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评价阶段二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一、1. 细心听 耐心说 2. 努力学习 自立自强 3.家风 行为规范4. 公共生活 公共利益 5. 公共秩序 进步 6.言谈举止 文明二、1.B 2.D 3.D 4.A 5.A 6.C 7.D 8.D 9.C 10.B三、1.√ 2.√ 3.× 4.√ 5.× 6.√ 7.× 8.× 9.√ 10.×四、1.A D 2.认同。志愿者服务于社会,虽然没有物质报酬,但可以收获很多精神上的财富,如他人的赞许与认可、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获得新的生活经验与经历,也给社会和他人带去温暖,提升了自我价值。五、1.①努力做到不与家人争吵,避免激化矛盾;②反思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然后换位思考,理解家人;③等双方平静下来再进行沟通,争取达成共识。2.为灾区捐款;帮助困难学生;照顾孤寡老人;保护生态环境;等等。3.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不破坏公共设施,不践踏草坪,不摘花折枝;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六、1.做人要勤俭节约,避免浪费;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用心学习;要热爱祖国和人民,报效祖国。2.示例:举办家风演讲;制作宣传板报;展示优秀家训等。(两条即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评价阶段二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条形码粘贴处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选择题部分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签字笔书写。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1.与父母沟通需要讲技巧,“四心”沟通法主要是留心看、用心讲、封2.自立自强,方能悦亲。作为子女,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中。4.人人有权参与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5.良好的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的基础。6.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习惯。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AB网D2.ABC网D3.ABCD线4.A四B D5.AB@D6.AB]C D7.A BC网D8.BCD9.A B CD10.A B CD1.百善孝为先,体现了()。A.热爱祖国B.孝心敬老C.勤俭节约D.文明礼仪2.与爸爸妈妈的观点不一致时,我们要()。A.让爸爸妈妈听自己的B.放弃自己的观点,听爸爸妈妈的C.让爷爷奶奶帮自已说服爸爸妈妈D,耐心和父母沟通,达成一致观点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阶段二第1页(共4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幕在用的扫猫APP3.作为子女,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是()①多挣钱,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②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就本领③做到自立自强,不让父母担心④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你想在周末的时候找同学玩,你会()。A.告诉家人去哪里、几点回家等B.不告诉家人,偷偷出去C.家人肯定不让我出去,我还是不去了D.让同学帮我说服爸爸妈妈5.下面不属于共享的公共设施的是()。A.家里的冰箱B.共享单车C.公园的长椅D.超市门口的免费雨伞6.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说法错误的是()A.传承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B.可以通过家风演讲、学做板报传递优秀家风C.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D.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等,都是家风的载体7.下列属于公共空间的是()。①电影院②科技馆③超市④教室A.①3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下列缺乏公共意识的表现是()。A.乘坐公交车时排队上下车B.在图书馆读书时保持安静C.步行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D,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大声说话9.公共生活中,我们不应该()。A.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B.展示良好的形象C.想做什么就做什么D.帮助有困难的人10.下列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的是()。A.把共享单车放到指定的停车区域B.在小区的绿地上晾晒被褥C.在公园散步、游玩D.在体育场和伙伴打羽毛球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 ×2. ×3. x4. x5. x6. ×7. x8. x9. 10. x1.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阶段二第2页(共4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幕在用的扫猫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docx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pdf