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北京交大附中高一(下)期中
历 史
2025.4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绘制示意图是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下图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营经济的建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人民政权的巩固
2.1952年创作的歌曲《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唱道:“火车在飞奔,车轮在歌唱,装载着木材和食粮,运来了地下的矿藏,多装快跑快跑多装,把原料送到工厂,把机器带给农庄,我们的力量移山倒海,劳动的热情无比高涨。”这首歌曲
A.吹响了全国土地改革的号角 B.彰显了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
C.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浪潮 D.凸显“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以下属于这一时期杰出代表人物的有
①焦裕禄 ②邓稼先 ③王进喜 ④杨利伟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一外交方针被称为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各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
C.比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建成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7.进入新时代,我国制定法律行政法规125件,修改法律行政法规560多件次;2020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以上现象反映出
A.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B.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D.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8.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世界银行统计“一带一路”中长期看将帮助全球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该倡议
A.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B.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C.推动了地区热点问题的彻底解决 D.拓宽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9.以下有关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阶段性事件,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社会分工出现 ②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③阶级和国家产生 ④私有制产生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10.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字母文字 ②雕刻艺术 ③民主政治 ④冶铁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盗窃、抢掠、高利贷、财产纠纷的条款最多,对债务奴隶和土地租佃也有不少规定,法典提及十项手工业,多与建筑、武器制造有关。该材料可以佐证此时的古巴比伦王国
①社会分化 ②城市衰落 ③社会稳定 ④工商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12.《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奢,商贾也。”“四曰戍陀罗,农人也。”书中记录的是
A.西亚的君主制度 B.埃及的法老制度 C.印度的种姓制度 D.雅典的民主制度
13.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 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14.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为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
15.在中世纪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这反映出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具有双向契约特征
C.带有严格等级性质 D.封君封臣地位平等
16.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了打破西亚地区对丝绸贸易的垄断,拜占庭帝国设法获取中国的养蚕技术和丝织品加工的工艺。至公元6世纪中叶,发源于中国的丝织业,从原料生产到纺织成品这一整套技术完全传入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区。这反映出
A.中国与东罗马有经贸往来的途径 B.阿拉伯帝国是中西文化交流桥梁
C.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巅峰 D.奥斯曼帝国影响东西方贸易往来
17.据史载,从公元630年起,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这一时期中日交流
A.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外传 B.促进了中国唐朝社会的全面转型
C.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繁荣 D.推动日本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立
18.以下关于古代世界的解释,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① 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 玛雅文化将印第安文明推到顶峰
② 16世纪桑海击败马里,达到极盛。桑海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东非地区曾经存在着比较发达的文明古国
③ 阿拉伯人白塔尼的《萨比天文历表》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伊本·西那的《医典》长期用作西欧的医学标准教科书 阿拉伯科学成就的传播有助于欧洲自然科学发展
④ 朝鲜高丽王朝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将地方划分为十道,仿照均田制推行田柴科制度,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高丽王朝的制度建设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 ③④
19.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材料可以佐证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三角贸易已出现 C.工业革命的冲击 D.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20.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这反映了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C.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D.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21.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A.禁欲观念的消亡 B.理性主义的流行
C.启蒙思想的传播 D.人文主义的兴起
22.下列符合马丁·路德主张的是
①人的灵魂获救依靠自己的信仰 ②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③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 ④力主采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牛顿取得的物理学成就彰显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促使人们形成对自然规律的崇拜,进而发展出探寻人类社会客观规律和构想未来理想社会的热忱。这说明
A.科学革命对于启蒙运动的推动 B.哥白尼的“日心说”具有充分合理性
C.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D.宗教改革促使了信徒的信仰更加坚定
24.下表为世界近代史上一些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其共同点有
国家 时间 法律文献
英国 1689年 《权利法案》
美国 1787年 1787年宪法
德国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国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①都是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背景下颁布的 ②其目的均为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变革的成果
③均确立起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④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英国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典型代表,其政治制度的特征是
①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②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④君主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如图所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其原因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珍妮纺纱机的推广
C.发电厂的广泛建立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27.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大不列颠10岁以上人口1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总人数的34.3%。而其中纺织业更是妇女的天下,据统计,棉纺业占56.4%,毛纺织占69.5%,丝织和麻织业占70.5%。这说明
A.资产阶级民主强调了男女平等的权利 B.英国丝织业和麻织业水平高于棉织业
C.第一国际推动了英国女权运动的兴起 D.机器化生产推动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28.某学生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为《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他梳理的目录如下,你认为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9.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革命家,是世界上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但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人类将永远不会忘记。下列有关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推动社会主义运动从一个国家向多个国家的扩展
B.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率先取得胜利理论
C.第一次系统完整的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D.促进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0.巴黎某公墓的一面墙上刻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牺牲者”。其所纪念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
A.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它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它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31.建国后,国家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6分)
序号 史事
① 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 1949-1965年,在民族地区初步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到高等教育的预科、大学专科、本科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
③ 1951年,政务院发布规范民族称谓、地名和匾额等名称的指示,纠正历史上留下来的,带有歧视或侮辱性的称呼
④ 1953-1957年,中央政府围绕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初步工业基础,其中40个项目布局在民族地区
⑤ 1964年,中央启动大规模“三线建设”,在贵州、云南、青海、宁夏及豫西、湘西、桂西北等三线建设重点区域,形成若干新的工业中心
⑥ 1991年,历时30年基本完成民族丛书的编撰和出版,记录了中国各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合计403册,9000多万字
⑦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兴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海30万吨钾肥工程等重大项目,在民族地区建立重要工业生产基地
从上表中任选史事,写出序号,从民族政策与国家发展的角度,提炼出两个主题,对其中一个主题进行说明。(6分)
要求:每个主题至少有2则史事。
32.中古时期的欧洲(6分)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为了摆脱主教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跟国王、副主教缔结了琅城获得自治权的协定。向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又要重新统治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承认城市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
依据材料二,概括琅城获得自治权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33.新航路的开辟,带给世界巨大的变化。(16分)
材料一
14世纪的星盘
材料二
马尼拉大帆船(西班牙在太平洋贸易中使用的船只)(版画)
材料三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美】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说明三则史料在研究新航路开辟中的价值。(6分)
材料四
16、17世纪各大洲之间商品与物资流向示意图
(2).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叙述16、17世纪贵金属(金银)的流动情况,指出其对欧洲、亚洲和世界的影响。(10分)
34.自画像。(6分)
15 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制艺术品以获得不朽荣誉,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像写实风格的发展。画中人物脱离场景,独立呈现。丢勒、提香等人绘制了多幅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写道:“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70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79幅自画像。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5-17世纪西方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6分)(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5.(6分)马克思主义与第一国际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指出: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遭受剥削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家通过掌控生产资料剥削工人阶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转化为资本。维系这个体制的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无产阶级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并大力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
第一国际时期,一些所谓的“社会主义”流派对当时的工人运动颇有影响。其主张或观点见下表:
流派 主张或观点
蒲鲁东主义 保护私有财产,反对阶级斗争,反对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府,主张通过和平的改良主义的途径来建立无政府主义社会。
巴枯宁主义 私有财产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存在继承权,继承权使财产一代一代传下去,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主张无政府主义,“彻底地破坏国家和一切国家机器”。
工联主义 要求工人“克制自己”,“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关心“如何加强和保护劳动的权利,同时又不破坏资本的合法权利”;反对暴力革命形式的阶级斗争。
--摘编自魏承均、范佩伟《第一国际时期各个机会主义的特点》
对照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材料二中三处错误主张或观点,并说明其为什么是错误的。(6分)
参考答案
1-5DBAAB 6-10 DCBAB 11-15 BCBAB
16-20ADDBC 21-25DAACC 26-30ADCCA
31.(6分)
示例:主题1:①③,民族平等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2:②⑥,保护民族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主题3:④⑤⑦,发展民族经济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2分,每个主题1分)
民族平等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主题)
1949年《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1分,分述史事①与主题关系)1951年政务院指示,纠正了历史遗留的民族不平等的称呼,在实际生活中贯彻民族平等政策。
(1分,分述史事②与主题关系)两者加强了民族团结,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分,总述①②与主题关系)
32.(6分)方式:金钱赎买;武装暴动;与封建主谈判。(3分)
影响:推动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的形成;推动市民文化的形成和世俗大学的产生,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3分)
33.(16分)
(1)(6分)类型:
材料一为实物史料;材料二为图像史料;材料三为文献史料。
价值:罗盘作为实物史料可以和文献史料对照,可用于佐证和研究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版画再现新航路开辟中贸易的过程与盛况,可与文献史料记载互证;文献则多角度总结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增进读者对新航路开辟的整体理解。三则史料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论证新航路的开辟,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6分)
(2).(10分)情况:欧洲殖民者从非洲、美洲掠夺了大量金银(2分)欧洲人用白银购买亚洲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亚洲(2分)
对欧洲影响:随着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引发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解体,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3分)
对亚洲影响:刺激了亚洲商品经济发展。(1分)
对世界的影响: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
34.(6分)15~17世纪的西方,自画像数量增加,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画中人物独立呈现,写实风格突出,借助签名强调自我,这与制镜技术和绘画理论进步密切相关,折射出意大利等地工商业城市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长及文艺复兴解放思想,肯定人的价值的时代特征。
35.(6分)答案示例:
错误观点1:反对阶级斗争。
理由: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错误观点2: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的改良主义。
理由: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暴力革命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错误观点3:彻底的无政府主义,反对建立任何国家机器。
理由: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
错误观点4:认为工人工资与其付出的劳动相匹配。
理由: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错误观点5:废除继承权即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将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内容。
理由: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得到了国家政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