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等2地2025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开封市等2地2025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注意事项: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外吸(二】
语文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一本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船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果,如需
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
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
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国际上
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由于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开始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主要是欧美国家和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资本主义国
家。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实际上,世界文
明是多样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
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
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戏的重大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是建立在责本至
义剥削制度基础上的,它无法克服和消除文明下的野蛮本性。从根本上讲,生产资料私有制和
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现
代化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其骨子里的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霸道强权的本性没有任
何改变,其弊端愈益明显。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
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冬国人民的权利和
必然选择,关键是找到符合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水土不
服,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道路选择”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成功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新时代以来“东升西降”、“中治西乱”的鲜
明对比,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
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
情。我们无意也没有输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模式”,但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
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必然会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摘自习近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35分)(一)(19分)
1.(3分)D(“完成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有误。)
2.(3分)B(“这一现象论证了‘道路选择'一直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有误。)
3.(3分)C(该书籍核心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各领域的重要影响”,而两侧材料主要讲述的
内容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4.(4分)①起源(形成、本质、模式)不同。
②核心理念不同。
③全球影响(国际关系、世界意义)不同。
④发展前景不同。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6分)①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个人成长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
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
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学习与创新,不断吸收优秀成果:个人成长也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新
技能,吸收他人的优秀经验。
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世界:个人成长也需要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积
极融入社会,与他人合作。
④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整体协调发展:个人成长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提升整体素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3点给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16分)
6.(3分)A(B“这表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人情的淡漠”有误,C“最后一句‘应该也是会的吧’写出对
猜想的不确定性”有误,D“反映出九奶内心的落寞和对生活的无奈”有误。)
7.(3分)B(“最后一回来看九奶的惜别之意”有误。)》
8.(4分)①表达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年轻士兵的哀悼与怜借。
②传递出对曾经饱受战争苦难的人民的同情与悲悯。
③传递出对残酷战争的痛恨与厌恶。
④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⑤赞美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⑥歌颂乡村社会的温情。
⑦体现出对历史的缅怀。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答对4点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高三语文第1页(共4页)
9.(6分)选择关键词:时代
①以个体伤痕勾连时代记忆:疤的枪伤与无名战士的兵冢,将抗战历史的惨烈嵌入乡土日常。
②民众对革命时代的缅怀:村民为无名烈士建冢、烧纸钱,凸显乡民对时代的朴素回应。
③乡土文化在时代中的延续性:口述传承历史伤痕,影显出时代更迭中乡土文化的绵延存续。
选择关键词:生活
①日常生活的温情:每日有村民自发探访九奶,构筑乡土生活的温暖底色。
②乡土生活中的思想观念:村民为无名烈士建冢、烧纸钱,展现敬畏生命的伦理传统。
③面对生活的豁达坦然:九奶面对历史创伤与岁月流逝,都能平静接纳。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答对2点给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37分)(一)(22分)
10.(3分)BEH
11.(3分)D(“用法相同”有误。)
12.(3分)D(“而对其表示完全否定”有误。)》
13.(8分)(1)太宗于是放走禁苑中所养的鹰犬,并停止接受各地所进贡的奇珍异物,政治崇尚简
约严肃,天下百姓非常高兴。
(大意2分,“纵”“尚”各1分。)
隐太子李建成平低劣而位居太宗之上,处在嫌疑之地而为形势所逼迫,双方必定不能
相容。
(大意2分,“右”“嫌”各1分。)
14.(5分)①推行简政,诚轻百姓负担,赢得民心。
②广开言路,令百官上书提出治国理政的建议。
③改革避讳制度,减少了因避讳带来的不便。
④大赦天下,释放被流放的人,放还掖庭宫女。
⑤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国家战斗力。
⑥规范社会风气,禁绝不合理的祭祀占卜。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答对5点给5分。)
(二)(9分)
15.(3分)D(诗中缺字应为“一”,一帆寒日写诗人孤舟秋日过黄州,表现万里迁流的羁旅之愁:
“千”不合诗境,也不合逻辑。)
16.(6分)①陆诗:反用典故之意,说既然南宋朝廷不思北伐,生子如孙仲谋又有何用,主要表达自
己空有才华却不能建功立业、恢复失地的愤懑之意。
②辛词:正用典故之意,生子当如孙权一般为天下英雄,主要表达作者渴望像孙权一样建
功立业、收付山河的报国之志。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高三语文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