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城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1.(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蔬菜中,我们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是,( )A.萝卜 B.辣椒C.莲藕 D.白菜2.(2025七下·余姚期中)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氯化镁:MgCI2 B.硝酸钠:NaNO,C.碳酸钾:KCO, D.氢氧化铁:Fe(OH)23.(2025七下·余姚期中)近日浙江省江山市科研人员在景区发现一景天科景天属新种,命名为须女景天。其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纤细,花药红褐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B.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雄蕊C.传粉以后花粉能刺激柱头萌发形成花粉管D.须女景天花中红褐色花药最后发育成果实4.(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各图中●和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C. D.5.(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D.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6.(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为大豆一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B.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D.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肥沃的土壤7.(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关于H2O2、H20、H2SO4三种物质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氢分子 B.都由离子组成C.都有硫原子 D.都有氧元素8.(2025七下·余姚期中)对 Mg和Mg2+认识正确的是 ( )A.Mg和Mg2+不是同一种元素 B.Mg和Mg2+化学性质不同C.Mg2+比Mg少两个质子 D.Mg2+比Mg多两个电子9.(2025七下·余姚期中)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如图),它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A.扭叶松的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C.将种子保护起来是对环境的适应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10.(2025七下·余姚期中)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表示2个氧原子B.3Na+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11.(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压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B.②是组织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C.①②繁殖方式均为无性生殖D.以上两种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12.(2025七下·余姚期中)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关下青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第一性征的差异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早2年左右C.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D.处于青春期的人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强13.(2025七下·余姚期中)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那么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3Y6 B.X6Y3 C.X2Y3 D.X3Y214.(2025七下·余姚期中)原子模型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漫长历程。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系统地提出了原子论B.汤姆孙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子C.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D.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原子模型15.(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B.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机物C.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机物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16.(2025七下·余姚期中)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蝉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17.(2025七下·余姚期中)没食子酸(C7H6O5)又称五倍子酸,可从五倍子等植物中获得,并用于制药。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gB.没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9%C.没食子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42:3:40D.没食子酸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18.(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图是常见的四种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与④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有成形细胞核B.花生保存不当常会发霉长“毛”,这是由②引起的C.③是多细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D.④是单细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19.(2025七下·余姚期中)太空电解水的原理是利用电解技术将飞船废水中的水分和氧气分离出来,装置如图,供水膜能保证只有水分子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供水膜得到的水为纯净物B.水中添加电解质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导管a、b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20.(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A.氮的化合价B.相对分子质量C.碳的化合价D.铁的质量分数21.(2025七下·余姚期中)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如图归纳。(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是 、 。(2)《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就像克隆一样,这是 生殖。人参果开花后,还要经过 、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人参果的食用部分是由 发育而来的。22.(2025七下·余姚期中)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2)属于阴离子的是 ,A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两种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请写出仅由BC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填化学式)。23.(2025七下·余姚期中)我们通常说的“棉花”不是花,而是棉籽表皮长出的绒毛。如图所示为新疆长绒棉,它具有纤维柔长、整齐度佳、强度高等优良性状,被誉为“棉中极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它由 发育而成的;(2)嫦娥四号到达月球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标志着人类在月球上完成了首次生物实验。棉花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3)棉铃虫是棉花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它的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 和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成虫和幼虫在 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4.(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kg,A原子的核外有a个电子。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原子所含的中子数 。25.(2025七下·余姚期中)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时节,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月季扞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培养时间3周。请回答:分组 扦插土壤 环境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第一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组实验中每组选取100根扞插枝条的原因是 。(2)扦插这种繁殖方式的优势是 。(3)实验中将扞插的枝条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4)对照第一组和第四组可以探究 对扞插成活率的影响。(5)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扞插成活率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能否选择第一组和第二组进行对照,请说明理由 。26.(2025七下·余姚期中)请完成以下探究:(1)苹果广受大家喜爱,苹果含较多的钾、钙、铁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中“钾、钙、铁”指的是____(填字母)。A.元素 B.单质 C.离子(2)阿柯同学发现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像是生了“锈”一样。阿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二: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三: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想四: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实验探究】针对以上猜想,阿柯和小组同学设计了下面表格中的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1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苹果肉变色 2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 苹果肉不变色 猜想二不成立3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苹果肉不变色 猜想三不成立4 温度高的先变色 温度越高 (3)【得出结论】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化学符号是 )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褐色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褐变。(4)【实际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褐变,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可多选)。A.生产过程保持充分通风B.产品采用真空包装C.使用慢速磨汁机(减少研磨产热)D.低温保存27.(2025七下·余姚期中)Ⅰ.科学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拔下注射器,收集B管中的气体,在使用前一定要 ,防止使用时发生爆炸。(2)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4)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如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反应时间 电压6V 9V 12V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实验时不选择6V电压下实验的理由 ;电压9V,氢氧化钠浓度15%的条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 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28.(2025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所示为玉米种子的结构。据图回答:(1)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图中构成胚的是 (选填标号), 在玉米的发过程中, 图中④发育成 (2)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选填标号)所示的结构中。(3)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用刀片从中央纵向剖开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结果只有胚乳被染成蓝色,如果整个剖面都被染成蓝色,该玉米种子还能萌发成玉米幼苗吗? 29.(2025七下·余姚期中)化学家蒂姆理查德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解答】 A.萝卜我们吃的是根,属于营养器官,故A错误;B.辣椒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故B正确;C.莲藕我们吃的是茎,属于营养器官,故C错误;D.白菜我们吃的是叶,属于营养器官,故D错误。故选B。2.【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解答】 A.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故A正确;B.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NO3,故B错误;C.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故C错误;D.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Fe(OH)3,故D错误。故选A。3.【答案】D【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解答】 A.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故A正确不合题意;B.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中含有花粉,故B正确不合题意;C.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粒到达柱头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形成花粉管,故C正确不合题意;D.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A【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A中只有一种分子,则为纯净物。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则为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B中只有一种原子,则为纯净物,且为单质,故B不合题意;C中只有一种分子,为纯净物。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则为单质,故C不合题意;D中有两种分子,为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故选A。5.【答案】C【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据此作答。【解答】A、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应用广泛,如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不符合题意。C、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细菌的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一些附属结构如鞭毛和荚膜等,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 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时,首先是吸水。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其次是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是温度,温度过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动,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的。【解答】A. 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共同组成了胚 ,A错误;B. 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 ,B正确C.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C错误;D. 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子叶,D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D【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确定三种物质的构成,然后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化学式 H2O2、H2O、H2SO4可知,它们都不含氢分子,故A错误;H2O2、H2O中不含离子,故B错误;H2O2、H2O中不含硫原子,故C错误;根据化学式 H2O2、H2O、H2SO4可知,三者都含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D。8.【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 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了镁离子。A、Mg和Mg2+的质子数相同,属于一种元素,故A错误;B、Mg和Mg2+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C、Mg比Mg2+的质子数相同,故C错误。D、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了镁离子,所以Mg2+比Mg少两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9.【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解答】A:扭叶松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A错误;B:扭叶松是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B错误;C: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体现了生物对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火灾后的草木灰(无机盐)为种子萌发提供无机物,D错误。故选:C。10.【答案】A【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A.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B.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C.根据原子结构图的含义判断;D.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解答】 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O表示2个氧原子,故A正确;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后写数字,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因此3Na+表示3个钠离子,故B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在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由图示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D错误。故选A。11.【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图中①是压条,②是组织培养。【解答】A:①是压条,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出植物新品种,A错误。B:②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B正确。CD:图中①压条和②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CD正确。故选:A。12.【答案】C【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解答】A.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的差异 ,A错误。B.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晚2年左右,B错误;C.青春期的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 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 ,C正确。D.青春期大脑调节功能已经完善,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D错误。故答案为:C。13.【答案】C【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 根据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显+3价,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8个电子稳定结构,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3。故选C。14.【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分析判断。【解答】 A.道尔顿在19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小颗粒——原子构成,故A正确不合题意;B.汤姆孙在1897年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卢瑟福在1909年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不合题意;D.虽然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成功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指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很小的核上,电子在核外运动,但这个模型并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性。后来的量子力学模型,特别是玻尔的原子模型以及更完善的量子力学描述,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些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5.【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解答】 A、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曲线乙是表示种子干重变化,故A错误。B.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从a点到c点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故B正确;C.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故C错误;D.大豆幼苗长出叶,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c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B【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1)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A:龙眼鸡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而不是分裂繁殖,A错误。B:龙眼鸡的受精过程是在雌虫体内进行的,但其发育是在体外完成的,即雌虫将受精卵产在树干上,卵在外部环境中孵化成幼虫,B正确。C:蝗虫的生长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龙眼鸡生长过程与蝗虫相似。因此龙眼鸡的生长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但没有蛹阶段。它们直接从幼虫发育成成虫,C错误。D:动物题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D错误。故选:B。17.【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B.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C.根据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D.根据没食子酸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A.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6+16×5=170,没有g,故A错误;B.没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C.没食子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故C正确;D.1个没食子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18.【答案】A【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解答】A、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两者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A错误。B、花生富含有机物,水分充足时,使其发霉,是由②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B正确。C、③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如香菇,C正确。D、④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D正确。故答案为: A。19.【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B.水中自由移动的电荷可以帮助水导电;C.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根据水的电解实验中的现象判断。【解答】A .根据题意可知,通过供水膜得到的水只有水分子通过,为纯净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纯水为绝缘体不能导电,而水中添加电解质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有利于电解,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那么气体b是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水通电时,导管 a 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导管 b 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不是 1∶2,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0.【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N元素可以呈现多种化合价。【解答】A.氮元素多种化合价在数轴上,A正确;B.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B错误;C.第二种物质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第三种物质碳元素化合价为+1价,C错误;D.第一种物质铁的质量分数大于第二种物质铁的质量分数,D错误;故答案为:A。21.【答案】(1)卵巢;受精(2)无性;传粉;子房壁【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生殖和发育的知识解答;(2) ①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②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解答】(1)图中①为卵巢产生卵细胞,和精子在输卵管内受精②后变成受精卵,然后在子宫内变成胚胎,发育成胎儿;(2)①孙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这是一种生殖,就像动物克隆一样,克隆属于无性生殖。②人参果开花后,还要经过传粉、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人参果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里面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22.【答案】(1)BD(2)D;三(3)最外层电子数(4)MgF2【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B的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C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B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2)D的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A粒子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和E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B的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1价;C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B、C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23.【答案】(1)胚珠(2)有性生殖(3)蛹;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昆虫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1)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生殖过程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3)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做完全变态发育。【解答】 (1)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它由胚珠发育而成的。(2)开花到果实和种子形成,必须经过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成分和受精,所以棉花的这种用种子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3)棉铃虫的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成虫和幼虫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4.【答案】;【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原子的核外有a个电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则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A原子的中子数是。25.【答案】(1)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繁殖速度快(3)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4)扦插土壤消毒(5)不能,变量不唯一【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在科学探究中,需要选择尽量多的样本,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2)根据无性生殖的优点解答;(3)接触面积大,则吸收水分多,容易成活;(4)根据报告确定第一组和第四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解答】 (1)扦插数为100根/组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2) 扦插这种繁殖方式的优势是:繁殖速度快;(3)处理插条时,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4)第一组和第四组实验除了扦插土壤是否消毒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为扦插土壤是否消毒,故对照第一组和第四组可以探究扦插土壤消毒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5)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实验变量应该为环境相对湿度。但第一组和第二组有两个变量:环境相对湿度和扦插土壤是否消毒,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构成对照实验。26.【答案】(1)A(2)猜想一成立;将相同大小的两块苹果,分别放入相同条件、温度不同的两个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苹果“生锈”速度越快(3)Fe2+(4)B,C,D【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2)【实验探究】步骤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结论。步骤4,要探究苹果“生锈”速度与温度的关系,需要设置不同温度的对比实验。可将相同大小的苹果肉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观察变色情况。(3)【得出结论】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规则书写亚铁离子。(4)【实际应用】依据实验结论,苹果褐变与氧气和温度有关。防止果汁褐变的措施应围绕隔绝氧气和控制温度展开,分析每个选项是否能达到相应目的。【解答】 (1)在苹果中,这些物质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化合物中,以元素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这里的“钾、钙、铁”是元素。故选A。(2)【实验探究】步骤1,将一小块苹果肉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苹果肉变色,说明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1成立。步骤2,将两块相同大小且新鲜切开的苹果肉,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集气瓶中,向两个集气瓶中均通入氧气,然后将一个集气瓶放在常温环境下(如 20℃左右),另一个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如 35℃左右,具体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要有明显温差),观察苹果肉的变色情况。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对比不同温度下苹果肉变色的时间,若温度高的先变色,就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苹果“生锈”速度越快的结论。这样设置对比实验,能直观地探究温度对苹果“生锈”速度的影响。根据“温度高的先变色”可知,温度越高,苹果“生锈”速度越快。(3)【得出结论】在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写出元素符号,然后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表示为Fe2+。(4)【实际应用】A.生产过程保持充分通风会增加果汁与氧气的接触机会,加速褐变,故A错误;B.产品采用真空包装可以隔绝氧气,阻止果肉里的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防止果汁褐变,故B正确;C.使用慢速磨汁机减少研磨产热,降低了温度。根据实验结论,温度降低可减缓苹果“生锈”速度,所以能防止果汁褐变,故C正确;D.低温保存同样可降低反应速率,减缓苹果“生锈”速度,进而防止果汁褐变。低温环境下,化学反应速率通常会减慢,褐变反应也不例外,故D正确。故选BCD。27.【答案】(1)1:2;验纯(2)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A管,观察实验现象(3)(4)反应速率太慢;小于【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2,根据使用氢气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 来分析解答;(2)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3)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来分析解答;(4)根据氢氧化钠浓度一定时,6V电压下实验反应速率太慢来分析解答;根据当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浓度越大,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越短来分析解答。【解答】 (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A)产生氧气、负极(B)产生氢气,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2,负极(B)产生氢气,使用氢气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 ;(2)A管中为氧气,则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A管,观察实验现象;(3)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由表中数据知,当氢氧化钠浓度一定时,6V电压下实验反应速率太慢,所以不选择6V电压下进行实验,由表中数据知,当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浓度越大,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越短,说明电解速率越快,则在电压9V,氢氧化钠浓度15%的条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小于9分26秒。28.【答案】(1)③④⑤⑥;茎和叶(2)②(3)不能【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解答】 (1)玉米种子由①种皮、胚和②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组成,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胚根生长最快,发育成植物体的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通过这个过程,种子的胚就发育成了幼苗。(2)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②胚乳中。(3)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也证明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如果整个剖面都被染成蓝色,该玉米种子不能萌发成玉米幼苗,因为种子的胚是发育成幼苗的结构,胚和种皮中不含淀粉。29.【答案】(1)338(2)12:1(3)解:16.9g“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答: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15.6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 (1)根据化学式 C26H26 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6+1×26=338。(2) 根据化学式C26H26 可知,“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1 / 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城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1.(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蔬菜中,我们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是,( )A.萝卜 B.辣椒C.莲藕 D.白菜【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解答】 A.萝卜我们吃的是根,属于营养器官,故A错误;B.辣椒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故B正确;C.莲藕我们吃的是茎,属于营养器官,故C错误;D.白菜我们吃的是叶,属于营养器官,故D错误。故选B。2.(2025七下·余姚期中)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氯化镁:MgCI2 B.硝酸钠:NaNO,C.碳酸钾:KCO, D.氢氧化铁:Fe(OH)2【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解答】 A.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故A正确;B.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NO3,故B错误;C.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故C错误;D.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Fe(OH)3,故D错误。故选A。3.(2025七下·余姚期中)近日浙江省江山市科研人员在景区发现一景天科景天属新种,命名为须女景天。其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纤细,花药红褐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B.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雄蕊C.传粉以后花粉能刺激柱头萌发形成花粉管D.须女景天花中红褐色花药最后发育成果实【答案】D【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解答】 A.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故A正确不合题意;B.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中含有花粉,故B正确不合题意;C.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粒到达柱头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形成花粉管,故C正确不合题意;D.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各图中●和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A中只有一种分子,则为纯净物。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则为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B中只有一种原子,则为纯净物,且为单质,故B不合题意;C中只有一种分子,为纯净物。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则为单质,故C不合题意;D中有两种分子,为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故选A。5.(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D.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C【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据此作答。【解答】A、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应用广泛,如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不符合题意。C、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细菌的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一些附属结构如鞭毛和荚膜等,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为大豆一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B.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D.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肥沃的土壤【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 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时,首先是吸水。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其次是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是温度,温度过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动,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的。【解答】A. 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共同组成了胚 ,A错误;B. 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 ,B正确C.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C错误;D. 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子叶,D错误;故答案为:B7.(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关于H2O2、H20、H2SO4三种物质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氢分子 B.都由离子组成C.都有硫原子 D.都有氧元素【答案】D【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确定三种物质的构成,然后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化学式 H2O2、H2O、H2SO4可知,它们都不含氢分子,故A错误;H2O2、H2O中不含离子,故B错误;H2O2、H2O中不含硫原子,故C错误;根据化学式 H2O2、H2O、H2SO4可知,三者都含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D。8.(2025七下·余姚期中)对 Mg和Mg2+认识正确的是 ( )A.Mg和Mg2+不是同一种元素 B.Mg和Mg2+化学性质不同C.Mg2+比Mg少两个质子 D.Mg2+比Mg多两个电子【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 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了镁离子。A、Mg和Mg2+的质子数相同,属于一种元素,故A错误;B、Mg和Mg2+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C、Mg比Mg2+的质子数相同,故C错误。D、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了镁离子,所以Mg2+比Mg少两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9.(2025七下·余姚期中)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如图),它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A.扭叶松的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C.将种子保护起来是对环境的适应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解答】A:扭叶松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A错误;B:扭叶松是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B错误;C: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体现了生物对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火灾后的草木灰(无机盐)为种子萌发提供无机物,D错误。故选:C。10.(2025七下·余姚期中)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表示2个氧原子B.3Na+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答案】A【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A.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B.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C.根据原子结构图的含义判断;D.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解答】 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O表示2个氧原子,故A正确;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后写数字,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因此3Na+表示3个钠离子,故B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在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由图示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D错误。故选A。11.(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压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B.②是组织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C.①②繁殖方式均为无性生殖D.以上两种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图中①是压条,②是组织培养。【解答】A:①是压条,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出植物新品种,A错误。B:②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B正确。CD:图中①压条和②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CD正确。故选:A。12.(2025七下·余姚期中)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关下青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第一性征的差异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早2年左右C.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D.处于青春期的人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强【答案】C【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解答】A.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的差异 ,A错误。B.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晚2年左右,B错误;C.青春期的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 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 ,C正确。D.青春期大脑调节功能已经完善,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D错误。故答案为:C。13.(2025七下·余姚期中)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那么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3Y6 B.X6Y3 C.X2Y3 D.X3Y2【答案】C【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 根据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显+3价,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8个电子稳定结构,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3。故选C。14.(2025七下·余姚期中)原子模型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漫长历程。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系统地提出了原子论B.汤姆孙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子C.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D.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原子模型【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分析判断。【解答】 A.道尔顿在19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小颗粒——原子构成,故A正确不合题意;B.汤姆孙在1897年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卢瑟福在1909年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不合题意;D.虽然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成功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指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很小的核上,电子在核外运动,但这个模型并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性。后来的量子力学模型,特别是玻尔的原子模型以及更完善的量子力学描述,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些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5.(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B.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机物C.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机物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解答】 A、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曲线乙是表示种子干重变化,故A错误。B.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从a点到c点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故B正确;C.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故C错误;D.大豆幼苗长出叶,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c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故D错误。故选B。16.(2025七下·余姚期中)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蝉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答案】B【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1)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A:龙眼鸡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而不是分裂繁殖,A错误。B:龙眼鸡的受精过程是在雌虫体内进行的,但其发育是在体外完成的,即雌虫将受精卵产在树干上,卵在外部环境中孵化成幼虫,B正确。C:蝗虫的生长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龙眼鸡生长过程与蝗虫相似。因此龙眼鸡的生长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但没有蛹阶段。它们直接从幼虫发育成成虫,C错误。D:动物题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D错误。故选:B。17.(2025七下·余姚期中)没食子酸(C7H6O5)又称五倍子酸,可从五倍子等植物中获得,并用于制药。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gB.没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9%C.没食子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42:3:40D.没食子酸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B.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C.根据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D.根据没食子酸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A.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6+16×5=170,没有g,故A错误;B.没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C.没食子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故C正确;D.1个没食子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18.(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图是常见的四种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与④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有成形细胞核B.花生保存不当常会发霉长“毛”,这是由②引起的C.③是多细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D.④是单细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答案】A【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解答】A、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两者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A错误。B、花生富含有机物,水分充足时,使其发霉,是由②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B正确。C、③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如香菇,C正确。D、④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D正确。故答案为: A。19.(2025七下·余姚期中)太空电解水的原理是利用电解技术将飞船废水中的水分和氧气分离出来,装置如图,供水膜能保证只有水分子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供水膜得到的水为纯净物B.水中添加电解质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导管a、b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B.水中自由移动的电荷可以帮助水导电;C.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根据水的电解实验中的现象判断。【解答】A .根据题意可知,通过供水膜得到的水只有水分子通过,为纯净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纯水为绝缘体不能导电,而水中添加电解质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有利于电解,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那么气体b是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水通电时,导管 a 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导管 b 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不是 1∶2,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0.(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A.氮的化合价B.相对分子质量C.碳的化合价D.铁的质量分数【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N元素可以呈现多种化合价。【解答】A.氮元素多种化合价在数轴上,A正确;B.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B错误;C.第二种物质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第三种物质碳元素化合价为+1价,C错误;D.第一种物质铁的质量分数大于第二种物质铁的质量分数,D错误;故答案为:A。21.(2025七下·余姚期中)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如图归纳。(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是 、 。(2)《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就像克隆一样,这是 生殖。人参果开花后,还要经过 、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人参果的食用部分是由 发育而来的。【答案】(1)卵巢;受精(2)无性;传粉;子房壁【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生殖和发育的知识解答;(2) ①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②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解答】(1)图中①为卵巢产生卵细胞,和精子在输卵管内受精②后变成受精卵,然后在子宫内变成胚胎,发育成胎儿;(2)①孙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这是一种生殖,就像动物克隆一样,克隆属于无性生殖。②人参果开花后,还要经过传粉、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人参果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里面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22.(2025七下·余姚期中)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2)属于阴离子的是 ,A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两种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请写出仅由BC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填化学式)。【答案】(1)BD(2)D;三(3)最外层电子数(4)MgF2【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B的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C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B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2)D的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A粒子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和E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B的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1价;C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B、C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23.(2025七下·余姚期中)我们通常说的“棉花”不是花,而是棉籽表皮长出的绒毛。如图所示为新疆长绒棉,它具有纤维柔长、整齐度佳、强度高等优良性状,被誉为“棉中极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它由 发育而成的;(2)嫦娥四号到达月球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标志着人类在月球上完成了首次生物实验。棉花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3)棉铃虫是棉花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它的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 和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成虫和幼虫在 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答案】(1)胚珠(2)有性生殖(3)蛹;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昆虫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1)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生殖过程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3)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做完全变态发育。【解答】 (1)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它由胚珠发育而成的。(2)开花到果实和种子形成,必须经过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成分和受精,所以棉花的这种用种子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3)棉铃虫的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成虫和幼虫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4.(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kg,A原子的核外有a个电子。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原子所含的中子数 。【答案】;【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原子的核外有a个电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则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A原子的中子数是。25.(2025七下·余姚期中)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时节,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月季扞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培养时间3周。请回答:分组 扦插土壤 环境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第一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组实验中每组选取100根扞插枝条的原因是 。(2)扦插这种繁殖方式的优势是 。(3)实验中将扞插的枝条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4)对照第一组和第四组可以探究 对扞插成活率的影响。(5)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扞插成活率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能否选择第一组和第二组进行对照,请说明理由 。【答案】(1)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繁殖速度快(3)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4)扦插土壤消毒(5)不能,变量不唯一【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在科学探究中,需要选择尽量多的样本,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2)根据无性生殖的优点解答;(3)接触面积大,则吸收水分多,容易成活;(4)根据报告确定第一组和第四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解答】 (1)扦插数为100根/组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2) 扦插这种繁殖方式的优势是:繁殖速度快;(3)处理插条时,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4)第一组和第四组实验除了扦插土壤是否消毒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为扦插土壤是否消毒,故对照第一组和第四组可以探究扦插土壤消毒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5)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实验变量应该为环境相对湿度。但第一组和第二组有两个变量:环境相对湿度和扦插土壤是否消毒,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构成对照实验。26.(2025七下·余姚期中)请完成以下探究:(1)苹果广受大家喜爱,苹果含较多的钾、钙、铁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中“钾、钙、铁”指的是____(填字母)。A.元素 B.单质 C.离子(2)阿柯同学发现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像是生了“锈”一样。阿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二: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三: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想四: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实验探究】针对以上猜想,阿柯和小组同学设计了下面表格中的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1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苹果肉变色 2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 苹果肉不变色 猜想二不成立3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苹果肉不变色 猜想三不成立4 温度高的先变色 温度越高 (3)【得出结论】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化学符号是 )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褐色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褐变。(4)【实际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褐变,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可多选)。A.生产过程保持充分通风B.产品采用真空包装C.使用慢速磨汁机(减少研磨产热)D.低温保存【答案】(1)A(2)猜想一成立;将相同大小的两块苹果,分别放入相同条件、温度不同的两个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苹果“生锈”速度越快(3)Fe2+(4)B,C,D【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2)【实验探究】步骤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结论。步骤4,要探究苹果“生锈”速度与温度的关系,需要设置不同温度的对比实验。可将相同大小的苹果肉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观察变色情况。(3)【得出结论】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规则书写亚铁离子。(4)【实际应用】依据实验结论,苹果褐变与氧气和温度有关。防止果汁褐变的措施应围绕隔绝氧气和控制温度展开,分析每个选项是否能达到相应目的。【解答】 (1)在苹果中,这些物质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化合物中,以元素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这里的“钾、钙、铁”是元素。故选A。(2)【实验探究】步骤1,将一小块苹果肉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苹果肉变色,说明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1成立。步骤2,将两块相同大小且新鲜切开的苹果肉,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集气瓶中,向两个集气瓶中均通入氧气,然后将一个集气瓶放在常温环境下(如 20℃左右),另一个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如 35℃左右,具体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要有明显温差),观察苹果肉的变色情况。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对比不同温度下苹果肉变色的时间,若温度高的先变色,就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苹果“生锈”速度越快的结论。这样设置对比实验,能直观地探究温度对苹果“生锈”速度的影响。根据“温度高的先变色”可知,温度越高,苹果“生锈”速度越快。(3)【得出结论】在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写出元素符号,然后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表示为Fe2+。(4)【实际应用】A.生产过程保持充分通风会增加果汁与氧气的接触机会,加速褐变,故A错误;B.产品采用真空包装可以隔绝氧气,阻止果肉里的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防止果汁褐变,故B正确;C.使用慢速磨汁机减少研磨产热,降低了温度。根据实验结论,温度降低可减缓苹果“生锈”速度,所以能防止果汁褐变,故C正确;D.低温保存同样可降低反应速率,减缓苹果“生锈”速度,进而防止果汁褐变。低温环境下,化学反应速率通常会减慢,褐变反应也不例外,故D正确。故选BCD。27.(2025七下·余姚期中)Ⅰ.科学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拔下注射器,收集B管中的气体,在使用前一定要 ,防止使用时发生爆炸。(2)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4)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如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反应时间 电压6V 9V 12V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实验时不选择6V电压下实验的理由 ;电压9V,氢氧化钠浓度15%的条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 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答案】(1)1:2;验纯(2)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A管,观察实验现象(3)(4)反应速率太慢;小于【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2,根据使用氢气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 来分析解答;(2)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3)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来分析解答;(4)根据氢氧化钠浓度一定时,6V电压下实验反应速率太慢来分析解答;根据当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浓度越大,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越短来分析解答。【解答】 (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A)产生氧气、负极(B)产生氢气,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2,负极(B)产生氢气,使用氢气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 ;(2)A管中为氧气,则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A管,观察实验现象;(3)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由表中数据知,当氢氧化钠浓度一定时,6V电压下实验反应速率太慢,所以不选择6V电压下进行实验,由表中数据知,当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浓度越大,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越短,说明电解速率越快,则在电压9V,氢氧化钠浓度15%的条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小于9分26秒。28.(2025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所示为玉米种子的结构。据图回答:(1)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图中构成胚的是 (选填标号), 在玉米的发过程中, 图中④发育成 (2)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选填标号)所示的结构中。(3)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用刀片从中央纵向剖开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结果只有胚乳被染成蓝色,如果整个剖面都被染成蓝色,该玉米种子还能萌发成玉米幼苗吗? 【答案】(1)③④⑤⑥;茎和叶(2)②(3)不能【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解答】 (1)玉米种子由①种皮、胚和②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组成,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胚根生长最快,发育成植物体的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通过这个过程,种子的胚就发育成了幼苗。(2)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②胚乳中。(3)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也证明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如果整个剖面都被染成蓝色,该玉米种子不能萌发成玉米幼苗,因为种子的胚是发育成幼苗的结构,胚和种皮中不含淀粉。29.(2025七下·余姚期中)化学家蒂姆理查德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338(2)12:1(3)解:16.9g“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答: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15.6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 (1)根据化学式 C26H26 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6+1×26=338。(2) 根据化学式C26H26 可知,“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城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城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