积的和为:△△,内乙中水增加的质量为,内乙中增加水的体积为:,则浸入水中的体积为:,的底面积:,故正确。故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11.(2分)为深入贯彻“双减”政策,贯彻落实“五项管理”等文件精神,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从严规范教学行为,真正提质减负。很多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同学们锻炼的时间增加了,小明百米跑的成绩提高到了10秒,则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小明在跑步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解析】小明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小明在跑步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答案为:10;运动。12.(2分)在“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集热器,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白天温度高时它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由固态变为液态存储能量,夜间温度低时又由液态变为固态 热量,从而维持车内温度稳定。【答案】熔化;放出。【解析】白天温度高时它由固态熔化为液态存储能量,夜间温度低时又由液态凝固为固态放出热量,从而维持车内温度稳定。故答案为:熔化;放出。13.(2分)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完全重合。有一个夹角,这是由我国宋代学者 沈括 首先发现的。我国青年科学家曹原经过研究发现,特殊条件下可使石墨烯电阻大大减小。根据 定律可知,如果用该材料制成的导线输送电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可以降低由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答案】沈括;焦耳。【解析】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完全重合。有一个夹角,这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我国青年科学家曹原经过研究发现,特殊条件下可使石墨烯电阻大大减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如果用该材料制成的导线输送电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可以降低由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故答案为:沈括;焦耳。14.(2分)小明把一本厚厚的书放在桌面上,用一根橡皮筋拉动它匀速前进;然后在书和桌面间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拉动它匀速前进,可以发现橡皮筋伸长量比前一次 ,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可得出 可以减小物体间摩擦。【答案】变小;变滑动为滚动。【解析】第一次用一根橡皮筋拉动书匀速前进;第二次在书和桌面间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拉动它匀速前进,通过比较橡皮筋的伸长量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比较发现第二次比第一次橡皮筋伸长量变小,可以得出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物体间摩擦。故答案为:变小;变滑动为滚动。15.(2分)如图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滑轮,使用该滑轮的好处主要是为了 。【答案】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解析】国旗杆上的滑轮不随国旗一起升降为定滑轮,它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所以利用它来升国旗,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答案为: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6.阅读《超导磁悬浮列车》回答问题。超导磁悬浮列车在中国科技馆“挑战与未来” 厅有一个展品——超导磁悬浮列车,如图甲所示。当工作人员给装置通电时,超导磁悬浮列车处于悬浮状态。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由一组永久磁铁材料构成,车体内放置了一组超导体和一个液氮储藏箱。在行驶过程中,车内超导体通过液态氮降温从正常态转为超导状态,电阻降为零,可以通过很大的电流产生极强的磁场而导体中不会产生热量损失。当车体内的导体与轨道磁铁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车重力时,列车就会悬浮起来,这时只要沿轨道方向给车体一个很小的推力,列车就将沿轨道方向运动。图乙为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图。目前的磁悬浮列车有利用同名磁极相排斥的电力悬浮系统和利用异名磁极相吸引的电磁悬浮系统两种,超导磁悬浮属于电力悬浮系统。另一种电磁悬浮系统的原理如图丙所示,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和钢板之间的磁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我国上海磁悬浮列车属于电磁悬浮系统如图丁所示,专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专线全长29.863公里。是中德合作开发的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运线。于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单线运行全程只需8分钟。设计运行时速为,转弯处半径达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架磁悬浮专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超导磁悬浮列车中的超导体在低温液氮中转为超导状态时电阻变为 ;(2)超导磁悬浮列车中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3)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行时悬浮电磁铁与轨道电磁铁间的相互作用为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4)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超导体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用来制作电热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你认为把它用来制作下面所要求的材料中,合适的是 。.家用保险丝.白炽灯泡的灯丝.电炉的电阻丝.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答案】(1)0;(2)磁;(3);(4)不可以;。【解析】(1)超导磁悬浮列车中的超导体在低温液氮中转为超导状态时电阻变为。(2)超导磁悬浮列车中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3)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行时悬浮电磁铁与轨道电磁铁间的相互作用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正确,错误。故选。(4)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超导体不可以用来制作电热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把它用来制作下面所要求的材料中,合适的是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可以大大减小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故正确,错误,故选。故答案为:(1)0;(2)磁;(3);(4)不可以;。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7.(2分)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重力为的实心正方体,请你画出此时的受力示意图。(图中黑点表示重心)【答案】见解答图【解析】由图知,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受到水的浮力,因为物体静止,受到的浮力,物体受到挡板的压力:,物体受到三力的方向: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压力竖直向下,作用点都画在重心,如图所示:18.(2分)如图所示反射光线,作出它的入射光线。【答案】【解析】先过入射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9.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2)实验时,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的操作是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 。(4)小明同学还想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5)排除故障后,小明调节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大小为 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则小灯泡此时的电阻为 。(6)小明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不是一个定值,原因是 。【答案】(1)见解答图:(2)移动滑片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3)正比;(4)小灯泡断路;(5)0.28;10;(6)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析】(1)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因此变阻器应选择右下接线柱串联入电路中,如图所示:;(2)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要控制电阻不变,记下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多次测量,故实验时,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因此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滑片移动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3)由图乙知,绘制出电阻的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了;(5)图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示数为,由欧姆定律可知,小灯泡此时的电阻:;(6)小明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不是一个定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移动滑片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3)正比;(4)小灯泡断路;(5)0.28;10;(6)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0.(4分)如图所示,小明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如图甲实验通过观察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2)如图乙所示,将探头放在如图乙中液体内部等深的、位置,观察到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选填“”“ ”或“” ;如图乙所示液体内部、、、四个位置中,压强最大的是 位置;(3)该同学自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内箱与外箱构成,固定在的内侧,下部有一圆形孔,上蒙有一层绷紧的橡皮膜。向箱内加水后橡皮膜向下凸出,再向箱中加入密度未知的液体,直到橡皮膜水平。分别测出水深,橡皮膜到底部距离,未知液体深度,则未知液体密度 (用测得量的符号和水的密度为表示)。【答案】(1)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2);;(3)。【解析】(1)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橡皮膜受到压强时,形管内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了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液体压强越大,两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2)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位置,观察到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在相同的深度时,探头在浓盐水时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即压强变大了,故结论为:在深度相同中,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点位于密度大,深度大的位置,故该点液体压强最大;(3)容器中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为:,由橡皮膜相平可知,橡皮膜两边压强相等,故容器中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为,则未知液体的密度为:。故答案为:(1)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2);;(3)。2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状态;(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 端将下沉;(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点的钩码,将弹簧测力计绕点由竖直向下的位置逆时针旋转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答案】(1)平衡;(2)左;便于力臂的测量;(3)2;左;(4)变大。【解析】(1)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图中杠杆静止处于平衡状态。(2)由图甲得,杠杆的右端下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落在杠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力臂的测量。(3)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在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点挂的钩码个数为;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的左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则左端将下沉。(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点的钩码,将弹簧测力计绕点由竖直向下的位置逆时针旋转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杠杆左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不变,右端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故答案为:(1)平衡;(2)左;便于力臂的测量;(3)2;左;(4)变大。22.【探究名称】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问题】小明想通过比较几种材料(毛线、报纸、棉花、泡沫)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为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机械闹钟、鞋盒。【证据】(1)小明应在 (选填“较安静”或“较吵闹” 的环境中做实验;(2)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盖上盒盖,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时为止,比较此时距鞋盒距离。(3)下列表格是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对应的是表 ;表一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响度 较响 响 很弱 弱表二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距离 3.5 4.1 2.5 3.0【解释】实验中待测材料的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 ;【交流】(1)小明设计的方案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越 的原理;(2)你认为方案 更优,理由是 。【答案】(1)较安静;(2)响度;(3)二;棉花、泡沫、毛线、报纸;【交流】(1)小;(2);人耳难以辨别响度差别不太大的两个声音。【解析】安静的环境容易比较声音的大小,故小明应在较安静的环境中做实验。(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方案,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来判断。(3)由表格内容可知,表二是研究声音与距离的关系,因此与方案对应的是表二。听到声音的距离越短,隔音效果越好,因此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棉花、泡沫、毛衣、报纸。【交流】(1)小明设计的方案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越小的原理,声音的响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小。(2)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故方案较好。故答案为:(1)较安静;(2)响度;(3)二;棉花、泡沫、毛线、报纸;【交流】(1)小;(2);人耳难以辨别响度差别不太大的两个声音。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23.(9分)引体向上是体育中考的自选项目,动作要求如图所示: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巴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即为完成1次。小林质量为,正握单杠且两臂自然下垂伸直时,下巴与单杠的高度差是,他在某次测试中,内完成了12次引体向上。求:取(1)小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则他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多少功?(3)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至少是多少?【答案】(1)小林受到的重力是;(2)则他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的功为;(3)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至少为。【解析】(1)小林受到的重力:;(2)完成1次引体向上做的功:;(3)内做的总功:,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答:(1)小林受到的重力是;(2)则他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的功为;(3)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至少为。24.(9分)我国制造的新型材料、可制成热敏电阻,现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热器等多种电子产品。如图甲所示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电压表量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的位置可接入或热敏电阻。(1)由图甲可知,在之间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 ;(2)热敏电阻温度为时阻值为,将其接入图乙中的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求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和通电它所消耗的电能;(3)现有和热敏电阻各一个,请任选其一接入图乙中的位置,在热敏电阻温度为时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然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所选热敏电阻允许降到的最低温度。(计算过程中若有近似,请用分数代入计算)【答案】(1)先变小后变大;(2)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通电它所消耗的电能为;(3)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为(或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为。【解析】(1)由图甲可知,在之间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变大;(2)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通电它所消耗的电能:;(3)将热敏电阻接入图乙中的位置,由图甲在热敏电阻温度为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代入数据可得,解方程可得,电压表量程,电压表示数最大为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此时热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由图甲可知热敏电阻的温度为(或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为。答:(1)先变小后变大;(2)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通电它所消耗的电能为;(3)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为(或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3) 答题卡.doc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3)原卷(A4版).doc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3)答案及解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