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质量评价(四)(青藏地区&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5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三大补品,有“百药之王”的美称,其价值昂贵,有植物中的“软黄金”之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冬虫夏草的产地在 ( )A.青藏高原西北部 B.新疆塔里木盆地C.青藏高原东南部 D.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2.“掠夺式”采挖冬虫夏草可能导致 ( )①草甸破坏严重 ②虫草资源枯竭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地理与艺术】如图是一幅典藏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3、4题。3.图中人物的民族服装特点 ( )A.符合西北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B.符合东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C.与高寒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相关D.与千沟万壑的地形区特征相关4.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 )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沙漠绿洲,人们运送棉花和瓜果C.内蒙古草原,牧民们放牧牛羊 D.河套平原,农民在收割水稻 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5~7题。5.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6.科考发现青藏高原开始变湿变暖,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 )A.冈底斯山脉的冰川面积加大,高原生物数量迅速增多B.冰川融化加剧,三江源区域河流源头水量增加C.昆仑山脉的冰川崩塌,导致地震灾害频发D.湖泊水位上升,青海湖成为淡水湖7.现在三江源地区成为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美誉,其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气候(2024·凉山学业考)2024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 838千米,预计总工期为11年。如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珠江9.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优良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D.跨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10.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 ( )A.郑州 B.株洲 C.徐州 D.兰州 【地理实践题】2024年暑假期间,武汉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到青藏地区开展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共同完成研学报告。结合下图,回答11、12题。11.同学们出发前做的准备工作及原因,正确的是 ( )A.了解满族、回族的风俗习惯——方便与当地居民交流B.带张中国地形图——以防在西宁、林芝等城市考察时迷路C.带上坎儿井的资料——更多地了解当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D.带上羽绒服、棉鞋——当地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12.同学们递交的研学报告中,所写内容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地表崎岖 B.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为石块建造的碉房C.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2024·河南郑州期末)青稞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下图为青稞及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13.根据西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推测青稞的主要生长习性是 ( )A.喜高温 B.喜温凉 C.耐洪涝 D.耐盐碱14.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属于 (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15.该地区的青稞穗大粒饱,原因是 ( )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气温高,生长期短③降水充沛,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天然结晶盐湖,湖面海拔3 100米,全年干旱少雨,含盐量极高,湖底有石盐层,湖面光滑平整能映射天空之景,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如图示意茶卡盐湖位置及“天空之镜”景观,读图完成16、17题。16.茶卡盐湖景区有明显的旅游淡季和旺季,请你推测该景区旅游旺季最有可能在 ( )A.1-2月 B.4-5月C.7-8月 D.10-11月17.游客进入茶卡盐湖景区内需穿着塑料鞋套,旺季时一天能清理出十多吨垃圾。为保护茶卡盐湖自然环境,应提倡 ( )①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 ②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③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 ④加强游客环保意识宣传教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是发达国家B.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C.综合国力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依赖经济实力与科技教育水平的实质性提高D.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当地时间2024年6月6日,为期10天的波恩气候大会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的第56届会议在德国拉开帷幕。会议重点聚焦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及损失、危害等关键领域的工作。据此回答19、20题。19.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C.地热、风能 D.煤炭、石油2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B.植树种草,保护森林C.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D.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21.【对比分析题】继青藏铁路开通后,修建难度更大的川藏铁路已从拉萨和成都两端分别开工,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如图为进藏线路图,以及青藏线和川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青藏、新藏等四条进藏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一般来说,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 。(1分)(2)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上,途经的 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游客沿途可欣赏到高原特有的动物,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以及藏羚羊等。(2分)(3)拉萨比成都海拔高,一般情况下气温约低 ℃,两地所在地形区农业差异巨大,四川盆地主要发展 ,青藏高原上主要发展畜牧业。历史上两地通过茶马古道实现产品互通,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进一步加强两地联系。(2分)(4)结合川藏线和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描述川藏铁路沿线地形特征。(2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纳帕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 266米,由一系列淡水湖泊和沼泽组成,是黑颈鹤等40余种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大量湖泊变为沼泽,部分甚至干涸成为美丽的草原。材料二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雏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隆宝湿地是黑颈鹤的繁殖地,每年秋季黑颈鹤克服重重障碍飞往纳帕海越冬,次年春季又返回隆宝湿地,两地间往返时间约1个月。材料三 青藏高原局部示意图和黑颈鹤示意图。(1)图中区域主要位于 山脉一带,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位于阶梯交界处,因而 (清洁能源)丰富;多 等地质灾害。(3分)(2)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纳帕海大量湖泊变成沼泽的原因是 。(双项选择)(1分)A.气温低,冰雪融水减少 B.蒸发量增加C.受西南季风影响 D.处于旱季,降水减少(3)分析隆宝湿地成为黑颈鹤繁殖地的有利条件。 。(1分) (4)分析黑颈鹤迁徙至纳帕海越冬的主要原因。 。(2分)23.(2024·临沂学业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甲、乙两幅气候资料图,一幅是拉萨,一幅是哈尔滨,属于拉萨的是 。(1分)(2)滑雪运动是人们喜爱的冬季运动项目,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各地滑雪场数量存在明显差异。2024年底黑龙江省有120多处滑雪场,居全国首位。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解释黑龙江省滑雪场数量多的原因。 。(2分)(3)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东北地区的农业部门以 为主,青藏地区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解释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 雅鲁藏布江谷地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甜菜比北方地区的甜菜平均单根重20%~30%。(4)请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2分)(5)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鞍山的工业结构(下图)代表了东北的产业结构特点。据图说出鞍山工业结构特点,并说明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2分)24.(2024·河南郑州二模)219国道和318国道是我国最长的两条国道,也是最美的景观大道。下图为219国道和318国道所经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1)完成下列表格。(3分)项目 219国道 318国道起止点 喀纳斯—东兴 上海—日喀则长度/千米 10 065 5 476延伸方向 大致南北 ①共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②途经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③ 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沿途经过的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青藏高原区、 亚热带、热带 亚热带、青藏高原区 219国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下图为219国道沿途地区海拔。(2)推断高原反应最严重的路段是 。(1分)A.喀纳斯—博乐 B.库地达坂—库地C.泉水沟—界山达坂 D.吉隆—丙中洛 219国道沿着祖国边境线,一路不仅串起了中国最雄伟奇绝的自然风光,还连接起中国西部无数村镇、无数风情、无数岁月。(3)219国道由喀纳斯到东兴沿途看到的景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1分)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4)318国道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是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请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角度说说你的理解。(2分)单元质量评价(四)(青藏地区&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5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三大补品,有“百药之王”的美称,其价值昂贵,有植物中的“软黄金”之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冬虫夏草的产地在 (C)A.青藏高原西北部 B.新疆塔里木盆地C.青藏高原东南部 D.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2.“掠夺式”采挖冬虫夏草可能导致 (A)①草甸破坏严重 ②虫草资源枯竭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地理与艺术】如图是一幅典藏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3、4题。3.图中人物的民族服装特点 (C)A.符合西北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B.符合东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C.与高寒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相关D.与千沟万壑的地形区特征相关4.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A)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沙漠绿洲,人们运送棉花和瓜果C.内蒙古草原,牧民们放牧牛羊 D.河套平原,农民在收割水稻 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5~7题。5.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主要原因是 (A)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6.科考发现青藏高原开始变湿变暖,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B)A.冈底斯山脉的冰川面积加大,高原生物数量迅速增多B.冰川融化加剧,三江源区域河流源头水量增加C.昆仑山脉的冰川崩塌,导致地震灾害频发D.湖泊水位上升,青海湖成为淡水湖7.现在三江源地区成为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美誉,其影响因素是(C)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气候(2024·凉山学业考)2024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 838千米,预计总工期为11年。如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 (D)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珠江9.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B)A.生态环境优良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D.跨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10.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 (D)A.郑州 B.株洲 C.徐州 D.兰州 【地理实践题】2024年暑假期间,武汉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到青藏地区开展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共同完成研学报告。结合下图,回答11、12题。11.同学们出发前做的准备工作及原因,正确的是 (D)A.了解满族、回族的风俗习惯——方便与当地居民交流B.带张中国地形图——以防在西宁、林芝等城市考察时迷路C.带上坎儿井的资料——更多地了解当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D.带上羽绒服、棉鞋——当地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12.同学们递交的研学报告中,所写内容正确的是 (B)A.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地表崎岖 B.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为石块建造的碉房C.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2024·河南郑州期末)青稞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下图为青稞及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13.根据西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推测青稞的主要生长习性是 (B)A.喜高温 B.喜温凉 C.耐洪涝 D.耐盐碱14.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属于 (D)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15.该地区的青稞穗大粒饱,原因是 (C)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气温高,生长期短③降水充沛,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天然结晶盐湖,湖面海拔3 100米,全年干旱少雨,含盐量极高,湖底有石盐层,湖面光滑平整能映射天空之景,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如图示意茶卡盐湖位置及“天空之镜”景观,读图完成16、17题。16.茶卡盐湖景区有明显的旅游淡季和旺季,请你推测该景区旅游旺季最有可能在 (C)A.1-2月 B.4-5月C.7-8月 D.10-11月17.游客进入茶卡盐湖景区内需穿着塑料鞋套,旺季时一天能清理出十多吨垃圾。为保护茶卡盐湖自然环境,应提倡 (C)①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 ②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③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 ④加强游客环保意识宣传教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表述正确的是 (C)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是发达国家B.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C.综合国力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依赖经济实力与科技教育水平的实质性提高D.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当地时间2024年6月6日,为期10天的波恩气候大会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的第56届会议在德国拉开帷幕。会议重点聚焦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及损失、危害等关键领域的工作。据此回答19、20题。19.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D)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C.地热、风能 D.煤炭、石油2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B)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B.植树种草,保护森林C.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D.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21.【对比分析题】继青藏铁路开通后,修建难度更大的川藏铁路已从拉萨和成都两端分别开工,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如图为进藏线路图,以及青藏线和川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青藏、新藏等四条进藏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一般来说,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1分)(2)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途经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游客沿途可欣赏到高原特有的动物,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以及藏羚羊等。(2分)(3)拉萨比成都海拔高,一般情况下气温约低18.8℃,两地所在地形区农业差异巨大,四川盆地主要发展种植业,青藏高原上主要发展畜牧业。历史上两地通过茶马古道实现产品互通,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进一步加强两地联系。(2分)(4)结合川藏线和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描述川藏铁路沿线地形特征。(2分)答:海拔高,地形崎岖,地面起伏大。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纳帕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 266米,由一系列淡水湖泊和沼泽组成,是黑颈鹤等40余种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大量湖泊变为沼泽,部分甚至干涸成为美丽的草原。材料二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雏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隆宝湿地是黑颈鹤的繁殖地,每年秋季黑颈鹤克服重重障碍飞往纳帕海越冬,次年春季又返回隆宝湿地,两地间往返时间约1个月。材料三 青藏高原局部示意图和黑颈鹤示意图。(1)图中区域主要位于横断山脉一带,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位于阶梯交界处,因而水能(清洁能源)丰富;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分)(2)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纳帕海大量湖泊变成沼泽的原因是AD。(双项选择)(1分)A.气温低,冰雪融水减少 B.蒸发量增加C.受西南季风影响 D.处于旱季,降水减少(3)分析隆宝湿地成为黑颈鹤繁殖地的有利条件。①淡水湿地,水面宽广,水深适宜;②夏季时水草繁盛,食物丰富,利于黑颈鹤栖息;③海拔高,人烟稀少,天敌较少等 。(1分) (4)分析黑颈鹤迁徙至纳帕海越冬的主要原因。①隆宝湿地纬度高、海拔高,冬季寒冷,食物短缺;②纳帕海相对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冬季较温暖,食物依然比较充足;③冬季时纳帕海水深变浅,适合黑颈鹤摄食等。(2分)23.(2024·临沂学业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甲、乙两幅气候资料图,一幅是拉萨,一幅是哈尔滨,属于拉萨的是乙。(1分)(2)滑雪运动是人们喜爱的冬季运动项目,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各地滑雪场数量存在明显差异。2024年底黑龙江省有120多处滑雪场,居全国首位。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解释黑龙江省滑雪场数量多的原因。黑龙江省冬季漫长严寒,降雪丰富,雪期长;山地多。(2分)(3)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东北地区的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解释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东北三省气候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青藏高原多高原山地,气候高寒,草场广布,适宜畜牧业发展。(2分) 雅鲁藏布江谷地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甜菜比北方地区的甜菜平均单根重20%~30%。(4)请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雅鲁藏布江谷地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2分)(5)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鞍山的工业结构(下图)代表了东北的产业结构特点。据图说出鞍山工业结构特点,并说明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鞍山以钢铁工业(或钢铁工业、非金属矿物加工、机械制造)为主。鞍山附近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2分)24.(2024·河南郑州二模)219国道和318国道是我国最长的两条国道,也是最美的景观大道。下图为219国道和318国道所经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1)完成下列表格。(3分)项目 219国道 318国道起止点 喀纳斯—东兴 上海—日喀则长度/千米 10 065 5 476延伸方向 大致南北 ①东西共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②西藏自治区途经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③山地 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沿途经过的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青藏高原区、 亚热带、热带 亚热带、青藏高原区 219国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下图为219国道沿途地区海拔。(2)推断高原反应最严重的路段是C。(1分)A.喀纳斯—博乐 B.库地达坂—库地C.泉水沟—界山达坂 D.吉隆—丙中洛 219国道沿着祖国边境线,一路不仅串起了中国最雄伟奇绝的自然风光,还连接起中国西部无数村镇、无数风情、无数岁月。(3)219国道由喀纳斯到东兴沿途看到的景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1分)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4)318国道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是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请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角度说说你的理解。(2分)该国道沿途有雪山、草原、江河、湖泊等,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古迹、民族风情众多,文化历史底蕴深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质量评价(四)(第九、十章) - 学生版.docx 单元质量评价(四)(第九、十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