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检测卷1.(2024八上·义乌期中)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写道“……岭角(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花未开)”。山顶的花比山脚的花盛开时间晚,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A【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解答】山上从山脚到山顶气温逐渐降低,山顶的花比山脚的花盛开时间自山脚向山顶逐次开放。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选:A。2.(2024八上·义乌期中)下列植物的感应性现象中,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A.植物的茎总是向上生长B.酢酱草的叶片早上张开,傍晚闭合C.阳台上的盆景朝向窗外生长D.植物的根总朝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等。【解答】 A、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即茎总是向上生长,属于向性运动,A不符合题意;B、酢酱草早上开放,傍晚关闭,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属于感性运动,B符合题意;C、盆景向窗外生长都是植物的向性运动,因为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不属于感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属于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属于向性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2024八上·义乌期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农业上常用于种子消毒。下列模型图能正确表示福尔马林组成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根据“”计算即可。【解答】A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A正确。B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B错误。C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C错误。D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D错误。故选A。4.(2024八上·义乌期中) 某中学召开《中国古诗词大会》,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天气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④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B【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原题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④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描述的是气候。故选B。5.(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为燕子在筑巢。下列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A.雌性红雀给幼鸟喂食 B.猩猩用树枝剔牙齿C.马戏团里小狗做算术 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解答】 燕子筑巢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雌性红雀给幼鸟喂食,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故A符合题意;B.猩猩用树枝剔牙齿,是它们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B不合题意;C.马戏团里小狗做算术,是它们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C不合题意;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它们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D不合题意。故选A。6.(2024八上·义乌期中)图甲中所示高山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下①~④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应此处夏季盛行的风流向及其对应的地形雨形成方位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 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解答】 ①图示右侧为海洋,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凝结,不可能产生降水,故①错误。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地势的抬升,多地形雨,故②正确。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地势的抬升,多地形雨,故③正确。④降水地点位于山地背风坡,不可能形成降水,故④错误。则正确的是②③。故答案为:C。7.(2024八上·义乌期中)近期,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按糖类和脂肪类物质含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四个等级。小明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D级饮料,他体内分泌会增多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答案】B【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解答】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小明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D级饮料(糖类和脂肪类物质含量最高),他体内分泌会增多的激素是胰岛素,B符合题意。C.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C不符合题意。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2024八上·义乌期中)“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和部分重金属;超滤膜可滤除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网有过滤的作用,能去除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去除异味C.超滤膜与将自来水煮沸的作用相同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可直接饮用【答案】D【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C、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解答】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C、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正确;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D。9.(2024八上·义乌期中)学校开展自制潜水艇的项目化学习,某小组演示潜水艇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0点开始向含有少量水的水舱内注水,潜水器开始下沉;A点开始将水舱中的水向外排出;B点潜水艇顶端恰好到达水面;C点潜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点为潜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此过程中潜水艇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当潜水艇整个在水下时,浮力最大,而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只要未露出水面,浮力不变;露出水面的过程浮力在变小;漂浮在水中时浮力最小,浮力等于重力。【解答】从0到B过程中,潜水艇还未露出水面,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B点开始露出水面,从B到C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由于潜水艇顶部是圆弧形的,若潜水艇匀速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的会越来越快,直到圆弧部分全部露出水面;从C到D过程则是排开水的体积均匀减小,所以浮力也是均匀减小;D点处于静止,之后浮力不再变化,浮力等于潜水艇自身重力。综上分析可知,图像A正确。故答案为:A。10.(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为卫星拍摄到“康妮”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答案】A【知识点】大气的分层【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层分层的知识和特点分析判断。【解答】台风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因为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容易形成各种天气现象。故选A。11.(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探究胚芽鞘尖端对植物向光性影响时,可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B.当探究光照方向对植物向光性影响时,可设置c和a对照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D.各实验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只改变探究的因素,其它的因素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探究的是胚芽鞘尖端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单侧光的方向相同,只改变胚芽鞘的尖端是否接受光照即可,故选b、c对照,A正确不合题意;B.a胚芽鞘给予的是直射光,c胚芽鞘给予右侧单侧光;c与a对照,探究的是光照方向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时,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光的方向,故选c和a,故B正确不合题意;C.设计实验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是尖端遮光与否,应设置d和e对照,故C错误符合题意;D.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各实验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2.(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为某同学在消防逃生演练中部分反射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B.听到警报声后逃生属于条件反射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冲动。(2)图中的X表示感受器,传出神经①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解答】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故图中X表示感受器,A正确。B、听到警报声逃生是人出生之后才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正确。C、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内分泌腺无法分泌激素,但不会影响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完整性,肌肉能够收缩,C错误。D、由题干中的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答案为:C。13.(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答案】D【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测量的方法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大气压等于76cm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倾斜后水银充满全管,水银高为74cm,水银柱产生压强减小,所以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玻璃管倾斜后,上端碰出一小孔,试管上端也存在大气压强,管内水银在重力作用下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4.(2024八上·义乌期中)将重为20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A.18N B.16N C.14N D.10N【答案】D【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金属块体积的 浸入水中静止,金属块所受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重法测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2)求出了金属块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金属块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示数)、水的浮力和支持力之和,据此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范围值,据此分析选择.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查了称重法测浮力,本题关键:一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的体积,二是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对金属块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注意: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并排摆放在桌面上的两本书,虽接触,但无力。【解答】解:(1)金属块体积的 浸入水中静止,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0N-18N=2N,由F浮=ρ水V排g可得,V=V排= =2×10-4m3,解得金属块的体积:V=1×10-3m3,(2)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1×10-3m3×10N/kg=10N,G=F示′+F浮′+F支,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F支=20N-10N-F支,因为F支≥0,所以F示′≤10N,只有D是可能的。故答案为:D15.(2024八上·义乌期中)下图中哪项S段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A.B.C.D.【答案】C【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唾液分泌与铃声没有联系,则S段不属于由铃声引起的反射,故A错误;B.图中S段为非条件反射,因为吃到食物会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活动,故B错误;C.先摇铃,再在吃食物同时摇铃,使食物和铃声同时造成一定的刺激,由于多次重复,以后不给食物吃,只摇铃也会分泌唾液,逐渐形成了图中S段的一种条件反射,故C正确;D.摇铃给食物,能够分泌唾液,图中S段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2024八上·义乌期中) 实验室有下列物质: ①食盐水, ②钡餐,③牛奶, ④血液,⑤肥皂水, ⑥泥水, ⑦冰水混合物, ⑧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 ⑨碘酒。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答案】①⑧⑨;③⑤【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出现沉淀;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解答】 ①食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②钡餐是硫酸钡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沉淀,属于悬浊液;③牛奶是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属于乳浊液;④血液中含有血细胞等固体成分,这些固体成分悬浮在血浆中,属于悬浊液;⑤肥皂水是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属于乳浊液;⑥泥水是泥土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沉淀,属于悬浊液;⑦冰水混合物里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⑧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⑨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乳浊液的是③⑤。17.(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预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实验室检验B气体的方法是 。【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2)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普通的水能够导电的原因分析;(2)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结合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即可。【解答】(1)纯水几乎不导电,普通的水能够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实验前预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电解水时,乙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则B气体是氧气验证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1)纯水几乎不导电,实验前预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则B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验证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18.(2024八上·义乌期中)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 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如图表示自然界的水循环。其中①表示 。【答案】水汽输送【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解答】由根据图片可知,①表示是指水汽被从海洋上空转移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19.(2024八上·义乌期中) 飞机能飞行, 关键是由于机翼的上侧做成凸圆形状, 而下侧成平面形状, 这样向前运动时, 上方气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气流的速度 ,从而形成上下表面压强差, 并产生升力。若当日的风向为东北风, 为了顺利起飞, 机场塔台最好指令飞机朝 方向起飞。【答案】大;东北【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解答】 飞机的机翼通常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大,下方空气的压强大于上方空气的压强,从而使机翼获得了向上的升力。当舰载机逆风起飞时,上下面的压强差较大,产生向上的升力较大,所以逆风便于起飞。20.(2024八上·义乌期中)读某地区天气图, 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天气以 为特征。(2)丙地此时的天气应为 。【答案】(1)晴朗(2)降温、降雨、大风天【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1)反气旋(高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2)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地的气压比四周高,受高气压控制,为天气晴朗特征。(2)根据图片可知,丙地位于冷锋后,此时的天气是降温、降雨、大风天。(1)因为甲地的气压由中心向四周降低,所以属于受高气压控制,中心气流下沉,为天气晴朗特征。(2) 阅读天气图可知,丙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冷锋,由于丙地位于冷锋后,此时的天气是降温、降雨、大风天。21.(2024八上·义乌期中)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50克, 准备下列实验用品。请回答:(1)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 发现指针偏左, 接下来的操作是 。(2)配制好溶液后, 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氯化钠晶体不纯 ②配制溶液时有少量水溅出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 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 有部分洒出【答案】(1)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②③【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指针偏右,说明药品的质量小,据此确定接下来的操作步骤;(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大,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称取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①氯化钠晶体不纯,则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①不合题意;②配制溶液时有少量水溅出,则取用的水(溶剂)偏少,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②符合题意;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砝码的质量偏大,那么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③符合题意;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不合题意。故选②③。(1)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①氯化钠晶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错误;②配制溶液时有少量水溅出,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水的偏少,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②③。22.(2024八上·义乌期中)图甲是家用的一款爱仕达炒锅,与其他不同的是锅盖周边有一圈橡胶圈,顶部有一蒸汽阀门(如图丙),蒸汽阀门可上下活动,向上向下时橡胶都可与内外玻璃紧密贴合。(1)这款炒锅的好处之一,蒸制、炖汤容易熟,可充当“高压锅”的作用。这是由于密封效果好,蒸炖时蒸气不易出来,使得锅内气压增大,沸点 (填“降低”或“升高”);(2)如图把锅盖放在光滑的瓷砖表面,向下关闭阀门,锅盖内外压强差约为3000Pa左右,较难竖直向上拿起来。已知锅盖的重力8N,直径32cm,横截面积约为800cm2,请计算要提起锅盖大约需多大的力? ;(结果取整数)(3)为能轻松拿起锅盖,下列几种方法可行的是 。A.将蒸汽阀门住上拉一下,让空气进入后再提起。B.将锅盖水平移动,使锅的边缘露出瓷砖边缘后再提起。C.用一薄片,将橡胶圈的一侧先翘起后再提起。D.两个人一起竖直向上用力提起【答案】升高;248N(或249N);A【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大。(2)根据压强公式进行计算。(3)结合大气压和锅盖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解答】(1)蒸锅、炖汤容易熟,可充当“高压锅”的作用,这是由于密封效果好,蒸炖时蒸气不易出来,使得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2)锅盖内外压强差约为3000Pa左右,根据可知,内外压强差对锅盖的压力提起锅盖时需要克服内外压强差对锅盖的压 力,所以提起锅盖大约需用的力(3)A、将蒸汽阀门往上拉一下,让空气进入后再提起,此时锅内外气压相等,提起锅盖用的力最小,A符合题意;B、将锅盖水平移动,使锅的边缘露出瓷砖边缘后再提起,还是很难提起,B不符合题意;C、用一薄片,将橡胶圈的一侧先翘起后再提起,此时锅盖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提起锅盖用的力较大,C不符合题意;D、两个人一起竖直向上用力提起,用的力会很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3.(2024八上·义乌期中)不论春夏秋冬,人体的温度基本能保持稳定,这得益于人体体温调控机制。(1)急促、飞奔进入考场的小金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2)感冒发烧,也是人体体温自动调控的。小金某天体温维持在39摄氏度不退,此时产热 散热(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正常环境中皮肤血管如图甲所示,当人剧烈运动后,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更类似于图乙ABC中的 ,能让体温保持恒定。【答案】骨骼肌;等于;C【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1)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2)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等于散热,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降低;(3)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内血管舒张,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解答】(1) 急促、飞奔进入考场的小金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2)感冒发烧,也是人体体温自动调控的。小金某天体温维持在39摄氏度不退,此时产热等于散热;(3)当人剧烈运动后,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C。24.(2024八上·义乌期中)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如图是人神经系统中脑的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 (填数字)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 疾病。【答案】②;传导;甲亢【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2)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解答】(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②小脑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2)车祸受伤的人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是因为神经冲动不能从脊髓传导到大脑,说明脊髓的传导功能已受损伤。(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甲亢疾病。25.(2024八上·义乌期中)小科在室温20℃时探究硝酸钾(KNO3) 溶于水的情况, 他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其中烧杯A盛有20mL水。整个过程溶剂质量不变, 根据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 10 20 60 100溶解度(g) 20.9 31.6 110 246(1)A→B、B→C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 还有 ,作用是 。(2)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3)在B、C、D、E中, 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的是 (填字母)。【答案】(1)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2)BD(3)B【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溶解过程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和用途;(2)根据溶解度分别计算出20℃和100℃时20mL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再与加入的质量比较即可;(3)溶质质量分数=,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B、B→C都是溶解操作,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快溶解;(2)根据表格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那么此温度下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32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9.2g;则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E,BD为不饱和溶液;(3)根据题意可知,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都相等,D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多,B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B。(1)A→B、B→C需要进行溶解,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快溶解;(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32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9.2g;则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E,BD为不饱和溶液;(3)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相等,CE为20℃时的饱和溶液,D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多,B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B。26.(2024八上·义乌期中)某化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相关知识。下表是氢氧化 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oC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氢氧化钠 31 90 111 129 313 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一部分水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正确的操作 是 (填字母);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3)20 ℃ 时,190g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蒸发 10g 水后,再恢复到 20 ℃,可析出氢氧 化钠固体。这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现有 20 ℃ 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后得到溶液 乙,在溶液恢复 20 ℃ 之前,乙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比甲溶液中氢氧化钙质量 (填“大”、“小”或“相等”),若此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则能观察到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A;D;不变;小;升高【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即可;(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减小溶解度;(3)相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图中能表示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的是A;(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⑤蒸发一部分水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故选D;(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蒸发 10g水后会析出氢氧化钠固体,再恢复到 20 ℃,这时溶液仍然饱和。根据溶解度保持不变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现有 2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后得到溶液乙,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在溶液恢复 20℃之前,乙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比甲溶液中氢氧化钙质量小;若此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则能观察到温度升高。27.(2024八上·义乌期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操作A的目的是 ;(2)测量前,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的好处: 。(3)若同学们用图乙中②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①”或“③”)注射器;(4)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2)密封不漏气、减小摩擦(3)③(4)【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则会导致测力计的示数偏小,那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2)润滑油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封闭空隙;它的润泽度很好,可以减小摩擦;(3)根据F=pS分析解答;(4)根据V=SL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根据计算大气压强。【解答】(1)在操作A中,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其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空气。(2)测量前,要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其目的是:密封不漏气、减小摩擦;(3) 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 ,说明此时大气压力太大,要想办法减小作用在活塞上的大气压力。根据公式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③。(4)活塞的面积为,此时大气压强为:。(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其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空气。(2)为了密封不漏气、减小摩擦,所以测量前,要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3)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③。(4)活塞的面积为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28.(2024八上·义乌期中)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但长期注射胰岛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有人提出:“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就这一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该小组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完成下列问题。以下是实验设计方案:步骤 甲鼠 乙鼠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健康小鼠的胰岛破坏b 定时饲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 定时饲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等量的胰岛素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1)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健康小鼠的胰岛破坏的目的是 ;(2)请将实验设计方案中b步骤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选填“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或“口服适量的生理盐水”);(3)按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仅用甲、乙两鼠进行实验,为什么不科学? 。【答案】(1)避免小鼠自身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对实验结果对干扰(2)注射适量的胰岛素(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4)每组一只小鼠,实验样本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 (1)小鼠自身的胰岛会对实验的测量产生影响;(2)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3)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4)实验样本太少会影响测量结果的普遍性。【解答】 (1)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健康小鼠的胰岛破坏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口服还是注射胰岛素,所以给甲鼠每次喂食前应注射适量的胰岛素。(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口服的胰岛素未发挥作用,不能治疗糖尿病。(4)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因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分别各取了1只小鼠是不合理的。29.(2024八上·义乌期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 请分析回答(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 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第③实验进行对 比 , 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答案】(1)Ⅱ(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3)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确定生长素对两种作物的影响即可;(2)根据乙图确定①③组中哪个因素不同,据此描述结论;(4)根据乙图确定②③中哪个因素不同,据此确定要探究的问题。【解答】(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图甲中,曲线II的促进作用较弱,则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2)根据图乙可知,①组(去除顶芽)的侧芽生长明显快于③(保留顶芽),说明顶芽抑制了侧芽的生长,那么得到的结论为: 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3)第②组加入细胞分裂素,第③组仅没有加入细胞分裂素,则要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2)通过比较①组(去除顶芽)和③组(保留顶芽)的侧芽生长情况,发现①组侧芽生长明显快于③组,说明顶芽存在时,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因此去除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3)第②组保留顶芽并加入细胞分裂素,第③组仅保留顶芽,不加入细胞分裂素。对比这两组的结果,可以观察到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即是否能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第③实验进行对 比 , 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30.(2024八上·义乌期中)在甲流病例激增的时期,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市售过氧乙酸一般是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为1.1g/mL)。现某班级要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2.2kg用于教室消毒,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需要加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设需要用水稀释市售过氧乙酸的体积为V,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1g/mL×V×20%=2200g×0.5%V=50mLm水=2200g-1.1g/mL×50mL=2145g【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出需要过氧乙酸的体积,然后计算出过氧乙酸的质量,而前后溶液的质量差就是加水的质量。31.(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甲所示, 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 上表面离水面深度为h。 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 直至完全拉出水面, 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 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 kg,)求:(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牛?(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牛?(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答案】(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为物体本身的体积,故排开水的体积为;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答: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1×104N。(2)由乙图知,完全拉出水面后,拉力不变为3×104N,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物体的重力等于拉力,为3×104N,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为。答: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2×104N。(3)物体的质量为;物体的密度为。答:物体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 (1)已知正方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计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2)当重物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得绳子拉力的大小;(3)根据G=mg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1)解:物体在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为物体本身的体积,正方体边长为1m,故排开水的体积为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2)由乙图知,完全拉出水面后,拉力不变为3×104N,即重力为3×104N,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为(3)物体重力为3×104N,则质量为物体体积为1m3,物体的密度为答:(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1×104N;(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2×104N;(3)物体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32.(2024八上·义乌期中)一款新型家用电梯(如图所示) 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它外形是长圆筒, 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 而是靠气压驱动。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105Pa, 电梯室质量为12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300N, 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1m2。(1)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8×104Pa时, 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多少牛?(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答: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9.8×104N。(2)电梯室的重力为;此时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压强差为;电梯室受到的压力差为;电梯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则可装的物体重力为;故可装的物体质量为。答: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410kg。【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F=pS算出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2)根据G电梯算出电梯的重力,由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时算出电梯内外受到的压强差,根据F=pS算出产生的压力;电梯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由平衡力算出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重力,根据G=mg算出可装的物体质量。(1)解:顶部面积为1m2,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8×104Pa时,根据可知,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2)电梯室质量为120kg,电梯室的重力为此时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压强差为电梯室受到的压力差为电梯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则可装的物体重力为故可装的物体质量为答:(1)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9.8×104N;(2)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410kg。33.(2024八上·义乌期中)北魏时期官方的主要计时工具是秤漏,其装置结构如图所示。当供水系统不断注水时, 显示系统中的秤杆指示会发生变化, 从而将时间变化记录下来, 其中供水系统可以匀速出水。(1)为了研究秤漏的工作原理, 小科进行了项目设计, 其项目评价量表设计如表所示。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供水系统 —— 能出水 不能出水指标二: 显时系统 秤杆指示变化精确度 高 秤杆指示会发生变化 秤杆指示不发生变化根据设计要求, 将评价量表中指标一的优秀标准 补充完整。(2)小科将供水系统搭建成如图甲的模型进行实验,发现水越流越慢。他查阅资料后总结,出水动力的大小与供水壶的液面和出水管口的高度差hm有关,供水过程中因供水壶中水被抽走,h液减小所以出水速度减慢。【方案一】为解决问题, 小科提出可以将出水管固定在一个浮标上, 如图乙所示。小科用电子秤记录随出水时间变化受水壶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表中支持该方案能匀速供水的证据是 。时间/秒 0 10 20 30 40 50 60电子秤示数/克 7.8 12.4 17 21.6 26.2 30.8 35.4(3)【方案二】在小科的基础上,小明提出了创新方案, 他取一轻质小桶(质量忽略不计)作为供水壶, 将其放在大水箱中并保持漂浮, 浮标也漂浮在大水箱中, 供水前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开始供水后, 内壶位置及液面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正确的是 。A. B. C.(4)有同学提出,古时不存在轻质小桶,小明的方案应该使用铜制材料作为供水壶。如图丁, 将一个质量为m、底面积为S1的铜壶作为供水壶, 铜壶的壁很薄, 厚度忽略不计, 供水开始前在铜壶中装入水的质量为a,当将铜壶放入底面积为S2的外水箱中时, 发现铜壶液面与外水箱液面存在高度差h,水的密度为ρ, 则高度差h为 。(选用字母进行表示)【答案】(1)能匀速出水(2)每10s,受水壶增加的质量都是4.6g(3)B(4)【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从题意可知,其装置当同时系统不断注水时,显示系统中杆秤指示会发生变化,从而将时间变化记录下来,其中供水系统可以匀速出水;(2)通过相同的时间内流入受水壶中水的质量来说明;(3)因为轻质小桶的质量不计,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可知小桶内、外液面的情况;(4)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求出h的高度。【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评价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标准是“能出水”,故“优秀”标准是“能匀速出水”。(2)从表中数据可知:每10s,电子秤示数增加4.6g,即受水壶增加的质量都是4.6g,故供水壶匀速供水。(3)因为作为供水壶的小桶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桶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重力和小桶中水的重力相等,故不管是在供水前和供水过程中,小桶内、外水面齐平,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铜壶底面积为S1,内装水的质量为a,则水的体积为;铜壶液面与外水箱液面存在高度差h,则铜壶内水面以上部分排开水的体积为;故铜壶排开水的总体积为;故铜壶的浮力为……①当供水壶改用质量为m的铜制材料的供水壶时,因为供水壶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总重力为……②由①②知:;解得:;可得高度差h为。(1)评价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标准是“能出水”,故“优秀”标准是“能匀速出水”。(2)从表中数据可知:每10s,受水壶增加的质量都是4.6g,故供水壶匀速供水。(3)因为作为供水壶的小桶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桶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重力和小桶中水的重力相等,故不管是在供水前和供水过程中,小桶内、外水面齐平,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铜壶底面积为S1,内装水的质量为a,则水的体积为铜壶液面与外水箱液面存在高度差h,则铜壶内水面以上部分排开水的体积为故铜壶排开水的总体积为故铜壶的浮力为……①当供水壶改用质量为m的铜制材料的供水壶时,因为供水壶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总重力为……②由①②知可得高度差h为1 / 1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检测卷1.(2024八上·义乌期中)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写道“……岭角(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花未开)”。山顶的花比山脚的花盛开时间晚,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2.(2024八上·义乌期中)下列植物的感应性现象中,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A.植物的茎总是向上生长B.酢酱草的叶片早上张开,傍晚闭合C.阳台上的盆景朝向窗外生长D.植物的根总朝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3.(2024八上·义乌期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农业上常用于种子消毒。下列模型图能正确表示福尔马林组成的是( )A. B.C. D.4.(2024八上·义乌期中) 某中学召开《中国古诗词大会》,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天气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④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5.(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为燕子在筑巢。下列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A.雌性红雀给幼鸟喂食 B.猩猩用树枝剔牙齿C.马戏团里小狗做算术 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6.(2024八上·义乌期中)图甲中所示高山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下①~④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应此处夏季盛行的风流向及其对应的地形雨形成方位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八上·义乌期中)近期,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按糖类和脂肪类物质含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四个等级。小明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D级饮料,他体内分泌会增多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8.(2024八上·义乌期中)“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和部分重金属;超滤膜可滤除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网有过滤的作用,能去除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去除异味C.超滤膜与将自来水煮沸的作用相同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可直接饮用9.(2024八上·义乌期中)学校开展自制潜水艇的项目化学习,某小组演示潜水艇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0点开始向含有少量水的水舱内注水,潜水器开始下沉;A点开始将水舱中的水向外排出;B点潜水艇顶端恰好到达水面;C点潜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点为潜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此过程中潜水艇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10.(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为卫星拍摄到“康妮”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11.(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探究胚芽鞘尖端对植物向光性影响时,可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B.当探究光照方向对植物向光性影响时,可设置c和a对照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D.各实验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12.(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为某同学在消防逃生演练中部分反射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B.听到警报声后逃生属于条件反射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3.(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14.(2024八上·义乌期中)将重为20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A.18N B.16N C.14N D.10N15.(2024八上·义乌期中)下图中哪项S段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A.B.C.D.16.(2024八上·义乌期中) 实验室有下列物质: ①食盐水, ②钡餐,③牛奶, ④血液,⑤肥皂水, ⑥泥水, ⑦冰水混合物, ⑧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 ⑨碘酒。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17.(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预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实验室检验B气体的方法是 。18.(2024八上·义乌期中)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 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如图表示自然界的水循环。其中①表示 。19.(2024八上·义乌期中) 飞机能飞行, 关键是由于机翼的上侧做成凸圆形状, 而下侧成平面形状, 这样向前运动时, 上方气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气流的速度 ,从而形成上下表面压强差, 并产生升力。若当日的风向为东北风, 为了顺利起飞, 机场塔台最好指令飞机朝 方向起飞。20.(2024八上·义乌期中)读某地区天气图, 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天气以 为特征。(2)丙地此时的天气应为 。21.(2024八上·义乌期中)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50克, 准备下列实验用品。请回答:(1)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 发现指针偏左, 接下来的操作是 。(2)配制好溶液后, 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氯化钠晶体不纯 ②配制溶液时有少量水溅出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 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 有部分洒出22.(2024八上·义乌期中)图甲是家用的一款爱仕达炒锅,与其他不同的是锅盖周边有一圈橡胶圈,顶部有一蒸汽阀门(如图丙),蒸汽阀门可上下活动,向上向下时橡胶都可与内外玻璃紧密贴合。(1)这款炒锅的好处之一,蒸制、炖汤容易熟,可充当“高压锅”的作用。这是由于密封效果好,蒸炖时蒸气不易出来,使得锅内气压增大,沸点 (填“降低”或“升高”);(2)如图把锅盖放在光滑的瓷砖表面,向下关闭阀门,锅盖内外压强差约为3000Pa左右,较难竖直向上拿起来。已知锅盖的重力8N,直径32cm,横截面积约为800cm2,请计算要提起锅盖大约需多大的力? ;(结果取整数)(3)为能轻松拿起锅盖,下列几种方法可行的是 。A.将蒸汽阀门住上拉一下,让空气进入后再提起。B.将锅盖水平移动,使锅的边缘露出瓷砖边缘后再提起。C.用一薄片,将橡胶圈的一侧先翘起后再提起。D.两个人一起竖直向上用力提起23.(2024八上·义乌期中)不论春夏秋冬,人体的温度基本能保持稳定,这得益于人体体温调控机制。(1)急促、飞奔进入考场的小金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2)感冒发烧,也是人体体温自动调控的。小金某天体温维持在39摄氏度不退,此时产热 散热(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正常环境中皮肤血管如图甲所示,当人剧烈运动后,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更类似于图乙ABC中的 ,能让体温保持恒定。24.(2024八上·义乌期中)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如图是人神经系统中脑的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 (填数字)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 疾病。25.(2024八上·义乌期中)小科在室温20℃时探究硝酸钾(KNO3) 溶于水的情况, 他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其中烧杯A盛有20mL水。整个过程溶剂质量不变, 根据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 10 20 60 100溶解度(g) 20.9 31.6 110 246(1)A→B、B→C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 还有 ,作用是 。(2)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3)在B、C、D、E中, 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的是 (填字母)。26.(2024八上·义乌期中)某化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相关知识。下表是氢氧化 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oC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氢氧化钠 31 90 111 129 313 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一部分水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正确的操作 是 (填字母);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3)20 ℃ 时,190g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蒸发 10g 水后,再恢复到 20 ℃,可析出氢氧 化钠固体。这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现有 20 ℃ 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后得到溶液 乙,在溶液恢复 20 ℃ 之前,乙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比甲溶液中氢氧化钙质量 (填“大”、“小”或“相等”),若此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则能观察到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7.(2024八上·义乌期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操作A的目的是 ;(2)测量前,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的好处: 。(3)若同学们用图乙中②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①”或“③”)注射器;(4)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28.(2024八上·义乌期中)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但长期注射胰岛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有人提出:“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就这一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该小组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完成下列问题。以下是实验设计方案:步骤 甲鼠 乙鼠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健康小鼠的胰岛破坏b 定时饲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 定时饲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等量的胰岛素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1)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健康小鼠的胰岛破坏的目的是 ;(2)请将实验设计方案中b步骤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选填“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或“口服适量的生理盐水”);(3)按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仅用甲、乙两鼠进行实验,为什么不科学? 。29.(2024八上·义乌期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 请分析回答(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 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第③实验进行对 比 , 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30.(2024八上·义乌期中)在甲流病例激增的时期,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市售过氧乙酸一般是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为1.1g/mL)。现某班级要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2.2kg用于教室消毒,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需要加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31.(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甲所示, 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 上表面离水面深度为h。 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 直至完全拉出水面, 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 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 kg,)求:(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牛?(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牛?(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32.(2024八上·义乌期中)一款新型家用电梯(如图所示) 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它外形是长圆筒, 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 而是靠气压驱动。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105Pa, 电梯室质量为12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300N, 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1m2。(1)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8×104Pa时, 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多少牛?(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33.(2024八上·义乌期中)北魏时期官方的主要计时工具是秤漏,其装置结构如图所示。当供水系统不断注水时, 显示系统中的秤杆指示会发生变化, 从而将时间变化记录下来, 其中供水系统可以匀速出水。(1)为了研究秤漏的工作原理, 小科进行了项目设计, 其项目评价量表设计如表所示。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供水系统 —— 能出水 不能出水指标二: 显时系统 秤杆指示变化精确度 高 秤杆指示会发生变化 秤杆指示不发生变化根据设计要求, 将评价量表中指标一的优秀标准 补充完整。(2)小科将供水系统搭建成如图甲的模型进行实验,发现水越流越慢。他查阅资料后总结,出水动力的大小与供水壶的液面和出水管口的高度差hm有关,供水过程中因供水壶中水被抽走,h液减小所以出水速度减慢。【方案一】为解决问题, 小科提出可以将出水管固定在一个浮标上, 如图乙所示。小科用电子秤记录随出水时间变化受水壶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表中支持该方案能匀速供水的证据是 。时间/秒 0 10 20 30 40 50 60电子秤示数/克 7.8 12.4 17 21.6 26.2 30.8 35.4(3)【方案二】在小科的基础上,小明提出了创新方案, 他取一轻质小桶(质量忽略不计)作为供水壶, 将其放在大水箱中并保持漂浮, 浮标也漂浮在大水箱中, 供水前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开始供水后, 内壶位置及液面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正确的是 。A. B. C.(4)有同学提出,古时不存在轻质小桶,小明的方案应该使用铜制材料作为供水壶。如图丁, 将一个质量为m、底面积为S1的铜壶作为供水壶, 铜壶的壁很薄, 厚度忽略不计, 供水开始前在铜壶中装入水的质量为a,当将铜壶放入底面积为S2的外水箱中时, 发现铜壶液面与外水箱液面存在高度差h,水的密度为ρ, 则高度差h为 。(选用字母进行表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解答】山上从山脚到山顶气温逐渐降低,山顶的花比山脚的花盛开时间自山脚向山顶逐次开放。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选:A。2.【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等。【解答】 A、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即茎总是向上生长,属于向性运动,A不符合题意;B、酢酱草早上开放,傍晚关闭,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属于感性运动,B符合题意;C、盆景向窗外生长都是植物的向性运动,因为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不属于感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属于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属于向性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答案】A【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根据“”计算即可。【解答】A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A正确。B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B错误。C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C错误。D图所示甲醛溶液质量分数,故D错误。故选A。4.【答案】B【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原题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④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描述的是气候。故选B。5.【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解答】 燕子筑巢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雌性红雀给幼鸟喂食,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故A符合题意;B.猩猩用树枝剔牙齿,是它们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B不合题意;C.马戏团里小狗做算术,是它们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C不合题意;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它们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D不合题意。故选A。6.【答案】C【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 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解答】 ①图示右侧为海洋,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凝结,不可能产生降水,故①错误。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地势的抬升,多地形雨,故②正确。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地势的抬升,多地形雨,故③正确。④降水地点位于山地背风坡,不可能形成降水,故④错误。则正确的是②③。故答案为:C。7.【答案】B【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解答】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小明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D级饮料(糖类和脂肪类物质含量最高),他体内分泌会增多的激素是胰岛素,B符合题意。C.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C不符合题意。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C、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解答】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C、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正确;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D。9.【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当潜水艇整个在水下时,浮力最大,而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只要未露出水面,浮力不变;露出水面的过程浮力在变小;漂浮在水中时浮力最小,浮力等于重力。【解答】从0到B过程中,潜水艇还未露出水面,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B点开始露出水面,从B到C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由于潜水艇顶部是圆弧形的,若潜水艇匀速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的会越来越快,直到圆弧部分全部露出水面;从C到D过程则是排开水的体积均匀减小,所以浮力也是均匀减小;D点处于静止,之后浮力不再变化,浮力等于潜水艇自身重力。综上分析可知,图像A正确。故答案为:A。10.【答案】A【知识点】大气的分层【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层分层的知识和特点分析判断。【解答】台风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因为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容易形成各种天气现象。故选A。11.【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只改变探究的因素,其它的因素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探究的是胚芽鞘尖端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单侧光的方向相同,只改变胚芽鞘的尖端是否接受光照即可,故选b、c对照,A正确不合题意;B.a胚芽鞘给予的是直射光,c胚芽鞘给予右侧单侧光;c与a对照,探究的是光照方向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时,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光的方向,故选c和a,故B正确不合题意;C.设计实验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是尖端遮光与否,应设置d和e对照,故C错误符合题意;D.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各实验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2.【答案】C【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冲动。(2)图中的X表示感受器,传出神经①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解答】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故图中X表示感受器,A正确。B、听到警报声逃生是人出生之后才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正确。C、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内分泌腺无法分泌激素,但不会影响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完整性,肌肉能够收缩,C错误。D、由题干中的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答案为:C。13.【答案】D【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测量的方法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大气压等于76cm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倾斜后水银充满全管,水银高为74cm,水银柱产生压强减小,所以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玻璃管倾斜后,上端碰出一小孔,试管上端也存在大气压强,管内水银在重力作用下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4.【答案】D【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金属块体积的 浸入水中静止,金属块所受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重法测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2)求出了金属块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金属块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示数)、水的浮力和支持力之和,据此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范围值,据此分析选择.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查了称重法测浮力,本题关键:一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的体积,二是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对金属块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注意: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并排摆放在桌面上的两本书,虽接触,但无力。【解答】解:(1)金属块体积的 浸入水中静止,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0N-18N=2N,由F浮=ρ水V排g可得,V=V排= =2×10-4m3,解得金属块的体积:V=1×10-3m3,(2)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1×10-3m3×10N/kg=10N,G=F示′+F浮′+F支,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F支=20N-10N-F支,因为F支≥0,所以F示′≤10N,只有D是可能的。故答案为:D15.【答案】C【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唾液分泌与铃声没有联系,则S段不属于由铃声引起的反射,故A错误;B.图中S段为非条件反射,因为吃到食物会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活动,故B错误;C.先摇铃,再在吃食物同时摇铃,使食物和铃声同时造成一定的刺激,由于多次重复,以后不给食物吃,只摇铃也会分泌唾液,逐渐形成了图中S段的一种条件反射,故C正确;D.摇铃给食物,能够分泌唾液,图中S段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答案】①⑧⑨;③⑤【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出现沉淀;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解答】 ①食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②钡餐是硫酸钡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沉淀,属于悬浊液;③牛奶是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属于乳浊液;④血液中含有血细胞等固体成分,这些固体成分悬浮在血浆中,属于悬浊液;⑤肥皂水是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分层,属于乳浊液;⑥泥水是泥土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放置后会沉淀,属于悬浊液;⑦冰水混合物里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⑧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⑨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乳浊液的是③⑤。17.【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2)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普通的水能够导电的原因分析;(2)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结合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即可。【解答】(1)纯水几乎不导电,普通的水能够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实验前预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电解水时,乙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则B气体是氧气验证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1)纯水几乎不导电,实验前预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则B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验证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18.【答案】水汽输送【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解答】由根据图片可知,①表示是指水汽被从海洋上空转移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19.【答案】大;东北【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解答】 飞机的机翼通常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大,下方空气的压强大于上方空气的压强,从而使机翼获得了向上的升力。当舰载机逆风起飞时,上下面的压强差较大,产生向上的升力较大,所以逆风便于起飞。20.【答案】(1)晴朗(2)降温、降雨、大风天【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1)反气旋(高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2)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地的气压比四周高,受高气压控制,为天气晴朗特征。(2)根据图片可知,丙地位于冷锋后,此时的天气是降温、降雨、大风天。(1)因为甲地的气压由中心向四周降低,所以属于受高气压控制,中心气流下沉,为天气晴朗特征。(2) 阅读天气图可知,丙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冷锋,由于丙地位于冷锋后,此时的天气是降温、降雨、大风天。21.【答案】(1)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②③【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指针偏右,说明药品的质量小,据此确定接下来的操作步骤;(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大,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称取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①氯化钠晶体不纯,则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①不合题意;②配制溶液时有少量水溅出,则取用的水(溶剂)偏少,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②符合题意;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砝码的质量偏大,那么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③符合题意;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不合题意。故选②③。(1)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①氯化钠晶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错误;②配制溶液时有少量水溅出,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水的偏少,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②③。22.【答案】升高;248N(或249N);A【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大。(2)根据压强公式进行计算。(3)结合大气压和锅盖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解答】(1)蒸锅、炖汤容易熟,可充当“高压锅”的作用,这是由于密封效果好,蒸炖时蒸气不易出来,使得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2)锅盖内外压强差约为3000Pa左右,根据可知,内外压强差对锅盖的压力提起锅盖时需要克服内外压强差对锅盖的压 力,所以提起锅盖大约需用的力(3)A、将蒸汽阀门往上拉一下,让空气进入后再提起,此时锅内外气压相等,提起锅盖用的力最小,A符合题意;B、将锅盖水平移动,使锅的边缘露出瓷砖边缘后再提起,还是很难提起,B不符合题意;C、用一薄片,将橡胶圈的一侧先翘起后再提起,此时锅盖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提起锅盖用的力较大,C不符合题意;D、两个人一起竖直向上用力提起,用的力会很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3.【答案】骨骼肌;等于;C【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1)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2)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等于散热,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降低;(3)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内血管舒张,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解答】(1) 急促、飞奔进入考场的小金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2)感冒发烧,也是人体体温自动调控的。小金某天体温维持在39摄氏度不退,此时产热等于散热;(3)当人剧烈运动后,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C。24.【答案】②;传导;甲亢【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2)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解答】(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②小脑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2)车祸受伤的人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是因为神经冲动不能从脊髓传导到大脑,说明脊髓的传导功能已受损伤。(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甲亢疾病。25.【答案】(1)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2)BD(3)B【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溶解过程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和用途;(2)根据溶解度分别计算出20℃和100℃时20mL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再与加入的质量比较即可;(3)溶质质量分数=,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B、B→C都是溶解操作,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快溶解;(2)根据表格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那么此温度下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32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9.2g;则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E,BD为不饱和溶液;(3)根据题意可知,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都相等,D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多,B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B。(1)A→B、B→C需要进行溶解,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快溶解;(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32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9.2g;则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E,BD为不饱和溶液;(3)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相等,CE为20℃时的饱和溶液,D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多,B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B。26.【答案】A;D;不变;小;升高【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即可;(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减小溶解度;(3)相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图中能表示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的是A;(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⑤蒸发一部分水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故选D;(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蒸发 10g水后会析出氢氧化钠固体,再恢复到 20 ℃,这时溶液仍然饱和。根据溶解度保持不变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现有 2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后得到溶液乙,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在溶液恢复 20℃之前,乙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比甲溶液中氢氧化钙质量小;若此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则能观察到温度升高。27.【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2)密封不漏气、减小摩擦(3)③(4)【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则会导致测力计的示数偏小,那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2)润滑油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封闭空隙;它的润泽度很好,可以减小摩擦;(3)根据F=pS分析解答;(4)根据V=SL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根据计算大气压强。【解答】(1)在操作A中,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其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空气。(2)测量前,要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其目的是:密封不漏气、减小摩擦;(3) 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 ,说明此时大气压力太大,要想办法减小作用在活塞上的大气压力。根据公式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③。(4)活塞的面积为,此时大气压强为:。(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其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空气。(2)为了密封不漏气、减小摩擦,所以测量前,要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3)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③。(4)活塞的面积为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28.【答案】(1)避免小鼠自身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对实验结果对干扰(2)注射适量的胰岛素(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4)每组一只小鼠,实验样本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 (1)小鼠自身的胰岛会对实验的测量产生影响;(2)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3)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4)实验样本太少会影响测量结果的普遍性。【解答】 (1)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健康小鼠的胰岛破坏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口服还是注射胰岛素,所以给甲鼠每次喂食前应注射适量的胰岛素。(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口服的胰岛素未发挥作用,不能治疗糖尿病。(4)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因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分别各取了1只小鼠是不合理的。29.【答案】(1)Ⅱ(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3)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确定生长素对两种作物的影响即可;(2)根据乙图确定①③组中哪个因素不同,据此描述结论;(4)根据乙图确定②③中哪个因素不同,据此确定要探究的问题。【解答】(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图甲中,曲线II的促进作用较弱,则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2)根据图乙可知,①组(去除顶芽)的侧芽生长明显快于③(保留顶芽),说明顶芽抑制了侧芽的生长,那么得到的结论为: 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3)第②组加入细胞分裂素,第③组仅没有加入细胞分裂素,则要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2)通过比较①组(去除顶芽)和③组(保留顶芽)的侧芽生长情况,发现①组侧芽生长明显快于③组,说明顶芽存在时,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因此去除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3)第②组保留顶芽并加入细胞分裂素,第③组仅保留顶芽,不加入细胞分裂素。对比这两组的结果,可以观察到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即是否能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第③实验进行对 比 , 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30.【答案】解:设需要用水稀释市售过氧乙酸的体积为V,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1g/mL×V×20%=2200g×0.5%V=50mLm水=2200g-1.1g/mL×50mL=2145g【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出需要过氧乙酸的体积,然后计算出过氧乙酸的质量,而前后溶液的质量差就是加水的质量。31.【答案】(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为物体本身的体积,故排开水的体积为;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答: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1×104N。(2)由乙图知,完全拉出水面后,拉力不变为3×104N,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物体的重力等于拉力,为3×104N,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为。答: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2×104N。(3)物体的质量为;物体的密度为。答:物体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 (1)已知正方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计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2)当重物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得绳子拉力的大小;(3)根据G=mg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1)解:物体在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为物体本身的体积,正方体边长为1m,故排开水的体积为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2)由乙图知,完全拉出水面后,拉力不变为3×104N,即重力为3×104N,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为(3)物体重力为3×104N,则质量为物体体积为1m3,物体的密度为答:(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1×104N;(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2×104N;(3)物体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32.【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答: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9.8×104N。(2)电梯室的重力为;此时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压强差为;电梯室受到的压力差为;电梯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则可装的物体重力为;故可装的物体质量为。答: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410kg。【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F=pS算出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2)根据G电梯算出电梯的重力,由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时算出电梯内外受到的压强差,根据F=pS算出产生的压力;电梯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由平衡力算出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重力,根据G=mg算出可装的物体质量。(1)解:顶部面积为1m2,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8×104Pa时,根据可知,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2)电梯室质量为120kg,电梯室的重力为此时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压强差为电梯室受到的压力差为电梯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则可装的物体重力为故可装的物体质量为答:(1)作用在电梯室上表面的大气压力是9.8×104N;(2)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410kg。33.【答案】(1)能匀速出水(2)每10s,受水壶增加的质量都是4.6g(3)B(4)【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从题意可知,其装置当同时系统不断注水时,显示系统中杆秤指示会发生变化,从而将时间变化记录下来,其中供水系统可以匀速出水;(2)通过相同的时间内流入受水壶中水的质量来说明;(3)因为轻质小桶的质量不计,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可知小桶内、外液面的情况;(4)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求出h的高度。【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评价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标准是“能出水”,故“优秀”标准是“能匀速出水”。(2)从表中数据可知:每10s,电子秤示数增加4.6g,即受水壶增加的质量都是4.6g,故供水壶匀速供水。(3)因为作为供水壶的小桶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桶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重力和小桶中水的重力相等,故不管是在供水前和供水过程中,小桶内、外水面齐平,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铜壶底面积为S1,内装水的质量为a,则水的体积为;铜壶液面与外水箱液面存在高度差h,则铜壶内水面以上部分排开水的体积为;故铜壶排开水的总体积为;故铜壶的浮力为……①当供水壶改用质量为m的铜制材料的供水壶时,因为供水壶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总重力为……②由①②知:;解得:;可得高度差h为。(1)评价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标准是“能出水”,故“优秀”标准是“能匀速出水”。(2)从表中数据可知:每10s,受水壶增加的质量都是4.6g,故供水壶匀速供水。(3)因为作为供水壶的小桶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桶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重力和小桶中水的重力相等,故不管是在供水前和供水过程中,小桶内、外水面齐平,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铜壶底面积为S1,内装水的质量为a,则水的体积为铜壶液面与外水箱液面存在高度差h,则铜壶内水面以上部分排开水的体积为故铜壶排开水的总体积为故铜壶的浮力为……①当供水壶改用质量为m的铜制材料的供水壶时,因为供水壶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总重力为……②由①②知可得高度差h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检测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检测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