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卷 科学试卷( 1-2章)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5七下·北仑期中)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第一性征的差异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早2年左右C.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D.处于青春期的人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强【答案】C【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 青春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迅速增长、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出现、生理功能的增强(脑逐步发育完善、心脏和呼吸功能加强、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解答】 A.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作第一性征,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女性骨盆宽大、乳腺发育,声调较高等,故A错误;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故B错误;C.青春期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因此青春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故C正确;D.处于青春期的人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故D错误。故选C。2.(2025七下·北仑期中)胃能分泌胃液,还能通过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这说明构成胃的组织至少包括( )。A.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B.分生组织 结缔组织C.保护组织 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机械组织【答案】A【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 根据人体的主要组织,及其作用分析解答。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解答】 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胃的组织至少包括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胃能分泌胃液,因为上皮组织有分泌功能,胃的蠕动主要由肌肉组织的收缩、舒张完成,从而促进胃液与食物的混合。故选A。3.(2025七下·北仑期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是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谜语中所说“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指的是( )。A.果皮、种皮、胚乳 B.果皮、种皮、胚C.子房、种子、胚 D.果实、种子、胚珠【答案】B【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花冠、雄蕊、柱头和花柱都逐渐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 花生是由子房发育而来,属于果实;“麻屋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属于果皮,“红帐子”是珠被发育来的,是种皮,“白胖子”是受精卵发育来的是胚。故选B。4.(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寄生生活,都对人类有害B.②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相同C.③具有细胞结构,分裂繁殖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答案】D【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菌、②酵母菌、③病毒、④草履虫。【解答】 A.①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的营寄生生活,对人类有害;有的营腐生生活,对人体有益,故A错误;B.②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不相同,故B错误;C.③病毒无细胞结构,自我复制繁殖,故C错误;D.①细菌、②酵母菌、④草履虫整个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故D正确。故选D。5.(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B.两栖类的“抱对”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体外受精的成功率C.爬行类体内受精有利于其生殖过程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D.鸡是体外受精,卵生【答案】D【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A.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B.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D.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4)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不一定具有的行为是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解答】 A.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故A正确不合题意;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该B正确不合题意;C.爬行类体内受精有利于其生殖过程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故C正确不合题意;D.鸡是体内受精,卵生,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2025七下·北仑期中)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我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注母体内已经开始了呼吸运动B.女性输卵管结扎后将不再产生月经C.高龄妇女若再孕困难可借助试管婴儿技术,这属无性生殖方式D.人进入青春期就逐渐具备生育能力,但不可随意怀孕生孩子,否则对身体伤害很大【答案】D【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解答】 A.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自己不能进行呼吸运动,是在出生后进行呼吸运动,故A错误;B.女性结扎手术又叫输卵管结扎手术,是将输卵管的某一部分切除并予结扎,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见输卵管结扎不影响月经的正常形成,故B错误;C.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因此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故C错误;D.人进入青春期就逐渐具备生育能力,但不可随意怀孕生孩子,否则对身体伤害很大,故D正确。故选D。7.(2025七下·北仑期中)有经验的农民在南瓜的开花季节,要为南瓜花“对头”(将两个花瓣相对),这样做的目的是( )。A.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B.保护花瓣,以免被风吹落C.保护花蕊,以免被虫咬 D.保护花粉,防止花粉散落【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 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解答】 向日葵、西瓜是进行异花传粉的,且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如果开花季节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因此传粉不足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有经验的农民在南瓜的开花季节,要为南瓜花“对头”(将两个花瓣相对),这样做的目的是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故选A。8.(2025七下·北仑期中) 依据图中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C.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器官一系统→生物体【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图中①蝴蝶,属于动物,②苔藓植物,③蘑菇,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发育的起点是孢子不是受精卵。【解答】 A.①蝴蝶属于昆虫,是有性生殖,蝴蝶有受精卵发育而来;②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可用分株、分芽或孢子播种繁殖,大量生产一般用分株或分芽繁殖法。③蘑菇属于真菌,孢子生殖,因此发育的起点是孢子不是受精卵,A错误;B.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因此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故B正确;C.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图示生物②是植物因此没有上皮组织,故C错误;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蝴蝶、②是植物因此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D错误。故选B。9.(2025七下·北仑期中)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时,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质量的变化情况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菜豆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的能量转化判断。【解答】 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0.(2025七下·北仑期中)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压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B.②是组织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C.①②繁殖方式均为无性生殖D.以上两种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图中①是压条,②是组织培养。【解答】 A.①是压条,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出植物新品种,故A错误符合题意;B.②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故B正确不合题意;CD.图中①压条和②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故C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1.(2025七下·北仑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②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解答】 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层结构模型)。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②→①。故选B。12.(2025七下·北仑期中)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高铁酸钠中 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则Fe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Na2Fe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D。13.(2025七下·北仑期中)以下各容器中, 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容器甲中的微粒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容器乙中,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容器丙中,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D.容器丁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根据图中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构成等。【解答】 A.容器甲中的微粒是氮原子,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故A错误符合题意;B.容器乙中是氢分子,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容器丙中是氨气分子,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故C正确不合题意;D.容器丁中,存在两种分子,即存在两种物质,为混合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4.(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为小温制作的原子模型,两个圆圈上的小球模拟电子,中心的7个小球构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表示氮原子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上D.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电子构成【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来分析;B、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来分析;C、根据决定原子质量的因素来分析;D、根据原子核的结构来分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核内质子数为3,该模型表示的是锂原子,故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说法正确;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和4个中子上,故说法错误;D、由分析可知,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质子构成,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5.(2025七下·北仑期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锶原子光晶格钟,准确度可达到1.38亿年不差一秒。如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锶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C.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一个Sr3+中含有38个电子【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8,一个Sr2+中含有38-2=36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16.(2025七下·北仑期中)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大多属于有害物质。专家多方求证,非吸烟者吸“二手烟”比直接吸烟者危害更大。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的原因之一是( )。A.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从微观上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7.(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C.试管1和2中的生成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水通电分解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并且正氧负氢,水分子分解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从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l:8。【解答】 A.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错误,因为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较大,是氢气,故A错误;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错误,故B错误;C.试管1和2中的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故C错误;D.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正确,故D正确。故选D。18.(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CO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分子组成【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解答】 A.“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B.“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D.“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9.(2025七下·北仑期中) 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2YZ3 B.XYZ3 C.X2YZ4 D.X3YZ2【答案】C【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将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代入选项,如果化合物的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表明该化学式正确。【解答】 A.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2YZ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2+(+6)+(-2)×3=+2,故A错误;B.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YZ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6)+(-2)×3=+1,故B错误;C.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2YZ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2+(+6)+(-2)×4=0,故C正确;D.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3YZ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3+(+6)+(-2)×2=+5,故D错误。故选C。20.(2025七下·北仑期中)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碳原子的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C【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1个三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mkg-nkg;因为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nkg,所以1个硫原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氧原子的质量×2=nkg-(m-n)kg×2=(3n-2m),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1∕16):即,进行计算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m-n)kg×2=(3n-2m)kg,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即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所以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21.(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花的结构中 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2)雌蕊的[5] 进一步发育成果实,其中[6] 发育成种子。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 发育而成的的。【答案】(1)雌蕊和雄蕊(2)子房;胚珠;受精卵【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 图中1是花药、2是花丝、3是柱头、4是花柱、5是子房、6是胚珠、7是子房壁。【解答】 (1)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2)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5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6胚珠发育成种子。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22.(2025七下·北仑期中)中国养蚕历史悠久,并有许多描述蚕的诗句,如“卷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B、C和D分别代表昆虫的不同发育时期,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蚕的发育过程 ,吐丝时属于蚕发育的 (填名称)期。【答案】D→A→B→C;幼虫【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图中的A幼虫、B蛹、C成虫、D受精卵。【解答】 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的A幼虫、B蛹、C成虫、D受精卵,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蚕的发育过程为D→A→B→C,吐丝时属于蚕发育的幼虫期。23.(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属于模型的是 。【答案】BDE;ACF【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物或者虚拟表现,能够看出事物原来的样子,是某个事物放大或缩小的;符号是抽象的,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不能看出原事物的样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植物细胞、甲烷分子和新冠病毒都是模型,而轨道交通标志、掉头标志和硫元素都是符号,则属于符号的是BDE,属于模型的是ACF。24.(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请揭图回答:(1)图中A结构的生理功能除产生卵细胞之外,还能够分泌 ,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2)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 (填字母)内膜后,胎儿通过 .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3)如果对某女性进行外科结扎手术避孕,是对该女性的 填名称)进行结扎,使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结合,对女性身体没有不良影响。(4)下列不属于女性特有的第二性征的是____ (多选)。A.乳房发育 B.出现腋毛 C.出现月经 D.音调高尖E.体重增加【答案】(1)雌性激素(2)D;脐带和胎盘(3)输卵管(4)B【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观图可知:A卵巢,B卵细胞,C输卵管,D子宫。【解答】 (1)A为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2)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D子宫内壁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3)女性结扎手术又叫输卵管结扎手术,是将C输卵管的某一部分切除并予结扎,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4)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之间还出现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声音变粗、出现腋毛等;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骨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乳腺发育、声调较高、出现腋毛,出现月经等,可见体重增加不属于第二性征,出现腋毛不属于女性特有的第二性征。故选BE。25.(2025七下·北仑期中)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已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脑、跳动心脏和肠道等的小鼠胚胎模型。(1)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说叨细胞具有 能力。(2)小鼠的心脏属于结构层次中的 。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答案】(1)分化(2)器官;系统【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 (1)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说叨细胞具有分化能力。(2)心脏的表层分布有上皮组织,心脏壁中分布有神经组织等,由此可知,心脏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26.(2025七下·北仑期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 4个氧厚子 。(2) 氧化铝 。(3)2个镁离子 。(4) 碳酸钠 。【答案】(1)4O(2)Al2O3(3)2Mg2+(4)Na2CO3【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表示1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4)根据物质名称确定组成原子的种类和个数,进而写出对应的化学式;(3)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和电性,在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解答】(1)氧原子写出O,4个氧原子为4O;(2)氧化铝又名三氧化二铝,有三个氧原子和两个铝原子构成,写作:Al2O3;(3)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写作Mg2+,则2个镁离子为2Mg2+;(4) 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写作Na2CO3 。27.(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质中:①硬水②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二氧化锰⑦空气(填序号,以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答案】①⑦;②⑤;③④⑥【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 ①硬水,是含有钙镁离子的水,所以为混合物;②氧气,同一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③冰水混合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④高锰酸钾,是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⑤铁粉,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⑥二氧化锰,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⑦空气,是氮气和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⑦,属于单质的是 ②⑤,属于化合物的是 ③④⑥。28.(2025七下·北仑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据表回答问题: He ① ② Ne③ ④ Ar(1)写出由表格中③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用序号①②③④表示)(3)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销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个质子。【答案】(1)NaCl(2)②和④(3)C60(4)117【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2)根据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来分析。【解答】 (1)③是11号元素,即钠元素,④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则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②和④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3) ①是6号元素,即碳元素,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0 ;(4)原子序数=质子数,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三、实验探究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29.(2025七下·北仑期中)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分为4组,每组100粒,选取3种微塑料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开展盆栽试验,统计分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表)。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微塑料 不添加微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可降解塑料微径(μm) 0 1000 1000 1000浓度 (g/ kg) 0 0.5 0.5 发芽率 90.58 78.22 80.0 84.89(1)表中“ ”处应填的数据是 。(2)每组选取100粒种子的作用是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大的是 (选填“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可降解塑料”)。【答案】(1)0.5(2)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3)高密度聚乙烯【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 (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选择较多的样本,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3)相同条件下,发芽率越低,则塑料对发芽率的影响越大。【解答】(1)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处应填的数据是0.5。(2)实验中每组用100粒小麦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第2组、第3组、第4组种子萌发率依次为:78、22%、80.00%、84.89%,故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可降解塑料。30.(2025七下·北仑期中)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组别 盐水浓度 …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甲坛 4% ... 3.2 3.8 3.5 3.4 3.2乙坛 6% … 5.5 4.0 1.8 1.31 1.2丙坛 8% … 2.0 1.8 1.4 1.1 1.0(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 。(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柯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答案】(1)对照(2)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产生较多乳酸,酸性增强,抑制了杂菌的繁殖【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2)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3)细菌在酸性环境中无法生存。【解答】 (1)要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故实验变量为食盐水浓度。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增设对照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2) 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目的是: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在3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适宜温度下,乳酸菌通过分裂生殖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31.(2025七下·北仑期中)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卢瑟福做了两个重要的实验,揭开了原子世界的奥秘。【实验一】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荷的a粒子轰击金属箔,如图为实验中a粒子的运动轨迹模型图。【实验二】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a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核中被打出,导致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1)在实验一中,能证明“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的α粒子运动轨迹是 (填序号)。(2)实验二中的氮和氧因为 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的元素。(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答案】(1)①(2)质子数(3)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的质量很大。(2)不同元素的质子数量不同。(3)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是一种很重要的物理模型。【解答】 (1)在实验一中,能证明“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的α粒子运动轨迹是①,改变的角度很大。(2)实验二中的氮和氧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的元素。(3)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A正确;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故B正确;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完善,故C错误。故选AB。32.(2025七下·北仑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步骤:安装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U型管中装入适量的水。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U形管,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 10mL 刻度线处,关闭电源。检验气体。(1)问题讨论: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 。(2)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 mL 刻度线处。(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笔原子, “o”表示氢原子),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答案】(1)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2)20(3)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进行分析;(2)根据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进行分析;(3)根据电解水过程为水分子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为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为1个氧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其目的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2)在电解水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注射器I与正极相连,收集的是氧气,注射器Ⅱ与负极相连,收集的是氢气,当注射器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关闭电源,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10mL,故最后收集到的氢气的体积为20mL。(3)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为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为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为1个氧分子,故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D。四、计算题(共2小题, 33题4分, 34题6分, 共10分)33.(2025七下·北仑期中)桑葚味道酸甜可口,可以直接洗了生吃,还可以入药,是一种养生保健效果良好的水果。桑葚内含有花青素 可增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是 。(2)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33(2)解: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 (1)根据化学式 可知,一个花青素分子含有16+11+6=33个原子。34.(2025七下·北仑期中)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血红蛋白中。如图为某品牌乳酸亚铁糖浆说明书。试剂名称 乳酸亚铁糖浆成分 本品每10mL含乳酸亚铁0.156g。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为(C3H5O3)2Fe共式量为234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三次。 (1)乳酸亚铁由 种元素组成。(2)乳酸亚铁中碳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服用该药物一天可补充铁元素多少g 【答案】(1)四(2)9:7(3)解:本品每10mL含乳酸亚铁0.156g,口服,一次10mL,一日三次,服用该药物一天可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乳酸亚铁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根据化学式 (C3H5O3)2Fe 可知,乳酸亚铁是由铁、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的。(2)根据化学式 (C3H5O3)2Fe 可知,乳酸亚铁中碳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3×2):(56×1)=9:7。1 / 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卷 科学试卷( 1-2章)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5七下·北仑期中)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第一性征的差异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早2年左右C.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D.处于青春期的人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强2.(2025七下·北仑期中)胃能分泌胃液,还能通过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这说明构成胃的组织至少包括( )。A.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B.分生组织 结缔组织C.保护组织 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机械组织3.(2025七下·北仑期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是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谜语中所说“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指的是( )。A.果皮、种皮、胚乳 B.果皮、种皮、胚C.子房、种子、胚 D.果实、种子、胚珠4.(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寄生生活,都对人类有害B.②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相同C.③具有细胞结构,分裂繁殖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5.(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B.两栖类的“抱对”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体外受精的成功率C.爬行类体内受精有利于其生殖过程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D.鸡是体外受精,卵生6.(2025七下·北仑期中)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我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注母体内已经开始了呼吸运动B.女性输卵管结扎后将不再产生月经C.高龄妇女若再孕困难可借助试管婴儿技术,这属无性生殖方式D.人进入青春期就逐渐具备生育能力,但不可随意怀孕生孩子,否则对身体伤害很大7.(2025七下·北仑期中)有经验的农民在南瓜的开花季节,要为南瓜花“对头”(将两个花瓣相对),这样做的目的是( )。A.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B.保护花瓣,以免被风吹落C.保护花蕊,以免被虫咬 D.保护花粉,防止花粉散落8.(2025七下·北仑期中) 依据图中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C.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器官一系统→生物体9.(2025七下·北仑期中)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时,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质量的变化情况的是( )。A. B.C. D.10.(2025七下·北仑期中)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压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B.②是组织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C.①②繁殖方式均为无性生殖D.以上两种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11.(2025七下·北仑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②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12.(2025七下·北仑期中)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高铁酸钠中 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则Fe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13.(2025七下·北仑期中)以下各容器中, 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容器甲中的微粒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容器乙中,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容器丙中,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D.容器丁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14.(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为小温制作的原子模型,两个圆圈上的小球模拟电子,中心的7个小球构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表示氮原子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上D.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电子构成15.(2025七下·北仑期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锶原子光晶格钟,准确度可达到1.38亿年不差一秒。如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锶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C.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一个Sr3+中含有38个电子16.(2025七下·北仑期中)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大多属于有害物质。专家多方求证,非吸烟者吸“二手烟”比直接吸烟者危害更大。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的原因之一是( )。A.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17.(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C.试管1和2中的生成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18.(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CO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分子组成19.(2025七下·北仑期中) 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2YZ3 B.XYZ3 C.X2YZ4 D.X3YZ220.(2025七下·北仑期中)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碳原子的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21.(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花的结构中 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2)雌蕊的[5] 进一步发育成果实,其中[6] 发育成种子。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 发育而成的的。22.(2025七下·北仑期中)中国养蚕历史悠久,并有许多描述蚕的诗句,如“卷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B、C和D分别代表昆虫的不同发育时期,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蚕的发育过程 ,吐丝时属于蚕发育的 (填名称)期。23.(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属于模型的是 。24.(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请揭图回答:(1)图中A结构的生理功能除产生卵细胞之外,还能够分泌 ,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2)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 (填字母)内膜后,胎儿通过 .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3)如果对某女性进行外科结扎手术避孕,是对该女性的 填名称)进行结扎,使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结合,对女性身体没有不良影响。(4)下列不属于女性特有的第二性征的是____ (多选)。A.乳房发育 B.出现腋毛 C.出现月经 D.音调高尖E.体重增加25.(2025七下·北仑期中)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已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脑、跳动心脏和肠道等的小鼠胚胎模型。(1)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说叨细胞具有 能力。(2)小鼠的心脏属于结构层次中的 。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26.(2025七下·北仑期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 4个氧厚子 。(2) 氧化铝 。(3)2个镁离子 。(4) 碳酸钠 。27.(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质中:①硬水②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二氧化锰⑦空气(填序号,以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28.(2025七下·北仑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据表回答问题: He ① ② Ne③ ④ Ar(1)写出由表格中③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用序号①②③④表示)(3)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销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个质子。三、实验探究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29.(2025七下·北仑期中)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分为4组,每组100粒,选取3种微塑料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开展盆栽试验,统计分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表)。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微塑料 不添加微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可降解塑料微径(μm) 0 1000 1000 1000浓度 (g/ kg) 0 0.5 0.5 发芽率 90.58 78.22 80.0 84.89(1)表中“ ”处应填的数据是 。(2)每组选取100粒种子的作用是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大的是 (选填“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可降解塑料”)。30.(2025七下·北仑期中)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组别 盐水浓度 …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甲坛 4% ... 3.2 3.8 3.5 3.4 3.2乙坛 6% … 5.5 4.0 1.8 1.31 1.2丙坛 8% … 2.0 1.8 1.4 1.1 1.0(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 。(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柯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31.(2025七下·北仑期中)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卢瑟福做了两个重要的实验,揭开了原子世界的奥秘。【实验一】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荷的a粒子轰击金属箔,如图为实验中a粒子的运动轨迹模型图。【实验二】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a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核中被打出,导致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1)在实验一中,能证明“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的α粒子运动轨迹是 (填序号)。(2)实验二中的氮和氧因为 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的元素。(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32.(2025七下·北仑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步骤:安装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U型管中装入适量的水。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U形管,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 10mL 刻度线处,关闭电源。检验气体。(1)问题讨论: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 。(2)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 mL 刻度线处。(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笔原子, “o”表示氢原子),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四、计算题(共2小题, 33题4分, 34题6分, 共10分)33.(2025七下·北仑期中)桑葚味道酸甜可口,可以直接洗了生吃,还可以入药,是一种养生保健效果良好的水果。桑葚内含有花青素 可增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是 。(2)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34.(2025七下·北仑期中)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血红蛋白中。如图为某品牌乳酸亚铁糖浆说明书。试剂名称 乳酸亚铁糖浆成分 本品每10mL含乳酸亚铁0.156g。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为(C3H5O3)2Fe共式量为234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三次。 (1)乳酸亚铁由 种元素组成。(2)乳酸亚铁中碳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服用该药物一天可补充铁元素多少g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 青春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迅速增长、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出现、生理功能的增强(脑逐步发育完善、心脏和呼吸功能加强、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解答】 A.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作第一性征,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女性骨盆宽大、乳腺发育,声调较高等,故A错误;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故B错误;C.青春期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因此青春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故C正确;D.处于青春期的人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故D错误。故选C。2.【答案】A【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 根据人体的主要组织,及其作用分析解答。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解答】 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胃的组织至少包括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胃能分泌胃液,因为上皮组织有分泌功能,胃的蠕动主要由肌肉组织的收缩、舒张完成,从而促进胃液与食物的混合。故选A。3.【答案】B【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花冠、雄蕊、柱头和花柱都逐渐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 花生是由子房发育而来,属于果实;“麻屋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属于果皮,“红帐子”是珠被发育来的,是种皮,“白胖子”是受精卵发育来的是胚。故选B。4.【答案】D【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菌、②酵母菌、③病毒、④草履虫。【解答】 A.①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的营寄生生活,对人类有害;有的营腐生生活,对人体有益,故A错误;B.②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不相同,故B错误;C.③病毒无细胞结构,自我复制繁殖,故C错误;D.①细菌、②酵母菌、④草履虫整个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故D正确。故选D。5.【答案】D【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A.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B.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D.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4)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不一定具有的行为是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解答】 A.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故A正确不合题意;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该B正确不合题意;C.爬行类体内受精有利于其生殖过程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故C正确不合题意;D.鸡是体内受精,卵生,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D【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解答】 A.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自己不能进行呼吸运动,是在出生后进行呼吸运动,故A错误;B.女性结扎手术又叫输卵管结扎手术,是将输卵管的某一部分切除并予结扎,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见输卵管结扎不影响月经的正常形成,故B错误;C.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因此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故C错误;D.人进入青春期就逐渐具备生育能力,但不可随意怀孕生孩子,否则对身体伤害很大,故D正确。故选D。7.【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 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解答】 向日葵、西瓜是进行异花传粉的,且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如果开花季节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因此传粉不足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有经验的农民在南瓜的开花季节,要为南瓜花“对头”(将两个花瓣相对),这样做的目的是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故选A。8.【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图中①蝴蝶,属于动物,②苔藓植物,③蘑菇,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发育的起点是孢子不是受精卵。【解答】 A.①蝴蝶属于昆虫,是有性生殖,蝴蝶有受精卵发育而来;②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可用分株、分芽或孢子播种繁殖,大量生产一般用分株或分芽繁殖法。③蘑菇属于真菌,孢子生殖,因此发育的起点是孢子不是受精卵,A错误;B.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因此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故B正确;C.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图示生物②是植物因此没有上皮组织,故C错误;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蝴蝶、②是植物因此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D错误。故选B。9.【答案】A【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菜豆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的能量转化判断。【解答】 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0.【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图中①是压条,②是组织培养。【解答】 A.①是压条,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出植物新品种,故A错误符合题意;B.②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具有繁殖速度快、经济收益高等优点,故B正确不合题意;CD.图中①压条和②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故C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1.【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解答】 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层结构模型)。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②→①。故选B。12.【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Na2Fe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D。13.【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根据图中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构成等。【解答】 A.容器甲中的微粒是氮原子,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故A错误符合题意;B.容器乙中是氢分子,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容器丙中是氨气分子,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故C正确不合题意;D.容器丁中,存在两种分子,即存在两种物质,为混合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4.【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来分析;B、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来分析;C、根据决定原子质量的因素来分析;D、根据原子核的结构来分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核内质子数为3,该模型表示的是锂原子,故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说法正确;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和4个中子上,故说法错误;D、由分析可知,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质子构成,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8,一个Sr2+中含有38-2=36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从微观上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7.【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水通电分解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并且正氧负氢,水分子分解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从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l:8。【解答】 A.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错误,因为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较大,是氢气,故A错误;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错误,故B错误;C.试管1和2中的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故C错误;D.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正确,故D正确。故选D。18.【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解答】 A.“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B.“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D.“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9.【答案】C【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将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代入选项,如果化合物的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表明该化学式正确。【解答】 A.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2YZ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2+(+6)+(-2)×3=+2,故A错误;B.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YZ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6)+(-2)×3=+1,故B错误;C.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2YZ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2+(+6)+(-2)×4=0,故C正确;D.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则化合物X3YZ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3+(+6)+(-2)×2=+5,故D错误。故选C。20.【答案】C【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1个三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mkg-nkg;因为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nkg,所以1个硫原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氧原子的质量×2=nkg-(m-n)kg×2=(3n-2m),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1∕16):即,进行计算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m-n)kg×2=(3n-2m)kg,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即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所以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C。21.【答案】(1)雌蕊和雄蕊(2)子房;胚珠;受精卵【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 图中1是花药、2是花丝、3是柱头、4是花柱、5是子房、6是胚珠、7是子房壁。【解答】 (1)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2)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5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6胚珠发育成种子。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22.【答案】D→A→B→C;幼虫【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图中的A幼虫、B蛹、C成虫、D受精卵。【解答】 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的A幼虫、B蛹、C成虫、D受精卵,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蚕的发育过程为D→A→B→C,吐丝时属于蚕发育的幼虫期。23.【答案】BDE;ACF【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物或者虚拟表现,能够看出事物原来的样子,是某个事物放大或缩小的;符号是抽象的,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不能看出原事物的样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植物细胞、甲烷分子和新冠病毒都是模型,而轨道交通标志、掉头标志和硫元素都是符号,则属于符号的是BDE,属于模型的是ACF。24.【答案】(1)雌性激素(2)D;脐带和胎盘(3)输卵管(4)B【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观图可知:A卵巢,B卵细胞,C输卵管,D子宫。【解答】 (1)A为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2)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D子宫内壁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3)女性结扎手术又叫输卵管结扎手术,是将C输卵管的某一部分切除并予结扎,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4)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之间还出现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声音变粗、出现腋毛等;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骨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乳腺发育、声调较高、出现腋毛,出现月经等,可见体重增加不属于第二性征,出现腋毛不属于女性特有的第二性征。故选BE。25.【答案】(1)分化(2)器官;系统【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 (1)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说叨细胞具有分化能力。(2)心脏的表层分布有上皮组织,心脏壁中分布有神经组织等,由此可知,心脏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26.【答案】(1)4O(2)Al2O3(3)2Mg2+(4)Na2CO3【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表示1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4)根据物质名称确定组成原子的种类和个数,进而写出对应的化学式;(3)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和电性,在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解答】(1)氧原子写出O,4个氧原子为4O;(2)氧化铝又名三氧化二铝,有三个氧原子和两个铝原子构成,写作:Al2O3;(3)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写作Mg2+,则2个镁离子为2Mg2+;(4) 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写作Na2CO3 。27.【答案】①⑦;②⑤;③④⑥【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 ①硬水,是含有钙镁离子的水,所以为混合物;②氧气,同一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③冰水混合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④高锰酸钾,是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⑤铁粉,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⑥二氧化锰,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⑦空气,是氮气和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⑦,属于单质的是 ②⑤,属于化合物的是 ③④⑥。28.【答案】(1)NaCl(2)②和④(3)C60(4)117【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2)根据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来分析。【解答】 (1)③是11号元素,即钠元素,④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则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②和④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3) ①是6号元素,即碳元素,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0 ;(4)原子序数=质子数,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29.【答案】(1)0.5(2)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3)高密度聚乙烯【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 (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选择较多的样本,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3)相同条件下,发芽率越低,则塑料对发芽率的影响越大。【解答】(1)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处应填的数据是0.5。(2)实验中每组用100粒小麦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第2组、第3组、第4组种子萌发率依次为:78、22%、80.00%、84.89%,故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可降解塑料。30.【答案】(1)对照(2)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产生较多乳酸,酸性增强,抑制了杂菌的繁殖【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2)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3)细菌在酸性环境中无法生存。【解答】 (1)要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故实验变量为食盐水浓度。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增设对照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2) 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目的是: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在3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适宜温度下,乳酸菌通过分裂生殖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31.【答案】(1)①(2)质子数(3)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的质量很大。(2)不同元素的质子数量不同。(3)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是一种很重要的物理模型。【解答】 (1)在实验一中,能证明“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的α粒子运动轨迹是①,改变的角度很大。(2)实验二中的氮和氧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的元素。(3)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A正确;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故B正确;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完善,故C错误。故选AB。32.【答案】(1)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2)20(3)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进行分析;(2)根据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进行分析;(3)根据电解水过程为水分子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为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为1个氧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其目的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2)在电解水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注射器I与正极相连,收集的是氧气,注射器Ⅱ与负极相连,收集的是氢气,当注射器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关闭电源,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10mL,故最后收集到的氢气的体积为20mL。(3)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为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为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为1个氧分子,故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D。33.【答案】(1)33(2)解: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 (1)根据化学式 可知,一个花青素分子含有16+11+6=33个原子。34.【答案】(1)四(2)9:7(3)解:本品每10mL含乳酸亚铁0.156g,口服,一次10mL,一日三次,服用该药物一天可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乳酸亚铁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根据化学式 (C3H5O3)2Fe 可知,乳酸亚铁是由铁、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的。(2)根据化学式 (C3H5O3)2Fe 可知,乳酸亚铁中碳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3×2):(56×1)=9:7。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卷 科学试卷( 1-2章)(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卷 科学试卷( 1-2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