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静安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上海市静安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化学部份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二个大题。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木试卷上答题
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16 Nn-23 Cl-35. 5 Fe-56 Cu-64 Ag-108 Ba-137
五、选择题(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
重新填涂。
21 34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1. 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 O’ B. Nz C. CO, D. H
22. “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3.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后,形状恢复正常,球内气体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数目增大 D.分子间隔变大
24. 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酒精 C.泥沙 D.植物油
25.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镁 B.铝 C.硫 D.汞
26.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
A. CuCl2 B. K2soi C. NaCl D. Ca (OH)
27. 属于氮肥的是
A.氯化钾KC1 B.氢氧化钠NaOII
C.尿素 CO (Nll2) 2 D.磷酸二氢钾 K1LPO4
第1页共6页
28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物质是
A.红磷 B.硫 C.镁带 D.铁丝
29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 Hz B. Ca (Oil) 2 C. U2O D. ILO,
30 .对金刚石、石墨描述错误的是
A.4 为同索异形体 B.相互.传化属于物理变化
C.充分燃烧后的产物相同 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1.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植物 苹果 枸杞 西瓜 茶
适宜的pH范围 5. 0 6. 5 8. 5 9. 5 6.0 7.0 4. 5 6. 5
A.苹果 B.枸杞 C.西瓜 1).茶
32 .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B.干冰:食品保鲜
C.石墨:制铅笔芯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33 .实验室对一杯浑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前先将河水静置、沉降
B.通过过滤除去水中悬浮物和细菌
C.加入明砒促进水中悬浮物沉降
D.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34 .下列分析及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有 能量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气由氟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生石灰可作为食品干燥剂,原因是它是碱性辄化物
第2页共6页
公众号 公教,方
35-37题均只有1 2正确选项
3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氯化碳的摩尔质量为28g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3
C. 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等于6 02X 8
D.镁原子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36. 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钢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
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丙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原白色固体中 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钢、氯化钠
B.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C.白色沉淀C是氯化银
D.沉淀A的质最大于沉淀C的质量
37 .向盛有Cu (NO3)八AgM),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B.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Cu
C.滤液中可能含有Cu (NOD八AgN03, 定含有Fe (N0;l) %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和反应前相比,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第3页共6页
公众. 士出
六、填空简答题(30分)
3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水是 (a.纯净物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2)电解水实验图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B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之比
为,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是
_ 4 。
中气 oO
b c
直潦电源
图1 图2
(3)图2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用 a、b、c
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o (写
出微粒名称)
(4)对图1、图2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都能证明水是由氢虱两种元素组成的 B.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反应中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3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并用生成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如下图依
次连接(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第4页共6页
/公众号.学教有方
(1)用A装置制取氢气的优点是,还原氧化铜之前进行氨气验纯,目的是 o
(2) B装置的作用是—,C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反应过程中,D
处的现象是, Imol氧化铜完全反应最多得到铜的质量是—go
(3)若称取nngCuO,反应一段时间后C处药品完全变为紫红色,此时停止加热,继续通
入氢气至药品冷却,称量D装置,质量增加了叫g,则叫和叫应满足的关系是 (忽
略其他因素带来的误差)。
(4)氢气、碳都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在反应中都称之为还原剂,请你从化合价的角度
进行比较,它们作为还原剂的共同特征是。
40.如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氢氧化钙 0. 19 0. 17 0. 14 0. 12 0. 09 0. 08
(g/lOOgll.0) 氢氧化钠 31 90 111 129 313 336
(1) 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g/100g水。
(2)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把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o
(3) 20c时,95g饱和氮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o
⑷ WC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m g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可得到溶质质址分数相
同的两种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
第5页共6页
41.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同规格塑料瓶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水、饱和澄清石灰水、饱和
氢氧化钠溶液。
甲 乙 丙 氯化钢溶液
图1 图2
(1)如甲瓶变瘪能否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结论和理由是。
(2)能证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证据有,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
(3)小孙同学设计了如下3个方案:证明了 CO 和NaOH发生了反应。
方案-:取塑料瓶丙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产生气泡。
方案一:取塑料瓶闪中反应后的溶液,利用图1实验中提供的某种试剂进行实验。写出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三:如图2所示,A中为氯化钢溶液,若A中没有现象,B中出现白色浑浊。该装置B
溶液中的溶质是。
(4)最后兴趣小组同学测得丙中剩余溶液的pH大于7,有同学认为溶液中还含有NaOH,该
结论是否止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o
第6页共6页
■公众号 学教有方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其中21-34每题1分,35-37每题2分)
21-34 ADDBC CCDAB BABC 35CD、 36AD、 37C
二、填空题(30分)(方程式看38题)
38 (10 分)(1) abc (3 分)
(2)略、1:8、带火星的木条(燃着的木条)
(3) acb、化合反应、氢原子和氟原子
(4) D
39、(8分)(1)随开随用、随关随停,防止加热时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2)干燥(合理即可)、略、白色变蓝色、64
(3) 9mi=40ni2
(4)氢元索和碳元索的化合价都升高了。
40、(4 分)(1) 0. 17
(2)升高温度
(3) 45
(4) m41、(8 分)
(1)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
(2)出现臼色沉淀、瓶子比中更瘪一些(2分):略
(3)足量稀盐酸:Ca (OH) 2+Na2CO3=CaCO4+2NaOH; NaOH、BaCh
(4)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