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人教版毕业图形与几何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学六年级人教版毕业图形与几何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几何知识
(一)线与角
1、线
(1)几何图形中的线一般是平直线或圆弧线。直线、射线、线段都是平直线,圆周是一条封闭的圆弧线。
(2)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长度,可以比长短。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是向一端无限延长的。 不能量长度
直线没有端点,它是向两端无限延长的。 不能比长短
小学数学中的多数图形的边或棱是由线段围成的。
(3)平行线与垂线
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②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有如两条并行的笔直的火车轨道),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③两条相交的直线,如果相交的夹角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也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⑤从直线外一点,可以向直线上连无数条线段,其中垂直的那条线段最短,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就叫点与直线之间的距离。
2、角
(1)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叫做角。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延长角的两条边角的大小不变,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角的大小用“度( °)”来计量,可以用量角器来度量。
(3)角按度数大小分为五类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小于90度
等于90度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等于180度
等于360度





(4)角的计算:两个角合起来成一个直角、平角或周角,可以根据一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用直角(平角或周角)减去已知角的度数。相交的两条直线有4个夹角,相对的两个角大小相等,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三个角都是直角。
3、点与线段、射线与角的规律
(1)同一平面内,点数与两点间可以连接的线段数量是有规律的,如果用n表示点的数目,用l表示连接的线段的条数,那么:l=n×(n-1)÷2。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射线的条数(用L表示)与可以组成的角的个数(用M表示)跟点与线段的规律相同:M=L×(L-1)÷2。
(二)平面图形
1、常见平面图形的名称及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1)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条边:三角形 [ S=ab ]
四条边:平行四边形 [ S=ah ] 长方形 [ S=ab C=2(a+b) ]
正方形 [ S=a C=4a ]
梯 形[ S=(a+b)×h ÷2 ]
(2)圆: [ S=πr C=πd C=2πr ]
2、平面图形的其他知识:
(1)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都是锐角)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度(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三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度(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角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全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
形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只有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2)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度,五边形五个内角的和是540度……一个多边形如果有n条边就会有n个角,这n个角的内角和是[ (n-2)×180 ]度。
(3)等底(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4)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
(5)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直径)长度都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
(6)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①几个图形合在一起,拼成一个总图形:总图形面积=各部分图形面积之和。
②一个大图形中“挖”出几个小图形:剩余部分(阴影部分)面积=大图形面积 - 空白部分面积。
③圆环面积=外圆(大圆)面积 - 内圆(小圆)面积。
④求组合图形面积的特殊方法:
a、移补法:将几块“阴影部分”移动拼在一起,成为一个规则的平面图形直接求出。
b、作辅助线法:用一条虚线将图形分为便于计算的两部分。
c、转化法:将所求部分的面积转化为已知部分的面积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3、轴对称图形
(1)一个平面图形沿正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的那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常见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条数:
图 形
名 称
等 边
三角形
等 腰
三角形
等 腰
梯 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菱 形
扇 形

对称轴的条数
3
1
1
2
4
2
1
无数
(三)位置与变换
1、位置
(1)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①根据物体与参照点之间的方向与距离来确定。
②用数对来确定(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2)如何表示简单的路线图?
①在图上用笔画出。
②用“向×方向走多少米(或多少格)来说明。
2、变换
(1)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对称、平移、旋转及放大(或缩小)。
(2)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两侧形状、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平移有上下平移和左右平移两种,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大小、方向、形状都相同,就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4)旋转是以图形上的某一点为轴心,整个图形绕这个点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多少度)。旋转时轴心这点是不动的,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大小相同,方向、位置改变。
(5)放大或缩小是将图形整体(每条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放大或缩小后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到底放大或缩小几倍,要将比值求出来。如按2﹕1放大和1﹕3缩小,比值分别是2﹕1=2、1﹕3=,就是放大到原来的2倍和缩小到原来的。
(四)立体图形
1、常见立体图形及其特征
图形名称
顶点(个)
高(条)
棱数及特征
面数及特征
长方体
8
4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正方体
8
4
12条棱,长全相等。
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圆柱体
——
无数
——
3个面。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曲面,竖直展开后是长方形。
圆锥体
1
1
——
2个面。底面是圆,侧面展开后是扇形。
2、表面积、体积的含义
(1)表面积:一个物体表面所有面的面积总和叫它的表面积。
(2)体积:一个物体整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3)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它的容积。
3、立体图形的有关计算公式
图形名称
棱长和=
表面积=
体积=
长方体
(长+宽+高)×4
(长×宽+长×高+宽×高)×2
[ S=(ab+ah+bh) ×2 ]
长×宽×高
[ V=abh ]
正方体
棱长×12
棱长×棱长×6 [ S=a×6 ]
棱长×棱长×棱长 [ V=a ]
图形
底 面
周 长
底面积
侧面积=
表面积=
体积=
圆柱
C=πd
C=2πr
S=πr
底面周长×高
[ S = C h ]
侧面积+底面积×2
[ S=Ch+2πr ]
底面积×高
[V=πr×h]
圆锥
——
——
底面积×高÷3
[V=πr×h]
4、表面积与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下列情况一般是求物体的表面积
用铁皮、纸片、玻璃、塑料、木板等片状材料做一个物体,计算需要多少平方的材料,往往是求表面积。在一个物体表面刷油漆或涂料、抹水泥、贴包装纸,需要求相应的总面积。
(2)下列情况一般是求物体的体积
求一个物体整体的大小或一个容器能装多少物体要求体积;计算物体的重量时,一般先求体积;将水从一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或将铁块由一种形状煅造成另一种形状,水和铁的体积不变;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液面上升了多少,这个物体的体积就是多少。
(3)求表面积的不同情况
不同情况
所求面数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密封容器的表面积
6个面
3个面
无盖,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抹水泥、刷漆
5个面
2个面
做通风管、烟囱所需的铁皮
4个面
1个面(侧面)
压路机前进一周前轮压过的路面
——
1个面(侧面)
粉刷、油漆大柱子的四周
4个面
1个面(侧面)
建筑物的占地面积
1个面(底面)
1个面(底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