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滨江初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1.(2025八下·诸暨月考)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速度公式 B.水分子结构C.斑马线 D.足球烯结构【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解答】 A. 为速度计算公式,反映的是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合题意;B. 为水分子模型,故B不合题意;C. 为道路交通标志,不属于模型,故C符合题意;D. 为烯分子模型,故D不合题意。故选C。2.(2025八下·诸暨月考)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产品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A.磁悬浮列车 B.电话机C.指南针 D.电磁起重机【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机械的结构分析判断。【解答】A.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底部和铁轨上都有电磁铁,利用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空中,故A不合题意;B.电话机内的听筒,当电流经过听筒线圈时,线圈变成电磁铁,与永磁体之间相互作用将电流转化为声音,故B不合题意;C.指南针没有利用电磁铁,而是利用所有磁体指南北的性质,故C符合题意;D.电磁起重机的主要结构为电磁铁,实现铁和钢的分拣,故D不合题意。故选C。3.(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触笔尖金属体C.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换灯泡D.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答案】D【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生活用水是导体;(2)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部分;(3)更换灯泡时,应先切断电源;(4)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切断电源或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解答】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若接触笔尖金属体,容易触电,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不断开开关,直接更换不亮的电灯泡,由于灯泡上带电,容易引起触电事故,所以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治措施,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D。4.(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构成单质的是 ( )A. B.C. D.【答案】C【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 A.图A中的分子构成相同且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可判断此图中的物质为化合物,故A不合题意;B.图B含有两种不同构成的分子,可判断图中的物质都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不合题意;C.图C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可判断其中物质为单质,故C符合题意;D.图D中都含有两种不同构成的分子,可判断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故选C。5.(2025八下·诸暨月考)我国南海蕴藏丰富的“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B.甲烷由1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C.甲烷由一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D.甲烷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甲烷的物质组成,然后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则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A正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种数,故B错误;甲烷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C错误;甲烷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A。6.(2025八下·诸暨月考)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下图所表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同名磁极间的磁场B.直线电流的磁场C.通电螺线管的磁场D.蹄形磁体的磁场【答案】C【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②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可以由安培定则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即为磁场的方向;③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的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解答】 A.由图知,两磁极都为N极,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由图知,直导线中电流向左,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其周围磁感线为以导线为圆心,逆时针方向的同心圆,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图知,安培定则判断可知,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外部磁感线不符合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知,蹄形磁铁上端N极,下端S极,磁感线符合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2025八下·诸暨月考)(核磁共振)、 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 5C、 5N叙述正确的是( )A. 3C与 5N有相同的中子数B. 3C与 2C有相同的中子数C. 5N与 4N的核电荷数相同D. 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值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对于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 A.13C与15N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5-7=8,中子数不等,故A错误;B.13C与12C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2-6=6,中子数不等,故B错误;C.15N与14N均为氮原子,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均为7,故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15-7=8,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8.(2025八下·诸暨月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分析。【解答】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904年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则顺序为③①②。故选D。9.(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是电磁学中很重要的三个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正确的是( )A.物理学家法拉第进行甲图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乙图实验装置是电动机的原理图C.丙图中,导体ab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与通过它的电流方向无关D.“K歌”用的话筒利用的是乙图的原理将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答案】D【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解答】A.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甲图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乙图描述的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原理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丙图描述的是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都有关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K歌用的话筒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把声音的因此线圈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分析】(1)奥斯特实验第一个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2)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4)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10.(2025八下·诸暨月考)为了护航“亚运会”的环境质量,我市重点整治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C.乙和丁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判断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的个数。【解答】A、该反应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 ,不符合题意;C、 乙和丁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不符合题意;D、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丙一种单质 ,符合题意;故选D。11.(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科发现“门禁”是通过开关控制门锁工作的,研究后知道,门上的电磁锁由电磁铁A和金属块B构成(如图甲所示),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电磁铁通电时,A、B相互吸引,门被锁住无法推开。电磁铁断电时,A、B不吸引,门可以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电磁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乙图中开关闭合,电磁铁A的右端为S极C.对“门禁”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能判断B有磁性D.将金属块B靠近小磁针,小磁针一定不会发生偏转【答案】A【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磁铁的磁极;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解答】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电磁铁是电流磁效应(电生磁)的一个应用,与生活联系紧密,如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A、甲图中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其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B、乙图中开关闭合,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A的右端为N极,故B错误;C、电磁铁通电时,A、B相互吸引,门被锁无法推开。电磁铁断电时,A、B不吸引,门可以被推开,由于电磁铁的中间是铁芯,断电时B不吸引A,所以B没有磁性,故C错误;D、将金属块B靠近小磁针,根据磁体的特点可知,小磁针可能会发生偏转,故D错误。故选:C。故选A。12.(2025八下·诸暨月考)某同学自制了一款节能夜跑灯,其结构如图甲所示:线圈缠绕在塑料水管外壳上并与LED灯构成闭合电路,磁体在水管中会随着跑步者摆臂而来回移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夜跑灯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运动时加速摆臂,线圈中的感应电压大小不变C.为提高LED灯的亮度,可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D.跑步摆譬时,图甲的夜跑灯适合平放于图乙Q处【答案】B【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解答】 A.根据“夜跑灯”的特点可知,当运动时,磁体在水管中反复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因此,其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不合题意;B.运动时加速摆臂,线圈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变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压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感应电流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为提高LED灯的亮度,可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为了夜跑灯达到最亮,应将夜跑灯佩戴在Q处,因为前臂Q位置主要做水平往返运动,能使强磁铁在水管内往返运动,连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灯发光,且手臂摆时,Q处速度大于P处的速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3.(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滨同学按如图电路连接了一个模拟家庭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能正常发光,插座无法正常工作,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不发光。针对该模拟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B.灯泡能正常发光,所以灯泡所在支路的连接是安全、合理的C.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 cd间断路D.排除故障后,用图中的插座连接电冰箱,也能保证正常安全的使【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特点和作用判断;B.根据灯泡的连接方法判断;C.根据插座的接线方法判断;D.根据三脚插座的连接方法判断。【解答】 A.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B.螺丝口灯泡的螺旋套应该接在零线上,开关接在火线上,故B错误;C.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cd间断路,此时没有构成通路,故C正确;D.电冰箱应该使用三孔插座,不能使用两孔插座,故D错误。故选C。14.(2025八下·诸暨月考)下列有关磁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铁棒能吸引小磁针,则铁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B.图乙中小磁针黑色为N极,则b处磁场的方向向右C.图丙中从磁铁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D.图丁中条形磁铁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说明A端是条形磁铁的南极【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铁中间磁性弱,两端磁性强;(4)磁铁都具有指向性,指南的叫做南极,指北的叫做北极。【解答】A、即使铁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铁棒,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中小磁针也会被铁棒吸 引,不能确定铁棒是否具有磁性,故A错误;B、小磁针黑色为N极,说明磁铁的右边是S极,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b处磁场的方向 向右,故B正确;C、磁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并不一样,磁体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因而铁块在条形磁体的两极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大,在正中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小,所以当铁块水平从左端移到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再变大,故C错误;D、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由地磁场北方为磁极的S极,可知A端是条形磁铁的N极,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科走到电梯前,发现电梯上没有站人时运行较慢,当他站到电梯上时,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快了很多。他了解到电梯是由电动机带动运转的,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安装了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会发生变化),控制电梯运动快慢的模拟电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触点3与触点Ⅰ接触时,电梯运行较快B.压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压时阻值变小C.电梯没有站人时,电磁铁磁性较强D.电梯没有站人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较大【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 当电梯上站的人增多时,对力敏电阻的压力变大,力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强,达到一 定程度将衔铁吸下,使3与2接触,电动机电路的电流变大,转速加快; 当电梯上站的人减少时,对力敏电阻的压力变小,力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弱,达到一 定程度,衔铁在左边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提起,使3与1接触,电动机和电阻R串联,使得电路的电流变小,转速变慢,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CD.当电梯上没有站人时,对力敏电阻的压力变小,力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较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弱,达到一定程度,衔铁在左边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提起,使3与1接触,电动机和电阻R串联,使得电路的电流变小,转速变慢,电动机的功率变小,但额定功率不变,故A、C、D错误;B.力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会发生变化,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压时其阻值变小,故B正确。故选B。16.(2025八下·诸暨月考)用元素符号表示:(1) 氧 (2) 钙 (3) 铝 (4) 硅 (5)钡 (6) 碳 【答案】(1)O(2)Ca(3)Al(4)Si(5)Ba(6)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的符号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1)氧的符号为O;(2)钙的符号为Ca;(3)铝的符号为Al;(4)硅的符号为Si;(5)钡的符号为Ba;(6)碳的符号为C。17.(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敏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A 14 14 14B 26 30 24C 14 14 18D 14 18 14(1)表中的元素共有 种。(2)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3)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填字母)。【答案】(1)2(2)B(3)A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质子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不同;(2)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则带正电荷,为阳离子;(3)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质子数只有14和26两种,则元素共有2种;(2)B的质子数为26,电子数为24,则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应该为阳离子;(3)A和D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则二者为同位素原子。18.(2025八下·诸暨月考)下列物质:①液氧 ②洁净的空气 ③铜丝 ④冰水混合物 ⑤二氧化碳,其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 。(填序号)【答案】③;④⑤【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①液氧,只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②洁净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为混合物;③铜丝,只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④冰水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⑤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则属于金属单质的是③,则属于化合物的是④⑤。19.(2025八下·诸暨月考)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此时A处磁感线与B处相比更 (选填“疏”或“密”),通电螺线管的左侧为 极,电源的左侧表示 极。【答案】密;S;负【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①磁感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即是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②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也叫安培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右手螺旋定则也可以用来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只是需让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解答】①A点比B点更靠近磁极,A点磁场更强,磁感线更密;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发出,从磁体的南极进入,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即为磁场方向,所以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③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线圈正面的电流方向向下,即从电源右侧流出,从电源左侧进入,所以电源左侧是负极。20.(2025八下·诸暨月考)下列是学校用电安全宣传册上的部分学习内容,请结合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测电笔使用正确的是图 (填“a”或“b”)。(2)插座安装完成后,需要检测电线是否连接正确,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d孔时,氖管发光,说明d孔内的电线与进户线中的 线相连接。(3)如图丙所示,一人赤脚站地上,触摸胶皮破损的火线, (填“会”或“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答案】(1)a(2)火(3)会【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2)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3)触电的条件:①接触火线;②形成通路。【解答】(1)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需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a;(2)插座安装完成后,需要检测电线是否连接正确,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d孔时,氖管发光,说明d孔内的电线与进户线中的火线相连接。(3)如图丙所示,一人赤脚站地上,触摸胶皮破损的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21.(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架上所夹的是一根软铁棒。(1)比较甲、乙两图中的现象可知,当磁体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 而显出磁性。(2)小敏从图乙中拿开条形磁体,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软铁棒获得的磁性 (填“能”或“不能”)长久保持。(3)小敏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 (填“是”或“不是”)磁性物质。【答案】(1)磁化(2)不能(3)不是【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 (1)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靠近磁体(或与磁体摩擦)后具有磁性的现象是磁化。(2)如果移走磁体,被磁化的物体磁性消失,这说明被磁化的物体不能保持磁性。(3)具有磁性或能够被磁体吸引的物质是铁磁性物质,否则不是铁磁性物质。【解答】 (1)由两图示情景可知:当磁极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磁化而显出磁性。(2)拿开条形磁铁,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铁棒获得的磁性不能保持。(3)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面的实验,发现甲、乙两图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不是铁磁性物质。22.(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小敏在螺线管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撒满铁屑。(1)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2)放入小磁针的作用是 。(3)改变电流方向,小敏发现,铁屑的分布形状 (填“没有改变”或“发生改变”),而小磁针的指向与原来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4)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 (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答案】(1)条形磁铁(2)显示磁场方向(3)没有改变;电流方向(4)不是【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 (1)根据铁屑的分布情况分析它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即可;(2)改变电流方向,则磁场方向发生改变,小磁针指向改变,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式不变;(3)根据实验过程确定铁屑分布形状是否改变,进而确定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因素;(4)根据磁感线的定义分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螺线管两端铁屑呈放射状,则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2)放入小磁针的作用是显示磁场方向;(3)改变电流方向,则磁场方向发生改变,但是磁场的分布情况保持不变,那么铁屑的分布形状没有改变。小磁针的指向与原来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4)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23.(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 一个综合实践小组用一段漆包线绕成线圈 abcd,用小刀刮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上半周或下半周。将线圈 abcd放在用硬金属丝做成的支架m、n上,并按图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 (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根据 原理制成的。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答案】电动机;通电导体灰磁场中受力运动;相同【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解答】 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电动机。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极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不改变,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相同。24.(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盛水烧杯中漂浮一个空心铁球,放置在电磁铁上。(1)当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端为 极。(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烧杯中的水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答案】(1)S(2)下降【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1)已知电流方向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A的磁极;(2)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磁铁磁性的变化;则由力的合成可知小铁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然后可知烧杯中水面的变化。【解答】 (1)由图可知,电流由A流向B,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即电磁铁B端为N极,则A端为S极(南极);(2)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小铁球所受磁力减小;小铁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向下的磁力与重力之和应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减小,故浮力也将减小,铁球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所以烧杯中水面下降。25.(2025八下·诸暨月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2)闭合开关,若导体 ab不动, (选填“左右”或“上下”)移动磁铁,电路中有感应电流。(3)若ab水平向右运动,指针向左偏转,则要使指针向右偏转,可以 (写操作)。(4)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答案】(1)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2)左右(3)ab水平向左运动(4)增强磁铁磁性、加快导体 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知识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当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2)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4)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2)根据图片可知,磁场沿竖直方向,导体ab在水平方向,此时左右移动磁体,那么导体切割磁感线,因此会有感应电流;(3) 若ab水平向右运动,指针向左偏转,则要使指针向右偏转,那就需要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即导体ab水平向左运动;(4) 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那么需要增大感应电流,则改进措施为:增强磁铁磁性、加快导体 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26.(2025八下·诸暨月考)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滨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铁质指针(带刻度盘)、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4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1)图甲实验中小滨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3)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8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2)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利用转换法,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认识其磁性强弱;(2)串联一个电流表,电流变化较小时指针偏转;(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解答】(1)通过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认识其磁性强弱,利用转换法。(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流大小不变。(1)通过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认识其磁性强弱,利用转换法。(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流大小不变。27.(2025八下·诸暨月考)原子是质量、体积都很小的微粒。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原子结构模型是在实验和探索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 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a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3)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用收集的证据回答)。(4)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填字母)。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答案】(1)原子核(2)乙(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4)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它的体积很小但是质量很大;(2)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且距离越近,受力越大,则轨迹改变幅度越大,据此分析;(3)如果原子内部为空的,那么大多数α粒子不会受到排斥力,则它们的运动轨迹会保持不变;(4)根据对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认识判断。【解答】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故图中能正确表示运动轨迹的是乙;(3) 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4)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28.(2025八下·诸暨月考)项目学习小组实验发现,装在筒内的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时,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气流方向也改变,如图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制作一款“书桌神器”:既能收集书桌上的小纸屑,又能吹风纳凉。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能吸纸屑、吹风且风速可调 能吸纸屑、吹风,风速不可调 只能吸纸屑或只能吹风指标二 吸纸屑后,吹风时无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全部纸屑吹出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电路,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电池、旋钮式电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丙。(1)图乙中,通过切换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 。(2)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请结合评价量表,分析该模型的“指标二”所处的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并说明理由。 。【答案】(1)改变了电流方向(2)变慢(3)合格;由图甲可知.吸纸屑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打开, 从而将纸屑吸入收集盒,同时也有一部分纸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风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关闭,收集盒内的纸屑不会被吹出【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分析切换开关S时通过电动机电流方向的变化,进而分析电动机转向改变的原因;(2)根据图乙分析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而分析电动机转速的变化;(3)根据图丙分析吹风时有无纸屑吹出,进而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解答】 (1)由图乙可知,开关S与“1”连接时,电流从电动机的上方流入,开关S与“2”连接时,电流从电动机的下方流入,即切换开关S后,通过电动机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因此电动机转向改变的原因是改变通过电动机电流的方向;(2)他图乙可知,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小,电动机的转速变慢;(3)由图丙可知,吸纸屑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打开,从而将纸屑吸入收集盒,同时也有一部分纸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风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关闭,收集盒内的纸屑不会被吹出,但隔板下面的纸屑会被吹出,结合表中的指标二可知,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被吹出,因此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为合格。29.(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要求将开关、灯泡和带保险丝的三孔插座正确连入电路中。【答案】【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①在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灯泡与火线之间;②灯泡的尾部与火线相连,螺旋套与零线相连;③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④三孔插座接线“左零右火中间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①从火线上引线,先接开关,再接灯泡尾部,最后将螺旋套与零线相连;②从火线上引线,先接保险丝,再接插座右孔,零线接左孔,中孔接地线,如下图所示:30.(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1)电磁铁上方 极。(2)小科认为报警时只有灯亮还不能起到很好的报警作用,最好灯亮同时发出警报声,他建议加接蜂鸣器与灯 并联(选填“L1”或“L2”)。(3)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写出计算过程)(4)小科想让该报警器报警时的燃气浓度值调到比出厂预设值更低一些,下列操作理论上可行的是 ____。(选填字母)A.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 B.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C.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D.减少电磁铁线圈匝数【答案】(1)N(2)L2(3)解:报警器报警时,总电阻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 。(4)A;C【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2)判断哪儿灯为报警灯,应把蜂鸣器应与报警灯L并联;(3)由图乙可知报警时对应的电阻R1,测试时的控制电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压已知,可求出电路总电阻,总电阻减去R1就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4)该报警器报警时的燃气浓度值调到比出厂预设值更低一些,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控制电路的磁性强度不变,根据影响磁性因素进行确定;【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2)当衔铁被吸下时,报警灯亮,由此可知L2为报警灯,故应把蜂鸣器应与L2并联;(4)该报警器报警时的燃气浓度值调到比出厂预设值更低一些,R气敏增大,如果线圈匝数不变,电流不变,根据可知,总电阻不变。根据R滑=R总-R气敏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小,故A可行;B.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总电阻更大,电路中电路变小,电磁铁线圈的磁性变小,达到报警浓度时,不能闭合报警回路,故B不可行;C.R气敏增大时,若滑动变阻器不动,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变大,要保证电流不变,根据可知,适当增大电源电压,故C 可行;D.R气敏增大时,若滑动变阻器不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磁性减弱,若再减小电磁铁线圈匝数,磁性更弱,到达报警浓度时,不能吸下衔铁报警,故D不可行;故选AC。1 / 1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滨江初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1.(2025八下·诸暨月考)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速度公式 B.水分子结构C.斑马线 D.足球烯结构2.(2025八下·诸暨月考)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产品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A.磁悬浮列车 B.电话机C.指南针 D.电磁起重机3.(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触笔尖金属体C.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换灯泡D.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4.(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构成单质的是 ( )A. B.C. D.5.(2025八下·诸暨月考)我国南海蕴藏丰富的“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B.甲烷由1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C.甲烷由一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D.甲烷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6.(2025八下·诸暨月考)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下图所表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同名磁极间的磁场B.直线电流的磁场C.通电螺线管的磁场D.蹄形磁体的磁场7.(2025八下·诸暨月考)(核磁共振)、 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 5C、 5N叙述正确的是( )A. 3C与 5N有相同的中子数B. 3C与 2C有相同的中子数C. 5N与 4N的核电荷数相同D. 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8.(2025八下·诸暨月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9.(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是电磁学中很重要的三个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正确的是( )A.物理学家法拉第进行甲图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乙图实验装置是电动机的原理图C.丙图中,导体ab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与通过它的电流方向无关D.“K歌”用的话筒利用的是乙图的原理将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10.(2025八下·诸暨月考)为了护航“亚运会”的环境质量,我市重点整治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C.乙和丁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11.(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科发现“门禁”是通过开关控制门锁工作的,研究后知道,门上的电磁锁由电磁铁A和金属块B构成(如图甲所示),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电磁铁通电时,A、B相互吸引,门被锁住无法推开。电磁铁断电时,A、B不吸引,门可以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电磁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乙图中开关闭合,电磁铁A的右端为S极C.对“门禁”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能判断B有磁性D.将金属块B靠近小磁针,小磁针一定不会发生偏转12.(2025八下·诸暨月考)某同学自制了一款节能夜跑灯,其结构如图甲所示:线圈缠绕在塑料水管外壳上并与LED灯构成闭合电路,磁体在水管中会随着跑步者摆臂而来回移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夜跑灯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运动时加速摆臂,线圈中的感应电压大小不变C.为提高LED灯的亮度,可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D.跑步摆譬时,图甲的夜跑灯适合平放于图乙Q处13.(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滨同学按如图电路连接了一个模拟家庭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能正常发光,插座无法正常工作,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不发光。针对该模拟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B.灯泡能正常发光,所以灯泡所在支路的连接是安全、合理的C.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 cd间断路D.排除故障后,用图中的插座连接电冰箱,也能保证正常安全的使14.(2025八下·诸暨月考)下列有关磁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铁棒能吸引小磁针,则铁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B.图乙中小磁针黑色为N极,则b处磁场的方向向右C.图丙中从磁铁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D.图丁中条形磁铁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说明A端是条形磁铁的南极15.(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科走到电梯前,发现电梯上没有站人时运行较慢,当他站到电梯上时,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快了很多。他了解到电梯是由电动机带动运转的,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安装了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会发生变化),控制电梯运动快慢的模拟电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触点3与触点Ⅰ接触时,电梯运行较快B.压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压时阻值变小C.电梯没有站人时,电磁铁磁性较强D.电梯没有站人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较大16.(2025八下·诸暨月考)用元素符号表示:(1) 氧 (2) 钙 (3) 铝 (4) 硅 (5)钡 (6) 碳 17.(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敏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A 14 14 14B 26 30 24C 14 14 18D 14 18 14(1)表中的元素共有 种。(2)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3)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填字母)。18.(2025八下·诸暨月考)下列物质:①液氧 ②洁净的空气 ③铜丝 ④冰水混合物 ⑤二氧化碳,其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 。(填序号)19.(2025八下·诸暨月考)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此时A处磁感线与B处相比更 (选填“疏”或“密”),通电螺线管的左侧为 极,电源的左侧表示 极。20.(2025八下·诸暨月考)下列是学校用电安全宣传册上的部分学习内容,请结合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测电笔使用正确的是图 (填“a”或“b”)。(2)插座安装完成后,需要检测电线是否连接正确,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d孔时,氖管发光,说明d孔内的电线与进户线中的 线相连接。(3)如图丙所示,一人赤脚站地上,触摸胶皮破损的火线, (填“会”或“不会”)发生触电事故。21.(2025八下·诸暨月考)小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架上所夹的是一根软铁棒。(1)比较甲、乙两图中的现象可知,当磁体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 而显出磁性。(2)小敏从图乙中拿开条形磁体,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软铁棒获得的磁性 (填“能”或“不能”)长久保持。(3)小敏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 (填“是”或“不是”)磁性物质。22.(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小敏在螺线管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撒满铁屑。(1)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2)放入小磁针的作用是 。(3)改变电流方向,小敏发现,铁屑的分布形状 (填“没有改变”或“发生改变”),而小磁针的指向与原来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4)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 (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23.(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 一个综合实践小组用一段漆包线绕成线圈 abcd,用小刀刮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上半周或下半周。将线圈 abcd放在用硬金属丝做成的支架m、n上,并按图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 (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根据 原理制成的。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24.(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盛水烧杯中漂浮一个空心铁球,放置在电磁铁上。(1)当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端为 极。(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烧杯中的水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5.(2025八下·诸暨月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2)闭合开关,若导体 ab不动, (选填“左右”或“上下”)移动磁铁,电路中有感应电流。(3)若ab水平向右运动,指针向左偏转,则要使指针向右偏转,可以 (写操作)。(4)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26.(2025八下·诸暨月考)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滨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铁质指针(带刻度盘)、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4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1)图甲实验中小滨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3)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8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7.(2025八下·诸暨月考)原子是质量、体积都很小的微粒。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原子结构模型是在实验和探索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 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a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3)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用收集的证据回答)。(4)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填字母)。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28.(2025八下·诸暨月考)项目学习小组实验发现,装在筒内的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时,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气流方向也改变,如图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制作一款“书桌神器”:既能收集书桌上的小纸屑,又能吹风纳凉。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能吸纸屑、吹风且风速可调 能吸纸屑、吹风,风速不可调 只能吸纸屑或只能吹风指标二 吸纸屑后,吹风时无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全部纸屑吹出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电路,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电池、旋钮式电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丙。(1)图乙中,通过切换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 。(2)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请结合评价量表,分析该模型的“指标二”所处的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并说明理由。 。29.(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要求将开关、灯泡和带保险丝的三孔插座正确连入电路中。30.(2025八下·诸暨月考)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1)电磁铁上方 极。(2)小科认为报警时只有灯亮还不能起到很好的报警作用,最好灯亮同时发出警报声,他建议加接蜂鸣器与灯 并联(选填“L1”或“L2”)。(3)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写出计算过程)(4)小科想让该报警器报警时的燃气浓度值调到比出厂预设值更低一些,下列操作理论上可行的是 ____。(选填字母)A.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 B.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C.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D.减少电磁铁线圈匝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解答】 A. 为速度计算公式,反映的是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合题意;B. 为水分子模型,故B不合题意;C. 为道路交通标志,不属于模型,故C符合题意;D. 为烯分子模型,故D不合题意。故选C。2.【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机械的结构分析判断。【解答】A.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底部和铁轨上都有电磁铁,利用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空中,故A不合题意;B.电话机内的听筒,当电流经过听筒线圈时,线圈变成电磁铁,与永磁体之间相互作用将电流转化为声音,故B不合题意;C.指南针没有利用电磁铁,而是利用所有磁体指南北的性质,故C符合题意;D.电磁起重机的主要结构为电磁铁,实现铁和钢的分拣,故D不合题意。故选C。3.【答案】D【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生活用水是导体;(2)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部分;(3)更换灯泡时,应先切断电源;(4)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切断电源或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解答】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若接触笔尖金属体,容易触电,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不断开开关,直接更换不亮的电灯泡,由于灯泡上带电,容易引起触电事故,所以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治措施,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D。4.【答案】C【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 A.图A中的分子构成相同且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可判断此图中的物质为化合物,故A不合题意;B.图B含有两种不同构成的分子,可判断图中的物质都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不合题意;C.图C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可判断其中物质为单质,故C符合题意;D.图D中都含有两种不同构成的分子,可判断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故选C。5.【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甲烷的物质组成,然后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则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A正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种数,故B错误;甲烷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C错误;甲烷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A。6.【答案】C【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②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可以由安培定则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即为磁场的方向;③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的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解答】 A.由图知,两磁极都为N极,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由图知,直导线中电流向左,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其周围磁感线为以导线为圆心,逆时针方向的同心圆,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图知,安培定则判断可知,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外部磁感线不符合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知,蹄形磁铁上端N极,下端S极,磁感线符合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值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对于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 A.13C与15N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5-7=8,中子数不等,故A错误;B.13C与12C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2-6=6,中子数不等,故B错误;C.15N与14N均为氮原子,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均为7,故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15-7=8,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8.【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分析。【解答】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904年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则顺序为③①②。故选D。9.【答案】D【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解答】A.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甲图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乙图描述的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原理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丙图描述的是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都有关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K歌用的话筒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把声音的因此线圈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分析】(1)奥斯特实验第一个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2)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4)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10.【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判断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的个数。【解答】A、该反应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 ,不符合题意;C、 乙和丁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不符合题意;D、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丙一种单质 ,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A【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磁铁的磁极;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解答】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电磁铁是电流磁效应(电生磁)的一个应用,与生活联系紧密,如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A、甲图中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其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B、乙图中开关闭合,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A的右端为N极,故B错误;C、电磁铁通电时,A、B相互吸引,门被锁无法推开。电磁铁断电时,A、B不吸引,门可以被推开,由于电磁铁的中间是铁芯,断电时B不吸引A,所以B没有磁性,故C错误;D、将金属块B靠近小磁针,根据磁体的特点可知,小磁针可能会发生偏转,故D错误。故选:C。故选A。12.【答案】B【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解答】 A.根据“夜跑灯”的特点可知,当运动时,磁体在水管中反复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因此,其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不合题意;B.运动时加速摆臂,线圈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变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压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感应电流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为提高LED灯的亮度,可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为了夜跑灯达到最亮,应将夜跑灯佩戴在Q处,因为前臂Q位置主要做水平往返运动,能使强磁铁在水管内往返运动,连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灯发光,且手臂摆时,Q处速度大于P处的速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3.【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特点和作用判断;B.根据灯泡的连接方法判断;C.根据插座的接线方法判断;D.根据三脚插座的连接方法判断。【解答】 A.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B.螺丝口灯泡的螺旋套应该接在零线上,开关接在火线上,故B错误;C.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cd间断路,此时没有构成通路,故C正确;D.电冰箱应该使用三孔插座,不能使用两孔插座,故D错误。故选C。14.【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铁中间磁性弱,两端磁性强;(4)磁铁都具有指向性,指南的叫做南极,指北的叫做北极。【解答】A、即使铁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铁棒,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中小磁针也会被铁棒吸 引,不能确定铁棒是否具有磁性,故A错误;B、小磁针黑色为N极,说明磁铁的右边是S极,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b处磁场的方向 向右,故B正确;C、磁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并不一样,磁体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因而铁块在条形磁体的两极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大,在正中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小,所以当铁块水平从左端移到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再变大,故C错误;D、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由地磁场北方为磁极的S极,可知A端是条形磁铁的N极,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 当电梯上站的人增多时,对力敏电阻的压力变大,力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强,达到一 定程度将衔铁吸下,使3与2接触,电动机电路的电流变大,转速加快; 当电梯上站的人减少时,对力敏电阻的压力变小,力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弱,达到一 定程度,衔铁在左边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提起,使3与1接触,电动机和电阻R串联,使得电路的电流变小,转速变慢,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CD.当电梯上没有站人时,对力敏电阻的压力变小,力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较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弱,达到一定程度,衔铁在左边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提起,使3与1接触,电动机和电阻R串联,使得电路的电流变小,转速变慢,电动机的功率变小,但额定功率不变,故A、C、D错误;B.力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会发生变化,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压时其阻值变小,故B正确。故选B。16.【答案】(1)O(2)Ca(3)Al(4)Si(5)Ba(6)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的符号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1)氧的符号为O;(2)钙的符号为Ca;(3)铝的符号为Al;(4)硅的符号为Si;(5)钡的符号为Ba;(6)碳的符号为C。17.【答案】(1)2(2)B(3)A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质子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不同;(2)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则带正电荷,为阳离子;(3)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质子数只有14和26两种,则元素共有2种;(2)B的质子数为26,电子数为24,则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应该为阳离子;(3)A和D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则二者为同位素原子。18.【答案】③;④⑤【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①液氧,只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②洁净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为混合物;③铜丝,只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④冰水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⑤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则属于金属单质的是③,则属于化合物的是④⑤。19.【答案】密;S;负【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①磁感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即是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②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也叫安培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右手螺旋定则也可以用来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只是需让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解答】①A点比B点更靠近磁极,A点磁场更强,磁感线更密;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发出,从磁体的南极进入,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即为磁场方向,所以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③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线圈正面的电流方向向下,即从电源右侧流出,从电源左侧进入,所以电源左侧是负极。20.【答案】(1)a(2)火(3)会【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2)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3)触电的条件:①接触火线;②形成通路。【解答】(1)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需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a;(2)插座安装完成后,需要检测电线是否连接正确,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d孔时,氖管发光,说明d孔内的电线与进户线中的火线相连接。(3)如图丙所示,一人赤脚站地上,触摸胶皮破损的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21.【答案】(1)磁化(2)不能(3)不是【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 (1)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靠近磁体(或与磁体摩擦)后具有磁性的现象是磁化。(2)如果移走磁体,被磁化的物体磁性消失,这说明被磁化的物体不能保持磁性。(3)具有磁性或能够被磁体吸引的物质是铁磁性物质,否则不是铁磁性物质。【解答】 (1)由两图示情景可知:当磁极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磁化而显出磁性。(2)拿开条形磁铁,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铁棒获得的磁性不能保持。(3)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面的实验,发现甲、乙两图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不是铁磁性物质。22.【答案】(1)条形磁铁(2)显示磁场方向(3)没有改变;电流方向(4)不是【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 (1)根据铁屑的分布情况分析它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即可;(2)改变电流方向,则磁场方向发生改变,小磁针指向改变,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式不变;(3)根据实验过程确定铁屑分布形状是否改变,进而确定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因素;(4)根据磁感线的定义分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螺线管两端铁屑呈放射状,则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2)放入小磁针的作用是显示磁场方向;(3)改变电流方向,则磁场方向发生改变,但是磁场的分布情况保持不变,那么铁屑的分布形状没有改变。小磁针的指向与原来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4)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23.【答案】电动机;通电导体灰磁场中受力运动;相同【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解答】 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电动机。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极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不改变,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相同。24.【答案】(1)S(2)下降【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1)已知电流方向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A的磁极;(2)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磁铁磁性的变化;则由力的合成可知小铁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然后可知烧杯中水面的变化。【解答】 (1)由图可知,电流由A流向B,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即电磁铁B端为N极,则A端为S极(南极);(2)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小铁球所受磁力减小;小铁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向下的磁力与重力之和应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减小,故浮力也将减小,铁球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所以烧杯中水面下降。25.【答案】(1)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2)左右(3)ab水平向左运动(4)增强磁铁磁性、加快导体 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知识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当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2)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4)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2)根据图片可知,磁场沿竖直方向,导体ab在水平方向,此时左右移动磁体,那么导体切割磁感线,因此会有感应电流;(3) 若ab水平向右运动,指针向左偏转,则要使指针向右偏转,那就需要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即导体ab水平向左运动;(4) 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那么需要增大感应电流,则改进措施为:增强磁铁磁性、加快导体 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26.【答案】(1)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2)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利用转换法,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认识其磁性强弱;(2)串联一个电流表,电流变化较小时指针偏转;(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解答】(1)通过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认识其磁性强弱,利用转换法。(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流大小不变。(1)通过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认识其磁性强弱,利用转换法。(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流大小不变。27.【答案】(1)原子核(2)乙(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4)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它的体积很小但是质量很大;(2)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且距离越近,受力越大,则轨迹改变幅度越大,据此分析;(3)如果原子内部为空的,那么大多数α粒子不会受到排斥力,则它们的运动轨迹会保持不变;(4)根据对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认识判断。【解答】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故图中能正确表示运动轨迹的是乙;(3) 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4)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28.【答案】(1)改变了电流方向(2)变慢(3)合格;由图甲可知.吸纸屑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打开, 从而将纸屑吸入收集盒,同时也有一部分纸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风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关闭,收集盒内的纸屑不会被吹出【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分析切换开关S时通过电动机电流方向的变化,进而分析电动机转向改变的原因;(2)根据图乙分析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而分析电动机转速的变化;(3)根据图丙分析吹风时有无纸屑吹出,进而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解答】 (1)由图乙可知,开关S与“1”连接时,电流从电动机的上方流入,开关S与“2”连接时,电流从电动机的下方流入,即切换开关S后,通过电动机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因此电动机转向改变的原因是改变通过电动机电流的方向;(2)他图乙可知,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小,电动机的转速变慢;(3)由图丙可知,吸纸屑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打开,从而将纸屑吸入收集盒,同时也有一部分纸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风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关闭,收集盒内的纸屑不会被吹出,但隔板下面的纸屑会被吹出,结合表中的指标二可知,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被吹出,因此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为合格。29.【答案】【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①在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灯泡与火线之间;②灯泡的尾部与火线相连,螺旋套与零线相连;③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④三孔插座接线“左零右火中间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①从火线上引线,先接开关,再接灯泡尾部,最后将螺旋套与零线相连;②从火线上引线,先接保险丝,再接插座右孔,零线接左孔,中孔接地线,如下图所示:30.【答案】(1)N(2)L2(3)解:报警器报警时,总电阻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 。(4)A;C【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2)判断哪儿灯为报警灯,应把蜂鸣器应与报警灯L并联;(3)由图乙可知报警时对应的电阻R1,测试时的控制电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压已知,可求出电路总电阻,总电阻减去R1就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4)该报警器报警时的燃气浓度值调到比出厂预设值更低一些,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控制电路的磁性强度不变,根据影响磁性因素进行确定;【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2)当衔铁被吸下时,报警灯亮,由此可知L2为报警灯,故应把蜂鸣器应与L2并联;(4)该报警器报警时的燃气浓度值调到比出厂预设值更低一些,R气敏增大,如果线圈匝数不变,电流不变,根据可知,总电阻不变。根据R滑=R总-R气敏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小,故A可行;B.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总电阻更大,电路中电路变小,电磁铁线圈的磁性变小,达到报警浓度时,不能闭合报警回路,故B不可行;C.R气敏增大时,若滑动变阻器不动,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变大,要保证电流不变,根据可知,适当增大电源电压,故C 可行;D.R气敏增大时,若滑动变阻器不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磁性减弱,若再减小电磁铁线圈匝数,磁性更弱,到达报警浓度时,不能吸下衔铁报警,故D不可行;故选AC。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滨江初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滨江初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