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2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点01 仪器/标识的识别及使用考点02 实验基本操作考点03 溶液配制的操作考点01 仪器/标识的识别及使用1.(2024广东,9)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A.选择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答案】C【解析】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故A正确;有气体生成或参与的反应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用手捂住试管,导管口放水中,如果导管口有气泡生成,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加热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C错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多功能瓶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长管通入,空气由短管排出,故D正确。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2~3题。2.(2023广东,7)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吃零食 B.在实验室追打闹 C.穿实验服和护目镜 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答案】C【解析】实验室中很多药品有毒,不能在实验室吃零食,A不符合题意;为防止发生人身危险,不能在实验室追逐打闹,B不符合题意;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时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C符合题意;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不能将药品带出实验室,D不符合题意。3.(2023广东,9)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NaOH溶液可以腐蚀叶肉 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 D.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能腐蚀叶肉,A正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能腐蚀叶肉,制作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C正确;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腐蚀品标志,不能贴图乙所示标志,D不正确。4.(2023深圳,3)有关NaOH说法错误的是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 B.NaOH包装箱上张贴的标识是C.NaOH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 D.NaOH应密封保存【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故A说法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B说法正确;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是不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钠显碱性,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故C说法错误;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应该密封保存,故D说法正确。5.(2022·广东省卷)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答案】D【解析】酒精易燃烧,常温下为液体,属于易燃液体,不具有腐蚀性、毒性,也不易发生爆炸,故选D。6.(2024湖南长沙,2)科学种田,助力乡村振兴,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酸碱性土壤。小张同学在实验室测量土壤样品酸碱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水 B.量水 C.溶解 D.测pH【答案】C【解析】取水: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面向手心,集气瓶口和试管口紧挨在一起,慢慢倾倒是,A错误;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中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错误;溶解固体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C正确;测定土壤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D错误。7.(2024湖南长沙,9)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习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在加油站用手机打电话 D.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高铁【答案】A【解析】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使酒精灯熄灭,操作安全,故A正确;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会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B错误;汽油具有可燃性,在加油站打电话,易引发火灾,故C错误;要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乘坐高铁,易引发火灾,故D错误。8.(2024湖北武汉,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答案】A【解析】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倒放,应该用药匙,A选项操作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B选项操作正确;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C选项操作正确;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解,D选项操作正确。8.(2024吉林长春,6)火箭的成功发射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下列行为与之不符的是A.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 B.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C.认真观察记录,重视异常现象 D.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答案】D【解析】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故A不符合题意;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故B不符合题意;认真观察记录,重视异常现象,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故C不符合题意;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不符合题意高科学研究应具备的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故D符合题意。10.(2024安徽,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 B.漏斗 C.蒸发皿 D.玻璃棒【答案】D【解析】酒精灯用于加热,在蒸发操作中用来加热溶液。在溶解、过滤中不能用到,A不符合题意;漏斗在过滤时使用,在溶解和蒸发中不能用到,B不符合题意;蒸发皿用于溶液的蒸发,在溶解、过滤中不能用到,C不符合题意;溶解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即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D符合题意。11.(2024河北,2)图1所示关于量筒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11 mL水 B.读取数据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答案】C【解析】10 mL量筒最大量程为10 mL,不能一次量取11 mL水,故A错误;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故B错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正上方,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正确;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引起液滴飞溅,造成危险,而且不能在量筒中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故D错误。12.(2024山西,3)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答案】D【解析】使用试管时,不加热情况下所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情况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图示操作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A错误;图示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导致标签被腐蚀,B错误;图示操作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会导致瓶塞被污染,C错误;倾倒液体时,试管口应略倾斜,D正确。13.(2024重庆B卷,9)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A.连接橡胶塞 B.振荡试管 C.加热试管 D.加入固体粉末【答案】C【解析】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A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B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加热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试管夹夹取试管,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C图中所示操作正确;取用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立,D图中所示操作错误。14.(2024四川宜宾,3)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漏斗的是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答案】C【解析】称量所需的仪器是:托盘天平、药匙,A不符合题意;溶解所需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B不符合题意;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C符合题意;蒸发所需的仪器是: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D不符合题意。15.(2024河南,9)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列物质运输时应张贴如图标志的是A.白磷 B.汽油 C.苛性钠 D.浓硫酸【答案】B【解析】白磷易自燃,属于固体,不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A不符合题意;汽油属于易燃液体,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B符合题意;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属于易燃液体,不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C不符合题意;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该张贴腐蚀品标志,不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D不符合题意。16.(2024江苏盐城,2)下列标志中,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A不符合题意;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B符合题意;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C不符合题意;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回收制品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D不符合题意。17.(2024江苏扬州,8)2023年5月扬州获授全球首批“净塑城市”。空矿泉水塑料瓶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A B C D【答案】C【解析】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鸡骨、鱼刺类)等,A不符合题意;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如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B不符合题意;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五类,空矿泉水塑料瓶属于废弃塑料,属于可回收物,C符合题意;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即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等方法处理,D不符合题意。18.(2024江西,3)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该标志是为可回收物标志,A不符合题意;该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B不符合题意;该标志为国家节水标志,C符合题意;该标志是禁止放鞭炮标志,D不符合题意。19.(2024山西,4)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火药、汽油、浓硫酸等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其中在运输火药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是A.腐蚀品 B.爆炸品 C.易燃液体 D.自燃物品【答案】B【解析】图示为腐蚀品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A不符合题意;图示为爆炸品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B符合题意;图示为易燃液体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C不符合题意;图示为自燃物品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D不符合题意。20.(2024重庆B卷,3)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报纸、矿泉水瓶应放入下列垃圾箱中的A B C D【答案】A【解析】废报纸、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重新利用,所以空的塑料矿泉水瓶应归类为可回收物,选A。21.(2024云南省卷,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该图是禁止烟火标志,故A错误;该图是禁止吸烟标志,故B正确;该图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C错误;该图是禁止堆放易燃物质标志,故D错误。22.(2024重庆A卷,6)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 B.蒸发皿 C.烧杯 D.酒精灯【答案】A【解析】图示为普通漏斗,故A错误;图示为蒸发皿,故B正确;图示为烧杯,故C正确;图示为酒精灯,故D正确。23.(2024湖南,10)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铁钉 D.称量【答案】A【解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A图示操作正确;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故B图示操作不正确;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C图示操作不正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故D图示操作不正确。24.(2024江苏连云港,3)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测pH【答案】B【解析】取用固体药品需要瓶塞倒放,A错误;溶解用玻璃棒搅拌能顾加快溶解速率,B正确;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C错误;pH试纸不能直接放入待测液,会污染试剂,D错误。25.(2024江苏扬州,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锌粒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溶液 D.点燃酒精灯【答案】C【解析】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A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B图中所示操作错误;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防止基本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C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D图中所示操作错误。26.(2024江西,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蒸发溶液 D.滴加液体【答案】A【解析】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A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引起火灾,B图中所示操作正确;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C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D图中所示操作正确。27.(2024山东滨州,3)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答案】C【解析】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 45°角,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的朝向正确,A不符合题意;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部,试管口的朝向正确,B不符合题意;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的朝向错误,C符合题意;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试管口应垂直向上,试管口的朝向正确,D不符合题意。28.(2024山东烟台,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检查气密性【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A实验操作错误;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B实验操作错误;过滤液体,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C实验操作错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D实验操作正确。29.(2024重庆B卷,13)《天工开物》中介绍了制取某种红色染料的方法:“摘红花,捣熟(熟:烂)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捣熟”增大了接触面积 B.“水淘”只溶解了红色色素C.“布袋”起过滤作用 D.“阴干”过程中水分蒸发【答案】B【解析】“捣熟”使其破碎,增大了接触面积,故A说法正确;“水淘”过程中溶解了多种无机盐,故B说法错误;“布袋绞去黄汁” 是将汁液和花渣分离,所以“布袋”起过滤作用,故C说法正确;“阴干”是在常温下,利用风吹使水分蒸发,故D说法正确。30.(2024四川达州,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 B.取用块状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量取液体【答案】C【解析】验满氧气的时候,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图示操作将木条伸入集气瓶内,A错误;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示操作错误,B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防止液滴飞溅,C正确;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持平,图示操作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D错误。31.(2024云南省卷,8)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答案】C【解析】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图中为俯视读数,故A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可以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错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试管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同时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故D错误。32.(2024河南,21)给某液体加热的操作如图所示。(1)图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请纠正。(2)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① 酒精灯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什么条件 ?② 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答案】(1)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隔绝空气(或氧气)【解析】(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则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观察图示,则图示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2)①可燃物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酒精灯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②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考点02 实验基本操作33.(2023广州,14)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C.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A【解析】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A正确;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B错误;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C错误;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错误。34.(2022·广东广州卷)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选B。35.(2023深圳市一模,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 B.取用固体药品 C.取用液体药品 D.扇闻气体【答案】A【解析】用量筒量取定量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A操作错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直立起来,B操作正确;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应垂直于试管上方,悬空滴加,C操作正确;实验室闻药品的气味时,应用招气入鼻法,且不可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D操作正确。36.(2023深圳市一模,13)实验室里现有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棉花,以及下列仪器:(1)写出仪器⑧的名称:___________。(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CO2,药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装一套发生和收集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若利用上述药品制取O2,除上述仪器外,还需再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4)医用O2极其干燥时会引起患者呼吸道不适。通过如图所示的湿化瓶装置,可使干燥的O2湿化。使用时,O2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答案】(1)长颈漏斗(2)石灰石 稀盐酸 ①②⑦⑧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试管(4)a【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⑧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选择石灰石和稀硫酸,是因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⑦⑧,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①,故填:①②⑦⑧;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根据所给药品,应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故还缺少反应容器试管;(4)使用时,O2应从a口通入,这样可使氧气与水充分接触,达到湿润的目的。37.(2023深圳福田区一模,13)如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与药品。请回答:(1)图1中编号仪器⑥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仪器组合是________(从图1中选填编号),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从图3中选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选取图3中的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________管(填“m”或“n”)通入氧气。【答案】(1)铁架台(2)①②⑦⑧或 ①②④⑥⑧ 乙、丙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2 KMnO4 K2MnO4 + MnO2 + O2↑(4)m【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⑥的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⑦⑧或②④⑥⑧,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①,故填:①②⑦⑧或 ①②④⑥⑧;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不选择稀硫酸,是因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填:乙、丙;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根据所给药品,应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KMnO4 K2MnO4 + MnO2 + O2↑;(4)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从m端通入。38.(2023深圳盐田区一模,4)规范的操作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固体的操作步骤,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的滑到试管底部,防止将试管砸破,A不正确;读取量筒的读数时,首先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不正确;浓硫酸稀释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正确;一般药品放到纸上称量,易潮解或腐蚀性的药品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所以要放到烧杯中称量,D不正确。39.(2024天津卷,6)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的验满 B.取用粉末药品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A选项操作错误;取用粉末状药品时,试管略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B选项操作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选项操作错误;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面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D选项操作错误。40.(2024辽宁省卷,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答案】B【解析】取用固体粉末时,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A正确,不符合题意;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支酒精灯,B错误,符合题意;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管微微倾斜,试管口紧挨试剂瓶瓶口,使液体缓缓倒入,C正确,不符合题意;读取液体体积时,量取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正确,不符合题意。41.(2024吉林长春,13)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涵盖了茶树栽培、茶具使用、饮茶方法等内容,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茶学专著。(1)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用___________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测出土壤的酸碱度。(2)《茶经》中记载的“漉(lù)水囊”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该分离过程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3)明代已存在用木炭除去泡茶用水中异味的方法,此法利用了木炭的___________性。(4)茶叶含氟,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是指___________(填序号)。A.原子 B.分子 C.元素【答案】(1)玻璃棒(2)过滤(3)吸附(4)C【解析】(1)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测出土壤的酸碱度;(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操作,《茶经》中记载的“漉(lù)水囊”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该分离过程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操作;(3)木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4)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氟”指的是元素,选C。42.(2024甘肃白银,7)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图示操作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 B.测溶液的pH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答案】B【解析】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A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B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C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标签没有对准手心,D图中所示操作错误。43.(2024湖北,7)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A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C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D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44.(2024江苏苏州,1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溶解粗盐 B.过滤粗盐水 C.点燃酒精灯 D.蒸发滤液【答案】C【解析】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故A不符合题意;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不符合题意;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故C符合题意;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D不符合题意。45.(2024四川眉山,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答案】C【解析】用药匙取用粗盐,瓶塞要倒放,防止污染药品,A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固体溶解速率,B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且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C图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D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46.(2024四川南充,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点燃酒精灯 C.振荡试管 D.收集氢气 【答案】D【解析】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图中操作错误;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图中操作错误;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不可上下振荡,C图中操作错误;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D图中操作正确。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第47~48小题:在我市学生实验考查中,AI实验室摄像头拍摄上传学生化学实验过程,现选取部分资料呈现如下。47.(2024江苏盐城,10)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四幅画面中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B【解析】天平在称量质量时,“左物右码”,该选项操作中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A选项操作不规范;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B选项操作规范;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该选项操作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C选项操作不规范;蒸发操作中要使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受热不均,液体飞溅,D选项操作不规范。48.(2024江苏盐城,11)实验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实验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并采用排水法收集从视频中看到的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B.固定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药品: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收集气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答案】D【解析】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选项实验操作规范;高锰酸钾为固体,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再固定在铁架台上,B选项实验操作规范;加热固体药品时,应先预热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集中加热,C选项实验操作规范;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D选项实验操作不规范。49.(2024安徽,14)甲烷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小彦同学在实验室制取甲烷并验证其组成。(1)装置甲可用于制取甲烷,还可以制取氧气,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前,用图乙所示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3)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实验室收集甲烷的方法是 (写1种即可)。(4)用装置丙验证甲烷的组成时,为保证安全,点燃前应先验纯。下列能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的现象有______(填字母序号)。A.火焰呈淡蓝色B.干燥的烧杯壁出现水雾C.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溶液变浑浊【答案】(1)2 KClO3 2 KCl + 3 O2↑(2)A(3)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4)BC【解析】(1)甲是固体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及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KClO3 2 KCl + 3 O2↑。(2)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试管,手使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变大,如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气体从短管口逸出,会很快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选A。(3)甲烷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气的小,则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水中含有氢元素,所以验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水滴,所以干燥的烧杯壁出现水雾可说明生成水,证明甲烷中有氢元素。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可证明甲烷中有碳元素,选BC。50.(2024云南省卷,21)云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纳西族东巴纸的制作过程包括浸泡、蒸煮、舂料、浇纸、晒纸等,其中“浇纸”是用滤网分离出纸浆,该操作与化学实验中的 (填操作名称)相似。(2)普洱茶制作技艺又称“贡茶制作技艺”。普洱茶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3)白族扎染利用板蓝根作为主要染料,板蓝根中含有靛蓝(C16H10N2O2),靛蓝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阿昌族户撒刀始终保持着手工制作的特点,“淬火”是制作过程中最为突出的技艺。“淬火”的原理是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过滤(2)分子在不断运动(3)有机物 14∶5(4)3 Fe + 4 H2O Fe3O4 + 4 H2 置换反应【解析】(1)“浇纸”是用滤网分离出纸浆,该操作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相似,均实现了固液分离;(2)普洱茶茶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3)由化学式可知,靛蓝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靛蓝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0 = 14∶5;(4)“淬火”的原理是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Fe + 4 H2O Fe3O4 + 4 H2;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考点03 溶液配制的操作51.(2024广东,7)用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玻璃棒 B.烧杯 C.量筒 D.酒精灯【答案】D【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选D。52.(2023广东,8)配制 NaOH 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 B.量筒 C.漏斗 D.玻璃棒【答案】C【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OH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OH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不需用到漏斗,选C。53.(2023深圳福田区一模,4)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1溶液进行选种,现需要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相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NaCl B.称取NaCl C.量取水 D.溶解【答案】D【解析】取用NaCl过程中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A错误;称取NaCl过程中药品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故选项B错误;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C错误;固体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D正确。54.(2024吉林长春,4)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 B.读数 C.混合 D.搅拌【答案】A【解析】倾倒液体时,量筒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故A错误;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可将量取的氯化钠溶液倾倒入烧杯中进行混合,故C正确;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D正确。55.(2024河南,7)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实际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偏小,最终配制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选A。56.(2024江苏扬州,13)实验室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 g 15%的NaCl溶液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坩埚钳【答案】D【解析】实验室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 g 15%的NaCl溶液时,实验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无需使用坩埚钳,选D。57.(2024重庆B卷,7)用密度为1.04 g·cm-3的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① 计算 ② 称量 ③ 量取 ④ 溶解 ⑤ 混匀,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答案】B【解析】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故顺序为:①③⑤,选B。58.(2024福建,12)请参加“氯化钠欢乐之旅”的实践活动。任务一 参观盐场(1)利用风吹和日晒使海水不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任务二 提纯粗盐(2)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标号)。② 操作A中,当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③ 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任务三 应用食盐(3)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若在实验室中配制该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4)Na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元素守恒的视角,以NaCl为基本原料,可能制取的物质有 (写一种)。【答案】(1)增大(2)B、C、A 较多固体 引流(3)量筒(4)NaOH、Cl2【解析】(1)利用风吹和日晒使海水不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该过程中水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则此过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2)① 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即B、C、A;② 操作A为蒸发,蒸发时,当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③ 操作C为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在实验室中配制该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量筒;(4)Na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元素守恒的视角,以NaCl为基本原料,可能制取的物质有NaOH、Cl2等。59.(2024四川乐山,19)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但在实验中需要50 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准备用8%的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密度为1.0 g·cm-3)进行配制。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配制时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2)量取蒸馏水时应选择量程为 (选填“10”、“20”或“50”)mL的量筒。(3)下图所示的仪器中,本实验不会使用到的是 (填仪器名称)。(4)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答案】(1)25(2)50(3)酒精灯(4)不影响【解析】(1)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配制时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50g × 4% = 8% × x,x = 25 g,配制时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5 g。(2)需要水的质量 = 50 g-25 g = 25 g,需要水的体积= = = 25 mL,量取蒸馏水时应选择量程为50 mL。(3)下图所示的仪器中,本实验不会使用到的是酒精灯,配制过程中不需要加热,不会使用到酒精灯。(4)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质,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是不影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2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点01 仪器/标识的识别及使用考点02 实验基本操作考点03 溶液配制的操作考点01 仪器/标识的识别及使用1.(2024广东,9)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A.选择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2~3题。2.(2023广东,7)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吃零食 B.在实验室追打闹 C.穿实验服和护目镜 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3.(2023广东,9)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NaOH溶液可以腐蚀叶肉 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 D.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4.(2023深圳,3)有关NaOH说法错误的是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 B.NaOH包装箱上张贴的标识是C.NaOH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 D.NaOH应密封保存5.(2022·广东省卷)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6.(2024湖南长沙,2)科学种田,助力乡村振兴,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酸碱性土壤。小张同学在实验室测量土壤样品酸碱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水 B.量水 C.溶解 D.测pH7.(2024湖南长沙,9)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习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在加油站用手机打电话 D.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高铁8.(2024湖北武汉,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8.(2024吉林长春,6)火箭的成功发射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下列行为与之不符的是A.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 B.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C.认真观察记录,重视异常现象 D.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10.(2024安徽,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 B.漏斗 C.蒸发皿 D.玻璃棒11.(2024河北,2)图1所示关于量筒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11 mL水 B.读取数据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12.(2024山西,3)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13.(2024重庆B卷,9)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A.连接橡胶塞 B.振荡试管 C.加热试管 D.加入固体粉末14.(2024四川宜宾,3)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漏斗的是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15.(2024河南,9)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列物质运输时应张贴如图标志的是A.白磷 B.汽油 C.苛性钠 D.浓硫酸16.(2024江苏盐城,2)下列标志中,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A B C D 17.(2024江苏扬州,8)2023年5月扬州获授全球首批“净塑城市”。空矿泉水塑料瓶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A B C D18.(2024江西,3)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19.(2024山西,4)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火药、汽油、浓硫酸等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其中在运输火药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是A.腐蚀品 B.爆炸品 C.易燃液体 D.自燃物品20.(2024重庆B卷,3)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报纸、矿泉水瓶应放入下列垃圾箱中的A B C D21.(2024云南省卷,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22.(2024重庆A卷,6)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 B.蒸发皿 C.烧杯 D.酒精灯23.(2024湖南,10)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铁钉 D.称量24.(2024江苏连云港,3)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测pH25.(2024江苏扬州,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锌粒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溶液 D.点燃酒精灯26.(2024江西,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蒸发溶液 D.滴加液体27.(2024山东滨州,3)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28.(2024山东烟台,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检查气密性29.(2024重庆B卷,13)《天工开物》中介绍了制取某种红色染料的方法:“摘红花,捣熟(熟:烂)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捣熟”增大了接触面积 B.“水淘”只溶解了红色色素C.“布袋”起过滤作用 D.“阴干”过程中水分蒸发30.(2024四川达州,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 B.取用块状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量取液体31.(2024云南省卷,8)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32.(2024河南,21)给某液体加热的操作如图所示。(1)图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请纠正。(2)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① 酒精灯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什么条件 ?② 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考点02 实验基本操作33.(2023广州,14)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C.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4.(2022·广东广州卷)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35.(2023深圳市一模,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 B.取用固体药品 C.取用液体药品 D.扇闻气体36.(2023深圳市一模,13)实验室里现有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棉花,以及下列仪器:(1)写出仪器⑧的名称:___________。(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CO2,药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装一套发生和收集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若利用上述药品制取O2,除上述仪器外,还需再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4)医用O2极其干燥时会引起患者呼吸道不适。通过如图所示的湿化瓶装置,可使干燥的O2湿化。使用时,O2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37.(2023深圳福田区一模,13)如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与药品。请回答:(1)图1中编号仪器⑥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仪器组合是________(从图1中选填编号),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从图3中选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选取图3中的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________管(填“m”或“n”)通入氧气。38.(2023深圳盐田区一模,4)规范的操作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39.(2024天津卷,6)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的验满 B.取用粉末药品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40.(2024辽宁省卷,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41.(2024吉林长春,13)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涵盖了茶树栽培、茶具使用、饮茶方法等内容,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茶学专著。(1)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用___________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测出土壤的酸碱度。(2)《茶经》中记载的“漉(lù)水囊”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该分离过程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3)明代已存在用木炭除去泡茶用水中异味的方法,此法利用了木炭的___________性。(4)茶叶含氟,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是指___________(填序号)。A.原子 B.分子 C.元素42.(2024甘肃白银,7)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图示操作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 B.测溶液的pH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43.(2024湖北,7)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44.(2024江苏苏州,1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溶解粗盐 B.过滤粗盐水 C.点燃酒精灯 D.蒸发滤液45.(2024四川眉山,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 B.溶解 C.过滤 D.蒸发46.(2024四川南充,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点燃酒精灯 C.振荡试管 D.收集氢气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第47~48小题:在我市学生实验考查中,AI实验室摄像头拍摄上传学生化学实验过程,现选取部分资料呈现如下。47.(2024江苏盐城,10)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四幅画面中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48.(2024江苏盐城,11)实验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实验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并采用排水法收集从视频中看到的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B.固定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药品: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收集气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49.(2024安徽,14)甲烷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小彦同学在实验室制取甲烷并验证其组成。(1)装置甲可用于制取甲烷,还可以制取氧气,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前,用图乙所示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3)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实验室收集甲烷的方法是 (写1种即可)。(4)用装置丙验证甲烷的组成时,为保证安全,点燃前应先验纯。下列能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的现象有______(填字母序号)。A.火焰呈淡蓝色B.干燥的烧杯壁出现水雾C.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溶液变浑浊50.(2024云南省卷,21)云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纳西族东巴纸的制作过程包括浸泡、蒸煮、舂料、浇纸、晒纸等,其中“浇纸”是用滤网分离出纸浆,该操作与化学实验中的 (填操作名称)相似。(2)普洱茶制作技艺又称“贡茶制作技艺”。普洱茶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3)白族扎染利用板蓝根作为主要染料,板蓝根中含有靛蓝(C16H10N2O2),靛蓝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阿昌族户撒刀始终保持着手工制作的特点,“淬火”是制作过程中最为突出的技艺。“淬火”的原理是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考点03 溶液配制的操作51.(2024广东,7)用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玻璃棒 B.烧杯 C.量筒 D.酒精灯52.(2023广东,8)配制 NaOH 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 B.量筒 C.漏斗 D.玻璃棒53.(2023深圳福田区一模,4)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1溶液进行选种,现需要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相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NaCl B.称取NaCl C.量取水 D.溶解54.(2024吉林长春,4)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 B.读数 C.混合 D.搅拌55.(2024河南,7)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56.(2024江苏扬州,13)实验室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 g 15%的NaCl溶液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坩埚钳57.(2024重庆B卷,7)用密度为1.04 g·cm-3的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① 计算 ② 称量 ③ 量取 ④ 溶解 ⑤ 混匀,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58.(2024福建,12)请参加“氯化钠欢乐之旅”的实践活动。任务一 参观盐场(1)利用风吹和日晒使海水不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任务二 提纯粗盐(2)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标号)。② 操作A中,当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③ 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任务三 应用食盐(3)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若在实验室中配制该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4)Na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元素守恒的视角,以NaCl为基本原料,可能制取的物质有 (写一种)。59.(2024四川乐山,19)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但在实验中需要50 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准备用8%的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密度为1.0 g·cm-3)进行配制。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配制时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2)量取蒸馏水时应选择量程为 (选填“10”、“20”或“50”)mL的量筒。(3)下图所示的仪器中,本实验不会使用到的是 (填仪器名称)。(4)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专题02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生版).docx 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专题02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