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7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7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世界历史(统编版)
一、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1.图上有哪些古印度历史遗址?
2.它们的分布位置有何共同点?
分布在印度河或者恒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
二、文明起源
三、文明历程
后来,多次受到外族侵扰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侵入
鼎盛:孔雀王朝时期
公元前1500年左右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18世纪
约公元前324年
公元前187年
阅读课本P10-11,完成古印度文明发展历程时间轴的填写。
摩亨佐·达罗遗址
四、文明成就
大象之国
佛教
依据课本内容,归纳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黄金之国
《印度贵族出行图》
《释迦牟尼佛像》
文学:梵文史诗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种姓制度
“相关史事”出自《世界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12页。
阿拉伯数字
种姓制度
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梨俱吠陀·原人歌
社会等级 种姓 职责和义务
第一等级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种姓制度
1.阅读课本P12,自主梳理完成下列表格。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刹帝利
首陀罗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贱民
吠舍
婆罗门
材料一: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而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为生,国王应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 ——《摩奴法典》
材料二:在种姓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古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也是与其种姓相应是固定世袭的……同宗教有关的职业都是神圣高贵的,这样的职业只有婆罗门的人才能胜任,并世代相传。凡是那些“肮脏”的工作都应由下贱的人来完成,故低种姓的人只能世代从事扫地、洗衣织染之类的工作。
——陈荣月《古印度文明读本》
2.阅读材料,尝试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材料一: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而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为生,国王应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 ——《摩奴法典》
材料二:在种姓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古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也是与其种姓相应是固定世袭的……同宗教有关的职业都是神圣高贵的,这样的职业只有婆罗门的人才能胜任,并世代相传。凡是那些“肮脏”的工作都应由下贱的人来完成,故低种姓的人只能世代从事扫地、洗衣织染之类的工作。
——陈荣月《古印度文明读本》
2.阅读材料,尝试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各等级世代相袭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实质: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材料三: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为了争夺霸权与财富,各国相互攻伐不已。”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种姓制度让低等级的人备受压迫,他们渴望获得公平的对待,纷纷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世界古代史》
佛教
1.背景
2.创立时间:
3.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获得刹帝利支持
获得低种姓支持
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4.阅读书本,说说佛教的主张。
5.请你尝试用擅长的方式绘制佛教传播路线简图。(限时:5分钟)
——中国内地
朝鲜
日本
越南
锡兰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古印度
中亚
中国新疆
佛教传播路线
5.请你尝试用擅长的方式绘制佛教传播路线简图。
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就没有文明。一个古老文明的产生就像是点燃一支蜡烛,其光亮有限,也很容易熄灭。但如果许多文明同时产生,许多蜡烛同时点燃,就会连成一片光明之光……
——钱乘旦《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文明起源
文明
历程
早期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侵入与定居
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梵文史诗、黄金之国、大象之国等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
南亚次大陆
地理位置
课堂小结
五、课堂小练
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地理环境:①大河流域;②北纬20°—北纬40°。
原因大致有: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一: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
……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而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为生,国王应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 ——《摩奴法典》
材料二:
在种姓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古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也是与其种姓相应是固定世袭的……同宗教有关的职业都是神圣高贵的,这样的职业只有婆罗门的人才能胜任,并世代相传。凡是那些“肮脏”的工作都应由下贱的人来完成,故低种姓的人只他世代从事扫地、洗衣织染之类的工作。——陈荣月《古印度文明读本》
2.阅读材料,尝试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各等级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实质: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材料一: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材料二:……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 ——《摩奴法典》
材料三:在种姓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古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也是与其种姓相应是固定世袭的……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而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为生,国王应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
各等级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2.阅读材料,尝试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