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大体为 走向,淮河 流。2.秦岭—淮河线南北地理差异:项目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 0 ℃ 0 ℃河流封冻状况 不封冻年降水量 毫米 毫米植被类型 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或 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 、柿、枣 、油桐、茶叶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二、四大地理区域1.A 地区与B 地区的界线是① 。2.C 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是② mm年等降水量线。3.D 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③ 。【质疑判断】1.秦岭是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 )2.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甘肃省。 ( )【关键词】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和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名师提醒】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我国 1 月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我国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我国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4)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图解知识】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及其主导因素南北方地区是气候差异;西北与北方地区是降水差异;青藏与其他地区是地势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典例】(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1.①②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 )A.1月0℃等温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2.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 )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3.图中①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思维建模】提取 关键点 (1)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2)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转化 知识点 (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之间的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有大漠景观;青藏地区地高天寒,可体验冰雪高原;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可领略江南烟雨、椰林风光; (3)黑龙江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积雪期长,可发展冰雪旅游【A层·基础必会】 一山一水奠定了中国东部的格局,这一山一水便是秦岭—淮河线。读图,完成1、2题。1.秦岭—淮河线是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C.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D.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的分界线2.下列关于秦岭—淮河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侧终年高温,四季常绿B.北侧降水量大,河湖众多C.南侧冬季寒冷,河流结冰D.南侧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2024·十堰学业考)读中国略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3~5题。3.关于我国四大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区—干旱—旱作农业B.②区—湿热—水田农业C.③区—高寒—灌溉农业D.④区—冷湿—河谷农业4.①②两区的分界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关于此线说法错误的是 ( )A.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D.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5.关于甲乙两河源流概况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河都发源于“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青藏高原B.两河都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属于太平洋的外流河C.两河上游河段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D.两河中下游都流经平原,洪涝灾害频繁 读我国部分地区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6~8题。6.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 )A.海拔较低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7.图中②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8.图中①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与作物熟制最有可能为 ( )A.小麦、油菜 一年一熟B.水稻、甘蔗 两年三熟C.小麦、棉花 两年三熟D.水稻、花生 一年两熟9.(2024·北京房山期中)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如图为农业生产场景及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④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其对应景观为 (填代号),该区域以 (地形类型)为主,海拔 ,气温 ,以 (农业部门)为主。与其他地区分界线大致通过 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图中③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距海较远,海上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少,其对应景观为 (填代号)。(3)图中①②两地的分界线大致通过秦岭- (河流)线。该线以北年降水量在 mm以下,是 (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饮食主要以 (面食/米饭)为主。该线以南降水量较大,河湖众多,图乙是该地区 (农业部门)大丰收的景象。【B层·能力进阶】 【地理实践题】某校以研学旅行为目的组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活动。如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研学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0~13题。10.图中5个站点城市 ( )A.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均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C.分散分布在四大地理分区D.在丙地区分布的最多11.甲、乙两个区域划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12.拉萨、上海两地所在纬度位置相近,但夏季均温不同,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因为 ( )A.海陆位置差异 B.季风影响差异C.海拔差异 D.人类活动差异13.下组诗句,描绘乙区域的是 ( )A.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4.【素养提升题】读秦岭周边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猕猴桃属于阔叶果树,喜光、喜湿怕旱、喜水怕涝,适宜在土壤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处栽种。原产地在湘西地区,它们的野生种类分布很广,北方的陕西、甘肃和河南,南方的两广和福建,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各省都有,尤以长江流域最多。汉中、西安平均气温(℃)统计资料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西安 -0.1 2.9 8.1 14.7 19.8 24.8汉中 2.4 4.3 9.2 15.2 19.6 23.3城市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西安 26.6 25.3 19.9 18.9 6.9 1.3汉中 25.2 25.0 20.1 14.8 8.7 8.6(1)冬季气温西安比汉中 ,1月均温小于0℃;两地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汉中位于秦岭以南,秦岭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作用,气温变化 。(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多条河流的发源地。近年来,秦岭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少,水位变化 ,河流含沙量 。(3)陕西眉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其位于秦岭的 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气候阴凉湿润;位于山麓地带,土壤深厚;山地地形,利于 ;靠近 ,灌溉便利。(4)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图中城市沿 和 分布。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大体为东西走向,淮河自西向东流。2.秦岭—淮河线南北地理差异:项目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 <0 ℃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油桐、茶叶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二、四大地理区域1.A南方地区与B北方地区的界线是①秦岭—淮河线。2.C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是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3.D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③青藏高原边缘线。【质疑判断】1.秦岭是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2.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甘肃省。 (√)【关键词】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和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名师提醒】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我国 1 月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我国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我国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4)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图解知识】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及其主导因素南北方地区是气候差异;西北与北方地区是降水差异;青藏与其他地区是地势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典例】(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1.①②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C)A.1月0℃等温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2.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B)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3.图中①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思维建模】提取 关键点 (1)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2)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转化 知识点 (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之间的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有大漠景观;青藏地区地高天寒,可体验冰雪高原;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可领略江南烟雨、椰林风光; (3)黑龙江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积雪期长,可发展冰雪旅游【A层·基础必会】 一山一水奠定了中国东部的格局,这一山一水便是秦岭—淮河线。读图,完成1、2题。1.秦岭—淮河线是 (A)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C.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D.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的分界线2.下列关于秦岭—淮河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D)A.北侧终年高温,四季常绿B.北侧降水量大,河湖众多C.南侧冬季寒冷,河流结冰D.南侧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2024·十堰学业考)读中国略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3~5题。3.关于我国四大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搭配,正确的是 (B)A.①区—干旱—旱作农业B.②区—湿热—水田农业C.③区—高寒—灌溉农业D.④区—冷湿—河谷农业4.①②两区的分界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关于此线说法错误的是 (C)A.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D.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5.关于甲乙两河源流概况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A.两河都发源于“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青藏高原B.两河都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属于太平洋的外流河C.两河上游河段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D.两河中下游都流经平原,洪涝灾害频繁 读我国部分地区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6~8题。6.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D)A.海拔较低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7.图中②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B)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8.图中①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与作物熟制最有可能为 (C)A.小麦、油菜 一年一熟B.水稻、甘蔗 两年三熟C.小麦、棉花 两年三熟D.水稻、花生 一年两熟9.(2024·北京房山期中)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如图为农业生产场景及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④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其对应景观为 丙(填代号),该区域以高原(地形类型)为主,海拔高,气温低,以畜牧业(农业部门)为主。与其他地区分界线大致通过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图中③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该地区距海较远,海上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少,其对应景观为甲(填代号)。(3)图中①②两地的分界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河流)线。该线以北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是小麦(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饮食主要以面食(面食/米饭)为主。该线以南降水量较大,河湖众多,图乙是该地区渔业(农业部门)大丰收的景象。【B层·能力进阶】 【地理实践题】某校以研学旅行为目的组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活动。如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研学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0~13题。10.图中5个站点城市 (C)A.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均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C.分散分布在四大地理分区D.在丙地区分布的最多11.甲、乙两个区域划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12.拉萨、上海两地所在纬度位置相近,但夏季均温不同,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因为 (C)A.海陆位置差异 B.季风影响差异C.海拔差异 D.人类活动差异13.下组诗句,描绘乙区域的是 (B)A.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4.【素养提升题】读秦岭周边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猕猴桃属于阔叶果树,喜光、喜湿怕旱、喜水怕涝,适宜在土壤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处栽种。原产地在湘西地区,它们的野生种类分布很广,北方的陕西、甘肃和河南,南方的两广和福建,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各省都有,尤以长江流域最多。汉中、西安平均气温(℃)统计资料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西安 -0.1 2.9 8.1 14.7 19.8 24.8汉中 2.4 4.3 9.2 15.2 19.6 23.3城市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西安 26.6 25.3 19.9 18.9 6.9 1.3汉中 25.2 25.0 20.1 14.8 8.7 8.6(1)冬季气温西安比汉中低,1月均温小于0℃;两地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西安。汉中位于秦岭以南,秦岭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作用,气温变化较小。(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多条河流的发源地。近年来,秦岭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少,水位变化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少。(3)陕西眉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其位于秦岭的北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气候阴凉湿润;位于山麓地带,土壤深厚;山地地形,利于排水;靠近河流,灌溉便利。(4)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图中城市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 学生版.docx 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