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六下第2章第2节鱼类一、选择题1.一些动物的名称里有“鱼”字,却不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 B.鳄鱼 C.草鱼 D.娃娃鱼2.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B.C. D.3.“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常选用鲫鱼进行探究。图是鲫鱼的外形图。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①光滑、无黏液B.②下的鳃腔内有鳃,鳃是其呼吸器官C.鲫鱼游泳时,③④⑥⑦⑧起协调作用D.⑤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4.以下不属于海水鱼的是( )A.海马 B.鲤鱼 C.鲨鱼 D.石斑鱼5.《九鱼图》是现代画家宋守友所作的一幅国画,九条可爱的锦鲤在水中嬉闹,寓意着长长久久,吉祥如意。锦鲤在水中“嬉闹”的动力来自于( )A.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B.胸鳍的摆动C.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D.尾鳍的摆动6.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鲨鱼 B.鳄鱼 C.鲍鱼 D.鲸鱼7.萌萌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做了相关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阻力B.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C.呼吸器官是肺,皮肤辅助呼吸D.鳞片表面有黏液,可起保护作用8.“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常选用鲫鱼进行探究。图是鲫鱼的外形图。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A.鲫鱼游泳时,③④⑥⑦⑧起协调作用B.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克服阻力在水中运动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①光滑、无黏液D.⑤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9.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B.鱼的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血液流过鳃时,与水发生气体交换D.与①处相比,图中②处的水中氧气增多10.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主要是鳍,其中能够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的鳍是( )A.胸鳍 B.尾鳍 C.腹鳍11.下列动物中,都属于淡水鱼的一组是( )①中华鲟②鳙鱼③青鱼④海马⑤鲭鱼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12.鱼在水中游泳时,水流过鳃,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加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13.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获得氧气的结构是鳃丝B.鱼体表覆鳞片且有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C.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鱼尾与躯干的摆动D.鱼鳍是鱼的附属结构,没有用14.下列四种名称都有鱼的动物,符合鱼的概念,属于鱼类的是( )A.鲸鱼 金鱼 B.章鱼 河豚 C.海马 中华鲟 D.海豚 海马15.早在宋代,我国就有“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分布的水域和食物来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鱼的类别 分布的水域 食物来源鲢鱼 上层 藻类等浮游植物鳙鱼 中上层 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 中下层 水底生长的水草青鱼 底层 水底的螺蛳、蚌等动物A.青鱼所捕食的螺蛳和蚌属于软体动物B.投放的鱼苗越多,该池塘鱼的产量就越高C.鱼塘中保持一定数量的鲢鱼,可以缓解“水华”现象D.“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立体空间和天然饵料二、填空题16.各种鱼鳍的作用鲫鱼的运动器官主要是鳍,有胸鳍和腹鳍各一对,背鳍、臀鳍和尾鳍各一个。胸鳍和腹鰭能够 ,尾鳍能够 。鲫鱼游泳时,靠 的动力,各种鱼鳍起着协调作用。17.鱼类用 呼吸,用 游泳。18.鲫鱼能在水中进行游泳是因为它的运动器官是 。19.夏季,常常可以看到池塘中的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鱼停止了浮头。鱼在黎明时浮头的直接原因是 。20.鱼的身体大多呈 型,这种体形有利于减小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水中的鱼是用 呼吸的,而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海豚和鲸是用肺呼吸的。三、连线题21.连线题,将下列动物和它属于的动物种类用线条连接起来。(1)涡虫 A.线虫动物(2)蛔虫 B.鱼类(3)海马 C.软体动物(4)章鱼 D.扁形动物四、实验探究题22.小贝为了说明鱼鳃脱离水和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做了以下实验。根据所学回答问题:a.手指并拢(如图甲),掌心紧贴桌面白纸,用铅笔沿手画出一条轮廓线。b.5个手指分开(如图乙),掌心紧贴桌面白纸,用铅笔沿手画出一条轮廓线。 (1)鱼鳃是鱼的 器官。(2)实验中,手指模拟了图丙鱼鳃中 (填序号)所示结构,图 模拟的是鱼在水中时鱼鳃的状态。(3)由此实验可推测,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鳃丝离开水后会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导致鱼缺氧死亡。23.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鲤鱼若干,金鱼缸、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已经除去)、池塘水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1)作出假设: 。(2)设计探究方案: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鱼缸,编号为甲、乙,向甲中加入2000ml的池塘水,那向乙中应加入 。②分别取10条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金鱼缸中观察,10分钟后并记录鲤鱼的不同表现。(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中的小鲤鱼 ,而乙中的小鲤鱼 。(4)在实验中,为什么不能只用一条小鲤鱼做实验?原因是 。根据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五、判断题24.带鱼和大黄鱼是能在海水中生活的鱼类。( )25.鲫鱼身体两侧的侧线能够感知水流的方向。( )六、综合题26.如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鲫鱼体呈 ,游泳时可减少阻力。(2)鲫鱼在水中游泳时靠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的 。靠[ ] 掌握前进的方向。(3)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张合,这是鱼在 。(4)鲫鱼的鳃丝呈鲜红色,是因为其内密布大量的 ,所以适于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流经鳃的血液氧的含量会 ,二氧化碳的含量会 。2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学过程中拍到了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①对应图甲中的 ,该生物和②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2)图甲中的蕨对应图乙中的 (填序号),蕨类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 等器官,依靠 繁殖后代。图甲中的向日葵对应图乙中的 (填序号),其种子外有 包被,其是植物进化的最高等类群。(3)图甲中的蝴蝶对应图乙中的 。⑥分别对应图甲中的 ,⑤对应图甲的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七、资料分析题28.阅读资料,回答问题。美丽而又富饶的海底世界生活着一群自由自在的海洋生物,为了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小明去参观了海洋馆。在贝类馆里,有着多种多样的贝类,如牡蛎、珍珠贝、扇贝等,它们的壳有着美丽的颜色;在珊瑚馆里,有很多来自西南太平洋海域的活珊瑚、活海葵,在海葵触手间还有游动的小丑鱼,小丑鱼用鳃呼吸;小明还在表演区看到好多种喂食秀表演,有企鹅、海豹等喂食秀,其中小企鹅走路左摇右摆很可爱,海豹虽然看起来圆圆胖胖的,但在水中游泳可是很矫健的。通过这次参观,小明了解到很多海洋动物的知识,也理解了保护海洋环境要从自己做起,同时,他也呼吁大家更加珍惜海洋和保护海洋生物。(1)牡蛎、珍珠贝和扇贝都属于 动物。(2)海葵能感知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通过体表的 来捕获猎物、进行防御。(3)小丑鱼、海豹和企鹅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 。(4)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制定相应法律规定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达你对动物的真挚情感 (合理即可)。29.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国传说有“水怪”的地方很多,新疆的喀纳斯湖、青海的青海湖、吉林长白山的天池、河南泌阳的铜山湖、四川的猎塔湖、湖北神农架长潭和西藏文部湖都传说有“水怪”出没。专家调查发现,喀纳斯“水怪”可能是一种被称为巨型哲罗鲑的冷水型鱼类。巨型哲罗鲑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成为它的食物。(1)喀纳斯“水怪”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形有利于 。(2)喀纳斯“水怪”的体表覆盖细鳞,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 的作用。(3)专家判断喀纳斯“水怪”属于鱼,一是因为它通过 呼吸,二是因为它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 ,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B3.A4.B5.C6.A7.C8.C9.D10.B11.A12.A13.D14.C15.B16. 保持体的平衡 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17. 鳃 鳍18.鳍19.此时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鱼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从空气中吸取氧气20. 梭/流线 鳃21.(1)---D;(2)---A;(3)---B,(4)---C22.(1)呼吸(2) ③ 乙(3)变小23.(1)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气(2)2000mL凉开水(3) 存活 死亡(4)避免实验偶然性24.正确25.正确26.(1)流线型(2) 平衡 ③尾鳍(3)呼吸(4) 毛细血管 增加 减少27.(1) 大肠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 ② 根、茎、叶 孢子 ③ 果皮(3) ④ 兔子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8.(1)软体(2)刺细胞(3)小丑鱼(4)B(5)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合理即可)29.(1)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2)保护身体和减少游泳时的阻力(3) 鳃 游泳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