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 2025 届初三第二次模拟检测 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1 .(1 分)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大民众,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 藩屏周 ”,这套统治机制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2 .(1 分)2024 年河南卫视春晚《入梦风华》节目,将汉服和非遗两大元素结合起来,聚焦中国传统服 饰,讲述服饰故事。以下历史事件反映古代“易服学礼,融入华夏 ”的是 (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张骞通西域 D .郑和下西洋3 .(1 分)美国记者曾这样报道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 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 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 .是敌后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B .发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C .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4 .(1 分)《解放日报》撰文写道:“中华民族已经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半个世纪以来, 中国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该 报道强调 ( )A .抗战爆发的背景 B .抗战胜利的过程 C .抗战胜利的意义 D .抗战胜利的原因5.(1 分)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 阿旺晋美赴北京和平谈判,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 订了“十七条协议 ”,毛泽东称赞其“办了一件大好事 ”。这是指该行为 ( )A .推动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 .促进了西藏自治区的建立C .加速了西藏的土地改革 D .促进了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6 .(1 分)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一带一路 ”的深入实 施,中国——中亚峰会的顺利举行。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B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D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7 .(1 分)美国的国会大厦众议院会议厅建筑上悬挂着汉谟拉比的浮雕半身像,并配文:“要让正义之光 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由此可以看出 ( )A .《汉谟拉比法典》体现出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平等B .歌颂汉谟拉比初步统一两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C .称赞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古巴比伦王国D .纪念汉谟拉比制定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8 .(1 分)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这一现象出现在 ( )A .城邦时代的希腊 B .中世纪的欧洲 C .封建时代的亚洲 D .王政时代的罗马9 .(1 分)这幅木雕(如图)最先出现在 1493 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图中,西班牙国王斐迪南 德坐在左边,正指挥哥伦布和他的三艘船驶向一个小岛,当地的土著人正纷纷逃离。该木雕画 ( )(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证明了航海家到达印度西海岸)B .反映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证实了美洲的发现及给土著人带来灾难10 .(1 分)“巴斯尔风格洋装 ”是明治时代日本女性短暂“西服潮 ”的产物和标志,这种日本贵妇新式 着装与鹿鸣馆西装革履的男性“衣服改良 ”同出一辙,都是因明治时代日本上游社会仰慕泰西新风而 快速推广开来的。这反映出明治维新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实行“文明开化 ”C .推行“殖产兴业 ” D .结束了幕府统治11 .(1 分)“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 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段材料可以用 来 ( )A .阐述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B .说明工业革命的内容C .论证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D .解读工业革命的性质12 .(1 分)新石器时代,在海南发现的人类活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残片。根据出土器物的考 察结果,这些文化遗址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文化同属一个文化体系。这表明 ( )A .海南远祖与华南古代越族联系紧密 B .海南远祖最早使用石器和陶器C .海南先民已掌握发达的制陶技术 D .海南先民最早在东南沿海地区活动13 .(1 分)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1982 年,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 .1992 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C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D .2007 年,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14 .(1 分)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B .2017 年,中共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C .2021 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 4 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D .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15 .(1 分)1944 年 10 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出访莫斯科,两国领导人及美国驻苏大使就战争演化与未来 形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谈到远东局势的时候,斯大林表示将在打败德国后 3 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远东的苏联红军将由30 个师增加到 60 个师。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 )A .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 B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 .《波茨坦公告》发表 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一.非选择题(共 45 分)16 .(10 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美不胜收,美不尽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材料一: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按照文字特 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 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之美。中国人多少都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 像璀璨无比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让人欲罢不能的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这些文学艺术之美都太过奥 妙,需要我们去细细地品读。材料三: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的方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 阳调和而康复。材料四: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由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东晋时期书法名著《兰亭集序》的作者是谁?(1 分)这部作品有 什么美誉?(1 分)— 1 —(四大名著中你喜欢的作品?(1分)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从文学价值或史学价值方面阐述)?(3分)(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东汉末年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的名医是谁?(1分)他在外科手术方面还有什么发明?(1分)(4)阅读材料四,说出形成于清朝时期被称为“国剧”的戏种是什么?(1分)17.(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表格中日本的“强国梦”是如何实现的?(1分)评价美国为实现“制宪之梦”颁布的法律文献。(1分)(2)请选择表中的2个及以上梦想,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流畅)。(8分))(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在“唐诗 ”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一位代表人物。(1 分)请说出 19 .(10 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 ”。时间 内容公元前 5 世纪 雅典的“ 民主梦 ”646 年 日本的“强国梦 ”14 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人文梦想 ”1689 年 英国的“君主立宪梦想 ”18 世纪 法国的“理性之梦 ”1787 年 美国的“制宪之梦 ”1848 年 马克思在伦敦提出“实现全 人类解放的梦想 ”(20.(10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每一次重大跃迁都镌刻着制度革新的印记,它是文明突围的破冰之刃,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核心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废除原有的井田制度,按军功授田,重新规划土地,设立地标,明确土地四至,同时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不受侵犯,允许土地买卖。至此,私人土地的所有权依法确立了下来。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摘编自刘新文《先秦土地制度变迁》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在一个坚强的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集团的领导下,对内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对外吸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能及时克服和纠正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日本当时国情的道路。——摘编自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材料三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到1926年时,工农业产量已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四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39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5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归纳“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的具体措施。(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明治维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并回答国家体制发生了怎样的重构?(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认为让步不可避免的原因。(2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所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特点。(2分)(5)综合上述改革,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分))材料二: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初步建立起以 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及其作用。(2 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地位。(2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2 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主法制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 分)(5)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 分)18 .(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0 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周围农村的农奴为了摆脱领主的控制, 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从而获得了市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市民阶层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 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 等的现代意识。——摘编自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材料二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由于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水平的工资,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到了 1850 年,来自德国、瑞士、法国的人才也大量涌入英国的城市, 进一步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这一时期美国人口稀少,工业化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美国的高工资和 低失业的经济效果吸引欧洲移民的流入。1864 年,林肯总统游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从 1861 年到 1880 年,约有 500 万移民来到美国。——摘编自李仲生《世界人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 10 世纪以来欧洲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并指出该人口移动带来的社会变化。(2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8 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人口迁移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2 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口迁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 分)— 2 —(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4)17.(9分)(1)(2)(3)(4)(5)18.(6分)(1)(2)(3)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准考证号[0][0][0][0][0][0][0][0][0][1][1][1][1][1][1][1][1][1][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4][5][5][5][5][5][5][5][5][5][6][6][6][6][6][6][6][6][6][7][7][7][7][7][7][7][7][7][8][8][8][8][8][8][8][8][8][9][9][9][9][9][9][9][9][9]) (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填涂)缺考违规)吉林省2025届初三第二次模拟检测 历史 答题卡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 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 擦干净。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 (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 [A ] [B ] [ C ] [D ] 12 [A ] [B ] [ C ] [D ] 13 [A ] [B ] [ C ] [D ] 14 [A ] [B ] [ C ] [D ] 15 [A ] [B ] [ C ] [D ]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16.(10分) (1) (2) (3)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1页 共3页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9.(10分) (1) (2)20.(10分) (1) (2) (3) (4) (5)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2页 共3页)第3页 共3页九年历史答案一 、单选题1. A。“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周王室统治 。郡县 制始于秦朝;郡国并行制是汉朝初期制度;行省制始于元朝。2. B 。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 ,包括易汉服 、学汉礼等 ,促进鲜卑族融入华夏 。商鞅变法 主要是政治 、经济等方面变革; 张骞通西域促进中外交流;郑和下西洋是对外航海活动 。3. A 。材料描述的是百团大战 ,这是敌后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发生于 1940 年 , 即 20 世纪 40 年代。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 1937 年已形成。4. C 。报道强调中华民族从日本压迫下解放 ,雪耻复仇 ,这是抗战胜利的意义 ,而非背景、 过程或原因。5. A 。1951 年西藏和平谈判 ,签订“十七条协议”推动了祖国大陆统一。西藏自治区 1965 年 建立;材料未涉及土地改革; 人民解放军此前已进驻拉萨。6. A 。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促进了科技 、经济 、外交等多方面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只是部分原因;民主法制建设、海峡两岸交流与这些成就关联不大。7. D 。美国国会大厦悬挂汉谟拉比浮雕,配文强调正义,是纪念他制定世界首部较完整成文 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 ,奴隶与奴隶主不平等 ,材料未体现统一 两河流域和建立强大王国。8. B 。中世纪欧洲城市通过从国王或领主处获取 “特许状”取得自由和自治 ,城邦时代希腊、 封建时代亚洲 、王政时代罗马均无此现象。9. D 。木雕反映西班牙国王支持哥伦布航海 ,到达小岛( 美洲),土著人逃离 ,证实美洲发 现及给土著人带来灾难。地圆学说正确性由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第二 次工业革命后; 哥伦布未到达印度西海岸。10. B 。明治时代日本女性“西服潮”、男性“衣服改良”,反映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学习西 方文化 、习俗等 。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 “殖产兴业”、结束幕府统治在材料中未体现。11. C。材料表明产业革命使工匠受尊敬,吸引青年人投入技术改进,这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影 响 ,并非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内容或性质。12. A 。海南发现的新石器文化与我国东南沿海同属一个文化体系 ,说明海南远祖与华南古 代越族联系紧密。不能得出海南远祖最早使用石器和陶器、掌握发达制陶技术、最早在东南 沿海地区活动的结论。13.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对邓小平的评价 ,属于 观点 。A 、B 、D 选项是对历史事实的陈述。14. D。“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是对新发展理念的分析评判 ,属于历史解释 。A 、B 、C 选项是历史事实。15. D 。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打败德国后 3 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符合材料描述 。世界 经济大危机与材料无关;《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波茨坦公告》敦促 日本投降 。二 、非选择题- 16. ( 1)作者是王羲之 ,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 2)唐诗代表人物如李白( 或杜甫 、 白居易等)。如喜欢《红楼梦》,文学价值方面 ,其 描写细腻,塑造众多生动人物形象,展现复杂社会关系和丰富文化内涵;史学价值方面,能反映清朝贵族生活 、社会风貌等。- ( 3)名医是华佗 ,发明麻沸散。- ( 4)“ 国剧”是京剧。- 17. ( 1)重要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 2)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地位是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 ( 3)主要成就:1982 年通过新宪法,此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初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4)重要意义: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等。- ( 5)启示: 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不断完善等。- 18. ( 1) 主要方向: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社会变化: 市民阶层崛起 ,为资产阶级出现提供 可能 ,为世界市场扩大做铺垫 ,孕育现代意识。- ( 2)新变化: 欧洲人口向英国 、美国迁移 。原因: 工业革命提供就业机会和高工资; 美 国出台相关法律吸引移民。- ( 3)关系: 人口迁移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19. ( 1)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 “强国梦” 。美国 1787 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 文宪法,它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但也存在对黑人等的种族歧视等 局限性。- ( 2)示例: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14 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 ,倡 导人文主义,冲击封建神学束缚,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推动文学 、艺术等领域发展,为欧洲 资本主义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宣扬理性主义 ,反对封建专制和 教会压迫,为法国大革命作思想动员,也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推动社会变革。 所以思想解放能打破旧观念束缚 ,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推动社会进步。- 20. ( 1)具体措施:废除井田制 ,按军功授田 ,允许土地买卖 ,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 ( 2)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推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等 。体制重 构 :从封建幕府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 ( 3)特点: 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原因: 苏 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政治经济危机,需要调整政策恢 复经济。- ( 4)特点: 市场规律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共同影响经济。- ( 5)启示: 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 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合理调整生产关系能推动社会发 展等。吉林省 2025 届初三第二次模拟检测 10.(1分)“巴斯尔风格洋装”是明治时代日本女性短暂“西服潮”的产物和标志,这种日本贵妇新式着装与鹿鸣馆西装革履的男性“衣服改良”同出一辙,都是因明治时代日本上游社会仰慕泰西新风而历史试题 快速推广开来的。这反映出明治维新(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实行“文明开化”一.单选题(每题 1分,共 15 分) C.推行“殖产兴业” D.结束了幕府统治1.(1分)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大民众,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 11.(1分)“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藩屏周”,这套统治机制是( ) 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段材料可以用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来( )2.(1分)2024年河南卫视春晚《入梦风华》节目,将汉服和非遗两大元素结合起来,聚焦中国传统服 A.阐述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B.说明工业革命的内容饰,讲述服饰故事。以下历史事件反映古代“易服学礼,融入华夏”的是( ) C.论证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D.解读工业革命的性质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通西域 D.郑和下西洋 12.(1分)新石器时代,在海南发现的人类活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残片。根据出土器物的考3.(1分)美国记者曾这样报道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 察结果,这些文化遗址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文化同属一个文化体系。这表明( )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 A.海南远祖与华南古代越族联系紧密 B.海南远祖最早使用石器和陶器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C.海南先民已掌握发达的制陶技术 D.海南先民最早在东南沿海地区活动A.是敌后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B.发生于 20世纪 20年代 13.(1分)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C.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A.1982年,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分)《解放日报》撰文写道:“中华民族已经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半个世纪以来, B.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中国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该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报道强调( ) D.2007年,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A.抗战爆发的背景 B.抗战胜利的过程 C.抗战胜利的意义 D.抗战胜利的原因 14.(1分)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5.(1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 阿旺晋美赴北京和平谈判,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 A.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订了“十七条协议”,毛泽东称赞其“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指该行为( ) B.2017年,中共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A.推动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促进了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C.2021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 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C.加速了西藏的土地改革 D.促进了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D.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6.(1分)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一带一路”的深入实 15.(1分)1944年 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出访莫斯科,两国领导人及美国驻苏大使就战争演化与未来施,中国——中亚峰会的顺利举行。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形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谈到远东局势的时候,斯大林表示将在打败德国后 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A.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B.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远东的苏联红军将由 30个师增加到 60个师。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A.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7.(1分)美国的国会大厦众议院会议厅建筑上悬挂着汉谟拉比的浮雕半身像,并配文:“要让正义之光 C.《波茨坦公告》发表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由此可以看出( ) 一.非选择题(共 45 分)A.《汉谟拉比法典》体现出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平等 16.(10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美不胜收,美不尽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B.歌颂汉谟拉比初步统一两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材料一: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按照文字特C.称赞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古巴比伦王国 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D.纪念汉谟拉比制定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8.(1分)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这一现象出现在( )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之美。中国人多少都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A.城邦时代的希腊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时代的亚洲 D.王政时代的罗马 像璀璨无比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让人欲罢不能的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这些文学艺术之美都太过奥9.(1分)这幅木雕(如图)最先出现在 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图中,西班牙国王斐迪南 妙,需要我们去细细地品读。德坐在左边,正指挥哥伦布和他的三艘船驶向一个小岛,当地的土著人正纷纷逃离。该木雕画( ) 材料三: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材料四: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由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东晋时期书法名著《兰亭集序》的作者是谁?(1分)这部作品有什么美誉?(1分)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反映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证明了航海家到达印度西海岸 D.证实了美洲的发现及给土著人带来灾难— 1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在“唐诗”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一位代表人物。(1分)请说出 19.(10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四大名著中你喜欢的作品?(1分)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从文学价值或史学价值方面阐述)?(3分) 时间 内容 (1)表格中日本的“强国梦”是如何实现的?(1分)公元前 5世纪 雅典的“民主梦” 评价美国为实现“制宪之梦”颁布的法律文献。(1分)(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东汉末年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的名医是谁?(1分)他在外1 646年 日本的“强国梦”科手术方面还有什么发明?( 分)14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人文梦想”(2)请选择表中的 2个及以上梦想,提炼一个观点,(4)阅读材料四,说出形成于清朝时期被称为“国剧”的戏种是什么?(1分) 1689年 英国的“君主立宪梦想”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18世纪 法国的“理性之梦” 逻辑严密,语言流畅)。(8分)17.(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87年 美国的“制宪之梦”材料一: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1848年 马克思在伦敦提出“实现全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人类解放的梦想”央人民政府主席。材料二: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 20.(10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每一次重大跃迁都镌刻着制度革新的印记,它是文明突围的破冰之刃,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 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核心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高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一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废除原有的井田制度,按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军功授田,重新规划土地,设立地标,明确土地四至,同时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不受侵犯,允许土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初步建立起以 地买卖。至此,私人土地的所有权依法确立了下来。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济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及其作用。(2分) ——摘编自刘新文《先秦土地制度变迁》(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地位。(2分)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在一个坚强的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集团的领导下,对内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坚持以经济建设(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2分) 为中心,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对外吸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能及时克服和纠正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日本当时国情的道路。(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主法制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分) ——摘编自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材料三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5)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到 1926年时,工农业产量18.(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已达到 1914年以前的水平。材料一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周围农村的农奴为了摆脱领主的控制,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世纪》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从而获得了市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市民阶层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 材料四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 1039亿美元,到 1932年只剩下 585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 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等的现代意识。 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摘编自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用同时得以发挥。材料二 18世纪 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由于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水平的工资, ——《大国崛起》解说词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到了 1850年,来自德国、瑞士、法国的人才也大量涌入英国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归纳“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的具体措施。(2分)进一步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这一时期美国人口稀少,工业化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美国的高工资和低失业的经济效果吸引欧洲移民的流入。1864年,林肯总统游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明治维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并回答国家体1861年到 1880年,约有 500万移民来到美国。 制发生了怎样的重构?(2分)——摘编自李仲生《世界人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0世纪以来欧洲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并指出该人口移动带来的社会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认为让步不可避免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人口迁移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所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特点。(2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口迁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5)综合上述改革,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分)— 2 —吉林省2025届初三第二次模拟检测 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历史 答题卡 19.(10分)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4) (1)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 17.(9分)[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填写清楚。(2) 2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 (1)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擦干净。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域书写无效。[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5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2)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考生禁填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缺考 违规(由监考老师填涂)(3)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20.(10分)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4) 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 (2) 16.(10分) (1) (5) (3) 18.(6分)(2) (1) (4) (2) (5) (3) (3) 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1页 共3页 第2页 共3页 第3页 共3页九年历史答案一、单选题1.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周王室统治。郡县制始于秦朝;郡国并行制是汉朝初期制度;行省制始于元朝。2. B。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包括易汉服、学汉礼等,促进鲜卑族融入华夏。商鞅变法主要是政治、经济等方面变革;张骞通西域促进中外交流;郑和下西洋是对外航海活动 。3. A。材料描述的是百团大战,这是敌后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发生于 1940年,即 20世纪 40年代。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 1937年已形成。4. C。报道强调中华民族从日本压迫下解放,雪耻复仇,这是抗战胜利的意义,而非背景、过程或原因。5. A。1951年西藏和平谈判,签订“十七条协议”推动了祖国大陆统一。西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材料未涉及土地改革;人民解放军此前已进驻拉萨。6. A。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促进了科技、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只是部分原因;民主法制建设、海峡两岸交流与这些成就关联不大。7. D。美国国会大厦悬挂汉谟拉比浮雕,配文强调正义,是纪念他制定世界首部较完整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奴隶与奴隶主不平等,材料未体现统一两河流域和建立强大王国。8. B。中世纪欧洲城市通过从国王或领主处获取“特许状”取得自由和自治,城邦时代希腊、封建时代亚洲、王政时代罗马均无此现象。9. D。木雕反映西班牙国王支持哥伦布航海,到达小岛(美洲),土著人逃离,证实美洲发现及给土著人带来灾难。地圆学说正确性由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哥伦布未到达印度西海岸。10. B。明治时代日本女性“西服潮”、男性“衣服改良”,反映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习俗等。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殖产兴业”、结束幕府统治在材料中未体现。11. C。材料表明产业革命使工匠受尊敬,吸引青年人投入技术改进,这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并非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内容或性质。12. A。海南发现的新石器文化与我国东南沿海同属一个文化体系,说明海南远祖与华南古代越族联系紧密。不能得出海南远祖最早使用石器和陶器、掌握发达制陶技术、最早在东南沿海地区活动的结论。13.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对邓小平的评价,属于观点。A、B、D选项是对历史事实的陈述。14. D。“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是对新发展理念的分析评判,属于历史解释。A、B、C选项是历史事实。15. D。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打败德国后 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符合材料描述。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材料无关;《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二、非选择题- 16.(1)作者是王羲之,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2)唐诗代表人物如李白(或杜甫、白居易等)。如喜欢《红楼梦》,文学价值方面,其描写细腻,塑造众多生动人物形象,展现复杂社会关系和丰富文化内涵;史学价值方面,能反映清朝贵族生活、社会风貌等。- (3)名医是华佗,发明麻沸散。- (4)“国剧”是京剧。- 17.(1)重要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2)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地位是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主要成就:1982年通过新宪法,此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初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重要意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等。- (5)启示: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应不断完善等。- 18.(1)主要方向: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社会变化:市民阶层崛起,为资产阶级出现提供可能,为世界市场扩大做铺垫,孕育现代意识。- (2)新变化:欧洲人口向英国、美国迁移。原因:工业革命提供就业机会和高工资;美国出台相关法律吸引移民。- (3)关系:人口迁移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19.(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强国梦” 。美国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但也存在对黑人等的种族歧视等局限性。- (2)示例: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论述:14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冲击封建神学束缚,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推动文学、艺术等领域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为法国大革命作思想动员,也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推动社会变革。所以思想解放能打破旧观念束缚,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推动社会进步。- 20.(1)具体措施:废除井田制,按军功授田,允许土地买卖,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 (2)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推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等。体制重构:从封建幕府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 (3)特点: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原因: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政治经济危机,需要调整政策恢复经济。- (4)特点:市场规律和政府干预相结合,共同影响经济。- (5)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合理调整生产关系能推动社会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西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检测 历史(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西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检测 历史(含答题卡、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