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判断题(15分)
1.市场上很多保温杯都是不锈钢材质的,这说明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2.保温杯能长时间保持杯内的水温度不变。( )
3.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暖气管道和自来水管外面都会包裹一层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暖。( )
4.为了增强热传递,热水壶全部是利用容易导热的材料制成的。( )
5.给水加热时,水一般是从壶底开始分层热起来的。( )
6.做试管中水的热量是如何传递的实验时,要将试管中的水加满,这样才看得清楚。( )
7.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时,用普通温度计不易测量,可以用蜡或感温油墨来观察。( )
8.热量总是从物体的下端向物体的上端传递。( )
9.除了温度计外,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 )
10.只要有热水,就能使一大杯牛奶热得发烫。( )
11.凝结是气体遇冷变成液体的过程,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得越快。( )
12.只有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水才会蒸发,在10℃的条件下,水不会蒸发。( )
13.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 )
14.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需要继续加热,水仍然会保持沸腾状态。( )
15.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
二、选择题(45分)
1.同学们完成了热在金属片中传递的实验后,画出下列示意图(圆点为加热点)表示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2.热的不良导体可以( )物体热量的散失。
A.加快 B.完全阻碍 C.减慢 D.减少
3.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下列情况可以使热量从甲物体传向乙物体的是( )。
A. B. C. D.
4.两个固体接触时,热通过( )进行传递。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以上均不是
5.工厂生产保温瓶时,要想保温效果更好,隔层应该( )。
A.填充空气 B.填充水 C.把空气抽走 D.充满水银
6.下列材料中,适合做餐桌上的隔热垫的是( )。
A.蜡 B.橡胶 C.不锈钢 D.铝箔
7.铝铁、铜三种材料,按照导热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
A.铜→铁→铝 B.铜→铝→铁 C.铝→铜→铁 D.铁→铜→铝
8.根据热对流原理,厨房里排热空气的油烟风扇应该安装在炉灶的( )。
A.上方 B.下方 C.左方 D.右方
9.下列物质中,不能产生热对流现象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以上均包括
10.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传递的相同特点是( )。
A.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温度高→温度低
B.都是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
C.传热速度都非常快,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D.传递方向都是单向的
11.身上的衣物被雨水淋湿后,感觉到寒冷不是因为( )。
A.湿衣物导致体温下降 B.湿衣物加重了身体的负担
C.湿衣物增加了蒸发的速度 D.湿衣物使热量难以保持
12.寿光是中国海盐之都。寿光羊口居民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一段时间后,海水消失了,盐田中出现了大量的盐,这主要是因为( )。
A.水渗入地下,盐就留下来了
B.加入某种药品,使海水变成盐
C.阳光和风加速水分蒸发,盐就留下来了
D.盐会沉到水底,可以从水中捞出来
13.夏天,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向上冒“白气”的情景,这两种“白气”( )。
A.都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B.冷冻室飘出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C.烧水壶冒出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D.都是水蒸气
1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B.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一部分的水会变成水蒸气
C.撤掉酒精灯后,热量从烧杯周围空气传向烧杯中的水
D.水的沸腾需要放出热量
15.水结冰然后冰融化的过程中,水的变化状态是( )。
A.由液态变成固态,然后又变成液态
B.由固态变成液态,然后又变成固态
C.由液态变成固态
D.由固态变成液态
三、填空题(20分)
1.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是______________体主要的热传递方式。
2.刚洗完澡会感到冷,是因为身体上的水分______________带走了热量。
3.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阻隔热量传递的作用,但事实上还是会发生______________。设计保温杯的主要目的是保温效果要好,因此要尽量选择______________为主要材料,以减慢热量的散失。
4.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电饭煲内胆,炒菜用的锅等需要有很强的导热性能,因此大多数用热的______________制造。而锅铲、汤勺、锅的把手部分则大多数用热的______________制造,以免烫手。
5.空气受热______________,上方的冷空气______________,冷热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热量由热空气传递到冷空气。
6.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______________等。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变化导致了物体的温度变化。
四、综合题(20分)
1.杯子保温效果的研究。为了比较各种保温方法的保温效果,小科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杯子进行研究,下面是他的实验记录表。
序号 保温方法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1 无盖的塑料杯 95℃ 65℃ 30℃
2 无盖的不锈钢杯 95℃ 60℃ 40℃
3 塑料杯外包毛巾,无盖 95℃ 73℃ 62℃
4 塑料杯外包毛巾,加盖 95℃ 81℃ 74℃
5 塑料杯嵌入塑料泡沫,加盖 95℃ 85℃ 80℃
(1)分析数据,我发现保温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号杯子,我的理由是( )。
①使用材料最多 ②20分钟后温度最高 ③温度下降最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2)选择1号和2号杯子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装对保温效果的影响,选择1号和______________号杯子。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的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选择4号和______________号杯子。
(3)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杯子的保温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4)在本实验中,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因素不包括( )。
A.杯中的水量 B.用湿的毛巾 C.杯子的颜色
(5)夏天的时候,阳阳要给妹妹买根棒冰回家,为了防止棒冰融化,你会建议阳阳选用______________号杯的保温方法。
2.小明的家住在美丽的山脚下,伴随着四季的轮转: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夏天草尖明珠,蛙声一片;秋天天上繁霜降,人间秋色深;冬天瑞雪纷飞,雪满山。
(1)春天,阳光照射冰面,使冰雪融化,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白鹭从远方飞回来了,这种行为叫作动物的______________。
(2)“草尖明珠”中“珠”是由于水蒸气遇______________(“热”或“冷”)______________(“蒸发”或“凝结”)形成的。
(3)小明家的池塘早上都会结一层冰,冰融化后水会______________(“保持在水面”“流往池塘的底部”);奶奶最喜欢在这个时候晒红薯干,是因为这个季节天气干燥,红薯中的水分易______________成水蒸气。
(4)冬天,小明家在烤火的时候,家人都会在桌面上盖上全棉烤火被,是因为棉烤火被是______________(“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奶奶告诉小明冬天下雪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摸铁栏杆,否则手会被冻伤,是因为铁栏杆是______________(“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5)小明在夏天的夜晚能听到的蛙声,可是在冬天却听不到,因为青蛙在冬天为了适应环境会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
1.B 2.C 3.B 4.A 5.C 6.B 7.B 8.A 9.A 10.A
11.B 12.C 13.B 14.B 15.A
三、
1.固 2.蒸发 3.热量的传递 热的不良导体 4.良导体 不良导体
5.上升 下降 36.温度变化 热量
四、
1.(1) 5 B (2) 杯子材料 3 5 (3) 杯子材料 杯子有无外包装 杯子外包的材料 (4)C (5)5
2.(1) 热辐射 迁徙 (2) 冷 凝结 (3) 保持在水面 蒸发
(4) 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 (5)冬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